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四哥还记得我喜欢吃什么呢?”
“这是当然了。咱们先办正事,办完了,你们再去喝酒。”
苏孝是一早就在屋子里等着的,这会儿听到夫人说起正事了,便跟外面交待了一声,很快,就有几位管事进来请安磕头。
这什么人先进来,什么人一起进来,苏孝都是事先就安排好的。
苏锦绣坐在主位上,桌上子那两个笸箩则是十分的显眼。
关疏影也是时不时地笑上两声,可见心情之好。
现在柳府的产业大了,光是大大小小的管事就已经有了几十个。
这是先给最下面的管事发的,然后再逐一往上走。
雅宝楼的几位厨子是一起进来的,进门先磕头,“小的给夫人请安,给二夫人请安。”
“快免了,起来吧。今年大家都辛苦了,等明年大家还加把劲儿,好好干!柳家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是,夫人。”
关疏影也跟着她一起给那些人发红封。
说是红封,可都是拿了荷包装好的现银。
原本苏锦绣是想着多备一些银票的,可是又觉得这银票轻飘飘的,不如这真金白银来的更实在,也更能让这些人心里头舒坦,所以,便让人弄了金、银元宝备着。
这苏锦绣发红封,永远都不能因为荷包的大小来判断银两的多少。
因为有的荷包看着小,可是里头装的却是金子。
苏锦绣一向大方,几个主厨,给的最少的也有二十两,多的那一位,则是直接给包了五十两!
二十两,便是在这繁华的京城,也足够一家三代人一年的嚼用了。
等到这些人都发完了,已经过了将近一个时辰了。
因为每一拨人进来,都是要给她们磕头,而且还会说几句吉祥话的,也是为了讨个吉利。
“好了,现在就剩下你们几个了。铁蛋,你过来。”
铁蛋是被柳承恩给调到了定西府做事的,如今那上千亩的沙枣林,还得靠着铁蛋在那里照顾着呢。
“这一份儿是给灵儿的,她不能来,你便帮着捎回去,记清楚了,这是她的,你可不许私下给昩了。”
“知道了,阿婶。”
“还有这个,里头的东西都是给你家的阿宝准备的。有些东西是以前安安用过的,你们别嫌弃。”
“阿婶这话就见外了。安安用过的东西,那铁定都是宝贝,您能愿意给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苏锦绣嗔怪道:“你倒是会说话!行了,这一份儿是你的。回去后和灵儿好好过日子。”
“是,阿婶,我晓得了。”
铁蛋这次进京,不仅仅是为了报帐的和领红封的,最主要的,还是过来学手艺的。
要不然,铁蛋才不肯大过年的跟妻儿分开的。
沙枣林已经初步成形,今年就已经是大丰收了,估计明年产出会更多。
所以,铁蛋这次就是来跟苏锦绣学一些关于沙枣的食用的。
不管是充当主粮,还是做成其它的点心,只要是能做出来,那就是等于给甘州和卫宁府的百姓们多寻了一条出路呢。
“知道大过年的让你在这里委屈你了,若是有法子,我也不想让你过来,等再过几年,沙枣林都起来了,我再把你和灵儿调回来。董姨年纪大了,也不能一直让她跟你们骨肉分离着。”
“多谢阿婶。”
苏锦绣看着已经是个大小伙子的铁蛋,竟然有一种自己快要老了的感觉。
“对了,你家里头可写了书信回去?”
“写了的,还给家里头弄了一些特产带回去。阿婶,我阿娘上次在信里头还说让我好好谢您呢,您上次带回去的那些书和加了注的旧书,可着实是帮了咱们柳家学子们的大忙了。”
“有用便好。”
柳承恩一心想要看到柳家能强大起来。
多出几个有功名的文人,自然是一条捷径。
当然,他们柳氏现在还有财力,如今柳家的孩子们可以说是人人都识字,再也不是旁人眼中的土包子了。
到了六郎这里,苏锦绣自然也是一视同仁。
给六郎和铁蛋的两个红封那是真的红封,而且看上去轻飘飘的,一眼便知,里头装的是银票。
“等过完年,开了春,苏孝会去西边一趟,到时候铁蛋你与他同行,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是,阿婶。”
到了苏孝这里,苏锦绣照样是准备了三份儿。
“芙蓉明日可能过来?”
“夫人若是要见她,直接差人唤来便是。”
苏锦绣见他不开窍,便直接瞪了一眼过去,“明日让她带着孩子一起过来,董姨,等明日你就跟他们一起回去吧,安安生生地过个年。”
董姨一听,脸上是又惊又喜,不过,还是很淡定地表示,自己要陪在夫人身边。
“我身边不缺人手,大过年的,你就不想守着你的儿孙一起吃年夜饭?你也不用急,家里头也没什么事,你就过了上元节再回来就成。”
之前苏锦绣曾提过让董姨跟着苏孝去过,可是她不同意。
如今自己的一双儿女都摆脱了奴籍,这可是主子天大的恩德!
无论如何,她也不能再离开主子,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得在夫人身边伺候着。
苏锦绣拗不过她,也只好随她去了。
如今过年了,那自然得让他们一家团聚了。
这边刚发完了红封,正说着一些趣事,柳承恩和七郎便一起过来了。
“哟,还真是热闹,有什么稀罕事,也说来让我们听听!”
六郎此时倒是想起一个人来,“四哥,四嫂,这要过年了,苏家姑姑那里,你们看还要不要差人送银子过去?”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759章 越来越喜欢苏锦绣了
六郎提到的苏家姑姑,指的就是苏宝慧。
去年苏宝慧家的孙子在外头玩时淋了雨,然后发起了高热,一家子跑前跑后的,可是花了不少的银钱。
偏当时苏大郎去了南边儿,而苏二郎又在衙门里头,正巧被六郎给遇上了,便干脆借给了他们十两银子。
这件事情后来苏家也知道了,苏二郎还差人给六郎送了些银两过去,
六郎这样问,倒不是因为他好心,而是去年苏宝慧进过一次京城,逢人就说自己的侄儿是当官儿的,自己的侄女婿更是大官,只是如今在任上,不在京中。
经过苏宝慧的嘴这么一宣传,大家伙也都知道了苏锦绣有一位爱说且势利眼儿的姑姑。
原本苏锦绣也没打她当回事儿,哪里知道这个苏宝慧竟是这般地折腾。
“先把人安抚住,等过了年再说吧。”
苏锦绣就此事跟大哥二哥商量过。
原以为只要他们老老实实地过日子,苏家也不差他们一口饭吃。
可坏就坏在了苏宝慧这张嘴上。
当初就是因为他们一家子在高县活不下去了,这才一路辗转到了京城。
如今竟然又是贪心不足,妄想利用着这份儿亲情的缘故,想着套弄出更多的银两来。
这人的贪欲太盛,养不熟了。
所以,苏家几人商量之后,决定将他们一家子都送回高县。
正好等开了春,河水能化了冰,水路能走了,便把他们一家子都送回去。
至于他们具体要回哪里,那就不是他们该管的事了。
不过,苏大郎还是想地更长远一些,打算直接带着他们回苏宝慧的婆家,她的孩子到底还是跟着人家姓的,总得找到他们的族长,把事情来龙去脉都说清楚了。
就算是给他们一些好处,那也得让乡亲们知道。
不能让别人以为他们苏家发达了,就不认苏宝慧这门亲戚了。
这年前各家各户送礼的都不少。
而柳承恩因为兼了工部的差,所以往他家送节礼的就格外的多。
毫不夸张地说,给他们家送节礼的,比给张阁老送节礼的还要多。
而苏锦绣也没闲着,不仅让人弄出来了不少庄子上的产出,还亲自动手做了一些小物件儿,比如说榻上的小插屏,或者是给夫人们备的饰品,要么是她亲手做的,要么就是她亲自挑选的。
当然了,因为跟白家有合作,所以这玉颜膏,她也没少准备。
各府的夫人们收到了柳夫人送来的礼,自然是都毫不客气地在自家人面前夸赞她,说她懂事又谦逊,办事还十分地严谨。
总之,在京城的贵妇圈子里头,苏锦绣的名声,那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安国公主这里收到的礼可以说是最重的。
不仅仅是庄子上产出的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还有苏锦绣耗时三个月亲手绣的六扇屏,据说这画还是当初安国公主亲自画的。
其实就是当初苏锦绣来公主府做客的时候,无意中瞧见了安国公主的几副手绘,便小心地记下来,然后依着样子一一还原了。
安国公主收到这六扇屏,可以说是笑得眼睛都要看不见了。
她身为皇上的嫡长女,身份尊贵,从来就不缺什么金银珠宝。
但凡是宫里头娘娘们有的,她都有,就算是那些娘娘们没有的,她这里也会有。
如今收到了苏锦绣的这份儿心意,可以说是最让她觉得满意了。
这是用了心思的,也是真正将她放在了心里头尊敬的人。
“驸马呢?”
“回公主,驸马爷在书房里会客呢。”
“什么人呀?”安国公主的语气有些懒洋洋的,显然并不在意。
“是兵部的梁侍郎来了。”
安国公主皱眉,这位梁侍郎,那可是梁阁老家的亲儿子。
他过来跟驸马说话,十有八九,是为了拉拢。
“何时来的?”
“回公主,来了约莫有一盏茶的功夫了。”
“嗯,找人在书房那里候着,什么时候人走了,什么时候把驸马请过来。”
“是,公主。”
安国公主不仅聪明,而且气运也好。
当初这位驸马,那也是皇上和皇后千挑万选了才给她招的。
萧家几代都是武将出身,而到了驸马这里,那更是马背上的少年英雄。
而且大兴朝没有尚公主后就不得入朝的规矩,所以萧驸马如今在朝中,仍然十分得皇上的器重。
本来这个女婿就是他亲自选的,既然成了,那就更不能亏待了。
其实当年安国公主还是看不上这个驸马的,总觉得他是一介武夫,粗鲁不堪。
结果实际上一接触,才发现这位萧将军不说是武双全吧,也绝对是武将里头采最为出挑的一位。
时日久了,这态度也就变了。
萧将军也就抱得了美人归。
安国公主又看了一遍苏锦绣命人送来的礼单,越看越满意。
一旁的嬷嬷也跟着瞧了两眼,“这位柳夫人还真是上心,这送的东西,要么是咱们公主府都稀有的,要么就是心意十足的。”
“不止呢。”
安国公主笑道:“就连这礼单,都是苏锦绣亲手写的,她这一手簪花小楷,旁人可是模仿不来的。”
嬷嬷愣住,一脸惊讶道:“这竟是柳夫人亲手写的?这,这位柳夫人不是说出身乡下吗?怎么还能有如此好的字?”
安国公主嗔了她一眼,“乡下出身又如何?我听说,苏家祖上也是出过进士的,只是近几代人才没落了。苏家无论男女,自幼都会读书识字,就算是长在了乡下,可是能写出这样一手好字来,足见是下过功夫的。”
“您这么一说,奴婢倒真是觉得这位柳夫人了不得了。”
“那是!寻常女子,如何能让一个男人收了心?就柳大人那样的朗月之资,又才华横溢,可是偏偏被一个苏锦绣给拴的劳劳实实的,可见能让柳大人着迷的,绝非是苏锦绣的这一脸皮相呀。”
“您说的是。这柳夫人成亲多年,又养育了三个孩子,可是柳大人莫说是纳妾,听说身边连个服侍的丫环都没有,可真地是羡煞旁人了。”
第760章 被欺负了
萧驸马过来时,安国公主正在喝着苏锦绣命人送过来的果茶的方子。
近些日子,安国公主觉得自己的身体舒适了许多,找了太医过来请脉,也说她如今的身子比前些日子好了。
公主府如今上上下下都是素色,平时的饮食,也都是素食,在这种情况下,金尊玉贵的公主,就只能是通过旁的法子来调理身子了。
所幸,苏锦绣提供的方子还挺有效。
特别是以往每月来小日子的时候,常常腹痛难忍,自打喝了这姜枣茶,安国公主觉得前几天来小日子时,好像也不那么疼了。
因为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