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阁老一脸不悦地瞪着柳承恩道:“你倒是惯会使坏。如今弄成这个样子,你说如何收场?”
“阁老,这也不能怪我吧?是那梁大人先挑衅的。”
“他挑衅你就接了?什么时候你这么没有耐性了?”
柳承恩一噎,不说话了。
对面这位不仅仅是他的上司,还是他的座师,他能说什么?
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嘛!
“老师,您先消消气,这事情也不是我先挑起来的,还不是安王手底下的人坐不住了,所以先闹的?”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存着什么心思,你当时若是不说话,事情也不会演变到这个地步,说到底,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
“老师息怒,学生错了。”
不管怎么样,先认错总是没问题的。
不能再由着张阁老来这么责备自己了。
“这耗羡一事,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所谓耗羡,其实也不过就是一种变相的贪腐罢了,只是名字说地好听了一些,可是实际上呢?
再有梁大人在朝堂上所说的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就更是一种狗屁的言论了!
真正能有心思把这些还用于百姓身上的,能有几个?
若是入了当地的仓署,这还算是好的了。
就怕是有些人直接就将这一部分给贪了。
可偏偏,就是被贪的居多。
“你也说了,这耗羡自古有之,不管它真实的去处是哪里,总归是一种有了名目的收入。就算是入了他们自己的私库,你又能如何?这又能查得出来多少?”
柳承恩沉默了。
他知道,张阁老说的都是实情。
各地的确是都有这耗羡的存在,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哪怕是当初在北安州的时候,他征收粮税时,也是有着这耗羡的说法的。
只不过,他在任上时,耗羡收的少,而且也不必非得以粮食来抵,可以用山货或者是其它大概等价的东西都可以。
当然,最终这一部分的耗羡扣除掉真正的损耗之外,余下的又全部都用于了冬日的赈灾。
这才能让北安州头两年的粮食紧缺问题,得以缓解。
只是他也明白,这法子治标不治本。
如今北安州任上是李信,他还能相信此人的人品和官声。
可若是再换了一个人呢?
谁能保证那里的知州一直都是一位大公无私之人?
所以说,还得想出一个治本的法子。
显然,目前来看,关于耗羡一事,朝中是分成了三派的。
一派认为这自古有之,那必然是有其存在的理由,所以不好直接取缔。
与其相对的,自然就是清流,觉得这耗羡本就不该施加于百姓之上,若是有鸟雀鼠造成的损耗,当由地方的府衙来负责,为何要摊派在平民的身上?
就算是真地摊派,那也不应该要这么高。
总之,就是觉得这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还有一派,则是处于中立的位置。
不表态,也不站队。
持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都是自扫门前雪,不想给自己惹来麻烦的胆小鬼们。
当然,也有一些自以为聪明,不想惹得其它人嫉恨的官员。
“老师,这耗羡的说法,也不过就是好听一些罢了。我曾任地方官多年,知道真正的耗损有多少,也知道这一部分银粮最终的去向。今日在早朝上我不曾揭破这层遮羞布,也不过就是给大家都留了脸面。一旦真地说开了,只怕皇上更为震怒。”
张阁老淡淡地瞟了他一眼,“你以为你不说,皇上就不知道了?”
柳承恩笑道:“皇上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只是一直不曾揭破,大家便都各自安分。老师,这耗羡的问题不解决,我朝中贪官污吏一事便更是难以清除。水至清而无鱼的道理,学生都懂。可是学生却不愿意看着这一池的清水,混地看不出了里头到底是鱼多,还是水草多了。”
这番话,可以说是震的张阁老心里头几次起落。
这个柳承恩,自己还真是小瞧了他。
他日自己告老还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必然是能成为新君的又一任名相。
以目前柳承恩的资历,入内阁那是早晚的事。
而且如今不仅仅是皇帝对他信任看重,便是未来的太子对他亦是十分敬重。
将来的内阁首畏,非他莫属!
如此,这也是大兴万千百姓之福呀。
无论柳承恩心中是如何想的,都不能否认,他的能力和气度,都足以成为一位令人尊敬的同僚。
“你说的对,皇上年迈,几位皇子皇孙们都开始坐不住了。为了一己私利,有几个还真正地将百姓之福放在眼里?都是打着小九九,想着如何能从皇上那里分到更多的关注和权利。柳承恩,大兴有你这样的臣子,是我大兴之福呀。”
柳承恩连忙俯身道:“老师千万别这么说,学生万不敢当。”
“罢了。既然此事已在朝中议了几日未曾停歇,想必皇上也是想要弄出一个结果来的。你可有什么想法?”
柳承恩顿了顿,眼神微闪道:“呃,这个,学生还未曾想好。”
不想张阁老便是一声轻笑,骂道:“少在我面前装伤充愣的!你是什么性子我能不知道?若是心中没有成算,你又怎么会将此事闹大?”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811章 养廉银子
柳承恩也是被怼地没了脾气。
关于这耗羡一事,的确是有些麻烦。
古往今来,多少能人都想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可能吗?现实吗?
不说别的,柳承恩只是想想他曾经生活过的那一世,哪怕是科技飞速发展且文明也更进步的社会里,也仍然少不了贪官污吏。
所以说,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制度再健全,也总会有一些挺而走险之人,他们不惧于法度,只是唯恐自己没了权势没了钱财。
总而言之,耗羡问题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不过,缓一缓的法子,还是有的。
高薪养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法子?
“老师,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太可能,目前我能想到的,也只有一个可以改善一些的法子,只是是否能成,还得再斟酌。”
张阁老立马来了精神,“说说看。”
“是,大人,咱们大兴建立之初,是承前朝旧制,官至极品俸银不过二百两、禄米两百斛,七品知县年俸仅五十两。州县官员不能借以维持生活。于是有所谓“火耗”。火耗又称“耗羡”、“羡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
“这久而久之,一切便都顺理成章,堂堂皇皇地摆到了各位大人的书案上。说到底,还是这俸禄过代,根本就养活不了一家人。”
张阁老皱眉,“据我所知,一年若是能有五十两的进项,养活一家十几口都是没有问题的呀。”
张阁老虽然年纪大了,可是并非对于民生一无所知。
恰恰相反,他自己也时常会微服出去走走,对于百姓们的生活,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柳承恩苦笑道:“大人,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张阁老挑眉,“老夫愿闻其祥。”
“大人,若是普通的百姓,一年能有五十两银子的进项,那日子定然是过地美滋滋的。不说顿顿大鱼大肉,可也差不了多少了。可是对于一个七品知县来说,这五十两就是杯水车薪了。”
张阁老表情有了几分的凝重。
他自己的儿孙,自然也有入朝为官者。
只是从未想过,一年五十两竟然不够一家几口的开销吗?
“大人,身为地方官,就算是不铺张,家中至少也要有几个下人吧?别的不说,只是县令自己身边总得带着书童或者是小厮,哪怕是内宅里一切都有其夫人来打理,可是县令身边的人却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点,张阁老同意。
不管怎么说,知县出行都不可能是孤身一人呀,这说不过去。
再说了,地方父母官,那也是需要一些脸面的,既是自己的颜面好看,也是代表了一方的实力。
“再有,这车马钱,一年下来得有多少?衙门里就算是养着车夫马匹,不需要县令自己掏腰包,可总得有一些旁的开支。”
柳承恩说地稍微隐晦一些,比如说赏钱。
张阁老点点头,“嗯,有道理。”
“除了这些,县令到一方任上,总要与当地的一些世族或者是名流打好交道,这应酬自然是少不了的。一回两回是可以让别人掏银子,可是总不能回回都让别人出?再者,一些场面上的节礼,那可是一大项的支出。”
张阁老愣了愣,“你是说一年三节?”
“正是。”
这一般意义上的一年三节,就是五月的端午节、八月的中秋节以及最后的年节。
“别的不说,这一年三节,给长辈、给师长、给一些亲戚比如说岳家或者是族老等等,这一年下来,少说也得有几十两银子的开支吧?”
几十两银子都是少的!
放在有些眼皮子浅的人家来说,你都当官了,不得照应着自己的族亲们吗?
“大人,按咱们大兴的律例,中了进士,那名下可免田税的高达千亩。可是即便如此,这田里头的产出一年加上来,也委实是换不了多少银钱的。”
田产一般来说,都只是最基本的,真想要换成银子,的确是不多。
“学生初中举人那年,光是这节礼方面,我家娘子就为我出了上百两。一方面是要感恩自己的族亲照顾,一方面也是为了庆贺。而我中了探花的这一年,各个关系的节礼加起来,已经是超了五百两。”
张阁老皱眉,深吸一口气道:“那不同。主要还是因为你中了探花,所以高兴不是吗?”
“大人说的没错。而且因为我中了探花,不仅仅要往外送礼,自己也能收礼了。事实上,咱们大兴朝一直看重文人,中了举人之后,也能有不小的话语权了。可是这些,并不能真地让一个家庭大富大贵起来。”
温饱问题自然是可以解决的。
可若是想要借此而发个大财,那就有些难了。
毕竟,就算是有些商户携家产投奔,自己也只是收取那么一些的护持费用,人家商户还是要拿大头的。
说到底,不过是为了避税,双方受益罢了。
“大人,说这些就有些远了。这人情事故,一年下来少则几十两,多则几百甚至是上千两,都不为过。况且,若是一方知县想要挪挪地方,或者是往上升一升,这对于上峰那里,那就更是不能抠门了。”
这话其实也是戳到了张阁老的痛点。
朝中这股子风气虽然不算是太重,可总归是让人不舒服的。
特别是对于一些清贫之家来说,这就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可是那又能怎么办呢?
寒门本就难出贵子,即便是出了,放眼整个大兴朝,又有几个柳承恩能做到这一步呢?
便是前朝几百年的历史中,只怕也找不出几人来。
就算是找到了,那几个里头只怕又有一大半儿是因为娶了名门之女后,才能一帆风顺。
“大人,就算是不说这些,您再想想,这夏天若是热了,可以忍忍,可是冬天呢?这炭火钱又是一项开支。更不要提什么夫人间的那种带有攀比性质的宴会了。”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812章 可以试行
张阁老沉默了。
仔细一想,可不是嘛。
照柳承恩这么一算下来,一年别说是五十两银子了,就是五百两,那也照样能给花干净了。
“老师,有些银子可以省,可是有些银子却是不能省的。新官到任,手中若是没有银子,如何能安身立命?不要说为朝廷解忧了,只怕是连自己的日子都过不下去的。”
柳承恩说的都是一些实在话。
不要真以为当了一方知县,就是什么了不得的大老爷了。
这也就是那些普通的小老百姓们才会这么想。
事实上,不管是到了什么地方,总会有一些世家,或者是名门之后在把持着地方上的一些政务。
别看这些人身上没有一官半职的,可是他们在当地的权利以及威势,那可是相当强的!
“所以,你说了这么多,那么想要告诉我的,就是咱们的官员们的俸禄太低了,所以才起了贪污的心思?”
柳承恩摇摇头,随后又点点头,苦笑道:“大人,任何时候,总会有一些贪心不足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