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班府大门关闭后,桓恕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但他还不准备动手,因为他还在等自己兄弟们的消息。
当天色彻底入夜时,桓恕耳朵一动,只听一阵破空声朝自己疾速飞来。
桓恕当即拔剑一挡,只听‘叮’的一声,一支羽箭立刻落到了桓恕面前。
桓恕眉头一皱,拾起羽箭一看,顿时一喜,因为羽箭之上坠着一个竹筒。
他打开竹筒,取出里面的信纸一看,当即脸色大变。
因为这正是自己给河东的那些东西们发的消息,没想到却被对方给截获了。
看到信纸,桓恕一把折断羽箭。
他站了起来,目光看向了眼前的班府。
他知道,自己不能犹豫了,为了自己的妻儿,他什么都愿意做!
第十八章 人未亡
当桓恕站起来的那一刻,一身锋芒毕露,再也不似刚才那般有气无力的流民模样。
他趁着夜色,两三步来到班府门墙下。附耳在门上,听着里面的动静。
凭着他的经验,立刻便断定府门后面有两个家仆。
于是桓恕来到侧墙,后退四五步,随后猛地朝前飞奔过去。
他脚尖轻点地面,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只见桓恕冲到侧墙前,双脚一蹬,手臂一攀,整个人立刻爬上了一丈多高的围墙。
桓恕站在墙垛上,目光迅速扫过班府。
在他眼中,班府内共有七处光亮。
大门处两道微光,那是灯笼的光芒。府宅内有五处明光,全部都在屋内,是烛火的光芒。
根据桓恕白天的探查,班府内除班彪之外,还有班超、班昭、以及那个不认识的读书人。
但他们加在一起也只有四人,还有一处光亮是谁?
桓恕也管不了这么多,他跳下围墙,朝着那五处光亮偷偷摸了过去。
虽然他在白天探查之时,知道上至班彪,下至班超,都是身怀高才,心怀良善之辈。
从不傲慢待人待物,哪怕是贫穷百姓,班彪也礼敬有加。
尤其是班彪,更是经常帮助那些寒门学子。如果是豪强送子求学,他就收以重金。
然后拿着这些从豪强之家收来的重金,去资助那些寒门学子。
品洁高尚,真如傲雪寒梅一般。
但桓恕却管不了那么多,他的妻儿生死未明,由不得他心软。
只见他先来到了第一间亮着烛火的屋外,悄悄来到窗户处,伸出一指慢慢的将窗户捅出一个小孔来,然后用目光迅速朝里面扫了一眼。
是两个小孩,年岁和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
不是自己的目标,桓恕二话不说,转身便离去了。
到了下一处,桓恕用同样的方法朝里面一看,只见房屋里面的屏风前有一张玉案。
玉案后面正跪坐着一名气质温婉,眉目如月的少女,少女此时正手捧一本书册,专心的看着。
再次确定不是自己的目标,桓恕再不逗留,转身即走。
来到第三处宅院,远远的就看到一个身影站在屋中,周围摆满了书架。
此刻那个身影正在书架四处来回走动着,好似在找什么书。
但桓恕看得清楚,那也不是班超,而是一个中年男子。
桓恕来到第四处,捅破窗户纸往里面一看,空荡荡的没有人。
那么,就只剩下第五处了。
当桓恕来到第五处宅院内时,忽然听到一阵朗笑声响起,似有两个年轻人正在谈笑。
桓恕靠近宅院,顺着墙角摸了过去,然后桶开窗户纸一看。
只见班超赫然坐在屋内,在他对面则是另外一个年轻人。
此时两人正兴高采烈的喝着酒,并畅谈天下大事。
桓恕眉头一皱,两个人如此一来就必须要保证在极端的时间内杀死两人,否则一旦他们任何一人发出惊叫,自己都会陷入麻烦之中。
他原本的计划是,将班超杀死后,砍下头颅,隐藏尸体,第二天天一亮就出城去。
这样一来等班府发现班超尸体之后,自己早已出城了。
但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但桓恕却不担心,他有足够的耐心。
于是桓恕抱着怀里的长剑,来到黑暗的墙根处盘坐了下来。
等,等另外一个人回屋睡觉。
屋内,梁鸿与班超对坐饮酒,半晌之后,梁鸿慨然道“我之志向,便是隐居山林,钻研学术。不使先贤学问遗落蒙尘,亦让后世子孙有所传承。”
班超饮了口酒,看着梁鸿道“道、儒、法、墨、兵、名、杂,纵横、阴阳与农家。如今还有完整留存的先贤学问,只有道、儒、法、兵、阴阳这几家了。”
梁鸿闻言,叹了口气,道“祖龙焚书,霸王一炬,使得多少先贤学说,永远无法被后人知晓。”
祖龙焚书,说的自然是秦王嬴政焚书坑儒。焚书虽说烧的大多都是六国史书与一些儒、墨学说,但也有许多典籍在焚书之中被毁。
而霸王一炬,说的便是项羽了。
这又是为何呢,原来当初高祖刘邦率先攻进咸阳。手底下那些文臣武将都开始在咸阳宫内强夺金银珠宝,只有萧何几人冲进了咸阳宫内,将大秦天下的户籍、土地文书等重要资料抢了出来。
后来经过张良等人规劝,刘邦放弃了夜宿咸阳宫的想法,立刻封锁咸阳宫,不许手下之人再行抢掠,于是还军灞上。
可当项羽入关中后,一把火烧掉了咸阳宫。
要知道咸阳宫中,可是有无数的从六国得来的珍宝器物,这些且不说。
咸阳宫中还珍藏有从六国搜刮来的百家学派的典籍书册,萧何等人只将户籍文书抢了出来,这些书籍却还留在咸阳宫里。
于是项羽一把火之后,这些百家学派的典籍尽皆随着咸阳宫葬身火海,永远不会被人知晓了。
名家、杂家、纵横家、农家等等学说在秦之后迅速消亡,再加上当时纸张稀缺,普遍使用竹简刻字。
于是在身怀百家学说的老人们逐渐凋零后,百家学说也开始慢慢的消亡了。
提起这段往事,梁鸿唏嘘不已,“恐怕在你我之后的子孙,只知有‘四书五经’,而不是‘四书六经’了。”
六经之一的《乐经》,在焚书坑儒时便被焚毁了,现在能找到的,只有老人们口耳相传的残篇。
这种情况再过一两百年,《乐经》将彻底失传,‘四书六经’变成‘四书五经’只在眼前。
班超微微一笑,说道“伯鸾大志,超不能及。”
说完,班超倏然站起,用无比慷慨激昂的话语说道“超不想为后世子孙留下什么先贤学说,超愿为后世子孙留下疆域万里,辽阔土地。”
梁鸿眼睛一亮,抬头道“西域?”
班超点点头,慨然道“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梁鸿赞道“好!壮哉。”
说完,两人举起桌上的浊酒,对饮一番,随后相视一眼放声大笑。
“吾当报效国家,北逐匈奴,定西域三十六国,扬威塞外,立功异域,护我大汉百姓再不受胡蛮欺凌,岂不快哉。”班超语气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梁鸿道“听说孟坚在京师向陛下举荐了你,虽不知是什么职位,但仲升你的志向与一身本领,总算可以施展出来了。”
“哈哈哈!”
说着,两人倾杯举盏,对饮大笑。
屋外,大侠桓恕抱着长剑,仰头望着天上的皎皎明月。
耳边传来班超的豪言壮语与二人的爽朗笑声,慨然一叹“我桓恕身为河东大侠,岂能杀此忠良之人、国家栋梁之士。”
说完,连叹三声。
随后他毅然转身离开班府,他心中已下定决心,要孤身去霸陵救出自己的妻儿。
天空一朵乌云遮住明月,桓恕借着黑暗的天色翻出了安陵城墙。
然后一路狂奔冲到驿站,偷了一匹良马。
随后他拍马疾驰,策马朝着霸陵飞奔而去。
第十九章 夜袭
夜漏四更,凌晨时分。
桓恕快马飞奔三个时辰,终于从安陵赶到了霸陵山下。
但桓恕并没有朝着上山的正路去,而是在半途便翻身下马,然后轻轻一拍马背,马儿便自己走进了路边的草林中去了。
桓恕揭开自己的腰带,然后将其打开,一排排铁针在月光下反射着寒光。
他又从袖中取出一支细细的竹筒,将那些铁针取出来,一根根的慢慢插进竹筒之内。
这吹箭筒是他一个朋友做的,那个朋友乃是鲁班门人,手艺极其精巧。
里面有各种精巧机括,一次可以插十根铁针进去,每射一根内部就会自行转动一下,一直到十根铁针都射完为止。
因为这套吹箭筒内部机括材料的制作方法已经失传,所以现在这是世上最后一个鲁班门人制作的十响吹箭筒了。
桓恕将一根根六寸长的铁针放进吹箭筒,这些在带毒的粪汁中淬火浸泡的铁针,绝对是要人命的利器。
准备好一切之后,桓恕抬头朝霸陵山中看去,虽然那领头人让他去霸陵山中拿班超的头换自己的妻儿。
但霸陵山这么大,靠自己去找要找到几时?
所以桓恕早就想到了办法,于是他捡起一块石头,朝着下方树林中的马儿打了过去。
石头准确的打在马背上,马儿嘶鸣一声,在空旷寂静的原野中显得极其突兀。
很快,前方霸陵山路要道处亮起两道火把,然后就有两个人影举着火把走了过来。
桓恕迅速爬上一颗大树顶上,看着下方那两人举着火把,提着刀走进了林中。
当他们看到低头吃草的马儿时,目光同时一肃。
“是野马?”一人疑惑地道。
“有马鞍,小心,有人来了。”另一人忽然警惕地说道。
“会不会是桓恕?”先前那人问道。
另一人想了想,忽然高声道“这是谁的马?”
半晌也无人回答,下方两人又开始分开寻找,他们围绕马儿周围十丈以内搜索了一圈,依旧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踪迹。
“有古怪,你马上上山报告大人。”一个声音凝重地说道。
“是。”另一人应了一声,然后举着火把飞快的朝山道口那边飞奔过去。
桓恕安静的站在树顶,目光看着远处那团黑夜中的火把光芒,顺着山路朝山顶奔去。
桓恕静静的看着,很快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
当那火光终于停在山坳某处时,桓恕终于确定了那些人的位置。
而下方那个留下来的人,此时依旧没有发现半点可疑之处,也没有发现可疑之人。
于是便牵着那匹马,快步赶回山道口去了。
这时桓恕才从树上下来,然后身形一转没入黑暗的山林间。
凌晨黑暗的天空中划过一道璀璨的星光,霸陵山中的一双双目光看着这道亮光,紧绷的精神终于有了一些轻松。
启明星已经升起,这代表太阳快要出来了。
尽管这些人个个一身武艺,身怀绝技,但黑暗总归会带来太多不便。
甚至有些人一入夜便如同盲人一般,不能视物,哪怕有再高强的武艺也施展不出来。
潘齐靠在树枝上,怀中抱着一把硬弓。
他本是东海郡人,没有别的本事,只有一手箭术和一身武艺。
一开始他想要从军,好去战场上立功搏一场富贵。
但由于他平时游手好闲,靠着一身武艺欺压乡邻,自然是没有选上。
汉军从武帝开始,就有一个规矩,募兵就有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良家子’。
汉军全都是‘良家子’,那些游手好闲,欺压邻里的想青皮恶霸一概不要。
在汉朝只要你是良家子,哪怕你出身再低微,只要在军中一步步建立功勋,哪怕封侯拜相有可能。
所以潘齐想要靠从军博取富贵走不通,就开始干起了刀头舔血的行当。
这次,他就是被一个神秘的东主雇来的。
他因为箭术极佳,所以对方出了极高的价格,可以说做完这一趟活计,得来的报酬够他挥霍好几个月了。
于是他们在前一天晚上,派一个精擅盗窃之术的人潜入桓恕屋中踩点。
意外发现桓恕妻子有一根发钗是桓恕所赠,意义及其重要。
所以就先取了回来,第二天趁桓恕进城之时,绑架了他的妻儿。
不过现在嘛,潘齐瞥了一眼前方的小屋,里面只有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对于桓恕这个河东大侠,他说不上有多敬佩。
在他看来,人生在世,就要为了自己舒坦。
所以潘齐在家乡时,将自己的姐姐卖到富贵人家去做妾,将弟弟卖给豪强做奴隶。
他父母气的不行,要去官府告他。
潘齐心中一横,一把火将自己老父老母烧死在屋中,对外谎称是失火。
像桓恕那般为了远赴西域,不辞辛劳,只为给好友报仇的事情,对他来说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
潘齐仔细擦拭着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