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事!”
“那能一样?那傻妞可是天生神力,不是一般人。”
“我听她说,这山里头的野鸡不难抓的,以前咱们家二郎不是也上山抓过吗?”
以前日子不好过,苏瑾行的确是偶尔会上山弄些野味儿回来,让一家子打打牙祭。
现在听孙媳妇这么一说,老太太还真动心了。
主要是家里头的银钱也不富余,能省就省。
“二郎,你别弄了,带上家伙什儿,你上山一趟吧。”
“阿奶,阿爷和三叔都说今天要有大雨呢,不让上山。”
“咋?老天爷下不下雨还得听他们的?现在这天儿好着呢,放心,你快去快回,就算是下雨,你也能赶在之前回来。”
苏瑾行看了一眼天色,“阿奶,我现在肚子饿呢,等吃了晌午饭再去吧。”
“吃啥吃?现在还不到晌午呢,再说了,你今天也就是割了些豆子,又没干什么力气活,一天两顿饭就够了!”
开腔训人的,是方氏,苏瑾行的亲娘,只以为他是想拖延时间,不想上山。
苏瑾行的眼神幽幽,“阿娘,上山走路不要力气吗?而且让我抓野物,我没有力气怎么抓?”
“就你事儿多!”
方氏恨恨地瞪了他一眼,回灶房里抓了个早上剩下的野菜团子,往他手里一塞,“赶紧去吧,路上边走边吃。”
第66章 找人
苏瑾行拿上野菜团子,却没吃,转身回了屋里,把吃的给了柳芳。
柳芳则是一脸担忧,“你真地要去?今儿这天色不好,你看阴沉沉的,万一下雨咋整?”
“不咋整。阿娘和阿奶都让我上山,我能咋办?不上山就是不孝,我不能让你和孩子跟着我挨骂。”
苏瑾行早就想好了,既然早就有了这个打算,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拿上一把柴刀,去了苏宅。
整个村子,也就只有苏保柱的宅子是砌了高墙大门,上面还挂了匾:苏宅。
正好,院子里还有虎子和苏瑾盛。
“这天气不好,你还是别上山了。一会儿可能就要下雨。到时候山路滑,太危险了。”
“没事儿,以前下雨的时候也上过山。我来就是看看你们这边有人跟我一起去不?”
几人面面相觑,同时摇了摇头,倒是苏大郎给苏瑾行使了个眼色,到了门外后,又低声道,“还记得那棵歪脖的枣树不?”
苏瑾行点头,“记得,就在那里,千万不要再往里走,太危险。”
“知道了。”
苏大郎不放心,又追问了一句,“你可想好了?你想要分家,也未必只有这一条路,万一,我是说万一你自己受了罪,目的却未达成,到时候怕是你们一家三口都要被人为难。”
“大郎放心,我都想好了。无论如何,为了我的妻儿,总得搏一搏。”
苏瑾行说关上,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帮着整理东西的苏锦玉,一脸羡慕道,“你家绣姐儿和小四女儿家都能读书识字,我得为我的孩子考虑呀。”
苏大郎原本以为这个二堂哥还得再过个几年才能想明白。
没想到,几个月的功夫,就意识到了差距,终于想着要为自己的小日子活一把了。
苏大郎远远地看着他,见一个小黑点儿开始往山上挪动,就开始计算时辰了。
现在天更暗了。
苏瑾盛跑过来,“文哥,你怎么不劝着他些?天黑成这样了,一会儿铁定是要下大雨的,万一摔了?”
“你以为我没劝?”
苏大郎摇摇头,一脸无奈,“他说是阿奶和大伯娘的意思,他若是不去,就要说他不孝了。唉,由着他去吧,你们几个要是不急,就先在我家里待着,万一看着情况不对,咱们好上山去找人。”
“好。”
下雨天上山,这是要犯忌讳的。
不多时,苏久过来接傻妞了。
“怎么都在这儿?”
“二堂哥上山了,刚刚文哥说不放心,担心下大雨,所以想着一会儿如果天色不对,就去山里寻人。”
苏久眉头紧锁,“胡闹!这种天气,怎么能上山呢?大郎,你快跟我一起去,把行哥儿找回来,你可看到他是往哪边走了?”
苏大郎指了个方向,又道,“久叔,我们现在就去寻他吗?”
“不然呢?真等大雨下起来了,到时候有可能是要出人命的!你阿爷和阿伯们是怎么想的,这种天气让他上山,这是不想让他活了吗?”
苏久也是又急又气,所以才说出这种有些逾礼的话了。
苏保柱撂下手上的东西,“不行,我去一趟老屋,大郎,阿久,你们找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起上山去寻寻人。千万不能出事。”
话音未落,天空便是一道闷雷声。
几人也不敢耽搁,连忙收拾了东西就准备出发。
苏保柱要出门,被杨氏拦住,硬塞了一把雨伞在手里,“一会儿别再淋了雨。”
几个小伙子都各自回去取了蓑衣,然后带上了火把,浩浩荡荡地往山里走。
这边苏保柱到了老屋,进门就看到他们一家子人正围着桌子吃的香着呢。
一看他来了,老太太翻了个白眼儿,“哟,难得让你过来看看我们这把老骨头呢。”
苏保柱也没心思跟她计较,“阿爹,大哥,今天这种天气,你们怎么能让行哥儿上山?这要是出了事,你们可想过后果?”
老太爷一愣,筷子缓缓地放下,一双老眼紧紧地盯住了老太太和一旁的方氏,“到底怎么回事?你们不是说他不舒服,他们一家三口都在自己房里用饭吗?”
还用饭呢?
苏保柱也是服了。
苏保国倒是反应过来,一把拉住苏保柱,“你说我家老二上山了?”
“不然呢?”
正说着,外头又是一道闷雷,阴云沉沉地压下来,感觉好像是要入夜了一样,天色暗地已经看不清楚东西了。
丁如意点了一盏油灯过来,苏保柱这才看清楚了老太爷的样子。
“哗!”
外面已经开始下起雨来了。
而且只是听声音,就知道这雨下地很大。
老爷子和苏保国蹭地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一脸惊恐地看向了屋外。
此时,老太太和方氏才意识到,事情好像是跟她们一开始所想的不太一样了。
“老三,是行哥儿说是我让他进山的?”
苏保柱懵懵的,看看他,再看看方氏,“行哥儿说是家里头的阿奶和阿娘让他进山打野鸡,他说不去的,可是她们说不去就是不孝,他没法子,便去我家找帮手。可当时大家手里头都有活,还劝了行哥儿让他也别去,他说不能不去,之后就走了。”
“你们,简直就是混帐!”
老太太和方氏理亏,这会儿两人都白了脸,不敢呛声。
倒是丁如意心大,小声地反驳了一句,“不就是下雨嘛,以前下雨的时候,他不也进过山?”
苏保柱听得瞪大了眼睛,然后一脸难以置信地看向了自己的大哥,那可是他的亲儿子呀!
下雨天进山,这是闲命长了么?
而且这种天色,怕是要下大雨呢。苏瑾行又不是猎户,不是经常在山里头晃悠的人,若是真困在山里出不来了,那怕是要九死一生了。
苏保国的眼神闪了闪,脸色有些不自在。
“老三,那麻烦你去帮我叫人,咱们得把行哥儿找回来,趁着雨才刚下,一定得把人平安地带回来。”
“阿爷,我过来就是跟你们说一声,我家大郎带着盛哥儿还有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一起去找了。只是能不能平安地回来,就难说了。”
第67章 受伤
苏大郎带着人上山去找,即便是心里大概有数,可是想着现在的雨这么大,他还是很担心。
毕竟,山里头的情况复杂,并不是他们可以预想地到的。
而家里头留下来的人,也没有哪一个是心中平静的。
老太爷在屋子里转了几圈之后,抬腿一脚就踢在了苏保国的身上。
“你还坐在这里做什么?滚出去找!若是行哥儿出了事,你也别回来了!”
老太爷是真地怒了。
毕竟,苏瑾行是目前孙辈中最能干的一个,呃,这指的是大房二房中。
如果苏瑾行真地出现了意外,这一家子的日子怕是都要不好过了。
这么多年,家里人是怎么对待苏瑾行的,他当然都知道。
只是知道是一回事,说不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苏保国不敢耽搁,穿上蓑衣就匆匆出门了,苏保家这次也精明了,紧跟着一块儿去了,留下来也怕挨骂。
而老爷子问清楚了事情的起因之后,就让方氏带着儿媳妇在堂屋里跪着,什么时候苏瑾行回来了,什么时候再说。
老太太略有些心虚,“当家的,这瑾行也不是头一次上山了,不至于那么倒霉吧?”
老爷子狠狠地瞪了她一眼,“无知妇人!”
老太太心里咯噔一下子,嫁给他这么多年了,仅凭着他现在的眼神,就知道一定是真地动怒了。
而且还是不好哄的那一种。
老太太讪讪地低了头,一声不敢吭了。
这会儿冷静下来了,老太太的心思也活了起来。
现在家里头能干活的壮劳力本身就不多,两个孙子是读书人,自然是不能下地的,除了苏瑾行之外,还有几个现在要么是身子骨不行,要么是年纪小。
总之,如果苏瑾行一旦出了事,他们家里的农活还真地是成了一个大问题。
众人等地心焦之际,终于看到有火把往这边移动了。
苏保柱心中担忧,便一直站在了大门底下等着,反正这里也淋不着,时不时地再探出身子去看看。
苏瑾行受了伤,而且还很重,被人抬着去了老屋。
康叔也被请了过来,又是把脉,又是看伤的。
苏瑾行的左腿上有一道又深又长的口子,因为在外面被雨淋了,弄得他的身上到处都是颜色变浅的血迹。
“康叔,如何了?”
苏瑾行此时已经昏迷了。
生生给疼晕过去的。
“头上的伤应该不是太严重,我先给他包扎一下,再喝上几天的药,只是这腿,我这里治不了,你们得去镇上请大夫。”
康叔只是村子里的一个赤脚大夫,家里头备的药,也多是一些头疼脑热,或者是治疗普通外伤的药。
而苏瑾行现在,怕是伤了骨头。
所以,康叔不敢治。
“康叔,那要不要先给他把伤简单的包扎一下,等明天我们再带他去镇子上?”
“不成。”康叔摇摇头,“外伤我可以先帮他包扎一下,可是他现在这样子,不能移动分毫,你们最好是把大夫请到家里来。”
苏大郎点头道谢,又是一阵忙碌。
苏瑾行醒过来,便看到柳芳坐在床头那儿哭。
“这是怎么了?”
柳芳一抹泪,连忙把药端过来,“正好,先把药喝了,还没有凉透呢。”
苏瑾行喝了药,然后让柳芳把事情仔细跟他说一说。
“康叔说你伤了腿,口子太深,不好治,而且你现在也不能挪动半分,最好是让镇上的大夫过来给你看。大郎说等明天他再套车去镇上。康叔说明天也是耽误不了的。”
外伤已经简单地处理了,主要是因为现在雨太大,就算是苏大郎愿意去镇上请人,也不会有大夫愿意来的。
更重要的是,现在这种天气,怕是医馆坐堂的大夫都早早地回家了,就算去了,也可能是找不到人的。
“我阿爹阿娘怎么说?”
柳芳哭着摇头,“你走后不久,三叔就上门了,说是大郎带着人去找你了。之后,阿爷就罚了阿娘和大嫂在堂屋跪着。直到大郎他们都走了,阿爷这才发话让他们起来了。这会儿一家子正在堂屋里商量着你这伤势的事情呢。”
“嗯。康叔是怎么说的?原话!”
柳芳也不敢瞒他,只说是康叔治不了,而且若是请镇上的大夫过来,至少要二十两银子,而且这还不连药钱。
而且苏瑾行现在是伤了腿,至少要在床上躺上百日,不能动,再辅以药材,这才能治好。
如此一来,对于苏家人来说,这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老太太和方氏都不愿意拿出二十两银子来去请大夫。
“反正行哥儿现在也成亲了,养上几个月,就算是瘸了腿又怎么样?那柳芳敢闹腾!”
方氏这话说地很有底气,毕竟女人的地位低,都是依附于男人而活。
别说苏瑾行伤了一条腿,就是两条腿都断了,这柳芳也得好生伺候着,不能说一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