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大易真人甩动清浊拂尘,无尽的浊气顿时如江水一般滔滔不绝的卷向男子。
男子眉头一皱,周身立刻凝出万道青色剑莲,他剑指一点,万道剑莲瞬间朝着四方杀出。
然而无论多少剑莲,无论哪个方向,一旦被那浊气沾染,立刻就会丧去灵光,坠入凡尘。
天地万物有相生,亦有相克。这不是凭着修为法力有多高强就能扭转的,因为这是天道之力,自然规则。
男子的青莲剑气乃是至清至洁的剑道,此刻遇到这浊气,正好被其克制。
就在男子皱眉之时,在他的右侧突然闪过一道元光,随后一根铁尺对准他的后脑勺就打了过来。
男子连忙运转法力去挡,并且移身一躲,但那铁尺仍旧重重的打在他的肩背之上。
“哈,贫道这丈坤尺可无视一切距离,隔空而至,你就算运转法力护住身形也没有用。丈坤尺可以直接穿过任何障碍空间,打在你的身上!”青霞真人见丈坤尺偏了一点,没有打到他的后脑勺上,不由得有些遗憾。
但是一击建功,总算是拔了头筹。
一击即中后,青霞真人并不停留,马上祭起丈坤尺,移到了浊气之外,这是为了避免男子反应过来用剑芒回击。
男子的剑道他们可是见过的,并不觉得自己能够挡得住其威力。
男子肩背中了一尺,顿时感到一阵剧痛,右臂顷刻抬举无力,他抓起腰间的玉葫芦喝了口清酒,然后转头看着周围的浓浓浊气。
“呵呵。”男子将玉葫芦挂回玉带带勾之上,然后左手剑指一凝,周身立刻聚出十六道青莲剑光。
但这十六道青莲剑光并不发出,而是仅仅环在周身,这是为了防止青霞真人用丈坤尺偷袭。
而看到男子用青莲剑光护身,那围住他的浊气瞬间喷涌上来,想要将这些青莲剑光破去。
而男子只是看了一眼,便将全身法力聚于剑指顶端,口中唱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当男子念毕,剑指顶端陡然升起一轮清亮的明月。
只见那明月腾空而起,悬在男子头顶,如一张散发出无尽光明的银盘一般,照亮了四方阴浊。
所有围住男子的浊气,在这一瞬间被清光照透,瞬息之间便消散一空。
‘吟’
整个定海城上空响起一道剑吟,随后两道剑芒一道刺破虚空,将青霞真人从虚空中逼了出来,随后剑芒如虹,将他左胸洞穿。
另一道剑芒朝着大易真人飞了过去,大易真人脸色骇然,手中握着清浊拂尘不断的挥舞着,却在男子头顶月轮的照射下没有丝毫作用。
最后大易真人连忙叫道“道友且慢。”
‘嗡’
那一道剑芒终究还是停在了大易真人面前,没有彻底刺下去。
男子挥手收回了剑芒,目光看着青霞真人与大易真人,笑道“如何?”
二人垂头一叹,道“道友神通妙绝,法力高强,我等认输。”
然后朝男子抱拳一礼,转身飞回了定海楼中。
最后,男子目光落在了悲渡魔王的身上,淡淡的问道“你呢?”
悲渡魔王摆手道“前面四位都不是道友你的对手,我一人如何能敌道友。只是我很不解,为何两个小千世界,一个有能够斩仙的法宝,另一个有道友这样厉害的真仙,我实在是想不通。”
男子不答,反而说道“你等强行夺人之地,未免太过霸道。”
悲渡魔王反问道“修行之道正是如此,强弱有别,强者夺取弱者之物,岂非天经地义?”
男子笑道“那若是天道无端将你抹杀,也是天经地义?”
悲渡魔王一怔,随即强行答道“天道能这么做,那自然是天经地义的,谁也说不得什么。”
男子摇头道“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生死都依其规律,从不多加干涉,任万物自然发展。而你等身为得道仙人,却不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男子说完,看着悲渡魔王道“神荒州陆与太恒州陆的修士,自有其修炼发展的道理。你们为何不派出弟子,进入两州和平传道呢?我想,若是如此,两州修士断然不会反对。”
悲渡魔王看着男子道“你莫非以为打败了我们几人,便可以轻视我整个神荒仙界了吗?”
男子长袖一甩,不在乎地说道“神荒仙界何足道哉,混沌之外天地之大,远非你等所能想象。我只受人之托,来护此州陆,你等若有后手靠山,不妨找来便是。”
说完,转身踏云朝神荒州陆飞去。
“慢,且留下名姓!”悲渡魔王连忙说道。
只见男子悠悠驾云而去,天空中只飘来一阵温润如玉的清朗声音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悲渡魔王听着杳杳仙音,那人终究并未有姓名留下。她眉头轻蹙,最后只能看着神荒仙界的方向叹道“足可当‘诗仙’矣。”
说完,便转身回去,想必今天这里发生的一切,很快就会传遍整个神荒仙界了。
到时候,她必然要向魔帝交代。
第七十五章 起残垣众人再相聚
纪楠元神被天道仙光带到了封神榜前,她的目光朝眼前的金榜看去,顿时一道金光罩在她的身上。
纪楠立时元神清明,在金光的照射下明白了此榜的原委。
她转过神来,目光从茫茫混沌中找到了神荒仙界所在,尚有一丝留念的朝神荒仙界看了一眼。
随后,她的元神便被天道仙光送入了封神榜中。
在纪楠的元神被送入封神榜之后,她的名字缓缓在榜文上浮现了出来。
太衍就坐在封神榜的旁边,但纪楠从始至终都没有看到他,这也是他如今不在世间显化的缘故。
修道之人只要证得‘大罗金仙’的道果,就可以屏蔽己身天机,使自己不在人前显化。
只有修为同为大罗金仙,或者比大罗金仙更高修为的神仙,才能算出其根脚所在。
太衍双目微闭,一缕心念拨转天机,霎时将封神榜与整个神荒仙界所以的修士、仙人的灵台连在了一起。
这样一来,以后但凡是谁上了封神榜,所有神荒仙界的修士都能知道。
这样做也没有别的意义,不过是将谁上了封神榜给神荒仙界的修士们知会一声而已。
在封神榜的天机被太衍拨转清明的那一刻,各方天域内的修士同时知晓了这个消息。
封神榜上第一个有名人,纪楠。
很多人在疑惑,这纪楠何许人也?是哪教的弟子?
真仙以上的修士掐指一算,才明白竟然是太恒州陆,太平教的内的一个元婴期修士。
妖、魔两家死了那么多地仙,真仙也陨落在太恒州陆,他们竟然都没有在榜上留名,反而是一个小小的元婴期修士留名了。
同时也让所有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天道主持的封神榜,是真的不按修为、不按出身择人,而是全凭机缘。
玄恒一身道袍破烂不堪,那毁掉数百里山河的罡风已经消散,但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残垣断壁。
山脉崩塌,江河断流,整个太恒州陆北部五分之一的地域都变成了一片荒芜废墟。
他打坐片刻,恢复了些许法力,沿着被毁坏的地域搜寻了片刻,始终没有见到一个活人。
玄恒面朝着被夷为平地的广袤地域,看着原本繁华的城市荡然无存。
正在此时,玄恒灵台处天机一动,随后封神榜与人劫缘由尽数入了他灵台天心之内。
“原来如此。”玄恒看到纪楠已经成为封神榜上有名人,心中酸涩凄苦如泉水般涌现。
但他很快便将这些杂念斩除,现下这种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纪楠发下的誓言是绝百世成仙之望,就算她去转世,那也是一百世都不能修炼成仙。
现在虽不能成仙,却可做那天庭正神,也是有了一个好结果。
玄恒剔除心中杂念,抬首看着那封印住太恒州陆的妖魔天穹,脸上逐渐浮现出浓浓的坚毅之色。
当玄恒回到雒州城时,见到城里城外到处都是人,
当他目光一转,正好看到不远处一个熟悉的人影。
那个人影身穿玄色章服,长发束起,被一根玉带系着。
此时他正带着一群人在城外游走着,不时的将目光看向雒州城。
玄恒一个闪身,来到了这群人的身边。
当他们看到玄恒时,脸色一喜,“大贤良师,你安然无恙!太好了!”
原来这人正是皇帝杨乙,他正和群臣巡视雒州城。
玄恒打了一个稽首,“陛下。”
杨乙上前抓住玄恒的手道“先前见你去追杀那些妖魔,我还担心你被神荒仙界之人所伤,你能平安回来,真是我随国之福。”
这时丞相徐翰文上前道“大贤良师,先前我见四面有天柱落下,最后又有穹顶遮盖天宇,只是现在却什么都看不见了,不知是何缘故?”
玄恒点头道“是那些妖魔,惧怕我手中法宝,故而用法力将太恒州陆封印了起来,想要将我们困在这一隅天地中。不过他们虽然将我们封印,但是他们自己也无法再进来了,想要进来,就得破开封印。”
杨乙闻言,大笑道“随他们封印便是,封个几百年。等我们就有能力打破这封印,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太恒州陆便不怕他们的仙人了。”
玄恒问道“陛下,宫中如何了?”
杨乙摆了摆手,道“宫中伤者居多,死了一些宫女和宦官,朕已经让人对她们家人进行抚恤。当时朕正在太史阁看书,只觉地动山摇然后大殿垮塌,若不是至圣大贤良师所赐的玉玺保护,恐怕朕就命丧黄泉了。”
玄恒道“是那一声龙吟吗?”
杨乙笑道“不错,当时只听那玉玺中一声龙吟,然后便有一条金龙护住了朕。”
说罢,杨乙叹息道“唉,想来至圣大贤良师已经离开太恒州陆十多年,当日所留一切仍然余泽苍生,十多年前赐我的玉玺至今还能救我性命。
若是至圣大贤良师还在,定能解今日困厄。”
玄恒说道“祖师神通似海,法力无边,恐怕早已跳出此方界域了。”
杨乙点点头,随后转身对玄恒道“经此妖魔之乱,有许多州郡都已成为一片废墟,必定要带领百姓重建家园。”
玄恒道“此事易尔,六合宫与我太平教同气连枝,他们在此次妖魔作乱中处于边缘地域,损伤不大。更是庇护了许多百姓,我马上请水薏道友
前来雒州,与陛下照面。”
杨乙也知道太平教在这次劫难中弟子几乎损失殆尽,能指望的也就是六合宫了。
就在玄恒欲传讯水薏时,却听到远处一个清灵的声音传来,“贫道已经到了。”
随后,就见到水薏踏云而来,随后落到了众人面前。
“玄恒道友。”水薏朝玄恒拱手行礼,然后又对杨乙打了个稽首道“陛下,贫道有礼了。”
杨乙笑道“道长一路辛苦。”
这时,远处又是一道灵光落下,化作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道士,只见他满面焦急的走了上来,匆匆对着玄恒一拜“弟子栾正一拜见大贤良师,大贤良师,我师父在何处?”
玄恒扶起栾正一,目光柔和的看着他道“幼真师弟与荀音师弟在一起,应该无事。”
正说话间,天边又是一道彩云飞来,并从彩云之上传来一声轻呼“徒儿。”
栾正一抬起头来,看到天上彩云,只见师父杨幼真与师伯荀音站在云头,正一脸温柔的看着自己。
待得彩云落下,栾正一连忙走上前去,来到杨幼真面前跪了下来,唤了一声“师父。”
杨幼真上前,将栾正一拉了起来,看着他笑道“你长大了,在六合宫住的还习惯吧。”
水薏此时说道“他一直都在担心你和太平教的师兄弟们,要不是被我给封住修为,他恐怕就要亲自来找你了。”
杨幼真摇头轻叱道“以你现在的修为,来了也是找死,还不如安心修炼。”
栾正一点头道“是,弟子明白。”
“嗯。”杨幼真应了一声,然后上前朝玄恒道“大贤良师,纪楠师兄她”
玄恒淡淡一笑,却不说话,只有一缕愁绪无声的萦绕在他的眼中。
杨幼真轻叹了一声,“我已用太平仙光发令,命全天下所有太平教弟子,全部赶往雒州城来。”
玄恒道“好,到时再行谋划。”
这时荀音也挽着一名身穿粉桃襦裙,头戴珠玉桃花簪的娇嫩女子上前。
“大贤良师。”荀音行礼道。
玄恒朝荀音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转向她身旁的清笙,“小笙儿,怎么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