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五行有帮助。”
周幼楚闻言抬头看着张道仁,随后又盘坐改为跪坐在蒲团上,朝张道仁拱手道“敢请赐教?”
张道仁略微有些犹豫地道“只是此法乃祖师所传”
周幼楚微微有些失望,但很快便笑道“无妨,此乃贵门秘传,我能理解,小友能为我找出病根,已是感激不尽。”
张道仁满脸的纠结和犹豫,但是没有得到太衍的同意,他也不敢随意外传。
就在此时,阁楼外忽然吹进一阵清风,将张道仁的衣襟吹的猎猎作响、束发的那条玉带高高扬起。
一个清朗温和的声音在阁楼中蓦然响起“贫道给你那些道经,并非什么秘传。传道世人,乃是每一个道门弟子的必行功德。道经既于人有用,你又怎可藏私?道取之于万灵,当用之于苍生,你忘了吗?”
张道仁听见这个声音吓了一跳,马上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叩首便拜“祖师!”
周幼楚听着这个声音也是激动的不行,她起身朝着空旷的阁楼稽首道“晚辈周幼楚,拜见太衍道长。”
这时清风散去,太衍的声音再也没有出现,但张道仁却说道“弟子明白了,祖师!”
随后,张道仁起身,朝着周幼楚道“前辈,晚辈这就将那篇道经口诵于你。”
周幼楚连忙盘坐了回去,张道仁也盘坐在她面前,“此经名为《阴符经》,请前辈随我诵念。”
周幼楚满脸肃然的点了点头。
这时张道仁收摄心神,正心念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周幼楚接着复述了一遍,并用心铭记下来。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周幼楚再次跟着念了一遍,并且深深的记在了心中。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第八十九章 五行缺失后天补
周幼楚将张道仁送出了小院,齐陵正静静的站在树下,他听到身后的动静,马上转过身来,一眼就看到了两人。
“师妹,张小友!”齐陵快步走上前来,朝两人问道“师妹,张小友,如何了?”
周幼楚道“张小友已经传了我一篇道经,而且还用他师门神通为我找到了病根。”
“真的?”齐陵大喜,抚掌开怀笑道“太好了,师妹你终于可以不再受那疼痛煎熬之苦了。”
周幼楚眉目舒展,朝齐陵道“多谢师兄!”
齐陵摆摆手,“你我从小一起长大,你就是我的亲妹妹,哥哥照顾妹妹也是理所应当的。”
“嗯!”周幼楚重重的点头应了一声。
齐陵这时又朝张道仁道谢,张道仁摆手说道“这篇道经虽然正应周前辈的病理,但还需要配合地利修行方可。”
“哦?怎么说呢?”周幼楚问道。
张道仁说道“此病应有五痛,五行缺失。春时有僵木之痛,其痛时浑身僵硬,血脉阻塞,筋骨犹如僵死一般的疼痛。夏时有灼火之痛,浑身赤红,五脏俱焚,血脉沸腾,犹如被投入火炉中煅烧一般痛苦。秋时有金刺之痛,体内体外,像是被刀割斧劈、万刃凌迟一般痛苦。冬时有寒冰之痛,浑身
冷冻如冰,神魂不稳,气血南行。并且四季常伴散土之痛,一身血肉时有破裂,疼痛异常。”
说到这里,齐陵是愁眉紧蹙,满脸不忍。
张道仁也是一脸的敬佩,“周前辈竟然能忍此苦痛数十年,真是大毅力之人。”
随后,他继续说道“所以,周前辈在修炼《阴符经》时,春时僵木之痛,则需寻找一处灼火之地修炼。夏时灼火之痛,则需寻一地气极重之地修炼。秋日金刺之痛,则需寻一极寒之地修炼。冬日有寒冰之痛时,需寻一处乙木之气浓郁之地修炼。如此便能缓解疼痛,更可以加强修炼效果。”
周幼楚连忙问道“那散土之痛呢?”
张道仁道“散土之痛终年有之,故而无需择地修行,先补金、木、水、火四行,在补此四行的过程中,土行会自动补全。阴符经是为你的肉身打下五行根基,而我这个办法则是促使前辈体内的‘五行相生’,只要有四行开始相生运转,另外一行便也会自生出来。”
“原来如此。”周幼楚恍然大悟,随后说道“五行奥妙,今日方知!”
齐陵在一旁听的云山雾里,不明所以。
但这时周幼楚眉头一皱,说道“张小友,十分抱歉,我先前以道经缓解身体的疼痛,现下马上就要复发了。我要去研修《阴符经》,就让我师兄代我招待二位吧。”
齐陵说道“那师妹你快些回屋去吧,张小友有我来照顾。”
张道仁也道“周前辈无需挂怀,有齐前辈在呢。”
周幼楚朝二人点了点头,然后一个闪身便消失了,没有五行之痛加身的她,完全可以发挥全部化神期的实力。
齐陵这时对张道仁说道“小友,我在观中为你安排居处,你有什么要求,尽可以对我言说。”
张道仁道“其实我来听风观,是受人之托,来给一位名叫‘茹子期’的道长送信的。”
齐陵一怔,说道“茹长老啊?最近倒阳峰上忽有妖气冲天而起,茹长老去那边查探了,估计要五六日方能归来。”
张道仁道“那可否方便告知倒阳峰在何处,我亲去找他。”
“何必这么匆忙,不如先在观中小住,待他回来也不迟。”齐陵笑着说道。
张道仁看着齐陵的眼神,忽然明白了过来,自己刚刚才把阴符经教给周幼楚。还不知道效果如何,齐陵是不可能放自己离开的。
想到这里,张道仁笑道“好,那便在听风观住一晚,明天还望齐前辈能告知倒阳峰所在。”
齐陵目光一变,他立刻就明白张道仁已经看出了自己的心思,不由的对张道仁更加刮目相看,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智,以后定然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好,就这么说定了。”齐陵笑道。
张道仁随着齐陵离开周幼楚的小筑,来到了瀑布下的溪水边,这时李弦心已经洗完了头发,正坐在一块大青石上晒太阳。
张道仁走到她的身后,见她一头青丝已不复先前那般干枯杂乱,而是柔滑平顺的垂落在双肩,并散发出淡淡的草木清香。
“心妹,走了。”张道仁叫道。
李弦心连忙起身,转身看着张道仁道“你回来啦,那个姐姐是谁啊?长得真漂亮。”
张道仁笑道“那是一位前辈,不是姐姐。”
“哦,那个前辈长得真漂亮。”李弦心又说道。
张道仁失笑,“你也不差啊。”
李弦心失落地道“我刚刚看了好久的水,我是真的丑”
张道仁看着她散乱的头发,略一思索,便将自己头上那条问祖师要来的玉带解了下来,然后对李弦心说道“你坐下。”
李弦心疑惑的看了张道仁一眼,然后慢慢的坐了下来。
随后张道仁上前,将李弦心的头发挽在头顶束起,然后将玉带系在她的头发上面。
李弦心顿觉一股清灵之气从头顶落下,滋润着神魂与肉身,令她感到无比的畅然清爽。
她好奇的起身,探出头对着水面一照。只见水中一个长相普通,但气质清灵出尘的女孩子倒映在水面上。
她束发的玉带御风而起,高高飘扬在空中,如同两条银河,在飘动中洒出片片星光。
李弦心愁思尽去,开心的转过身来,看着张道仁正要说话,却见他的头顶只剩下头发,没了玉带束发的他显得有些怪异。
毕竟李弦心看惯了张道仁束着玉带的模样,现在突然把玉带给了自己,她还有点不习惯。
“那你呢?”李弦心问道。
张道仁淡淡一笑,从袖中摸了一根玉簪,缓缓的插在头顶发间,笑道“我还有呢。”
是夜,张道仁与李弦心便在听风观里住了下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当夜,听风观上空忽然出现了一股浓烈的阴气,盘旋在听风观的四周。
第九十章 持身守正斥妖邪
莫廷澜正坐在自己的玉榻上修炼,忽然眉头一皱,立刻睁开眼来。
只见一个人影出现在自己面前,他倏然起身问道“你是谁?”
那个人影朝莫廷澜打了一个稽首,道“莫小友你好,我是禽之。”
莫廷澜看着眼前的禽之,发现他完全隐藏在一片朦胧自己,自己看不清他的面容。
“禽之?你大晚上到我房里来做什么?”莫廷澜沉声问道“你是哪家的弟子?何时来的听风观?”
只见那禽之晃了晃,忽然从他手里飘起一块青玉,飞向了莫廷澜,“我想拜托你,将此物交给白天到观中来的那个张道仁。”
莫廷澜眉头紧皱,说道“你要送他东西,为何不自己去送?”
禽之说道“此物名为摄神玉,可将元婴期以下修士神魂摄住。”
莫廷澜脸色一变,说道“你想要摄他神魂?”
“怎么?莫非你不忍心?”禽之低声问道。
莫廷澜道“你什么意思?”
禽之说道“那白天给了你那么大的难堪,你难道就不想报复他么?只要你将这摄神玉送给他,就可以好好的出口气了。”
莫廷澜冷笑一声,道“哼,他何时给过我难堪?白天他说的并没有错,是我太过执着于他的身份了。”
禽之笑道“执着有什么不好,人只有执着才能走的更远,才能变得更强,没有执着的人只能随波逐流,一生平平淡淡。”
莫廷澜微微一愣,随后点头道“你说的不错。”
禽之道“所以,你并没有什么错,他却给了你那么大的难堪,你难道就这么绕过他?”
莫廷澜点头道“他给了我这么大的难堪,我是不能就这么算了。”
“所以”禽之缓缓道。
莫廷澜道“所以我要去给他道歉。”
“”
禽之沉默良久,“你说什么?”
莫廷澜看着禽之,“执着就一定要记仇吗?执着就听不得别人斥责了吗?执着就要因为一件小事便要将人置于死地了吗?执着就能掩盖自己的无礼吗?”
禽之听着这些话,怒哼一声,“你们这些正道弟子,真是个个迂腐不堪。”
莫廷澜双目一瞪,听到禽之的话再无犹豫,“我想的不差,你果然是个妖孽,我不知道你是如何躲过观主他们的感知的,但你要是再不滚,我就让你永远也出不了听风观。”
禽之听完,哈哈大笑,“小儿无知,这只是我的一缕分身,不带任何妖气法力,那些牛鼻子当然感应不到我。我走可以,不过这块玉我留在这里,你自己考虑吧。”
说完,便把摄神玉朝莫廷澜扔了过去。
谁知莫廷澜并不去接,而是一袖挡了回来,斥道“大丈夫有恩必还,有仇必报。守正斥邪,不入迷尘。我堂堂大教弟子,岂可与你这等妖孽为伍?拿上你的东西,滚!”
摄神玉穿过禽之的身体坠落在地,但禽之也没有去捡,而是化作一股阴风飞出了莫廷澜的房间,“小子有种,以后不要出山门,否则让你生不如死。”
第二日清晨,张道仁和李弦心早早的离开了自己居住的厢房,一路来到了听风观山门前。
齐陵已经交代过,张道仁乃是周幼楚的客人,谁也不许怠慢。
这样一来,别说是普通弟子,就算听风观的那些长老们也不敢为难张道仁了。
周幼楚,那是谁?虽然不常露面,但谁都知道那是听风观的大师祖,听风观就是因她才有的,就连听风观的观主也要叫一声师叔的人。
张道仁和齐陵站在山门前,他们在等齐陵。
来往路过的听风观弟子们只要看到张道仁,都会拱手行礼,而张道仁也会还礼。
李弦心在一旁学着张道仁的动作问道“你们这样这样是什么意思啊?”
张道仁解释道“这是在相互行礼,意为同道之意。”
“如果不是同道呢?”李弦心问道。
张道仁笑了,“不是同道就不搭理他。”
“哦。”李弦心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前面忽然飞奔而来一个人影,迅速来到了张道仁面前。
张道仁微微一怔,随后马上打了一个稽首,“莫师兄。”
莫廷澜也还了一礼,然后将一块青玉递给了张道仁。
张道仁看着他有些不解,但看着莫廷澜将玉递到自己面前,他还是伸手接了过来。
当那块青玉入手,张道仁立即恍然,随后朝莫廷澜道“多谢莫师兄。”
莫廷澜点点头,看了李弦心一眼,随后说道“一路保重。”
“好。”张道仁点头回道。
莫廷澜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