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锦绣是真不怕,毕竟,她之前在苏方村里能做出那么多种的点心,在这柳家村,她也一样可以。
只是家里头没有能撑得起来的男人,不然,她还能省心一些,动作也能快一些。
家里发生的事,苏锦绣写了信让傅家的人给捎去了书院。
柳承恩得知家里发生了不少的事情,自然也有些担心,思虑再三,还是去找了傅宏业。
没办法,现在能帮得上自己的,也就是这位好友了。
傅宏业听完了他的话,倒是觉得不费力气。
“这个简单,你放心,我去帮你做说客。”
“还要多谢傅兄了。我那个弟弟,性子有些犟,当初我说拿银钱为他赎身,可是他却不愿。说是不能失信于人。”
毕竟,柳七郎签的不是卖身契,只是一份用工的契约。
所以,其实不能算是赎身的。
傅宏业倒是对这个未曾谋面的柳七郎多了几分的好感。
“贤弟放心,此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柳承恩叹了口气,不得不说,他也是有私心的。
若是弟弟能早些回家,他也能放心一些。
父亲现在算是半个废人,重活不能做,连走路都会腰疼腿疼,勉强凭着一份手艺补贴家用,若是再有人到家里头去滋事,的确是容易吃亏的。
年前先让七郎在家里帮衬着,待年后,还是得想法子让七郎进学堂读书。
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不能因此而荒废了。
所以,家里头如果真地要折腾营生,还是有些麻烦的。
总得有人打理这些不是?
柳承恩甩甩头,还是先顾着眼下吧。
傅宏业的动作很快,而且由他出面,再加上柳承恩愿意出赔偿的银子,柳七郎很容易地就拿到了当初签的契约。
柳七郎原本是想着等家里再稳定一些再回去的。
可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恢复自由身了。
次日,兄弟俩一起回了柳家村。
正在院子里帮着清理菇子的方氏一抬头,就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立马就站了起来,这眼睛几乎就是黏在了七郎的身上,下不来了。
“我的儿呀!你,你这是回来了?不走了?”
看到了柳七郎身上背着的小包袱,方氏眼底的惊喜之色甚浓,“当家的,你看我们家七郎是不是又长高了?”
柳七郎轻笑,上个月兄长成亲的时候他才回来过的,哪能长地那么明显?
“阿爹,阿娘,我回来了。”
柳老二连连点着头,上下打量着他,也问,“是不是不走了?”
兄弟俩扶着他们都坐下,“对,不走了。大哥已经帮我付了赔偿的银钱,契约也拿回来了。”
柳七郎将契约取出来,柳老二看了看,突然就抖着手把这契约给撕了。
如果不是这纸契约,当初他们也不会度过那么艰难的日子,也不会让他的小儿子去给人做仆从!
如今回来了,这个家里的人也齐了,以后定然会有好日子的。
一家团聚了,晚上苏锦绣特意炖了鸡,说是给七郎补补身子。
柳七郎看到这位大嫂与大哥的感情甚好,而且也的确是将整个家操持地井井有条,打心眼儿里也认可了她。
“七郎,镇子上的学堂你还得去。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你是打算现在就去,还是等过了年再去?”
柳七郎冷静地想了想,“大哥,等明年吧。离过年也就是两个月的功夫了,我在家里多帮衬一些,咱们过个好年。”
“可以。”柳四郎点点头,当着一家子人的面儿,也没有避讳,“你明年束脩的钱,你大嫂已经都备好了,所以不用担心银钱的问题。等回头你把三字经找出来,得空了,让你大嫂好教教莲姐儿。”
柳七郎一愣,“大嫂识字?”
话出口,又觉得自己太唐突了,连忙认错。
柳小莲则是笑道,“大嫂不仅识字,而且算学还特别好呢。二哥,既然你回来了,那以后你就和承志哥一起去苏家吧。”
第94章 把铺子开起来
苏锦绣笑了笑,“还好。有阿爹也帮忙呢。若是二弟这两个月不去学堂,帮着分担一些也好。我毕竟是一介女子,抛头露面的事情,也不好做地太多了。”
方氏倒是想帮忙,可她不识字,更不会算帐。
柳老二也就是在一旁看着装车啥的,太费脑子的活,他也干不来。
这件事提出来了,柳承恩倒是有自己的想法了。
“总是麻烦大舅哥也不太好。而且日子长了,咱们还有自己的其它路子,这件事,咱们之后再商量。”
柳承恩觉得总麻烦苏大郎不太好,而且,日子久了,难免会有人生闲话,万一苏家那边再有人多心了,那就不好了。
若是亲兄弟,自然不会有什么。
可苏大郎也是成了亲的,而且苏二郎兴许明年也就成亲了。
所以,这些个营生上的事情,最好是能分开了。
而且,柳承恩也不想让家里头的这些事耽误了七郎读书,所以,还得另想法子。
晚上,苏锦绣铺好了床,柳四郎就过来抱住了她。
两人也只是简单地抱着,其它事情,什么也不做。
“阿锦,我想着,要不咱们买两个下人,然后直接在县城里开家铺子?”
苏锦绣一愣,几乎是下意识就道,“平民百姓是不许买人的,你是不是忘了?”
“这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且,不少的地主富翁家里不都是买了奴仆使唤。这种事情,一般没有人会仔细计较的。”
“可我不放心。”
苏锦绣抬起头来,认真地看着他,“家里有你和七郎两个读书人呢,我不想让你们的身上有一丝的污名。万一以后有人拿这个说事可怎么办?”
柳承恩觉得她说地也有几分道理。
可是以他们家的情况,不可能如同苏家一般的。
苏家好歹有一个大郎撑着,而且岳父岳母都身强力壮的,自然是能帮着分担不少。
而他们家这情况,却是差了很多。
双亲都是病弱,七郎也不可能长久地留在家里,只有她和柳小莲两个女孩子,实在是不合适。
“县城里的铺子一直没租出去,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想着咱们干脆开起来,找人来经营着就是了。如此,你也能轻省一些。”
苏锦绣倒是不反倒这个。
只是她觉得这铺子不是那么容易开的。
现在买人又不合适,谁去守着铺子?
“其它的点心先别做了,就只做目前这几样。等回头我再仔细想想,咱们得做个长远的打算。就算是你不做这些,咱们家的银子也够用了。”
的确是够用了。
光是这肉酱,一个月他们家就能有十几两银子的进项呢。
再加上了苏家那边每个月都会送些分红过来,日子过地那是十分富足的。
所以,柳承恩才不愿意自己的娘子太辛苦了。
其实,柳承恩想地更多一些。
他不在家,若是日后营生做大了,难免会传出一些闲话来。
他也不想自己的妻子受到丝毫的委屈。
说到底,还是自己的这个家拖累了她。
“都听你的,我现在只做这些,而且也没打算再继续雇人了。这样也挺好,摊子没那么大,日子能过得轻省些。”
柳承恩见她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也便不再重提。
次日,柳承恩便陪着她一起回了一趟娘家。
苏锦绣注意到,家里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而且老屋那边也没有再来找三房的麻烦。
倒是苏瑾行和柳芳都搬去了客栈,苏瑾行做了掌柜的,柳芳天天带着豆子到苏家来做工。
这两口子的小日子,定会越来越好的。
苏瑾行现在是拄着拐杖走路,好在客栈里招待的主要都是来苏家的客商,所以没有人闹事。
对面的苏瑾盛弄的小食铺子,生意也很不错,一天卖两顿,每天的进项都不少。
苏锦绣注意到,不仅仅是他们两家,村口原来的空地上,还盖了几间屋子,有的直接在里面卖起了百货,正好是在村口,也是在路口,不仅是他们村,隔壁村的人也常来这里买东西,主要是方便。
还有人支起了豆腐坊,做豆腐是个苦差事,可也是一份手艺,早上还能卖卖豆花儿。
张桂花拉着苏锦绣的手,说了不少的新鲜事。
“咱们村口这里几乎都要开集市了。这可是大好事,而且我听里正说,已经请示了上头的亭长,说是再过一阵子,若是没有什么大毛病,等明年这集市就算是定下了。”
“真的?”
“那是当然。你大哥眼睛尖,早先买下的地现在除了客栈,还盖了一小排的铺面呢,这会儿就已经开始有人打听怎么租了。”
听着苏大郎的确是有经商的头脑,苏锦绣自然是十分欢喜。
苏家的日子越来越好,相信明年,二哥也一定能再给苏家添一份福气的。
回去的路上,柳承恩就把自己跟苏大郎商量的事情说了。
苏锦绣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会想着用苏家的人去看铺子。
“这是不是不太好?”
柳承恩摇头,“没有什么不好的。大哥选的都是信得过的人,而且我想过了,咱们可以直接把馅料和其它的食材都送到铺子里,然后让他们做。这样还能卖个热的,生意只会更好。”
苏锦绣不说话了。
她知道柳四郎虽然看似温和,可是一定决定了的事情,是轻易不会改的。
“这件事,要不要跟阿爹阿娘他们说?”
“我会说的。不过,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外传。若是被阿爷阿奶他们知道了,估计能闹翻天。”
“那行,等明年你考上秀才了,咱们就买人,然后把苏家的人换下去。”
柳承恩知道她是不想以后难做,笑着点了点头。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苏大郎找的二愣子和他媳妇儿石榴。
苏锦绣觉得她哥胆子还挺大的,谁也敢用。
不过想到了二愣子还欠着苏家钱呢,倒也不意外了。
两个小的就暂时都留在苏家,在苏家帮忙干些杂务。
石榴一开始不愿意,后来又觉得这是他们夫妻俩能翻身的最好的机会,而且时间也不长,说好了,先干半年。
苏锦绣将二愣子的事情说了,柳四郎倒是不担心,他就在县城里呢,这二愣子真要是敢起什么坏心思,第一个就能把人给收拾了!
------题外话------
谢谢大家一直支持飞雪,如果手里有推荐票、月票、评价票,还希望大家能多多投给苏锦绣呀。。谢谢大家了!
第95章 收南瓜了
城里铺子的事情就算定下了。
苏锦绣不忍心把刚刚赚了几个铜板的竹婶和嫂子辞掉,便稍一琢磨,起了心思。
“就让她们先在家里帮工,做出来的东西,让你的堂弟挑出去卖吧。”
柳承恩的眼神动了动,“你的意思是,跟以前的苏家似的?”
“嗯,我们也不多做,就这几样,而且也不需要赶早,就是平常的起来做早饭的时间起来就成,不会太辛苦。而且家里有七郎在了,这往外放货的事情,就让他来办,倒也正好。”
柳承恩原本不愿意,可是又想着到底是承了族长极大的恩情,不能真地说不做就不做了。
“那好,有什么难处,记得让人来找我。若是急事,别忘了找族长和你大哥。”
“我晓得的。”
柳家的小院儿,渐渐热闹了起来。
柳承志每天都会赶着牛车给镇上的苏记点心送些过去,然后自己再赶着牛车去隔壁的镇子上叫卖。
这一天从早忙到晚,除了七郎给的工钱之外,自己还能挣不少。
柳承志把牛赶进了牛圈,拴好绳子,给它加了把草料,“今儿辛苦了,好样的,明天咱们继续,争取再多拉一盒点心。”
进了屋,柳承志急吼吼地把钱袋子掏了出来。
“阿爷!”
族长正歪坐在一张旧榻上抽旱烟,见他满面喜色地进来,就知道定然是赚了不少钱,笑骂道,“瞧瞧你,跟个皮猴子似的。”
“阿爷你看,这是我今天挣的。”
哗啦!
这一倒出来,除了铜钱,还有一小角的碎银子滚出来。
族长瞪眼,“这么多?”
这几天孙儿试着去卖点心,他是知道的。
可是今天带回来的铜银,比昨天怕是要多了一倍。
“我前几天都是在四处看,想着哪个村子富裕一些,哪个村子里的小孩子多。所以都是耽搁在了路上。今天我比往常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