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大郎倒是来了几分兴趣。
他自小下地干活,而且这些年东奔西跑,接触的人和事都多,自然也知道有些地方用水困难。
如今看到这个东西,又听柳承恩一解释,立马就觉得这是好东西。
“看这里,我画地可能不是那么清楚,简单来说,就是其结构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如此,便可以达到水往高处走的目的了。”
苏大郎连连拍手,“妙!妙呀!北方水系少,而且很多时候的灾情都是因为旱情。就算是没有大旱,有了这个好东西,以后农人们种地也会轻省很多,庄稼收成定然也会高上许多!”
有些人家条件好一些,可能会用一只老牛来帮着运水。
可是大部分的庄稼人都是穷苦人家,一般都是得自己担水。
若是离地水源近还好一些,离地远了,那才是受苦了。
“可是离地远的那些地,还是没有办法照顾到?”
柳承恩手扶着下巴想了一会儿,“这个不急,我后头再想法子,这水都能从低到高走了,再让它平着走一段路,应该也不难。”
他记得以前看书时,就有人用竹子劈开,然后把中间的东西都挖空,再拼接到一些,如此一来,这水便能顺着竹管往下走了。
只需要人为地稍微制造出一个坡度来,那水就应该可以运到更远了。
总之,水弄上来了,办法就多了。
“其实,若是建在了水流速度快的地方,这个还可以直接省了人力,就用流水的速度冲劲儿可以把水运上来。而且,这个位置再稍加改动,可以让牛或者是马等帮着拉翻车,如此,人就省力了。”
柳七郎也是干过农活的,自然知道这种田最苦的,便是浇地了。
他们村子还好,有小河,就算是担水,也不会太远,最主要的是他们那里雨下的多,所以很多时候是不需要人为灌溉的。
可是北方就不一样了。
北方这里的天气较为干旱,这龙骨翻水车的出现,简直就是那些百姓们的大救星了。
“大哥,这水车一旦投入使用,绝对是造福万民呀!”
“世人都说水往低处流,可是咱们偏偏要让它往高处走一走!哈哈,四郎,好样的!”
这是大事,即便是有利于万民,可是柳承恩身为尚书,也还是要上报的。
也是巧了,还没有正式上朝呢,皇上就派人来传旨,召他们夫妻俩进宫。
皇上和皇后都在凤仪宫,如此,柳承恩也算是沾了苏锦绣的光,能进入皇后娘娘的宫殿了。
“有些日子没见了,本宫不宣你,你竟然也不想着进宫来请安了?”
皇后态度很温和,眼神里也没有什么算计的意思。
苏锦绣小心地赔着笑道:“回娘娘,家中琐事繁多,我家老爷和小叔子都是一门心思只管着公事,家里家外,都得是臣妇和弟妹两人张罗着。”
“这话倒是不假,本宫也听皇上说起过,柳大人一心为了朝廷,甚至还曾在衙门里住过几晚呢。”
皇后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分明就是几分的戏谑。
苏锦绣脸一红,没好意思再开口。
毕竟,那是因为她和关疏影为了躲人,都跑了。
而柳承恩也是因为回去了也是一个人,所以干脆就住在衙门里了。
没想到皇后娘娘会提起这件事来。
“让娘娘见笑了。”
皇后召见苏锦绣的次数不多。
不过,这苏锦绣的名字,自打柳承恩考中了探花开始,就时不时地在她耳边绕一绕。
而且这苏锦绣也很聪明,从来不会刻意地巴结自己,就算是送礼,也绝对不会太出风头。
年前这苏锦绣进献的几个花茶的方子,皇后用了之后,也觉得不错。
甚至连太医也说了,这的确是于身体有益。
能让人健康地活着,不比送多少的金银都贵重吗?
另一边,皇上和柳承恩聊地也是相当地热切。
“皇上您看,这龙骨水车适合近距离,提水高度在五六尺左右,比较适合平原地区使用,或者作为灌溉工程的辅助设施,从输水渠上直接向农田提水。用于井中取水的龙骨水车是立式的,水车的传动装置有平轮和立轮两种以转换动力方向。
它提水时,一般安放在河边,下端水槽和刮板直伸水下,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上的刮板就能顺着水把河水提升到岸上,进行农田灌溉。
当然,还有一种可以直接利用了当地的水能,比较适合用于水流湍急的地方。今日微臣进宫有些着急了,未能带全图纸。还请皇上恕罪。”
“柳爱卿呀,这翻车的事情,朕去岁就听工部的人说过,当然,你之前的折子上也有写过,只是朕没想到,竟然还能有如此的神效!”
自然万物,都是有着其自然的规律。
而水往低处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万万没想到,柳承恩竟然还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
“皇上,微臣当时也是被逼的。”
柳承恩苦笑道:“不瞒您说,这水渠并不能真地挖到最西边儿,地势原因有,土壤和其它的原因也有,所以,微臣才想出了这么个办法来。”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763章 铜钱大小的东珠
龙骨水车已经在去年就开始打造了,而且因为天气开始回暖,有些靠南一些的地方也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
只要是不结冰了,那就能用。
“不错,你做的很好。这可是于万民有利的大事,柳爱卿,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皇上谬赞了。微臣也只是食君之,担君之忧!微臣还记得去岁刚刚回到京城时,您曾说过农户们靠天吃饭,若是老天爷不开眼,那百姓们就得遭殃。皇上心系天下万民,微臣别的忙帮不上,也只能是尽一些绵薄之力。”
皇上心情大好。
不贪功,而且还时时处处地不忘了提醒所有人,这一切的最大的圣明应该是皇上才是。
这样的臣子,哪位上位者会不喜欢?
“此事你尽快安排下去,咱们大兴地广人多,这样的好东西,怕是几百个都不够分的。”
“是,皇上。微臣今日进宫带上这图纸,也就是特意来请示陛下的。那微臣明日就回去安排,让那些匠人们都开始集中学习打造,然后再分派到各地去。”
“好!这法子好。在当地直接做,倒是更省了不少的车马钱。而且还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调节这水车的大小、长短等等,柳爱卿想的周到呀!”
柳承恩一脸受宠若惊道:“微臣可不敢当。微臣只是想着能省一些车马钱,至于您刚刚说的那几点,微臣还真地是没想到。那微臣明日再多解释一些,好让他们能领会地更多更深。”
皇上心情大好,大笑数声之后,赏赐了不少的好东西。
而且皇上似乎是也知道柳承恩的软肋,赏的不是女人用,就是孩子们用的,总之,柳承恩自己得到的实惠反而比较少。
可柳承恩听到这些之后,反倒是喜笑颜开,高兴得不得了。
皇上这是捏准了他的七寸,知道他宠老婆,也知道他宠孩子。
皇后那边自然也没让苏锦绣空着手回去,番邦进贡的铜板那么大个的东珠,直接就赏了六颗呢,而且还戏言六六大顺,算是取个好彩头。
如此贵重的东西,苏锦绣哪里敢收?
可是刚要拒绝,就被皇后轻飘飘的一句话给打发了。
“本宫喜欢你,也想听你说话,这东西虽然是稀有,可到底也不过是死物。这世间最珍贵的,永远都不可能是这些个能用金银来衡量的东西。你若是觉得受之有愧,那便常进宫来陪本宫说说话。”
“是,娘娘。臣妇多谢娘娘赏赐。”
那么大个儿的东珠呀!
这后宫里头也就是谢贵妃才得了几颗,而且为了拉拢娘家和其它的势力,赏下去了几颗后,自己也才堪堪留了两颗。
如今皇后娘娘倒是大方,直接送了六颗给苏锦绣。
这真是天大的脸面!
当然,皇后不可能不给自己留的。
只是做为外命妇来讲,苏锦绣手里头的这六颗,那绝对是独一份儿了。
便是安王妃,也不过才得了一颗而已。
这么大的赏赐,苏锦绣当然也不敢在外头炫耀,不过皇后娘娘赏了柳夫人这等消息,还是很快就被各路的眼线给散了出去。
于是,柳家的风头更盛了。
尽管柳承恩和苏锦绣一直很低调,可是仍然有人将主意打到了他们的身上。
比如说,有人就借着拜年的机会,在江元丰那里开始阴阳怪气,或者是含沙射影了。
大概也无非就是那么几种。
要么就是看柳承恩不顺眼,所以得知江元丰和柳承恩的关系后暗中挑拨的;要么就是故意拿柳承恩来刺激江元丰,想要把江元丰拉到自己的阵营里头的。
总之,就是各路角色纷纷登场,不管是神仙还是妖怪,都坐不住了。
不管人们怎么折腾,柳家这边照常跟江府和张府来往,未曾受到影响。
而江夫人更是因为当年的救人事件,一直很感激苏锦绣,如今双方都在一条船上,就更不可能因为别人一两句话就给挑拨了。
再说那关疏影,不说是她看着长大的,也差不多了。
就冲着这么亲密的关系,也不能给柳家使绊子呀。
转眼到了上元节,各家各户,那是热热闹闹地出门了。
艾宝也是一脸兴奋,因为三宝四宝都还太小,所以被拘在了家里,不许出去。
京城里头人太多了。
像是三宝四宝这样年纪小又爱动的孩子,实在是太怕遇到拐子了。
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所以干脆就不让他们出门了。
对此,两个小娃娃自然是不干。
最后,柳承恩亲口允诺,等到正月十六这天,会带他们坐着马车出去逛逛。
当然,全程不能离开马车,更不能离开长辈们的视线。
如此,才没让这两个娃娃再继续闹。
艾宝换上了新衣裳,特意穿上了苏大郎从北安州弄回来的狐狸毛做成的斗篷,别提多高兴了。
苏锦绣和柳承恩在家里照顾两个小的,让七郎和关疏影带着一帮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四辆马车呢!
上元节最热闹的地方在西坊,因为人多,所以马车远远地就停下了,除了清川跟着之外,还有十几个护院跟着,主要的保护对象,就在一行人中的两位女眷上。
关疏影和艾宝!
两人被一众男人们给围在了中间,当然,安安和二宝也在中间,清川则是将自己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艾宝的身上。
带着众多的护卫,再加上别人一看他们的穿戴也知道是得罪不起的权贵人家,所以大都是小心地避着。
“川哥哥,我累了,走不动了。”
“我背你。”
清川习惯性地就蹲在了她的身前,艾宝正要爬上去,就听到柳七郎重重一咳。
关疏影连忙扯了艾宝一下,“这是在外头呢,注意着些。”
清川的脸色微红,眼神躲闪着,不敢看艾宝的脸,“是我考虑不周了。”
安安则是没心没肺道:“姐姐这是被川哥给宠习惯了。我就说嘛,哥你不能这样一直宠着她,看看都把她给惯坏了!”
艾宝撅嘴,做势就要打人。
“川哥哥喜欢宠着我,你眼红不成?哼!我偏要川哥哥背着我!”
第764章 你要替他出头
闹腾了一回,最后当然也不可能真地让清川在大街上背着她走。
毕竟跟小时候不一样了。
过了年,艾宝也十岁了,在乡下,十岁的小姑娘都要订亲了。
男女七岁不同席,就更不可能还让清川背着她在大街上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了。
不像样子!
虽然没能背上艾宝,可是清川还是很体贴地选了就近的一家茶楼上去歇着。
可巧的是,这选中的茶楼,正是苏家的产业。
掌柜的是个人精,眼睛也毒,“哟,这是表少爷和表小姐吧?小的半年前远远地见过两位小主子一眼,不知道可有认错了?”
安安和艾宝相视一眼,没说话,倒是一旁的七郎笑道:“掌柜的记性真好。苏家可过来人了?”
“没呢,说是一会儿就到。二楼预留出来了最大的包间儿,您几位楼上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