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清理计划-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秀微微一笑,道:“你的妻子,是马援的孙女,马姜,对吗?”
    陈景武继续回道:“是的,陛下。”
    刘秀点点头,“那你可知,太子刘庄前日里为马氏族人求情,朕也不曾应允。”
    陈景武摇头道:“此事小臣倒是不知,只是小臣知道,为人当重忠孝。马姜是我妻子,其父马防是我岳丈,岳丈有难,做女婿的当然不能坐视。我大汉以孝治国,小臣又岂能畏缩呢。”
    “哈哈哈。”刘秀大笑,点头道:“好,好,说得好。”
    随即,刘秀脸色一转,道:“不过,虽然说得很好,但此事朕意已决,你无须多言。念在你无官职在身,又有一颗孝心,所以朕就不责罚你了,你下去吧。日后在太学中好好读书,我大汉的三公九卿,未必没有你的位置。”
    陈景武闻言,并不意外,因为他早知道会如此。说不知道太子被骂,只是为了避嫌而已。
    他自己人微言轻,他只是太衍的弟弟,不是太衍,皇帝能这么心平气和的和他讲话,已经是给他很大的面子了。
    于是陈景武抱拳道:“陛下,其实下臣此来,除了上面那件事以外,还有一件事要向陛下禀奏。”
    刘秀点点头,道:“奏来。”
    然后陈景武将怀中的紫檀木盒取了出来,捧在手中说道:“这是建武二十三年,兄长离开关中前往吴郡时留下的盒子。他嘱咐我们两年之后再打开,如今两年之期已到,下臣打开木盒,却发现是兄长让我呈递给陛下的。”
    “哦?”听说这木盒是太衍特地留下来给自己的,刘秀脸色微变,整个人都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第一百三十二章 恩赦(1)
    “呈上来。”刘秀开口说道。
    中常侍来藤走下玉阶,从陈景武手中接过紫檀木盒,他先是打开木盒看了一眼,见里面只是躺着一枚扁长的玉章,然后才送到刘秀的面前。
    刘秀坐回御座,接过木盒将其打开,然后伸手从木盒中取出了那枚玉章。
    在玉章入手的那一刻,一道璀璨的清光突然从玉章内迸发而出,随后直直的落在了刘秀的身上。
    “陛下。”中常侍以及文武百官们惊叫一声,刘秀抬手喝止众人,道“众人勿动。”
    中常侍缩回脚步,而下面的百官也一脸担忧的看着上方的刘秀。
    刘秀看着众人道“尔等勿动。”
    然后刘秀便被清光罩住,整个人直直的坐在御座上,眼睛眨也不眨,身体动也不动,只有还在缓缓鼓动的胸口可以看出他还活着。
    刘秀身体一片飘飘然的飞在就在天空中,他踩着云朵,俯瞰着下方万里山河。
    “朕成仙了吗?”这种感觉让刘秀十分舒服,身体上的一切感觉都消失了,只有轻飘飘、暖洋洋的舒适感。
    他抬头看着头顶青霄,忽然纵身一跃,冲天而起。
    在向天上飞的过程中,忽然一声闷雷响起。
    刘秀身体陡然一震,随后身上一阵撕裂般的痛苦传来。
    就在此时,一道玄光罩住刘秀,刘秀感觉自己即将撕裂的身体又重新恢复了原样。
    他转身一看,一名道人剑眉星目、身形伟岸,周身仙光凛凛,玄意澈澈。目似清泉照神彩,面如霜雪凝清华。
    清风拂动之下,道袍烈烈,鹤带飘绫。
    “你是?”刘秀看着眼前这个神仙一般的道人,顿时有些疑惑的问道。
    太衍打了一个稽首,笑道“陛下,不认得贫道了吗?”
    说完,太衍手中拂尘一摆,又变成了陈景文的模样。
    “!!”刘秀大惊,紧接着太衍又变了回来,刘秀叹道“大真人真乃神仙中人。”
    太衍摇头一笑,然后上前对刘秀道“让陛下受惊了。”
    刘秀摆手说道“无妨无妨。”
    然后他转头上下一看,道“这里是?”
    “吴郡。”太衍说道。
    “哦?”刘秀一怔。
    太衍道“陛下,现在的你并非凡体,而是魂魄出窍。”
    “魂魄出窍?”刘秀问道。
    “对,陛下,贫道请陛下来此,是想带陛下去看一些东西。”太衍缓缓说道。
    “看什么?”刘秀好奇的问道。
    太衍笑道“看三百年以后的世界。”
    刘秀猛然一震,看着太衍不敢置信地道“三百年以后的世界?”
    太衍点头笑道“正是。”
    说完,太衍拂尘一摆,周遭时空轮转,太衍和刘秀霎时间消失在重重白云之上。
    当两人再次出现时,已经是三百年后的世界了。
    此时太衍与刘秀站在九霄云中,俯瞰着整个华夏大地。
    太衍用神通让刘秀站在万里高空,就可以看清整个华夏正在发生的一切事情。
    然而看到的第一件事,就让刘秀大惊失色,“晋?大汉亡了?”
    太衍点点头,道“三百年后,大汉亡了。”
    刘秀有些不敢置信,自己亲手复兴的汉室,这么快就亡了?
    “并不快。”太衍仿佛知道刘秀心中在想些什么,说道“陛下,这是三百年后。”
    听到太衍的话,刘秀那受到剧烈冲击的心才好受了一些。
    然后他便看到,这个晋国是有多么混乱。
    不仅让一个脑瘫儿做皇帝,皇后竟然敢公然秽乱后宫,造乱国家。
    刘秀接着往下看,越看越是鄙夷,就这晋国,竟然可以取代自己的大汉?
    随后,晋国发生内乱,八王混战,致使中原混乱,周边游牧大举入侵。
    匈奴、鲜卑、羯、氐、羌攻入华夏,竟然相继攻陷了洛阳和长安。
    再然后晋室南迁,衣冠南渡。
    堂堂华夏,竟然被胡人攻陷了大半,随后,整个华夏陷入了长达三百多年无休止的混战之中。
    三百年后,一个叫隋的国家统一华夏,建立了一个不亚于大汉的王朝。
    但这隋和秦一样,同样二世而亡。
    二代替隋朝的,是一个叫‘唐’的王朝。
    唐王朝内修政理,外服四夷,开疆拓土,文治武功,竟然在疆域上一度超越了大汉。
    从此,人们将‘汉唐’并列,这两个字成为心目中强盛国家的象征。
    看到这里,刘秀是即惆怅,又激动,虽然大汉不在了,但这个名字却已经成为了后人心中的丰碑。
    短短一瞬间,刘秀就已经看了将近六百多年的事情。
    再然后,唐王朝灭亡,刘秀同样发出一声唏嘘感叹,如同大汉一样,强盛不已的唐王朝也崩溃灭亡了。
    紧接着便是更加混乱分裂的五代十国,混乱纷争百多年,被一个叫‘宋’的朝代‘统一’。
    但相比于汉唐,这个宋无论是疆域还是文治武功,都差强人意。
    文少豪迈,武无德彰。最后跟那个晋朝一样,偏安一隅,就连两个皇帝也被胡人抓走,皇后妃子惨遭羞辱。
    刘秀看到这里,不由得掩面哀叹,“世宗常以吕后与单于通书为耻,却也难及此辱之万一。”
    世宗,就是汉武帝,当年汉武帝看到匈奴单于在刘邦死后,写信调戏吕后,而吕后却低声下气的给匈奴单于回信,汉武帝刘彻每每看到这里,都深以为耻。
    但是和靖康耻比起来,吕后那个都不及其万分之一。
    最后,刘秀看到匈奴所在的地方,一个强大的蒙古帝国兴起,最后摧枯拉朽的灭了所有他接触到的敌人,宋也在其中。
    大元入主中原,统治了华夏。
    刘秀难以想象有朝一日匈奴入主中原会是什么样子,他想象不出来。因为这根本不可能,不只是他,所有汉朝的百姓从心底里就从不认为那些胡虏能入主中原。
    元,不到百年而亡,但紧接着,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崛起了。
    明,由南至北,在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从南到北的统一,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创了一个更加强盛的洪武盛世。
    这个洪武盛世,不是明朝自己吹嘘的,而是替代它的清朝评价的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但三百年后,明亡。
    一个从白山黑水中走出来的渔猎民族,趁着中原内乱,打了进来,再次入主中原。
    又三百年后,西方的巨舰大炮轰开了华夏的大门,刘秀看着岁月变迁,看着战争方式的演变,看着时代的变化,看着那让他都感到恐惧的世界大战。
    从火铳到机枪。
    从马车到坦克。
    从楼船到军舰。
    从信鸽到电话。
    从风筝到飞机。
    从投石机到导弹。
    从石头到核武。
    这一切都让刘秀看得浑身战栗,看得目瞪口呆。
    ‘哗’眼前物换星移,现代世界瞬间从刘秀眼中消失,太衍与刘秀再次回到了大汉朝的天空。
    “好蓝的天,好白的云啊,好干净壮丽的山河啊。”刘秀回到大汉朝天空的那一刻,心底竟然首先涌现出的是这样的情绪。
    太衍开口道“陛下,你抓捕马氏一族,无非就是抑制门阀世族,抑制那些豪强兼并土地。”
    “但陛下,历史大势永远在向前,并不是处决马氏一族,就能化解抵挡的。”太衍缓缓说道。
    刘秀转头看着太衍。
    太衍继续说道“没有万世不朽的国家,只有万世不朽的中华。”
    “陛下杀了马氏一族,只能抑制一时。大汉后世子孙,谁能又如陛下这样呢?汉高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这些雄才大略的皇帝,哪个能料到身后的子孙会如此不孝,以至于江
    山败坏,最后被王莽篡逆。陛下这才剑履俱奋,领袖群雄,兴复汉室。”太衍淡淡地说道。
    “没有万世不朽的国家,只有万世不朽的中华”刘秀喃喃自语着,脸上露出极其复杂的神色。
    太衍看着他道“陛下,马援已死,杀他家人并无任何意义。”
    说完,太衍对着刘秀拱手一拜,“贫道话已至此,望陛下三思。”
    刘秀看着太衍,忽然问道“我能看看那三百年间的事情吗?”
    太衍摇头道“不行,陛下。而且贫道今天带陛下去看的那些事物,陛下也不能对任何人说。否则历史变动,大汉有提前覆灭的危险。”
    历史是不能说变就变的,太衍也没有这个权利,因为历史的变动,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命运那么简单,而是历史数千年内百亿生灵命运的变迁,谁也承担不起这个因果。
    随随便便就说出改变历史的人,是不了解历史的厚重的。
    太衍说完,手中拂尘一摆,道“贫道先送陛下回去,等来日贫道再回京拜见陛下。”
    “大真人”刘秀刚要说话,便感到一股大力涌来,然后瞬间将他送回了洛阳南宫大殿的肉身之中。
    “大真人留步!”刘秀本来僵直的坐在御座上的身体突然一震,随后大喊着站了起来。
    下方的百官和陈景武,无不一脸愕然的看着突然站起并高呼大真人的刘秀。

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赦(2)
    刘秀看着满朝文武,看着威严的南宫大殿,脑子里突然生出一种时空错乱的荒谬感。
    “我是刘秀我是大汉皇帝?”
    “不对,大汉很快就亡了那我是什么?”
    “我是刘秀?还是大汉皇帝?”
    刘秀目光出神的看着前方,下方的大臣们见皇帝突然变得跟个傻子一样,纷纷露出了担忧的神情。
    “陛下?陛下?”太傅邓禹上前叫道。
    刘秀猛然回过神来,看着下方的邓禹,心中不由得找回一丝真实感来。
    随后他跌坐在御座之上,无比疲惫地挥手道“退朝。”
    “陛下?”中常侍来藤微微一怔,低声唤道。
    “退朝!”刘秀突然大吼一声,来藤浑身一颤,连忙喝道“陛下有旨,退朝。”
    然后刘秀又开口道“等等。”
    正满心疑惑准备转身离去的百官又回过身来,拜道“陛下。”
    刘秀说道“停朝三日,朝中一切事务由太傅主持。”
    邓禹眉头一簇,上前问道“陛下,是否圣体欠安?”
    刘秀摇摇头,说道“领旨便是。”
    邓禹闻言,不敢再问,手持玉笏恭身道“臣领旨。”
    “都退下吧。”刘秀最后挥手说道。
    文武百官相继退去,最后陈景武也有些迷茫的站了起来,然后退出了南宫。
    他不明白,兄长留下的是什么东西,竟然让陛下变成了这个样子。
    离开南宫之后,朝中一众公卿大臣们呼啦一下把陈景武围在中间。
    太傅邓禹朝陈景武问道“那木盒中放的是什么东西?怎么把陛下变成了这个样子?”
    “是什么东西?”
    “那真的是大真人给你的吗?”
    “你快说啊。”
    周围的开国功勋们一脸焦急,七嘴八舌的朝陈景武问着。
    陈景武也摸不着头脑,道“这的确是兄长留下的,只是那玉章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也不太清楚,诸位大人问我,我也不知道啊。”
    “嗨!”左将军贾复看着陈景武叹了口气。
    最后,众人聚集在南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