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送我上青云-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人一边吃一边商量着,最终决定,明天可以多做两锅马拉糕到镇上去卖。

    第二天,一大早就都起来忙活了。

    有些是可以头天晚上备下的,可是有些活就得是大早上起来才能做的。

    杨氏和张桂花已经会做鲜花饼了,所以苏锦绣自己做马拉糕,小四也早早地起来被抓着烧火了。

    至于苏保柱和苏大郎,则是负责着打扫院子,然后又开始帮着搬出搬进的。

    鲜花馅在地窑里,今天差不多用一罐就够了,再就是面粉和一些糯米粉都是每天用多少,余下的还得再放回去的。

    天快亮的时候,已经有两炉鲜花饼出来了。

    每炉只能出五十个,苏大郎洗了手,然后开始码放鲜花饼,只等着县里的商家过来了。

    苏锦绣这边的马拉糕也做出来了一锅,现在正在一旁晾着,一会儿苏大郎就可以直接切了。

    苏锦绣做的个头比馒头稍大一些,中间开花,可以直接沿着这个切成四块。

    “咱们自己卖的这个肯定是要切好的,至于傅掌柜那里,一会儿他们来了人,咱们再问问看。”

    “成。”

    苏锦绣这边的马拉糕做出来两锅之后,苏大郎就在院子里搭了一个临时灶,用石头垒的。

    这是前天搭的,因为早上灶房里站不开人了,而且也没有多余的灶火做早饭,所以只能用这个。

    苏大郎煮了一锅栗米粥,又切了点儿野菜扔进去,放了一点点的盐。

    等到傅掌柜跟着一起过来的时候,他们这边已经收工了。

    傅掌柜尝了一块儿马拉糕,味道的确不错。

    “苏小哥儿,你开个价吧,这个打算怎么卖?”

    “这个看着简单,其实用料还是很讲究的,特别是用的红糖太贵了,这一个可以切成四块儿,您是要整个的回去自己切,还是我们帮您切好?”

    “要整个的吧,我们自己切。”

    傅掌柜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这马拉糕看着外观还是挺漂亮的,特别是中间一个张了嘴的十字花,倒是让人看了挺有食欲的。

    “成。”

    “那这一整个的话,您给六钱,我们自己在镇上卖的话,一小块儿是两钱的。”

    也就是说,比他们自己卖的便宜了两钱。

    傅掌柜对于这个价格很满意,点头就让人开始装车了。

    傅掌柜他们是赶着马车过来的。

    来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议论纷纷的。

    这眼瞅着从苏保柱家装了东西走,就更是越说越热闹了。

    “你们说那保柱家卖了什么好东西给那人?”

    “那谁知道呀?不过一大早就从他家传出来的香气,可实在是太气人了,馋死我了。”

    “馋有啥用?听说那东西是绣姐儿的师父教给她的,不然,就咱乡下人,哪能有这手艺?”

    傅掌柜拉走了一百个鲜花饼,外加二十块马拉糕,再去了人家的车马钱,总共进了三百个铜钱。

    杨氏看着满满的钱匣子,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张桂花也高兴,这家里头银钱松快了,以后自己再有了娃,也不会受委屈了。

    苏大郎打发走了傅掌柜,自己就挑着担子去镇子上了。

    今天给他准备了一百五十个鲜花饼,至于能不能卖完,就看今天的运气了。

    有好事的故意过来找杨氏闲聊,拐着弯的打听是哪儿来的马车,这是做的什么生意,看着还挺大的。

    杨氏哪能跟她们说实话?

    只说是几个孩子瞎琢磨出来的,也不知道能不能行,人家也是头一回过来,得看是不是满意呢。

    有人抻着脖子往她院子里瞧,“怎么不见你家桂花和绣姐儿了?”

    “哦,去挖野菜了。顺便再上山去采点儿菇子。”

    方敏她娘也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等着人少了,这才委屈巴巴道,“三嫂子,你可得帮帮我们家敏姐儿呀,这宋二郎的娘真不是个东西,天天堵着我们家门说要把敏姐儿抬过去呀,我那苦命的女儿,这可怎么活呀!”

    杨氏表面上不显,心里头却是暗骂一声活该!

    当初怎么来我家败坏我女儿名声来着?

    现在来求我了,早干嘛去了?

    “这事儿我可帮不上忙。要不,你就赶紧给敏姐儿说桩亲事,实在不行就远一点儿,嫁了也就省心了。”

    方敏娘能不知道这法子吗?

    可关键是方敏不依呀!

    而且,她也觉得那方锦绣都能把名声给洗干净了,为什么她家敏姐儿就不行?

    “三嫂子,我家敏姐儿可是跟你们绣姐儿感情好,咱们村子里谁不知道她们两个最要好了?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呀!”

    这话说地好像是方敏当初没有故意来找茬似的。

    更让杨氏生气的是,方敏娘这话,分明就是在拿孩子的名声来要胁她。

    若是方敏的名声坏了,和她玩儿的好的苏锦绣也别想着全身而退!

    “哟,可不能这么说,我们绣姐儿脾气好,跟哪家的姑娘都能玩到一块儿去。倒是你家敏姐儿的性子傲了些,以后也得多劝着些,都是乡下丫头,心气儿别太高了。”

    想拿她们感情好来要胁我?

    哼,也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是个什么货色,也敢拿出来说!

    我恶心不死你!

    方敏娘的脸上被臊的红一阵青一阵的,现在全村子里除了宋二郎还有哪个想着来提亲娶方敏的?

    这样了还说心气儿高,这不是埋汰人嘛!



第13章 雇人



第二天早上傅掌柜的又亲自带人来装点心了,这次执意要装两百个鲜花饼,苏大郎拒绝不了,只能应了。

    只是苦了家里的几个女人,饭后又辛苦着做了两炉才让苏大郎挑出去卖。

    苏锦绣和张桂花,再加上一个小四,每天都要上山去剪花。

    花开地太盛的不能要,没开的更不能要了。

    所以,这还算是一个精细活儿。

    苏锦绣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大家都太累了。

    虽说也是挣着银子了,可若是累病了,赚的银子都得给医馆送去。

    杨氏一听要雇人过来帮忙,就不乐意了。

    “不行,咱们才挣了几个钱呀,可不能雇人手,那也太张扬了,生怕别人不知道咱们挣了银子?”

    苏保柱没表态,不过看样子也是不同意的。

    苏锦绣叹了口气,“阿娘,这些手艺活咱们不教给别人,只是雇人帮着剪些花,再帮着清理一下,或者是做一些杂务,不会耽误咱们挣钱的。而且请的都是一些女子,一天也给不了多少铜板的。”

    杨氏仍然没松口。

    张桂花这几天也的确是觉得有些累了,可是每天坐在一起数铜板的时候,又觉得格外的欢喜,每每想到这个,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阿娘,我想过了,咱们也不找外人,我看二堂嫂就不错,请她过来帮帮忙,到时候一天给她二十,老屋那边儿也高兴。”

    杨氏则是直接就呛了回去,“你可拉倒吧!瑾行和他媳妇儿在老屋根本就不受待见。你让她过来,那老屋的家务活谁来干?”

    苏锦绣一噎,这还真是她想地不够周到了。

    苏大郎想到了那位堂哥,不由得叹了口气。

    “阿娘,我看绣姐儿说地有道理。要不我去跟瑾行哥商量一下,他们家日子过地艰难,我上次还看到了瑾行哥偷着烤鸟蛋给嫂子和小侄子呢。”

    张桂花瞅了自家男人一眼,“是呀,相公说地没错。豆子都三岁了,看着那孩子实在是瘦小的可怜。”

    为什么瘦小?

    还不是因为吃不好喝不好?

    才三岁的娃,也不知道老屋那边的长辈们是怎么想的。

    “行了,等吃了晚饭,你去找一趟瑾行,让他跟他媳妇儿商量一下。老屋那边儿的规矩我是知道的,虽然瑾行两口子受委屈,可是只要听说能往家挣钱,他们也一定会乐意的。”

    苏大郎应下,琢磨着一会儿怎么把瑾行给叫出来。

    这种事情,当然是先不能让老屋知道的。

    大伯母和二伯母都不是省油的灯,到时候打听起来,也是麻烦。

    吃过饭,苏锦绣在家门口把大哥叫住了。

    “大哥,你跟瑾行哥说,咱们家这边可以管嫂子早饭和午饭,另外工钱就说给十个铜板。”

    苏大郎一愣,“不是说给二十个吗?”

    苏锦绣做了个嘘的手势,“你不想让瑾行哥一家子能吃饱吗?”

    这么一听,苏大郎明白了。

    傻乎乎地笑了笑,挠挠头,“成,我晓得了。”

    功夫不大,苏大郎就满脸是笑地回来了。

    “瑾行哥是愿意的,现在就看他跟老屋那边儿怎么说了。”

    “相公,如果阿奶他们想让别人来怎么办?”

    “放心吧,我跟瑾行哥说了,让嫂子把孩子带过来,而且嫂子的厨艺好,这是长辈们都知道的。如果是别人,咱们这边儿就不需要了。”

    苏锦绣又把先前跟苏大郎说的十个铜板的事情说了一遍,杨氏也觉得这么做高明,不然瑾行两口子是别想过上好日子了。

    第二天一大早,瑾行媳妇儿柳芳就过来了。

    她刚进门,张月兰也过来了。

    因为请了两个人,所以早上就没有再叫小四。

    这孩子天天都睡不够。

    苏大郎还是在院子里的简易灶上煮了早饭,浓稠的大米粥,里头加了盐和野菜。

    至于灶房那里,苏锦绣蒸第三锅马拉糕的时候,直接在水里头下了洗好的鸡蛋。

    按人头煮的,一人一个。

    张月兰和柳芳两个人也有份儿。

    等到傅掌柜派的人把东西都拉走了,他们这边就准备吃饭。

    苏大郎把粥盛好晾上了,这才去喊还在睡觉的小四。

    苏锦绣这边的马拉糕还差最后一锅,吃完早饭再蒸也是一样的。

    鲜花饼那边也是只差一炉了,不着急,所以就让大家先洗个手去吃饭。

    张月兰和柳芳一看有鸡蛋,都吓坏了,连连摆手说不吃。

    “行了,两位嫂子就别客气了。快吃吧,一会儿还得干活呢。”

    苏锦绣这么一劝,两人也不好再推辞,一脸郑重地拿起了鸡蛋,只觉得这东西珍贵的很。

    张月兰还好一些,毕竟家里的公婆待她也不错,鸡蛋这东西虽然是稀罕,可一个月也能吃上几回的。

    可是柳芳就不同了。

    家里明明喂了不少的鸡,可是这鸡蛋就没轮到过到她手里。

    这会儿手里拿着热乎乎的鸡蛋,眼泪就不争气地下来了,“三婶儿,我,我能不能把这个拿回去?”

    杨氏哪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随你,反正是你那份儿,你自己处置。”

    柳芳一听,脸上又立马堆满了笑,“诶!谢谢三婶子!”

    等到苏大郎把东西都放好了,灶房里头也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这会儿天也大亮了,苏瑾行抱着三岁的豆子过来了。

    “吃早饭了吗?”

    “喝了碗糊糊。”

    “行,那你去上工吧。”

    柳芳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鸡蛋来,然后给豆子剥。

    苏瑾行心里头酸酸的,他就是一个土里刨食的,别的手艺没有,没有农活的时候,就是各处的打短工。有时候在张地主家盖一个月的房子,有时候去米粮店里背一个月的麻袋,还有的时候就是直接去码头上找活干。

    总之,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苏瑾行就像是永远不会累的假人似的,天天都在挣钱。

    即便如此,他的妻儿仍然是吃不饱,穿不暖。

    这会儿眼看着妻子能到三叔家里来上工,工钱倒是无所谓,至少一天能吃上两顿饱饭了。

    收拾好了灶房这边,张月兰和柳芳就背上了筐,和小四一起上山找蔷薇花了。

    豆子就留在家里,今天苏锦绣和杨氏都不出门,柳芳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苏锦绣歇了会儿,便拿出自己的小笸箩,然后开始准备绣活了。

    杨氏一看到女儿好不容易轻闲一天,竟然还想着干活赚钱,这心里头就不是滋味儿。

    既心疼她,又觉得女儿懂事,心中有些安慰。

    干脆,杨氏就带着豆子一起在院子里洗衣裳了。



第14章 占便宜没够!



快晌午的时候,苏保柱扛着锄头回来了,一路上没少遇到乡亲们打招呼。

    至于杨氏她们几个,都在后院里洗净了花,然后分捡花瓣。

    这都是精细活儿。

    也的确是只有女人做才最合适。

    张月兰是个性子直爽的,话也多。

    一个上午的功夫,也就跟柳芳熟稔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