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氏故意多报了一些。

    柳老二瞪眼,“啥?咋能花这么多呢?”

    “怎么不能了?你家四弟当初盖新房的时候,不是还花了三十多两?”

    柳老二一听她旧事重提,又缩回脖子,低头弄自己的竹椅了。

    “这新媳妇儿进门,还得摆酒席呢,四郎跟我说了,点心这一块儿不需要咱们操心,到时候苏家会直接派人送过来。酒水方面,四郎说他的同窗会帮着解决,咱们只需要解决一下肉和菜的问题就行了。”

    柳老二的手顿了一下,眼神黯淡,自己儿子成亲,怎么感觉就跟是要吃百家饭一样?

    柳小莲从屋里出来,手上还拿着一个小笸箩,“阿娘,我听见大哥说不需要买肉了。”

    “咋?不买肉还能变出来?”

    柳小莲低笑,“哥哥说他跟村子里的两个户说好了,请他们帮忙一头野猪或者是其它的,到时候能到啥,就用啥来办酒席。”

    柳老二瞪眼:这也行?

    方氏则是怔了怔,找户用野味儿?

    也不是不行,不过,这也得花不少银子呢。

    柳小莲比苏锦绣小两岁,今年才十二。

    “阿娘,绣姐姐嫁过来,我可不可以跟她学绣工?我听说她的绣活可是极好的,而且还能拿到县里去卖呢。”

    “自然可以。”

    别的不说,只苏家在他们一家子落魄的时候未曾悔婚,而且绣姐儿还曾暗中接济过儿子,就冲这个,方氏也觉得是个好孩子。

    苏锦绣才十四,要不是自己找了大师给批命,苏家也不答应这么早就让苏锦绣嫁过来的。

    而且,大师说苏锦绣是福星,方氏就更觉得应该让她早早地过门。看现在苏家的日子多好过?

    听说连带着整个村子都跟着富余了不少。

    将来绣姐儿若是进了门,那定然是能帮衬着他们一家,越来越好的。

    当然,方氏不傻,找大师批命的事,她可不敢声张。

    若是被公婆知道了苏锦绣是福星,怕是又要过来哭天抹泪了。

    一想到了那些人的嘴脸,柳方氏便没来由地生气,两眼恨恨地瞪着柳老二,直把他给吓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

    ------题外话------

    今天更新了三千,六千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的更新应该也会是三章。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不管是推荐票还是月票评价票等等,只有你手里有,就请向飞雪砸过来吧!!



第74章 铺子



苏锦绣十四,这么早成亲的大有人在,还有人十三上就被嫁人了。

    苏锦绣本人也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在大兴,女子十三四岁成亲才是正常的,十七岁若是还没有婚约,则是要被强行官配的。

    而且民间守孝也只有几个月的孝期,不像是那些达官贵族们,一守孝便是一两年。

    正所谓礼不下庶人,不对百姓苛求完备的礼节。

    越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所忌讳的事情就越多。

    柳承恩却觉得苏锦绣还太小了。

    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就算是身体发育地再好,也不过就是一个初中生,所以,他还是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对一个小姑娘下手。

    不过,他也是个聪明的。

    当初不同意今年完婚,就是觉得苏锦绣太小了。

    既然是阿娘请大师算过的,那就只能按时完婚,不过,他还是单独跟阿娘说了,只成亲,暂时不圆房。

    给出的理由也很常见,就是自己还要读书考取功名,这是再正大光明的理由不过了。

    也因此,柳承恩才会想着再建一处竹屋,到时候,他和苏锦绣分房睡。

    方氏一听是为了能专注于读书,自然也是十分支持的,所以也便不强求了。

    在方氏看来,今年成亲,明年下场,若是中了秀才,也便可以圆房了。

    哪里知道柳承恩想的是等苏锦绣十七八岁以后再圆房?

    柳承恩这里准备新房,又特意带人去山上挖了一些野花回来,特别是知道苏锦绣会做鲜花饼,又特意多挖了几株的蔷薇花和菊花回来。

    山里头的花花草草很多,只是普通的百姓们,吃饱饭就是最大的追求了,谁会有那个闲情逸致去赏花?

    而且,山里面大部分的花草也都是不值钱的,所以没有什么好在意的。

    柳承恩回村的第一天,就拿了银子去了里正家,围着自己家又买了几分地。

    柳承恩都想好了,以后就把自己当成吃软饭的,让娘子来养着自己,这样一来,至少能让某些人不敢来打他的主意。

    毕竟,媳妇儿可以贴补自己,没道理再去贴补别人!

    至于点心,甚至柳承恩也想过,要不要让绣姐儿继续做。

    可是想到要天黑着就得起来,又觉得过于辛苦,所以开始盘算着是不是可以有其它的进项。

    柳承志拎着两只野兔过来,“四郎,多谢你教我设陷阱了,这两只兔子给你家添个菜。”

    柳承恩笑道,“这怎么好意思?你也是好不容易才猎到的。”

    “不打紧。我家里还留了。”

    柳承志是族长的孙子,这关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

    严格来说,柳承志的爷爷和柳承恩的爷爷是堂兄弟,所以,若是按大家族的那套嫡旁论来说,柳承志这一脉算是嫡系了。

    说来也是奇怪,柳老二在自己家不招人待见,可是在其它的族人眼里,却是一个老实本分,又极好打交道的。

    而对于柳承恩来说,那就更明显了。

    除了他的阿爷阿奶和亲叔伯不待见他,其它的族人对他几乎都是一种膜拜的感觉。

    就感觉,很迷。

    柳承恩自己也想不通,到底是为什么呢?

    就因为‘柳承恩’七月能言,三岁能背诗,七岁能出口成章?

    柳承恩想了个法子,还是拜托了苏大郎将苏锦绣带出来,两人见上一面。

    苏大郎当然不可能让他们两个独处了,就要成亲了,这个时候,可不能传出什么不好的闲话来。

    “是这样,绣姐儿,我得麻烦你跟我一起去一趟县衙。”

    “啊?”

    “这几个月我一直在想办法赚钱,而且苏家也给了我不少的分红,我就想着在县城里买下一间铺子,每个月收些租金也好,还是以后自己想要做些事也好,只是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所以,我想着把这铺子写在你的名下。”

    苏锦绣连忙拒绝,“不可!这可是大事,你,你还是回去后再跟家人商量一下吧。”

    柳承恩却很坚持,“绣姐儿,我家的情况你应该也是听说过一些的,你将来跟我过日子,我总不能委屈了你。若是被阿爷阿奶知道了这铺子是我花钱买下来的,还不知道要闹什么幺蛾子。倒不如一开始就说是你的嫁妆,如此最好不过了。”

    苏锦绣却是有些犹豫,这么大的事情,她哪里敢作主?

    下意识地去看兄长,就见他也是眉头不展,显然觉得这件事情有些难办。

    毕竟,银子是柳承恩的,可是好处却让他们家绣姐儿占了,总觉得过意不去。

    “四郎,你最好还是再跟家人商量一下,在县城买铺子,怕是得不少钱吧?”

    之前苏大郎在镇子上买了一处小院儿,还花了不少银子呢,这要是在县城买,怕是起价就得二百两银子了。

    “这个大哥不必担心。这银子原本就是我自己辛苦赚来的,我想给谁用就给谁用。况且,我阿爹一向愚孝,若是他知道了这件事,必然会被阿爷和阿奶联手哄骗过去,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记在绣姐儿的名下,将来无论我是否考取上功名,都有个保障。”

    如此,苏大郎也不多劝了。

    三人吃过午饭,便往县城赶。

    铺子是苏大郎早就看好的,主家是因为一家人欠了债,急于给给儿子还赌债,这才不得不将几处铺面给卖了。而苏大郎买的这一处,铺面较小,也是原主家几处产业中卖地最便宜的。

    办好了手续,苏锦绣手上便多了一纸房契,晕晕乎乎地上了牛车,还觉得不太真实呢。

    这可是件大事,所以,关上房门,还是跟阿爹阿娘说了。

    张桂花和小四都被安排去干别的,这么大的事情,可不能随便让人知晓。

    杨氏听得虽然震惊,但更多的却是欣慰,甚至是高兴。

    “我就说四郎是个好的,你看,还没过门儿呢,就想着把手里头的东西给你了。这是好事,不管是对于他们一家子,还是对于你来说,都是好事。既然四郎待你真,将来你嫁过去了,也一定要孝敬公婆,好好过日子。”

    苏保柱则是有些不太舒服,“这四郎就这么防备着自己的亲生父母?让他父母知道了,不知道得多寒心呢。”

    。:



第75章 兵役



杨氏听得一怔,说地好像也有几分的道理。

    苏锦绣却摇头,“阿爹,你误会四郎了。”

    接下来,苏锦绣不紧不慢地把从桃花表嫂那里听到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柳四郎的那些至亲,的确是做事太过分,不仅打破了他的头,还抢走了能给他治伤的药。

    也因为那一次,柳四娘的娘第一次跟柳老二起了冲突,并且以死相逼。

    明面儿上,大家只知道这么几件大事,可是实际上,柳老二做工多年,竟然是全都交给了自己的阿娘,因为没有分家,这原也正常。

    可问题就在于,柳老二的情况跟苏瑾行极其相似。

    他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快要饿死了,却还是得紧着其它人吃好喝好。

    最过分的,就是今年柳老二伤了腿和腰,被告知这辈子再也不能站起来了,柳家老爷子一气之下,就把人赶出了家门。

    若非是有族里人帮衬,他们一家子怕是现在都没命了。

    “阿爹,不是四郎不信他的父母,实在是不敢信了。我听表嫂说,当初四郎阿爹受伤的时候,他的阿爷不仅仅不给银钱看伤,还怂恿着让他们把柳小莲给卖了。四郎也是因为差一点儿就失去了亲妹妹,这才怕了。”

    杨氏听得气极,破口大骂,“当真不是个东西!那些人是怎么想的?就不怕村里人戳他们脊梁骨?”

    苏大郎摇摇头,叹口气,“他们跟我阿爷阿奶可不一样,四郎的那几个叔伯,分明就是不要脸的。就连族长的话都敢不听,这种人,你还能指望着他有良心?”

    杨氏这会儿又有些担心了。

    “我可怜的绣姐儿,怎么就要嫁到这样的人家去?也不知道将来他的那个糊涂爹,会不会又要开始想着往那边儿扒拉东西了。”

    苏大郎笑了一下,“这倒应该不会。四郎说现在家里头的一些家用都是他阿娘在管着,至于他爹,现在腿还有些瘸,而且腰也落下了毛病,应该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了。”

    苏保柱想着当年和自己一起做木工的那个柳老二,一时间则是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老实本分没有错,可若是太老实了,任人宰割到了连亲生子女都护不住的地步,那就是可悲了。

    好在,他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

    但愿以后他们这日子能越过越好吧。

    “这件事谁也不许再提一个字。记住了,这间铺子就是咱们绣姐儿的嫁妆,至于如何来的,就说是绣姐儿的师父给的。”

    苏锦绣眼睛一亮,这个说辞好。

    原本她就担心,万一自己陪嫁一间铺子的事情传出去了,怕是老屋那边要过来闹腾。

    如今只说是师傅给的,那谁也插不上话了。

    反正,也没人认识她师傅。

    最主要的是,苏锦绣上辈子一直到死,也没有再见过师傅。

    所以,她丝毫不担心这件事情会被戳破。

    铺子的事情说定了,接下来就是安心备嫁了。

    婚期还没到,可是征兵的消息已经下来了。

    各村的里正都把村民们聚起来,仔细地说了。

    这次的命令是一家出一丁,若是不出人者,则是交赎金十五两。

    这比往年交的多。

    一般情况下,村子里有几个人能交得起这么多的银子?

    而苏锦绣则是早在从大舅母那里得知了征兵的消息时,就已经和母亲说了自己的打算。

    这种时候,登门借钱的,几乎是要踏破苏家的门槛了。

    毕竟,大家都觉得苏家挣钱了,这十五两银子,应该不算是太大的数目。

    家里又做着营生,总不能大门紧闭。

    所以,杨氏和苏保柱两人才有些头疼。

    都是一个村子的,钱借给这个,不借给那个,那不就是招人恨吗?

    可若是一个也不借,又似乎是说不过去,让人觉得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