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氏微怔了一下,倒是没有反对。
她不识字,自然是知道会吃多大的亏。
而柳老二虽然是比她强一些,可认识的字,估计也不会超过百个。
家里头穷,再加上了长辈的偏心,哪里敢想过让自己的孩子识字上学堂?
当初要不是四郎在族人面前表现得聪慧,而且还曾得到了族长的夸赞,她婆婆当初也定然不会答应让四郎去读书的。
四郎中了童生之后,公婆待他的态度才好了些。
只是没想到,接连两年出事,生生地耽误了自己儿子。
“学吧,家里头不宽裕,可以先认字,之后就拿了棍子在地上试着写就好。”
“知道了,阿娘。”
柳承恩将袖袋里的小银锭子拿出来,“阿娘,明儿你和阿爹去一趟里正家,把赎兵役的钱交了吧。”
方氏手上已经没有多少钱了。
这些日子请人垒院墙和造竹屋,可是花了不少银子,再加上又要准备婚礼的事。
原本正在发愁没有银子,什么事情都不好办呢,四郎竟然又突然拿银子回来了。
“这是?”
“之前我从古籍上得了两张药方子,卖给了镇上的回春堂。对方给了五十两的银票,我兑了二十两现银出来,余下的银子,就先放在您这里。”
柳承恩拉着方氏往一侧挪了两步,压低嗓音,“千万莫要让阿爹知道你手头上有银子。一定要锁好了。”
“好,好好。我儿有本事呀!”
方氏这会儿激动地都要落泪了。
五十两银子呀!
自她嫁进柳家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莫说五十两了,便是分出来之前,她是连五两银子都没有见过的。
手上能有五个铜板,就已经很不错了。
还得提心吊胆地藏着,生怕被婆婆发现了再直接没收。
第二天,方氏扶着柳老二慢悠悠地挪到了里正家。
只说这银子是自己大儿跟他的同窗借的。
里正也知道他们家的难处,便劝了两句。
正巧,柳老大也送赎兵役的银子过来了,听了两句之后,便笑道,“等四郎成亲了,你家的日子便好过了。我听说苏家的姑娘是个有本事的,手艺又好。待成亲之后,若是能提携着咱们一家子也跟着一起发财,那就更好了。”
这话怎么就听着这么别扭呢?
人还没进门儿呢,就惦记上人家的手艺了?
方氏冷笑,“大哥这是什么话?人家绣姐儿的手艺,早就都教给自己家人了。再说了,谁不知道现在大哥的日子过舒服,哪里还能看得上那点子辛苦钱?”
里正不动声色地瞟了老大一眼,暗骂了一声蠢货!
。:
第80章 送礼
夫妻俩出门,都是穿的一身旧衣。
柳承恩故意让他们一起去里正家,就是想要让他们在村民面前晃一圈,好叫大家都知道,柳老二现在是个什么惨样子!
果然,这一趟来回,的确是收获了不少的同情眼神。
当然,更多的,还是人们对于柳家事情的猜测。
“你们说苏家那个姑娘嫁进来之后,柳家会不会再想法子让柳老二一家回去?”
“不好说。就柳老头儿那个抠门又贪财的性子,怕是得看到了好处才会放出这种话来。”
“苏家现在可是富得流油呀,听说家里不仅有牛车,还有驴车呢,一进他们村子,那最显眼最气派的,就是苏家了。”
“我也听说了,而且那点心还是苏姑娘的师傅教的,听说现在卖的可红火了。那苏家大郎,在村子里又是置地,又是建客栈酒楼的,可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那也是人家有能耐。一个手艺好,一个脑子活,兄妹俩一起动手,那日子可不得越过越好?”
……
柳承恩站在一棵老槐树的后头,听了人们的议论,微微一笑,转身回家了。
他就是要让村民们都知道,他们一家子现在过地仍然是苦日子。
而且,柳承恩对外,也一直宣称自己还欠了二十两的外债呢。
柳承恩其实也是有些心烦,那一家子人若是一直纠缠,他们也没有办法硬闹。
毕竟,这年头,孝之一字,可是能压死人的。
虽说是隔了辈分的,可若是自己的父母名声不好,他也是要跟着受影响的。
那一大家子人,不就是看准了这个,所以才一次次地故意破坏自己的前程吗?
其实,柳承恩觉得柳家人都很奇怪。
连族人都对他很重视,不明白为什么阿爷阿奶为何却总是对他冷眼相待。
难不成,父亲不是他们亲生的?
这个想法早在之前就被他给否诀了。
因为他曾经心血来潮地去找过族长,最终从族长那里得到了回应,柳老二的的确确是柳家的种。
只是柳家老俩口的这个态度,他们也不是很明白。
柳承恩甩甩头,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还是先管好眼下吧。
就要成亲了,这事情可多着呢。
柳承恩亲手写了请帖,然后再请了几个同窗帮忙,一起去送请帖。
师长那里,肯定是要送的。
再就是一些来往地还不错的朋友。
至于亲戚,那就不需要给贴子了。
他们这边的规矩,请帖都是给朋友或者是外人送的。
亲眷之间,只需要口头告知一声就好。
其实,说白了,就是亲眷之间不走这种客套虚礼,还能省些银钱。
柳承恩的院子里养了两只山羊,是猎户昨儿正好遇到了羊群,然后给抓来的。
方氏正为酒席的事情发愁呢,眼瞅着有了两只山羊,那就解决了大问题。
这两只山羊不算是很肥,可是他们家摆酒席也够用了。
这天,猎户又送来了一些野鸡和兔子,方氏给他结了银钱,然后就商量着如何处理。
这次猎户送来的都是死的。
柳承恩让方氏留在家里,他自己带上了东西往族长家走。
一只兔子一只野鸡,这份礼算是过得去眼了。
“你这是做何?”族长一脸不悦,知道他家日子过地艰难,哪里能要他的东西?
“族长爷爷先收着吧。孙儿就要成亲了,给您备份儿礼也是应该的,还想着请您做主婚人呢。”
族长拍手大笑,自无不应。
之后又走了几家,都是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他这样亲自走一趟,也算是对他们的敬重。
若非是因为柳老二现在伤未愈,理应他自己过来一遭的。
最后,柳承恩才拎了一些点心去了阿爷那边。
柳承恩拿着东西在村子里走动,自然早就有人注意到,并且告诉柳老头这边了。
只是没想到等柳承恩来他们家时,带的竟然只是一些不值钱的点心!
柳老太看一眼就怒了。
“真是个养不熟的白眼儿狼,天生就是来克我的!去别人家就是好酒好肉的,到了亲爷奶这里,竟然连一样像样的东西都没有,作死哦!”
柳老太一开口便是骂骂咧咧的,柳承恩也只做没听到。
“阿爷阿奶,孙儿先前去了几位长辈家里请安,并且告知了婚期,都是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而且一直对孙儿多有照顾,孙儿备些薄礼去探望,可是有什么不妥?”
这话把柳老太的声音给堵住了。
能说不妥吗?
不能。
所以,柳老太只能是干巴巴地瞪着他,恨不能在他的身上瞪出个窟窿来,然后再掉出几只兔子野鸡来。
柳老头到底是一家之主,一脸严肃,“行了,你过来有什么事?”
“六天后便是孙儿成亲的吉日了,特意过来告知爷奶一声,另外,孙儿请了族长来做主婚人,到时候阿爷记得过来吃酒。”
柳老头一脸不情愿,“知道了,回吧。”
这是眼瞅着到饭点儿了,不想让他再留下来了。
柳承恩微微一笑,也并没有一丝被嫌弃的自觉,十分有礼地退了下去。
人一走,柳老太就又开始骂了。
“真是个不长眼的东西!有了好吃好喝的,不想着来先孝敬自己的爷奶,去给别人当什么孝子贤孙了?真是一点儿脸面也不要,白瞎了家里这么多年的粮食了!”
柳老头阖上眼,深吸一口气,“行了。开饭吧!”
柳承恩一路走回家,心情可是相当地愉悦。
能给那一家子人添堵,他就觉得心情舒畅,估计今天晚上还能多吃一碗饭。
第二天,柳承恩和村子里的两个猎户一起去了镇上,回来的时候,满车的东西。
见东西都在柳承恩家缷了,一些好事的就过来巴望了。
“哟,这都是买了什么好东西?得花不少银子吧?”
柳承恩苦笑,“哪有什么好东西,不过是成亲摆酒要用的。银子倒的确是花了不少。”
见他这表情,村民们也不好再多问了。
倒是对他家的酒席有了几分的兴趣。
方氏看到东西都缷好了,再打开一看,脸色就变了。
“四郎,你,你怎么买了这么些的精米白面?”
。:
第81章 成亲
“阿娘,绣姐儿在娘家一直都是吃这么好的,所以我就买了些回来。”
方氏别提多心疼了,这得花多少钱呀。
可是一想到了绣姐儿现在的家世的确是比他们好太多,这有些话便只能又默默地咽了下去。
“也好,买就买了。那咱们酒席?”
“酒席就按您之前安排的来,杂粮窝头再加上杂粮饭,也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方氏总算是放心了。
“你放心,你的师长来了,我自然不会慢怠了,我早就已经留出上好的白面了,到时候就给他们做成面条端上去。”
“行,辛苦阿娘了。”
眼看着就要成亲了,苏锦绣心里则是格外地紧张。
她已经有差不多十天没有出过门了。
杨氏一直就把她拘在了后院儿,前面的院子因为人来人往的,有男有女,杨氏怕生出是非,不愿意惹人闲话,所以就一直没有让她露过面。
张桂花一手扶着肚子,一只手上拿着一个小匣子进来。
“绣姐儿,明儿就成亲了,心里头可是紧张?”
苏锦绣笑地极其害羞,脸色通红,两只手不安地绞弄在一起。
“别怕。女孩子都要有这么一遭的。来,明儿你成亲,过来送嫁的人肯定不少,我现在身子重,按咱们这儿的规矩,我是要避开的,所以今天先过来给你添妆。”
“谢谢嫂子,你有心了。”
“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苏锦绣在她期待的眼神下,打开盒子。
里面是一对儿金耳坠子,还有一对儿金镯子,拿到手里,感觉分量还不轻。
苏锦绣一下子有点儿慌,“嫂子,这怎么使得?这也太贵重了。”
张桂花却往她的方向又推了一下,“给你的,你便收着。你大哥每个月都会给我一些家用,阿娘也是知道的,而且也没说过什么。这东西我总共备了两份儿,将来小四出嫁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苏锦绣一时有些不安。
毕竟,在乡下,可是没见过哪一家的添妆礼是这么重的!
“大嫂,要不我只拿这对儿耳坠子,那镯子你便收起来吧。”
“不行,都说了备了两份儿,你拿着吧。如今咱们家日子好过了,我手上也宽裕,而且当初要不是你,咱们家这日子也不可能过成这样。你大哥还不知道要去哪里卖苦力呢!”
苏锦绣扑哧一笑,“大嫂,说到底还是心疼我大哥呢。”
张桂花脸一红,随后又大大方方道,“我是他的娘子,我心疼他那是应该的,难不成,你还想着让别人来心疼他不成?”
苏锦绣连忙哄道,“那可不成,除了我阿娘,就只有嫂子才有资格心疼他了。”
姑嫂俩,关上门在屋子里说了好半天的体己话。
晚上,杨氏过来,手上也拿了一个小匣子。
“这些银票,都是你应得的那份儿,不算我们给你的嫁妆。对了,这里头还有一份儿是该着给四郎的,前两天他派人来捎了信儿,说是东西直接给你就成。你好好收着,这应该是二百六十八两。我和你阿爹商量了一下,直接给你凑个整,总共三百两的银票。”
杨氏拿出银票来让苏锦绣看了看,随后又指着里头的几个银锭子道,“这是五个十两的小银锭子,算是我们给你的嫁妆。咱们大兴朝的规矩,嫁妆都是自己的,就算是嫁了人,婆家也是不能随意插手的。你自己要多长个心眼儿,莫要被人给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