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王觉得心情轻松了不少,“还是谢侍郎看地清楚。”
“王爷,吏部尚书的老母亲病世,估计明天一早他就会上折子,到时候他扶灵回乡,再丁忧两年,这吏部,不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第738章 加封太子少师
谢侍郎惦记着尚书的位子,除了因为自己想要之外,安王这边当然也希望掌管吏部的是自己人。
如此,才好拉拢一些年轻的官员。
谢侍郎这个官职也不算低了,可是跟尚书比起来,到底还是差了些。
结果,第二天上朝,没等来皇上要讨论何人任尚书的事,倒是先等来了皇上的一道旨意。
柳承恩,现在的户部尚书,竟然被加封为太子少师!
这可是从二品的!
更重要的是,太子少师,以后就可以晋升为从一品的太子太师,那是妥妥的心腹重臣呀!
之前,林文方就已经被任命为了太子少傅,不过因为他缷任了尚书一职,所以大家也没有把这个太当回事儿。
毕竟,现在大兴朝可没有太子呢。
这就等于是一虚职。
可是现在柳承恩又被任命为太子少师,这就不得不引人多想了。
太子少师和少傅都有了,接下来应该就是太子少保了。
这三人的身份一定,那么,太子的人选,几乎就可以确定了。
毕竟,这都是给太子选的左右手,将来自然是要扶持新帝的。
柳承恩还年轻,他任太子少师,那是绝对可以撑到再下一任的太子的册立的。
有了这道旨意,安王都跟着慌了慌。
他和柳承恩的年岁差不多,自然不会傻到以为皇上选定的太子会是自己!
首先,从林文方和柳承恩这两人的履历和人际关系上看,这明显就不是和他一派的。
所以,皇上心中属意的太子人选,到底是何人?
如今在上书房中读书的,还有好几位皇子,更有几个皇孙。
所以,皇上的心思,还真不好猜。
而临散朝时,终于有人提到了吏部尚书空缺一事。
不想,皇上竟然直接大手一挥,宣布了人选。
“林爱卿歇的时间也不短了,如今身体也算是大好了,朕瞧着也不能一直让他这么清闲了。”
林文方连忙伏低作小,“微臣愿听陛下差遣。”
“你原是户部尚书,如今身体好了,便得想着为朕分忧,不能总想着偷懒。”
“皇上说的是。”
“那明日就去吏部吧。吏部尚书这个位子不好做,朕对你期望颇高,莫要让朕失望了。”
“是,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
如此,吏部尚书的位子就算是定下来了。
谢侍郎都懵了。
他这两个月来上蹿下跳的,所以都是白忙一场?
在旁人眼里,他怕不就是个傻子吧!
想着他最近又是送礼,又是拉拢下属的,敢情到头来,他就是一个小丑一样,被人耻笑!
谢侍郎的定力还算是不错,至少没有在大殿上直接发作。
可是等散了朝,谢侍郎还没有走下这九十九级台阶,便扶着栏杆吐了血。
好在当时已经没有多少官员在了,倒是不至于让人看了笑话。
正所谓气极攻心,也不过如此了。
谢侍郎一想到了明天自己的头顶上又将压下一座大山,便觉得格外不爽。
可是除了忍着,他又别无他法。
皇上当朝任命的,而且还是太子少傅,他就算是再不甘心,也只能看着。
林文方是皇上比较信任倚重的臣子,而且当初林文方是未中举时,便已经结识了当时还是皇子的皇上。
所以,他们之间的情分,可不是花上几千几万两银子就能给剥离的。
安王现在倒是不担心吏部会脱离自己的掌控,毕竟他还有一位能干的谢侍郎呢,而且吏部里头自己安插的官员可不少。
吏部不同于户部,户部里面的人手是近几年才安插的,所以被柳承恩整治起来,倒也容易。
而吏部,除了谢侍郎之外,还有好几个重要的官职都是当年的谢大儒亲自给安排进去的。
到如今,也有些年头了。
而且吏部主要负责的是一些地方官员的调动、考核、任免等等,一些关键的位置上,现在都是他的人,所以,他并不着急。
安王在大殿上,脑子里还在嗡嗡地响着于知海的名字呢。
江元丰已于去年正式入了内阁,算是阁臣中资历最浅,年纪也最小的。
朝中人人皆知江元丰和张阁老是一派的,两人甚至是有着师生之谊。
而梁阁老和范阁老则是一派的,而且他们都是鼎力支持安王一派的。
如今,内阁变动较大,范阁老告老归乡,而新加入的江元丰又是张阁老的心腹,这内阁的权利分布上,可以说是已经有了一定的倾斜。
张正阳,也就是张阁老,那是绝对的保皇派。
而且张正阳是早在皇上还在潜邸时,便追随其左右的。
所以,张正阳一直是稳坐内阁首辅的位置。
况且,他一直都是坚决地站在了皇上这一边,不管是兴修水利,还是整肃吏治,但凡是皇上提出来了,张正阳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这件事有多难,而是要如何帮助皇上将这一项又一项的利国之策坚持下去。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皇上那里才会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皇上对他的信任,可以说是众多的臣子都羡慕不来的。
柳承恩如今已是六部尚书之一,而且又加了一个太子少师的头衔,相信用不了多久,太子少保的位置也就会有人了。
届时,太子的班底,算是初成了。
至于张正阳,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就算是活地久一些,也不可能一直辅佐新帝,他看地很明白。
果然,皇上将他单独叫到了御书房。
“张爱卿,你以为赵震此人如何?”
张正阳立马就明白了皇上的心思。
赵震在安西都护府,可是一直在教导着小殿下的武功以及兵法,虽然没有师徒之名,可是却的确是在做一位老师该做的事。
皇上这是属意英国公府了。
“回皇上,赵将军性情耿直,忠君爱国,年轻时更是战功赫赫,如今又抛家舍业镇守西部,此人堪称国之栋梁。”
皇上心情大好,“好!果然还是张阁老懂朕呀。”
“皇上,太子少保一事暂时不急,倒是小殿下如今身在西川,那个于知海,只怕反而是个拖累呀。”
第739章 八卦
不管于知海做了多大的恶,他都不能死,至少在押送进京审理之前不能死。
否则,就什么都说不清楚了。
皇上可以认为这是谢家甚至是安王在杀人灭口,可是同样的,安王也可以拿于知海之死来大作文章。
比如说暗指小殿下冤枉忠臣,逼人至死等等。
于知海真出了事,那就是一把双刃剑,对谁都没有好处。
到时候一场混仗,谁也不会是真正的赢家。
皇上此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此事朕会安排,于知海不能死,西川的事情还在彻查,总要给当地的百姓们一个交待。”
“是,皇上。”
柳承恩突然被加封为从二品的太子少师,这绝对是今天最劲爆的一个消息!
柳承恩还没从府衙里回来呢,这各府送礼道贺的人就来了一拨又一拨了。
升官了,难道不该表示一下吗?
苏锦绣也没想到会这样,这才刚升任了户部尚书呢,怎么又加封了?
不过想到了太子少师这个职位,苏锦绣倒是多少能明白一些了。
“弟妹,正好你过来了,咱们商议一下这宴会的事吧。”
柳承恩一家人回来也有些日子了,一部尚书,在京城那的确是能排得上号的人物了。
所以,他们也该办个宴会来表示一下,至少,也得在京城的权贵跟前亮个相。
特别是苏锦绣和几个孩子,可是有不少人都对他们很好奇的。
“大嫂,我把名单列出来,您再看着筛选一下吧。”
“其实也没必要筛选,四郎才调回京城,但凡是同僚,都当款待一二。只是女眷方面,我的确是不太熟悉,这还得有劳弟妹帮忙把关了,女眷这厢你做主便好,不必来问我了。”
“好,大嫂,这宴会要筹备的东西可不少,女眷的话,不如就选在了晴雅苑,那里地方宽敞,我再让人搬一些菊花过去,也能装点一下。”
“可以,董姨,让底下人提前两天就把那里的地龙都烧上,还有,炭盆也要提前备下来。”
“是,夫人。”
如今京城里大部分的富贵人家都已经开始取暖了,因为还不到最冷的时候,所以普通人家还都是晚上加了厚被子,只是为了能省点炭火钱。
“这膳食方面,不如就多做几道锅子菜,天气冷,这凉菜就少备一些吧。”
“大嫂,这忠勇侯府,你看?”
忠勇侯府就是孙家,也是姚明馨的婆家。
苏锦绣这两年不在京城,对于姚明馨的境况也不知情。
“忠勇侯府还是要请的,你是想问姚明馨吧?”
“是呀,这个女人太能作妖了。但凡是有她出没的地儿,准得有热闹瞧。”
“那就写明了,只宴请侯夫人和世子夫人,如此一来,这姚明馨没有贴子,如何还能进得来?”
“这样写好吗?会不会被姚夫人和姚明馨记恨上了?”
“她们记恨什么?我们自己家的宴会,自然是想请谁便请谁。再说了,当初姚明馨做过什么事情,她们能不知情?宴会上我阿娘和二嫂都会过来的,到时候见了面,那才叫尴尬。咱们提前避过去了,倒是能让别人说咱们思虑周到。”
关疏影干脆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将这两年忠勇侯府和姚府的事情说了一遍。
苏锦绣一边听着,一边时不时地还要问上一两句,就她那个眼神,当真是随着关疏影的讲述,时不时地瞪大了。
“你这意思,那孙家二公子还有理了?”
“他有什么理呀!姚明馨好不容易怀孕,可惜生了一个女儿,姚夫人自然是不满意的,便做主给二公子纳了一房妾室进门。谁知道那姚明馨不干,竟然当面就跟婆婆呛了起来,你是不知道那个场面,当真是让人无语呀。”
“这,这跟婆婆呛声,这姚夫人还能容她?”
“不能容又如何?孙家如今地位也不低,特别是孙家大公子这几年官运亨通,总比那不成器的姚二公子要强多了。”
苏锦绣听着就觉得热闹,这姚夫人摊上了这么一个儿媳妇,也是够闹心的。
“要不是孙大公子还算是明事理,估计那姚夫人都能被姚明馨给活活气死了。”
“要我看呀,就是这深宅内院的,都太闲了。若是乡下的那些个农妇们,哪有心思整天算计来算计去的?”
关疏影掩唇笑道:“大嫂这话有道理!”
苏锦绣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忠勇侯府门第不低了,姚明馨能嫁进去,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姓姚。其实我也不明白了,这孙家的确是不错,可是这个孙二公子的人品是真不怎么样。你说这姚明馨如此心高气傲之人,当初怎么就看上他了?”
“谁知道呢?不过说实话,那孙二公子倒是长了一副好相貌,被他的光鲜外表给迷了眼,也是有可能的。”
这一点,苏锦绣倒是也同意。
论相貌,那孙二还真地是不错。
“姚明馨的日子不好过,三天两头地跟孙二闹腾。反观姗姗这里日子倒是清静,世子虽然也纳了妾室和通房,可是好歹内宅里头没有乌烟瘴气的,而且姗姗自己有儿有女,这主母的位子稳稳的,莫说是世子了,就算是她婆婆也不敢给她脸色看!”
当然不敢了!
高姗姗的姑父可是江元丰呢!
那是如今的内阁大臣之一。
就冲着这个,忠勇侯府也得好好地供着姗姗。
“对了,大嫂还记得高家的那个姑娘吗?”
“高慧?”
“就是她!丁举人因为当年的丑闻没了差事,又卖了一些家产,如今高家的日子可是远不比从前了。高慧的相公没了府衙的差事之后,又托人谋了一份儿营生,只是也没干多久就又辞了。”
“有人从中捣乱?”
关疏影摇头,“这倒不是。那丁秀才先前在府衙做事,不说官大官小吧,好歹有一身皮子穿着呢,出门也体面,至少唬一唬平头老百姓还是很管用的。换的差事不如之前,这心里头自然是不好受。”
“高慧可又曾去高家找过我家小四的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