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71章 磨刀堂中
一个月后,洛阳紫薇城,乾阳殿。
“拟旨,晋封晋王为太尉,受赐辂车、乘马、衮冕之服、玄珪、白璧各一。天下一统,岭南宋缺功不可没,册封其为‘镇南公’,为朕驻守岭南,保卫社稷。”
随着杨坚这一语毕,岭南之战算是彻底结束,同时也标志着中原大地在一百几十年后再度归于一统。
“谢父皇。”
乾阳殿正中的杨广总算是放下了心,俯身长拜。
两边朝臣也是同时下拜,山呼“万岁”。
不管他们的心里怀着什么样的心思,至少在这一刻,他们明面上都是欢喜的。
而杨广更是近乎喜形于色,伏下的脸庞忍不住无声大笑。
岭南归附之后,南陈这个国家被彻底扫进了历史,作为灭陈的主帅,杨广获得的声望和利益皆是难以估测,尤其是那宋阀阀主的支持,更是让杨广对接下来的夺嫡充满希望。
退朝之后,杨广行出乾阳殿,突闻身后一声叫唤:“晋王殿下。”
他转身看去,只见一个面相儒雅的官员小步快行,来到自己身前行了一礼。
“裴议郎,有何事吗?”杨广和颜悦色地问道。
对于满朝文武,杨广皆是铭记在心,尤其是一些重要人物,杨广府内都备有他们的画像、生平等各方面资料,可谓相当详尽。
眼前这位裴议郎,便是重要人物之一。
此人名为“裴矩”,出自河东裴氏,乃是杨广父皇的心腹之人。
在杨坚还是北周定州总管之时,裴矩便已经被杨坚征辟为记室。在隋朝开辟后,裴矩作为杨坚的心腹之人,也成了杨坚身旁的近人,升任给事中,主持内史省事务,代理内史舍人。
给事中这职务位小而权大,有驳正政令之违失之职,也有体皇帝巡查地方的职责,非是皇帝信任且具备能力的人而不能担任。杨广其实一直想和这位裴大人套套关系,好让对方为己所用。
如今对方主动送上门来,杨广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臣是想向殿下请教一下岭南的状况,”裴矩向着杨广拱手道,“陛下已是有意让臣在明年巡抚岭南,为完成陛下的嘱托,臣想提前调查一下清楚岭南的情况。”
裴矩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异芒,杨广心中突得生出一股极强的信任感,让他忍不住向裴矩倾诉。
“随本王来吧。找个地方细细说。”杨广道。
······························
岭南,宋家山城。
宋智急急穿过一重重院落,向着山城最顶端行去,直到行至山巅,他才略微平息了下气机,整理衣冠后进入名为“磨刀堂”的地方。
磨刀堂内的偌大空间中,数把造型各异的宝刀挂在两边墙上,一道身影站立在一方巨石之前,看着自己刻下不久的名字。
这块如石笋一般挺立的石头名为“磨刀石”,上面刻着宋缺从过去到未来所有能称之为对手的人名。这些人见证着宋缺由弱到强的成长,也代表着宋缺的不败战绩。
在未来,磨刀石则将刻录着楚牧认为值得铭记的对手。
宋智在进入磨刀堂之后,步伐都下意识地尽量放轻,似乎生怕惊扰到看起来正在沉思的楚牧。
“你很兴奋?”背对着宋智的楚牧突然道。
宋智闻言,终于忍不住带着笑容道:“大兄,朝廷的圣旨已经到了,一切正如你所预料的,毫无差错。岭南以后将由我宋阀自治。”
“说是自治还称不上,岭南还有其他的势力,宋阀不过是牵头,”楚牧道,“之后带人去清理一下反对的势力吧,我们拿下的果实可不能任由他人分享。”
“是,大兄。”宋智道。
他没说接旨的事情,楚牧也没问,对于宋阀中人来说,皇帝的圣旨没什么可值得尊敬的,楚牧也没想过真要给大隋当一辈子的镇南公。
“一般收服地域之后,朝廷都会派人来巡抚,来岭南的是谁?”
楚牧缓缓转身,露出手上拿着的一本书册。
这书册是从岳山身上搜出来的,这位“霸刀”似乎对自己的实力极为自信,从未想过自己会死在他人手上,再加上可能是因为功法还未修炼完成,所以在事后的搜尸中,下边人竟是把《换日大法》给摸了出来。
这本《换日大法》的修炼体系和中原大不相同,遵照的乃是天竺的五气、三脉、七轮运功系统,楚牧在拿到此书后多番研读,也是感觉颇有收益。
尤其是其对生命潜力的开发,对人体极限的阐述,都让楚牧获益匪浅,对六藏的洗练也因此加快不少。
“这一点,杨广已经传信过来了,说杨坚是想让他身边的给事郎裴矩前来巡抚岭南。”宋智回道。
“裴——矩?”
翻页的手指一顿,莫名的威压骤然出现在磨刀堂内,随口发问的楚牧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意味深长地道:“裴矩啊······”
先前还在想着什么时候和那位邪王会一会,没想到他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裴矩,正是石之轩的马甲之一。
算算时间,现在的石之轩应该已经从四大圣僧门下学艺归来,并创出“不死印法”了。
现在的不死印法也许不一定如未来那般完善全面,但如今的石之轩也没有如未来那般因为碧秀心之死而导致人格完全分裂,他在心境上,应当算是处于顶峰的。
这样的对手·········
楚牧并指成刀,凌厉的刀芒在磨刀石上游走,“石之轩”三个大字豁然成形。
“石之轩?大兄你要挑战那魔门邪王?”宋智见状诧然道。
但他转瞬又突然摇头,“大兄你听到裴矩之后突然有了战意,莫非·········”
小伙子不愧以“智”为名,心思很灵敏,已是察觉到了楚牧这般举动的内含意义。
“就是那个莫非,”楚牧合起书册,看着磨刀堂墙上新写的“道”字,“石之轩,会是我下一个磨道的对象。”
楚牧和宋缺不同,他做不到“舍刀以外,再无他物”,因为他不只有刀。所以他磨的不是刀,而是道。
化神之后的万化定基之境界,正是为自身之道定下基调,打下根基,楚牧虽然已经确定了自己的道路,但想要三清合一,却还是需要一点一点的磨砺,将自己的根基通过战斗、领悟打磨出来。
为此,他将不惜任何代价。
“岭南、江南等地区还有好些野心之辈,你去安排一下,给这些势力掺点沙子。等到明年石之轩巡抚岭南之际,让他为我们清扫这些野心之辈吧。”楚牧道。
“等清理完他们之后,我们宋阀也可趁机将手伸到其他地区。”宋智十分振奋地道。
“另外,注意一下庐山那边。”
“庐山?”宋智想了想,问道,“大兄想在未来先占领庐山吗?”
庐山所在的江西算是岭南的隔壁,秦岭也有部分在江西边界,但庐山却是在江西的另一头,要是想在庐山进行安排,可不会太容易。
“不是未来,是明年。到时候让杨广配合一下,兵发庐山。我要庐山南天师道的一本武功秘籍。”楚牧淡淡道。
“我明白了。”
宋智没有问为什么,直接应了下来。在他眼中,自家大兄说的话都是真理,自家大兄想做的事情就没有做不到的。
这个弟弟在楚牧斩下岳山头颅,一封信退隋军之后,就已经成了楚牧的脑残粉,救不回的那种。
“我会安排好的。”
宋智说了一声,就要转身离开。
只是在他快走出磨刀堂之际,他突然脚步一顿,回身道:“大兄,你···什么时候娶亲啊?”
按照古代的习俗来算,楚牧现在也算是大龄未婚青年,到了不得不娶亲的时候了。
且作为宋阀的阀主,管理这么大一家子外加未来统辖岭南之地,他也需要一个继承人来让下边的人稳住心。
“娶亲······”
楚牧眼中似乎又闪过一道倩影,然后他嘴角勾勒出一抹戏谑的弧度,“不急,我先在这之前先尝尝仙子的滋味。”
慈航静斋的女人最善打素炮,玩些柏拉图的心灵恋爱之后将把人甩开,楚牧打算给这所谓的仙子开点荤,顺便试试传说中的仙胎到底有什么妙用。
宋缺的人生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人生,不管是出身、容貌,还是武功、智慧,他都可说是完美无瑕,唯有在情感上,宋缺却是遭遇滑铁卢,惨遭尼姑抛弃。
楚牧寻思着自己怎么说也算是全面接收了宋缺的一切,帮宋缺找回点场子,抹除宋缺人生中唯一的一个污点还是应该的。
他想试试,要是被逼到了极点,那些个追求天道的静斋传人会不会自荐枕席。
‘之前不忍辜负那笨徒弟的感情,也因为自己杀意难平,我差不多当了三十年的禁欲皇帝。但现在,对于那些静斋传人,我却是懒得讲什么感情了。’
第172章 会邪王,谈大势
次年,杨坚果不其然派出裴矩巡抚岭南。
然而裴矩这边还未启程,那边就有人在江南、岭南之地作乱。
裴矩并未因此停止行程,而是带人先来到南康,聚集三千士卒之后前往东衡州进行平叛,先后历经数次大战,在大庾岭、原长岭击破叛军,还一路打到了南海。
此事之后,朝堂震动,杨坚大喜。
但这时的裴矩却没有第一时间返回大兴领赏,而是继续自己之前的使命,前去巡抚岭南各地。
这一夜,裴矩在南康应付完本地新任县令之后,突得听闻一丝刀鸣在耳边响起。
他神色微动,进屋换上一身儒服,身影闪动,犹如鬼魅一般穿出房门,顺着那若有若无的刀鸣,一路出了南康,来到山林之中。
此时天上明月高悬,裴矩的身影最终停在一棵大树的阴影下,脚尖距离洒在地上的月光仅有寸许距离。
三丈之外,楚牧披着月光,缓缓转身,看向呢突兀出现在大树阴影下的诡异身影。
裴矩穿着一袭在黑夜中相当夺目的雪白儒服,却如黑暗中的王者一般,他站在阴影中,明明身影应该仅在眼前,却飘渺不定,好似远在天边,又好似海市蜃楼一般,虚实不明。
向来无往而不利的天心入照都无法捕捉到裴矩的存在,在楚牧的感应中,对方就如同黑白混合的灰色影子一般,时而闪现时而消失,看不清观不透。
“裴矩?”楚牧好似不确定般问道。
“宋缺?”对方未曾回答,反向楚牧问道。
“石之轩?”楚牧又问。
这一瞬,裴矩气质大变,面容还是那面容,气质却是从儒雅变得邪异,微微扬起的眉头自有一股先前所没有的凌厉,从容的面色中透露出睥睨天下的大气。
先前的裴矩是隋朝的臣子,是杨坚的心腹,现在的石之轩则是魔门花间派和补天道两派的主人,名震正魔两道的邪王。
“你果然知晓我的身份,这突然出现的叛乱,也是你的手笔吧。”石之轩道。
在他听到那牵引他过来的刀鸣之时,他就已经有所预感,猜想对方可能已经知晓自己的身份,所以石之轩才未曾做太多掩饰,直接以一身诡异莫测的轻功来到此处。
此刻一听,果不其然。
楚牧轻笑一声,道:“以三千普通士卒大败叛军,裴矩之能当在今次名震天下,隋帝定然龙颜大悦,不吝封赏,邪王对于宋某人这礼物可算是满意?”
“你怎的不说今次之后,岭南再无人制擘宋阀,江南地区也将出现大片的空白。毫不费力就获取此等大利,还将石某人当枪使。这礼物,可当真是够别致的啊。”石之轩淡淡道。
岭南之地虽是宋阀一家独大,但其余各方势力若是联合起来也是不容小觑。尤其是这些人中,还有不少对南陈忠心耿耿之辈,令宋阀也是头疼不已。
在之前,因为需要抵抗隋军,诸多豪强以宋阀为核心,以楚牧为首,团结一心,现在隋军退了,这些人就开始想要过河拆桥了。
石之轩清扫了这些势力,对于楚牧来说可算是帮大忙了。
“既然看出了,邪王为何还要帮我呢?”楚牧却是对石之轩的揭露毫不在意,反倒问道。
石之轩此人有经天纬地之能,他不单是一个江湖高手,还是对于朝政时局把控得非常清楚,自然看得出这叛乱背后的门道。
他既然看出了门道却还是愿意出手,而不是直接停止这一行,就说明他自己也是想出手的,他想借着这机会展露才能。
石之轩闻言,久久沉默。
然后,他突然道:“你想反隋?”
“自然是想的。”楚牧道。
“隋朝一统乃是大势所趋。”
“但隋朝始于杨坚篡夺,国祚不稳,旧时代留下的世家门阀依在,恐有二世而亡之危。”
“隋非大秦,若后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