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夫人原本就因为对子而对苏锦绣有好感。
如今见到真人,又生得明眸皓齿,自然是更为喜欢。
“快过来,让我瞧瞧,怎么关师兄就这般地好福气,有个好女儿还不行,竟然还能扒拉来了一个这么好的徒弟媳妇儿!”
关疏影轻笑,“婶婶这话我可不认,谁不知道你家的未来大少夫人,那是名动京城的才女?现下是觉得我们两个好欺负,所以才来打趣我们了。”
说话这般的亲昵,苏锦绣听了,原本紧张的情绪,也慢慢地消散了。
第143章 打听
江夫人拉着苏锦绣说了不少话,又和关疏影说好了,明天由她陪着去乡下一趟。
苏锦绣倒是想要毛遂自茬,可是又担心自己太主动了,会让人有她在故意巴结之嫌。
想想自己夫君是读书人,还是要注重名声的。
李夫人则是看看二人,笑道,“江夫人,这柳夫人的娘家是苏方村,柳秀才祖籍在柳家村,想必对于村子里的一些事情,柳夫人会更熟悉一些。”
江夫人看向苏锦绣,“不知柳夫人可愿意同我前往?”
“能陪夫人走一遭,是晚辈的福气。”
“好,只要没有耽搁了你的事情便好。”
“不会的。”
关疏影挑眉,“江婶婶可是想要去江家庄?”
江夫人淡淡地点了点头,她夫君祖籍一个小村子,总共加起来不过十余户。
后来因为出了一个大财主,这才渐渐地成了气候,后来因为那里大片的田地都被大财主买下来了,所以,那里便成了他的私人领地,于是,村子也改名为了江家庄。
这个大财主,就是江元丰的父亲江程。
只是,她问过,江元丰总共也就是在年少的时候,陪着长辈回来祭过两次祖,对于江家村,他已是毫无印象。
只是既然有亲戚求上了门,也没有坐视不理的道理。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若是那些人知道如今公公身居高位,怕是要缠上来的。
苏锦绣细想了想,上辈子,好像是曾经有一位官夫人回乡探亲,结果因为一场意外,被卷入了一场人命官司当中。
也不知道,会不会就是眼前这位。
若真地就是她,那么,自己这一次还得当心了。
若是能助得这位江夫人脱困,那么自然是大功一件,对于夫君的前途,亦或者是苏、柳两家来说,都是一场大造化。
可若是不能相助,反而将自己给牵连进去,怕是就要倒大霉了。
苏锦绣心中并没有多纠结,想到眼前这位江夫人如此和蔼,而且没有在她的身上感觉到恶意,又得了人家的彩头,没道理不帮她。
只是此事,还当先一步让人去扫听清楚了。
“江夫人,您是长辈,想要回乡探亲,原是当早早赶路,好办完正事。只是,晚辈听闻要去江家庄,要经过一座美人桥,那美人桥每年都要有几日修整,不得使人通过的。若是夫人不急,不如先派人去打听一下,看看这美人桥是否在修缮?”
江夫人一怔,倒是没有料到还有这么一茬。
李夫人反应最为迅速,“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柳夫人不提,我竟是忘了。江夫人莫急,我差人去打听看看,若是那美人桥在修,那就晚几日再去,如何?”
“也罢。还要多谢柳夫人提醒了。”
“不敢。晚辈娘家姓苏,名锦绣,夫人可直呼晚辈名字。”
在两位官夫人面前,她可实在是当不得这一声夫人。
李夫人见她如此谦卑谨慎,更觉得是个好的。
打心眼里儿头就喜欢这样的女子。
待到江夫人肯放人时,天色已近傍晚。
苏锦绣带着巧姐儿刚刚进家门,杨嫂便迎了出来,“夫人回来了,是先回去换身衣裳,还是直接去饭厅?”
“老爷可回来了?”
“老爷一个时辰前回来的,这会儿估计正睡着。”
“好,我先去看看,你去禀报太爷和太夫人,就说要摆饭了。”
“是,夫人。”
苏锦绣进入寝室,果然看到柳承恩还在睡着。
看这样子,怕是没少被人灌酒。
还能清醒地找着家门,也是不易了。
“四郎,可能醒醒?”
柳承恩拧拧眉,翻了个身,“唔,不喝了,不行了,已经醉了。”
苏锦绣偷笑,已经说上醉话了,看来是真喝多了。
不多会儿,巧姐儿就端了醒酒汤过来,“这是小姐熬的,之前来过一次,不过老爷熟睡了,叫不醒。”
“给我吧。”
苏锦绣又轻唤了柳承恩几句,总算是睁开了眼。
苏锦绣是连哄带骗地,总算是将一碗醒酒汤给喂了进去。
“现在觉得怎么样?头晕不晕?”
“不晕,就是好困呀。”
“那肚子饿不饿呀?”
柳承恩摇摇头,可能是觉得不舒服,又抬手扶住了额头。
“那你先睡,待晚一些再吃东西吧。”
苏锦绣确定他这里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才起身去了饭厅。
三人都在等着她呢。
苏锦绣脸一红,让长辈等自己,实在是不应该。
“以后再有这种事情,阿爹阿娘便先用饭吧,不必等我。”
“怎么能不等?四郎喝多了吧?有没有吵头疼?”
“睡了,醒酒汤也喝了。”苏锦绣说着,转头看向了柳小莲,“还要多谢莲姐儿了。”
“是我应该做的。”
晚上,苏锦绣要入睡了,柳承恩这边倒是清醒了。
还好,没有吐。
苏锦绣知道他的头不舒服,便帮着他按一按。
“不必了,你也累了一天了,歇着吧。”
“四郎可是头疼?”
“不疼,就是有些混沌,感觉脑子里乱糟糟的。”
“那是酒吃多了,现在肚子饿不饿?”
柳承恩还真饿了。
可是这么晚了,灶房里怕是早就封了火,也不好再劳烦别人了。
“我让人在灶上煨着鸡汤呢,面条是白天杨嫂手擀出来的,我去给你下些鸡汤面。”
柳承恩听着都馋了。
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面,柳承恩是真精神了。
干脆,两人并排躺着,柳承恩开始讲起了故事。
柳承恩讲的都是一些大官儿破案子的故事,讲着讲着,苏锦绣回应他的声音就没了。
再一瞧,已睡着了。
第二日晌午时,杨嫂过来禀报,说是一个叫二愣子的汉子过来了。
苏锦绣立马吩咐将人请进来,又带上了妞妞和巧姐儿去了前厅。
“可打听清楚了?”
“不负你所托。那江家庄里如今的确是有些乱糟糟的,那里住的人也都是什么来路的都有,听说还有一位妇人,是江家早些年打发到庄子里的姨娘。说是犯了大错,带着两个丫头一起被遣送回来的。”
苏锦绣眼神一动,“可知道具体的?比如说,知道她是江家哪一房的姨娘吗?”
第144章 江宅
李夫人让人去打听那座美人桥,自然而然地,便也让人去打探一下路况。
连同江家庄如今的情况,也一并打听了。
江家庄的存在,其实是有些尴尬。
江家庄这种地方,其实算是私人领域,能住在这里的,要么就是江家的仆从、长工,或者是犯了错被发配到庄子里的,又或者,是一些依附于江家的人。
最麻烦的,便是最后这一种人。
他们依附于江家,却又并非真地与江家是利益共同体,因为他们不是江家的仆人,只是刚好同姓,或者说是同宗。
说句不中听的话,江元丰要是犯了什么大错,这些依附于江家的人可能会倒霉,但是绝对不会真地有性命之忧。
这就是传说中的只能共富贵,不用共患难了。
其实,当初这村子也不过十余户,主要都是江姓人,所以最后哪怕是江元丰的父亲将这里的地都买下来了,也不可能将这些人都赶走。
毕竟还是有血缘关系的。
若是闹地太狠了,只怕又会成为别人参奏他的把柄。
这次,江夫人之所以会亲自来,就是因为江家庄上开始有人闹事。
江夫人绝对不容许有任何因素威胁到江家,所以,这次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把事情给压下去的。
苏锦绣弄清楚了苏家庄目前的情况,又知道了江夫人此行的目的,接下来的事情,那就好办了。
江夫人此去乡下,身边必然是要带着不少人手的。
苏锦绣若是同去,至少要把妞妞带上。
晚上柳承恩听说了这件事,便让她把苏久也一并带上。
“正好久叔这两天无事,今天不是送了些野物过来吗?就让他陪你们一起去吧,我也好放心。”
苏锦绣觉得也可以。
江夫人这边安排了几辆马车,关疏影和苏锦绣两人各带了一个丫环坐的同一辆马车。
“小师妹,到了庄子之后,你一定要紧跟着我,还有,不要自己随意走动。这江家庄上可不太平。”
自打两人熟络了之后,这彼此间的称呼也都变了。
“嫂嫂可是听说了什么?”
苏锦绣也未瞒她,只说了江家庄上如今的复杂关系,还有,听说前几日,庄子上死了人。
因为死的是江家的奴仆,自然也不需要报官,草草葬了,又由管事那里拨了丧葬费出来,倒也算是两清。
只是,那个奴仆的死因,以及是什么人下令动的手等等,这些事情,那就是需要仔细查查才知道了。
当然,只要是事情不会影响到他们此行,那苏锦绣也不会多费心。
“江家庄这种情况,我也听说了一些,的确是有些麻烦。如果只是自己家的庄子,那事情怎么做都不会过分。可偏偏还有一些族人,这就有些麻烦了。”
苏锦绣见关疏影也是知道一些的,便叹声道,“唉,若只是族人倒还好说,听说有几户根本就不是江姓的族人,只是当年逃难来这里,后来为了活命,才改了姓,依附于江家,可是在江家的族谱上,是没有这些人的名字的。”
关疏影倒是不知道这一茬,很明显是有些吃惊的。
“这样也行?”
“听说是当年江家老太爷还在村子里时,他的父亲给做主办的。具体是个什么情形,这都过去多少年了,谁还能记得清楚?况且,当年的那些老人儿,怕还在世的也没几个了。”
关疏影一脸唏嘘,“这倒也是。江阿爷现在倒是健在,只是当年他自己尚且是少年,长辈们做什么决定,估计也是不会告诉他的。”
所以说,事情才会难办呀。
“江婶婶此行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把这里的一些麻烦给根除了。只要这江家庄彻彻底底地成了江家人的,那很多事情,也就不会再有麻烦了。”
这一点,苏锦绣倒是认同。
如果只剩了江氏族人以及相应的长工、奴仆在,那么,任何人都翻不起大浪来。
毕竟,只要江太爷和江大人都同意给族里一些好处,事情也就算是解决了。
最难搞的,还是那些不是江家人的江姓人。
苏锦绣心里头清楚,要说难,其实也不难,就冲着如今江大人的官位,想要处置几户平民,那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只是这几家人与苏氏族人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这事情也就变得有些棘手了。
苏锦绣掀来帘子,看到了前面一座高高的牌坊,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江家庄。
“到了,咱们一会儿要记得多照顾着些江夫人,毕竟,这乡下的事情,江夫人未必清楚。”
“好。”
两人依次下了马车,看到前面乌泱泱的一片人,显然是在恭迎江夫人。
前面的人是站着的,后面有人弯腰行礼,有人则是直接下跪。
由此,便不难看出这些人的身份来了。
“江婶婶慢一些。”关疏影扶着江夫人下了马车。
为首的一位老者,看年纪约莫是六十往上了。
“是元丰家的吧?我是你大伯,前几年,才刚刚接任了族长一职。”
“给大伯请安。”
江大伯哪里敢真地受了?
有些慌张地虚扶了一把,“快快免了。家里头已备好了酒菜,这是你大伯娘,让她陪着你认认人。”
“有劳大伯,大伯娘了。”
苏锦绣带着妞妞走在后面,趁着前面几人在客套的时候,便跟苏久低语了几句。
苏久是猎户,这江家庄和苏方村一样,都是背靠大福山而建,以苏久的身手,想要进山然后再绕出来,自然不是难事。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