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导,对于《那些年》的提前下映,错失打破华语票房记录的良机,你有什么想说的?”
这个问题里似乎带着遗憾,可问问题的记者,语气和神情却是藏不住的得意,仿佛是在说:你这么牛逼,最后还不是没打破我们港片的票房记录。
浑没有一点使这种盘外招的羞愧。
王敌也不生气,自信道:“我争取以后在一个月以内把那记录破了吧。”
他这句话,瞬间激起了现场一些记者的不满。
“有的人出道即巅峰,可之后就泯然众人了,王导如何保证自己不会是其中一员呢?”
有道理,可惜不适用于我。
“那你又如何确定我会泯然众人呢?”他反问。
那记者不说话了。
“听说你即将出演一部电视剧,以你现在的身份,是否太掉价了?”又有记者问。
王敌就拿套话回道:“演戏只有演得好不好一说,没有掉不掉价一说,更没有高低贵贱,我只是在从事我喜欢的工作。”
接着又被连问了好几个刁难问题,但都被他轻松化解,让这些个对于《那些年》抢走华语电影票房年冠之事耿耿于怀的记者憋屈不已。
问完电影之事,又有记者八卦道:“之前有人看到你和玉女一起逛街,请问你们是在交往了吗?”
“没有!我们只是关系较好的朋友。”王敌说着朝也被请来的周蕙敏看了一眼,后者此时也正和章敏一起朝这边看来。
“你们真的只是普通朋友关系?”章敏向周蕙敏问。
“真的。”周蕙敏却不想多说。
“我不信。”章敏断然道,“看你表情就知道你们肯定有问题!别瞒着我了,告诉我吧,我又不会对外面乱说。”
周蕙敏白了她一眼:“真的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关系。”
要真是和王敌交往了,哪儿还用你问啊!自己主动就交代了。
可惜,自己命不好,又遇到了个渣男!
而且,这次,貌似自己在明知道这点后还是被对方给吃得死死的……
唉!反正自己不能生育了,这样…也好。
她默默安慰起自己。
第210章 吃惊的杨小蜜
九月,正是学校开学的日子,杨小蜜却出现在了横店。
这对童星出身的她来说再常见不过。
来到约定地点,进到一处古宅,迎面她就撞上了一熟人…不!是朋友!或者说是比朋友还要更近一层的关系。
“采臣!”她欢喜地大叫一声,然后小跑着就奔了过去,那人也张开了双臂迎接她。
就在她快冲上去时,一张讨厌的脸突然出现在了她的脑海,让她瞬间止住了扑上去的动作。
“嘿!咋了?小倩。”看到她突然愣住,那人略带尴尬地收回双手,又试着用手去弹她那大额头。
她又下意识后退躲开。
这下,那人更尴尬了。
“嘿!丫头,就三年不见而已,就这么生疏了啊?”愣了一下,随后那人笑着打趣缓解尴尬。
杨小蜜对自己刚才的行为其实也很莫名其妙,闻言就顺势道:“三年还不长啊?我都快成一个高中生变成大学毕业生了。”
说完她还是没找出刚才行为的由头,就下意识把锅扣在了某突然出现在自己脑海里的人身上。
“那你可得跟我尽快熟悉起来,咱们新戏可是又有吻戏的。”那人继续打趣。
杨小蜜怀疑地看着他:“说!老胡,是不是你又想亲本小姐,所以故意让你们蔡老板给我换的角色啊?”
没错,这人正是胡戈,两人曾在04年一起主演了新聊斋志异里的单元剧——小倩。
胡戈叫屈:“冤枉啊!我才是,我还想问你是不是跟王导有什么特殊关系呢!把我们诗诗内定的女主都给夺去了!”
“王导?”杨小蜜一脸疑惑。
胡戈解释:“就王敌导演啊!导《那些年》的那个,就是他指定的你当女主啊!怎么?你还不知道啊?”
杨小蜜顿时愣住。
王敌她当然认识,还印象深刻呢!
刚才不就还突然出现在自己脑海吗!
只是这印象嘛……
绝对称不上好!
那天的事,她后面回想了一下,自己确实有做的不对的对方,但…责任最多一半一半!
当时,自己虽然和那群…拿到试镜通知的室友嘴上说得硬气,但实际上也只是打算正常进行试镜流程,结果哪知,自己一进去,那混蛋就骂自己厚脸皮……
这种事,身为一个女孩子,特别还是从小在四九城胡同里长大,背负着“小厉害”绰号,比大飒蜜还飒的女孩子,怎么可能忍受得了?
所以她当场就爆发了。
在她看来,王敌当时也就是个和胡戈差不多的当红小生,演员都还没做好呢!就想自己拍电影?
拍出来的东西别说火,能不能上院线都是个问题!
自己会投简历可以说完全是冲着他这个人而不是电影去的,毕竟他人长得……咳咳!
还确实挺有才华!
要不是看到自己寝室有三个人都拿到了试镜通知,打了她的脸,让她丢了面子,她才不会厚着脸皮主动贴上去呢!
就这种电影,自己这种小有名气的明星主动送上门来,你不感到高兴就算了,居然还当场开骂?!
本小姐又没得罪你!
虽然后面《那些年》的成绩打了她的脸,证明了王敌确实有资格在选角上挑来挑去,但她还是不认为过错全在自己!
特别是在《那些年》的成绩和佟吖吖的爆红双重刺激下,她对王敌就更不爽了。
同时心里也明白,自己大概已经上了那个前途不可限量的三亿导演黑名单。
就在这种心态下,她刚才居然突然听到了王敌帮自己抢下了仙剑女主的消息?!
在那一瞬间,她的脑袋是空白的。
过了好久,她才在胡戈的大喊声中回过神来。
回过神来后,她想的第一件事不是王敌为什么会帮自己抢女主,而是……
“你确定女主的角色是那混…王敌帮我抢的?”她怀疑道。
胡戈理所当然道:“当然确定了,这部剧可是我们糖人自己的电视剧诶,除了王导,谁有本事从我们手里抢角色?”
“那他为什么不抢你的男主?”杨小蜜仍不信。
“我怎么知道?”胡戈下意识道,说完见杨小蜜还是不信,就又提出一个猜想,“大概是,他嫌我这个角色戏份太多了?浪费他时间?”
这可不是他胡乱瞎猜,在他看来,王敌这种身份,主要时间和精力,今后肯定都要放在电影上了。
你看,拍个男二,王导都不还是要求剧组把他的戏都挪到一起块儿先拍吗?
这次说完之后,杨小蜜总算没再反驳,而是皱着眉沉思,胡戈见此,就又问道:“现在,该说说你和王导是什么关系了吧?”
问出这话时,他有些羡慕。
虽然仙剑一直接让他从一个无名之辈变成了人气超高的当红小生,但红了这么多年,他也还只是在电视剧里打混,在电影方面,还一点水花都没弄出。
——参演四部电影,一部主演没有不说,票房还都很惨淡。
要是能和王敌这种三亿青年导演打好关系,那绝对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杨小蜜却被胡戈这问题问懵了。
什么关系?
仇人?
应该算不上吧?
朋友?
那就更不可能了!
想来想去,杨小蜜也没想出什么词能形容自己和那混……
算了!看在你这次帮了我的份上,就不叫你混蛋了。
至于关系……
大概算是见过一次但互相不待见的关系吧!
但这显然不能随便跟别人说,而且,说了对方肯定也不会信。
想到此,她半真半假道:“之前见过一面,说过几句话,但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帮我拿角色。”
“不知道?!”胡戈愣住,还有些吃惊,接着他又有些明悟,帮一个不怎么熟悉的人抢女主……
“你说,他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啊?”
问完后,他就暗自决定,不论是不是,为了自己以后的电影事业,都要尽量和眼前这丫头保持距离了。
杨小蜜被他这个问题问得一愣,接着下意识就反驳道:“不可能!”
王敌对我有意思……
这个概率大概比我对他有意思都还低!
只是,这个话出口后,她又后悔了,为了避免胡戈追问,她又赶紧转移话题:“对了,王敌人呢?有问题找他本人问不就得了。”
胡戈刚想问杨小蜜为什么这么肯定,被这个问题一打岔,他就顺口回道:“王导还在香江宣传电影呢,我们先把自己的戏拍了,等他忙完,我们大家再配合着拍他的戏。”
说完这个,他又不无羡慕地感叹:“听说《那些年》在香江也快五千万了,都快是之前的内地电影在港票房记录的两倍了,也快是今年港片票房冠军门徒的两倍了。”
“内地三点四亿!还没有延期!延期后肯定能超过泰坦尼克号,还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他才这么年轻……”
“唉!厉害!我是不能比了,导演编剧我肯定干不了,我就只求以后能有机会主演一部这样的电影了……”
他语气中的推崇、羡慕、敬佩等情绪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让一旁默默听着的杨小蜜都渐渐痴了。
第211章 收获
王敌在忙完《那些年》的后续事宜后,就回了内地。
工作室旗下的唐糖、赵小刀等人已经先去了仙剑剧组,他还得忙碌把工作室升级为公司的事,顺便决定一下公司发展方向。
“公司你打算取什么名字?”穆睿婕抱着一堆资料放到王敌办公桌上。
“我还没想好,你有什么建议?”王敌说着翻了翻那堆资料,“这是什么?”
“投简历的艺人、影视公司相关岗位的人才。”顿了一下,穆睿婕继续道,“就叫瓷王怎么样?”
不怎么样,整得我这儿跟产瓷的窑子似的。
王敌撇撇嘴:“瓷王就算了吧,取个跟影视方面沾边的名字,另外,公司员工招收你自己拿主意就行,艺人的话,暂时不用着急,我有时间再慢慢挑选,反正我们自己的制作部门还没搭成呢!”
“那公司以后的发展方向呢,你有什么想法?”穆睿婕又问。
“大的方向还是影视剧音乐都要有,涉及到的创作、技术、制作、发行、宣传等相关部分也要有,院线的话暂时不考虑,视频网站可以试着自己或者和其他平台合作开发……”
王敌把自己暂时能想到的都和穆睿婕说了,穆睿婕也在一旁时不时插嘴补充。
随着《那些年》的大获成功,工作室升级为公司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而且几乎不会存在任何阻碍。
要知道,《那些年》一部电影,光是票房分成的净收入,都在一个亿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
去年内地的影视公司龙头——华艺,一年的盈利都不到五千万!其中,王敌的首专还贡献了大部分。
今年,在没了王敌的情况下,华艺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能否扭亏为盈,可以说全押宝在贺岁档上映的集结号身上了。
龙头老大尚且如此,其他影视公司就更别说了,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靠着国家扶持才半死不活地撑着,一旦失去国家支持,恐怕至少一半以上的影视公司都将直接破产倒闭。
现在有一家盈利这么强,前景这么光明的影视公司即将成立,自然是业内和国家都希望看到的。
当然,有竞争关系的同行除外。
这也算《那些年》除票房外带来的无形影响,声望、名气、关注度等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这段时间,工作室的人也帮他好好总结了一下《那些年》带了的收获。
首先是收益,内地三点四个亿,香江五千多万,工作室能从中直接分到一点三个亿左右,扣除各种成本,也至少还有一点一个亿的净利润!
这还没算上各种版权和影碟的收入。
工作室旗下的艺人因为这部剧走红之后也接到了不少广告代言和剧本,也为公司创造了至少数百万的收入。
另外,除了钱,《那些年》还留下了一系列的夸张记录:
在内地拿下三点四亿票房,刷新国产电影票房记录;
使老板成了单部影片票房最高的导演和主角;
刷新单天票房记录、首周票房记录、单周票房记录;
使老板成了单天、单周、首周票房最高的导演和主角;
刷新最快破亿、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