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清理计划-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竹柔关上了中门,然后以江钦的名义将家中父母、亲人、奴仆皆叫来大庭,然后迅速控制了他们的行动。她虽然修为不高,但是对付凡人还是没有丝毫困难的。
    最后,竹柔在家人门不敢置信的眼神中,放火将整个竹府点燃,在熊熊的烈火中,竹柔爬进了路长枫的棺椁里,就趴在路长枫的身上,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看着眼前腾起的滔天烈焰,以及周围街坊们敲锣打鼓的救火声,纪楠在一连串的惊骇打击中回过神来,抱着怀中那四卷画,最后望了一眼竹府,然后转身策马离去。

第十二章 宽大并正以制断
    “便是这一方山川,十日前突然惊雷炸响,火光冲天,等过了两三日,小的派人前来探查,只见到如此景象。”栖星镇里正范文指着前方上百里焦土说道。
    崇文县县令徐翰文一脸震惊,旋即道“十日前也是竹府大火,满门尽灭之时。”
    范文转过身,谦恭地道“县尊,小的以为,这必然和那江钦大武师有关。”
    徐翰文眼睛一眯,道“可是江钦大武师一行人十日前就不见踪影了。”
    范文想了想,“我知道他们去了清河村,然后就是清河村大火,再然后是雷击山头,引发山火,最后是竹府大火,将竹府一家满门老小尽皆烧死。”
    徐翰文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一大半,叹息一声,道“自三百年前武修与气修一场大战之后,武修崛起。他们强横霸道,从不将凡人性命看在眼里。偏偏他们实力强大,就像那六合派,只需派出一个武宗,就能将朝廷压得死死的。”
    里正低着头,这种事情不是他能插言的。他也知道这里面的一些缘故,当年气修与武修平分天下时,那些气修好歹还与各国合作。
    但是武修灭了气修后,那些武修行事无比霸道。强行将所有国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逼迫各国向他们进贡。凡是站出来反对的国家,都早已被灭的一干二净了。
    剩下的这些国家只能依附于武修门派,年年为其进贡,而且凡是所属门派的武修,在国内享有一切特权。
    他们只要看上一个修炼的好苗子,就不顾父母哀求,强行带走。
    他们只要看上一个好地方,就将原本的主人或杀或赶,强行占领。
    各国只能忍气吞声,因为所有的修炼资源都被武修宗门占据,使得各国再也无法培养自己的武修。所以,他们只有服从,不能反抗。
    服从,可苟安。
    反抗,则灭国。
    在这只需一个大武师就能摧毁一支万人军队的世界,世俗的力量永远无法与修行之人抗衡。
    但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各国皇室慢慢的经过通婚、送子弟进入武修宗门的方法,逐渐的也有了一定的势力,于是现在各国基本都能够安定自己的国家,虽然武修的特权仍然强大,但是好歹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乱象。
    “回去吧,这不是我们该管的事情。”徐翰文缓缓说道,然后转身进入轿中,四名差役抬起轿子,周围是三十多名衙役护卫,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就朝下山去了。
    行至半山腰,徐翰文感觉轿中有些沉闷,便掀开帘子,目光看向周围的浮光山色。
    突然,徐翰文叫了一声停,于是轿子便停了下来,手臂伸出窗外,指着远山上的一座道观道“那是何处?”
    里正小跑上前,目光望了一眼,然后说道“回县尊,那是‘玄都观’,一座山野道观。”
    徐翰文奇道“荒山野岭之间竟有这样一座道观?”忽然,徐翰文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前些时日。因为自己老友的女儿喜欢上了京城的一位贵公子,这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是那女子原本与自己的儿子青梅竹马。她移情别恋后,自己的儿子终日里恍恍惚惚,茶饭不想。最后更是留下一封绝笔便失踪了,急的自己派出县衙所有人员去找都没找到。
    担惊受怕的过了三天,当自己以为这个糊涂儿子再也回不来时,他却回来了,虽然狼狈不堪,虽然饿的走路都是飘的,但是精神状态出奇的好。
    后来经过儿子叙说,他才知道,原来儿子是真准备为情而死。后来被一道长开解,而这道长,便是青鸾山玄都观的道士太衍。
    他在骂了儿子一顿后,心里也不由得感激这个道人。他无视了儿子一直说那道士是仙人的话,因为饿了三天的人产生幻觉是很正常的。他只是想着以后一定要去当面感谢一下那个道士,毕竟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后来因为江钦的到来,打乱了他的计划,今天因为竹府的案子和大云山山火的问题下来巡视,没想到阴差阳错的就到了玄都观外。
    这大概就是缘分吧,徐翰文想着,于是开口道“先不回去了,去玄都观看看吧。”
    于是,一行人便又朝玄都观去了。
    小轿晃荡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嘎吱’‘嘎吱’的轻响,上山下山的清河村村民们背岩靠边,为这个贵人让路。
    “到底是大门户里出来的老爷,在这等拐道上也要坐轿,都不怕闪了腰。”不知谁说了一声,让徐翰文的老脸一红。
    “大胆,轿中乃是县尊大老爷,方才是谁胡言?”里正站出来,怒斥一声道。
    徐翰文掀开帘子,道“无妨。”
    周围一阵寂静,那几个清河村的村民都低头不语,其中一个年纪大些的连忙拉着几个小辈,朝轿子作揖道“原来是县尊大老爷,拜见大老爷。”
    说着就朝几个小辈低声道“快,跪拜县尊老爷。”说着就跪了下来。
    另外几个小辈一脸不悦,道“我凭什么跪他,当日那些强人来时,也不见大老爷主持公道,反倒是山里观主救了我们,他哪里有什么德行,要我去拜他。”
    话一出口,周围衙役的刀顷刻间就拔了出来,就连徐翰文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
    “大老爷饶命,大老爷饶命,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你们几个,想死吗?快跪下。”年长的呵斥一声,那几个小辈见拔了刀,也是吓得不轻,便一脸不愿却又不得不跪下来。
    “好了好了,不要跪了,起来吧。”徐翰文到底是做官的,不是那些武修,动不动就要拼命。他出了轿子,道“山路崎岖,不便坐轿,你们先去山下等我,其余人等随我步行上山。”
    四个差役抬着轿子下山去了,徐翰文看着跪在地上的村民,目光看向那几个小辈道“小小年纪要会说话,大人自然喜欢,就算不喜欢,也不会为难于你。三百年来国事困顿,武修猖狂,我非是不管,而是不能管。我若强行插手,纵然我身死亦无关系。但挑起朝廷与武修矛盾,倒霉的不还是这天下的百姓?”
    说完,徐翰文挥了挥手,“你们走吧,切记以后不可胡言乱语。”
    “等等。”就在村民们转身欲离去时,徐翰文突然反应过来,叫住了他们。
    那年长的村民转头看着徐翰文,恭敬地道“县尊还有什么吩咐。”
    徐翰文道“你们刚刚说,前几天有强人到你们村子?”
    村民表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回答道“是,还杀了一些人,放了一把火。”
    “那领头之人是不是骑着一匹披着银甲,鬃毛飞动,身高体壮的马?”徐翰文继续问道。
    “是,随他一起的还有一男一女。”村民回答道。
    徐翰文看了里正一眼,果然,就是江钦等人。
    “那你可知他们去哪里了吗?”徐翰文问道。
    村民答道“没去哪里,都被观主灭杀了。”
    里正掏了掏耳朵,皱眉看着村民。
    徐翰文眯着眼睛,有些疑惑的看着眼前的村民,仔细问道“你刚刚说什么?”
    村民再次答道“回县尊,那些强人都被玄都观观主灭杀了,灰飞烟灭,这都是小人们亲眼看到的。”
    徐翰文愕然呆立,然后问道“那这大云山的雷击山火”
    “那是观主施展的神通,将那凶人的雷法转移到了山中。”村民道。
    “大老爷如果没事,小的们先回去了。”村民说道。
    徐翰文怔怔的看着他,半晌后才道“哦哦,你们去吧。”
    等村民们都离去后,里正才凑了上来,道“县尊,怕不是这些山野之民说胡话吧?”
    徐翰文沉思良久,最后毅然道“先去玄都观,等到了那里就能明白了。”
    徐翰文看着前方山林间的道观,内心开始相信儿子当时的话了。虽然他不相信江钦一个大武师就这样死了,但他开始觉得这个道观有些不同一般了。
    说不定,这个太衍道长,还真是个有大修为之人。

第十三章 舆马不劳致千里
    玄恒穿着一身新道袍走出房门,外间等待的荀音与清笙马上围了上来。
    “哇,真好看。”清笙看着气质飘然的玄恒,惊叫一声,“我的眼光果然是最好的。”
    荀音绕着玄恒走了一圈,最后看着玄恒道“嗯,不错,很好,翩翩佳公子的感觉。”
    玄恒脸色微红,连连摆手,“与往常一样罢了,哪有什么不同。”
    “人穿上新衣服就是不一样呀。”清笙和荀音手挽手,眨着眼睛说道。
    “难道你不喜欢吗?”荀音轻蹙着眉头道。
    玄恒笑道“没有没有,我很喜欢。”
    清笙笑盈盈的,“这才差不多,好音儿,我们走吧。”
    荀音点了点头,然后揽着清笙离开了。
    ‘吱呀’,三清大殿的门被推开了,太衍手持一件玉柄拂尘,自大殿内缓步走出。
    玄恒见了,赶紧上前拜见,“祖师”。
    太衍点点头,抬头看天,只见白云飞散,九天湛蓝,山林悠悠一片和风顺畅。
    “清河村怎么样了。”太衍问道。
    玄恒答道“一切已经恢复如常。”犹豫了一下,玄恒又道“弟子擅自将往日所得银钱发与他们,充作重建之用。”
    太衍摆摆手,“些许小事,不必报知于我。”
    说完,太衍执着拂尘对天一挥,一道流云自天外飘然聚起,然后飞落而下。
    虚渺渺,飘荡荡的白云落到太衍面前,幻化出一个苍老的人形。
    那苍老的人形对着太衍抱拳作揖,太衍也恭身还礼。然后太衍正声道“清河村今后五十年无有灾劫。”
    那苍老的人形跪了下来,对着太衍三拜九叩,然后太衍拂尘又是一挥,一道青光便带着他转世去了。
    “祖师,刚刚那是?”玄恒看着青光远去的方向,不解的问道。
    “清河村村老,一位上士。”太衍清声道。
    太衍看着玄恒,“上士出自何处?”
    玄恒答道“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何解呢?”太衍又问道。
    玄恒想了想,回答道“我记得祖师曾对村老说过人有三等的话,当时村老听后,深以为然。”
    “他也是这么做的。”太衍说道。
    玄恒道“所以,具有上等智慧的人,听了‘道’的至理后,会努力的去追随和实行。中等智慧的人,听了‘道’的至理后,会将信将疑,不摒弃也不会去实践。至于下等智慧之人,一旦听说‘道’的道理,他就会大声嘲笑,如果不被这种人嘲笑,那‘道’就不足以被称之为‘道’了。”
    “善。”太衍微笑着点了点头,看着玄恒道“要做上士。”
    “是,祖师。”玄恒恭身应道。
    “祖师,弟子有时要向祖师请示。”玄恒道“弟子好友相约”
    太衍哈哈一笑,“既然好友相约,你便去吧,何时归来,你自己决定。”
    玄恒叩首,“谢祖师,弟子告辞。”
    “去吧。”
    玄恒牵着一匹高大威猛的马,背着一个包袱就朝山下走去,结果没走几步,就碰到了上山来的徐翰文一行人。
    徐翰文远远就看到玄恒一身道袍,风姿绰然,于是停下脚步,朝着玄恒拱手一拜,起身叹道“嗬!好俊的马儿!”
    玄恒见了,也连忙回礼,并开口问道“尊客何来?”
    徐翰文道“在下徐翰文,添为崇文县县令,今日视察乡情,偶闻此间太衍道长仙名,特来拜见。”
    玄恒一惊,连忙道“原来是县尊大人,有失远迎,万勿见怪。”
    徐翰文拱手道“敢问道长名讳?”
    “贫道玄恒。”玄恒答道。
    “原来是玄恒道长,不知太衍道长可在观中?”徐翰文问道。
    玄恒抓住马儿缰绳,站到路边,道“既是拜访观主,县尊可直去观中,贫道要赴友人之约,便不引送了。”
    徐翰文笑道“道长请便。”
    玄恒拱手行礼,然后就下山去了,里正站在后边,怒气冲冲地道“这道人好生无礼,他便是引见一翻又有何妨碍!”
    “此言差矣。”徐翰文笑着,感慨道“真隐居之贤士也。”
    太衍独自来到道观外面的一座新盖的大茅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