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真的追查起来,我们去哪里都没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马姜脸色一变,说道:“那该怎么办?”
陈景武沉凝道:“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呆着。”
马姜焦急地道:“那万一查出是你怎么办?”马姜急的原地打转,她家人被捕入监牢时,都不见她如此焦急过。
陈景武坐下来,缓缓道:“不是万一,是肯定会查出来的。”
“那你还不走?”淡竹又急又怒的吼道。
“不得放肆。”马姜朝淡竹呵斥道。
淡竹被马姜呵斥一声,气的双目圆瞪,眼眶泛红。
而陈景武却站起来说道:“不等他们来查,我自己去见陛下。”
“什么?!”马姜一惊,“你疯了吗?那梁松可是舞阴公主的丈夫,你这样去见陛下你要是有什么闪失,我我怎么办?”
陈景武道:“祸是我闯的,与你无关。”
“什么叫与我无关?我是你妻子。”马姜大声说道。
陈景武看着她道:“傻,你马上去玉常宫,写信让三位道长发给我兄长,就说我在洛阳闯祸了。”
马姜一怔,随后立即反应过来,点头说道:“好,我这就去。”
陈景武道:“嗯,我先进宫去向陛下认罪,你一定要快,或许我还有救。”
两人一同出门,但还没有走出门口,就听到外面一阵马蹄声响。
随后陈景武家的院门被猛地推开,一群身着金甲金盔,手执长刀利剑的羽林军齐刷刷的冲了进来,将陈景武等人围在中间。
“完了。”马姜脑袋一蒙,差点没晕过去。
而陈景武倒很坦然,目光淡定的看着走进来的那位官员。
只见这名官员走进来之后,目光朝陈景武一扫,然后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高喝道:“广德郎陈景武接旨。”
陈景武一怔,接旨?不是来抓我的吗?
但陈景武还是立刻跪了下来,高声道:“下臣接旨。”
第一百三十七章 告状
诏书打开,却没有正式的宣读,而是带着家常式的问话“陛下问你,太学的书读完了吗?”
陈景武回道“回陛下,没有。”
官员点点头,又看着诏书问道“陛下问你,一天到晚很闲吗?”
陈景武又回道“回陛下,不闲。”
官员点点头,继续问道“陛下问你,家里缺吃穿用度吗?”
陈景武一怔,随后回道“回陛下,不缺。”
官员再次点点头,随即忽然问道“陛下问你,知罪吗?”
陈景武顺口就答道“臣知罪”说完,他猛地抬起头来。
只见宣诏的官员正笑眯眯的盯着他,一旁的马姜身子一软,差点倒在地上,还好淡竹将她扶住了。
陈景武说完之后,也意识到了陛下已经知道自己刺伤梁松的事情,于是问道“大人,陛下要如何处置我?”
“处置什么?”官员淡淡地道“陛下有令,着你立刻回太学读书。还有,带上你的家人一起去。陛下已经将太学旁的宅院赐给了你,今天就出城,以后没什么事,不要老往城里跑。等你太学结业后,朝廷另有任用。”
“”陈景武微微一滞,随后猛然拜伏下去,高声喊道“下臣领旨,谢陛下恩典。”
宣诏的官员上前,将手中的诏书递给了陈景武,然后笑着说道“广德郎,准备搬家吧。”
随后一名羽林郎官走上前来,对陈景武说道“广德郎,我等奉陛下之命,前来送你出城。”
陈景武看着周围威猛高大的羽林士兵,笑着说道“好,多谢诸位了。”
洛阳县令董宣正在县衙中查看关于梁松被刺的文档记录,因为中郎将梁松还在昏迷,他们自然不可能亲自去问梁松,只能自己调查。
不多时,有差役来报,说宫中来人了。
董宣有些诧异,宫中来人?
于是他起身迎了出来,只见一名小黄门带着两名期门士兵走进了洛阳县衙。
“陛下口谕。”小黄门来到董宣门前说道。
董宣以及身边的县衙官员连忙下跪接旨,随后小黄门昂胸凝声道“陛下口谕,中郎将梁松遇刺一案,不必再查,即刻结案。”
“结案?”董宣愣了愣,道“但真凶还未归案。”
小黄门道“陛下钦定结案,不必再查了。”
董宣闻言,也没什么好说的,拜道“臣领旨。”
小黄门宣诏之后,便转身离去了。
而县衙主薄此事在董宣身后问道“县令,陛下为什么早朝还让你严查,此时却又改口了呢?”
董宣低头琢磨片刻,然后说道“怕是这个凶手连陛下也不愿得罪吧。”
“还有陛下不敢得罪的人?”主薄听着这话,颇觉荒谬地说道。
“有。”董宣抬起头来目光直直的看着主薄说道。
主薄脑子灵光一闪,瞬间豁然领悟,“大真人”
想到打真人,主薄立刻就知道了凶手是谁,是大真人的弟弟陈景武。
董宣看到主薄明白了过来,也不说话,自顾自的朝衙堂走去,边走边说道“立刻召回所有在外查案的差役和士卒,然后销档结案。”
“喏。”主薄恭身应道。
对于董宣的脾气,他早就看得很清楚。
如果是一个百姓在大街上被刺杀,那董宣是无论如何也要彻查到底,就连皇帝的口谕他也能不管不顾。
但如果是皇亲国戚,权贵豪门,那董宣只是会尽自己的本分而已。
现在皇帝说不查了,那就不查了吧,反正你们这些皇亲国戚、权贵豪门一天到晚也不干好事,受点教训是应该的。
这就是董宣的性格,虽然颇为极端,虽然有些分裂,但至少在他的治下,百姓不会受到那些权贵们的欺凌。
当舞阳公主得知董宣撤回了所有查案的人,并且将此案销档结案之后,带着梁府上百名家丁浩浩荡荡的冲到了洛阳县衙。
一百多名家丁将县衙围成一团,门口守卫的差役直接将手按在了刀柄上。
当舞阳公主从马车上走下来时,一脸警惕的差役们一怔,随后纷纷下跪参拜。
舞阳公主冷冷地道“董宣呢,让他来见我。”
一名差役话也不敢说,转身就朝县衙内跑去。
不多时,董宣便带着主薄等人从县衙内走了出来。
“臣董宣,拜见舞阳公主。”董宣拱手拜道。
舞阳公主冷冷地看着董宣,问道“行刺我夫君的凶手抓住了吗?”
董宣摇头道“没有。”
舞阳公主怒道“那你为何结案?!”
董宣道“陛下有口谕,让臣结案。”
“混账,分明是你假公济私,包庇凶犯,你这是矫诏,是谋逆!”舞阳公主指着董宣鼻子怒斥道。
董宣岿然不惧,他目光一扫外面那些将县衙围起来的梁府家丁,道“是不是矫诏,殿下可以去问陛下。只是殿下你带着梁府家丁,包围洛阳县衙,你想干什么?”
舞阳公主愣了愣,看着董宣道“你什么意思?”
董宣道“殿下是要杀官造反吗?”
舞阳公主闻言一怔,随后失笑道“我?我造反?董宣,你失心疯了吧?这大汉天下都是我刘家的,我造反?”
“既然不是造反”董宣先是低声说着,随后猛地怒吼道“那为何带人围住县衙!县衙乃朝廷公门,你带私兵围困,不是图谋不轨又是什么?!”
舞阳公主被董宣一吼,吓得浑身一颤。
等她反应过来时,脸色瞬间通红,整个人又气又羞又怒,最后眼眶一红,指着董宣道“好你个董老虎,竟然敢呵斥我?你等着”
舞阳公主说完,甩脸转身,走上马车,朝车夫喝道“进宫,我要去见陛下。”
车夫闻言,立刻一鞭子抽在,马背上,然后直接朝着皇宫方向去了。
那些围住县衙的家丁看着自家主人都走了,也都从先前的气势汹汹,变成了灰溜溜的模样,跟在马车后面离去了。
主薄有些担忧地道“舞阳公主是陛下爱女,他如果去在陛下那里告县令你的状”
董宣看着主薄,指着自己脖子说道“我的董宣的脖子可以断,但向这些权贵低头,不可能。”
第一百三十八章 尾声
舞阳公主到了皇宫,立刻就到刘秀面前告了董宣一状。
刘秀听着舞阳公主的言语,问道“你说他不仅辱骂你,还想要图谋不轨?”
舞阳公主跪在地上,说道“是,那董宣不仅对我恶言相向,还包庇刺杀中郎将的凶手。陛下,中郎将可是我的丈夫,您的女婿,是大汉朝的驸马。他竟然包庇刺杀驸马的凶手,这不是图谋不轨又是什么?”
刘秀闻言,淡淡地道“哦,原来是这样。”
舞阳公主连忙说道“还请陛下严惩董宣,再另外派人缉拿刺杀中郎将的凶手。”
刘秀抬头看着舞阳公主,说道“不必了,包庇那凶手的不是董宣,是朕。”
“什么?!”舞阳公主脸色一变,随后无比委屈地道“陛下,父皇,您为什么要这样?”
刘秀笑道“朕这也是为了你好。”
舞阳公主道“为了我好?为了我好就应该抓住凶手!否则我公主的脸面往哪里搁?”
刘秀道“现在丢了脸面,总比以后丢了命好。”
“?”舞阳公主抬头,满脸惊疑的看着刘秀。
刘秀叹了口气,道“朕可以告诉你,刺伤中郎将的人,是大真人的弟弟,广德郎陈景武。”
舞阳公主满脸愕然,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马氏一族。”刘秀说道。
舞阳公主闻言,一阵沉默,她也明白了过来。梁松诬陷马援,她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父女二人沉默良久,最后舞阳公主说道“这大汉是我刘家的,还是他们陈家的。”
刘秀听到这话,忽然怅然一叹,道“以后谁知道是谁家的呢。”
舞阳公主骇然的抬起头来,仿佛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刘秀。
刘秀目光平淡的看着舞阳公主,说道“今天说的话,不许传出去,明白吗?”
舞阳公主此刻感到刘秀十分的陌生,那种感觉,就像刘秀是一个活了千年,看透世事的老怪物一样,这种感觉以前从来没有的。
“好了,你回去吧。”刘秀缓缓说道。
舞阳公主失神地道“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还要封他为大真人?”
刘秀听到这话,就知道舞阳公主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
他耐心地道“大真人不是因为朕封他,他才有法术神通的,而是因为他有强大的法术神通,所以朕才封他为打真人。”
最后,刘秀道“大真人不会对我刘氏江山产生威胁,但当我刘氏江山有危险时,只有他才能保我刘氏子孙,你明白了吗?”
说完,刘秀挥了挥手,道“如果不明白,就回家去想明白吧。”
舞阳公主默默地起身拜道“喏,儿臣告退。”
中郎将梁松被刺一事,就这样消停了下来。
没过多久就被人忘得干干净净,唯一没有忘记的,就是窦固。
“我听姐姐说,陛下亲自出面,为那凶手开开脱。”涅阳公主对窦固说道。
窦固闻言一阵默然,然后又问道“那长公主有说凶手是谁吗?”
涅阳公主摇摇头,道“没有,她不敢说。”
“哦。”窦固闻言,心头敞亮开来,他大概已经知道是谁了。
“中郎将的伤势如何了?”窦固又问道。
“玉常宫的三位道长送去了疗伤丹药,除了还在昏迷以外,现在没什么大碍了。”涅阳公主说道。
“嗯。”窦固点点头,然后拿起玉案上的竹简看了起来。
涅阳公主见窦固看似在认真看书,其实心思根本不在竹简上面,也不点破,轻轻坐到了他的身边。
五天之后,五千大军护送着伏波将军马援的遗体回到了洛阳。
刘秀当即下旨,命在洛阳的马氏族人,随着伏波将军遗体一起返回关中。
马氏族人在南宫宫外跪谢拜辞,然后带着马援的遗体回关中去了。
马氏族人出了洛阳城,经历过这些天的大起大落,对于马援身死的悲伤已经消去了大半。
如今的他们,只想将马援带回关中安葬之后,就去过平凡的日子。
陈景武与马姜候在城外,他们要送马援和马氏族人一程。
在陈景武与老夫人、马寥等人说话告别时,马防把马姜叫到了一边。
“爹爹,怎么了?”马姜疑惑的朝马防问道。
马防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布袋,递给了马姜。
马姜接过布袋一看,里面竟然装了满满一袋子的铜印。
“这是?”马姜看着铜印,颇为惊奇的问道。
马防说道“这是我们家在洛阳的二十六处产业,原本以为一切都要完了,结果却是如此。昨天我已经将这些铜印全部取了回来,现在把它们给你。这些产业都是在朝廷有登记的,凭证就是这些铜印,你收好。”
马姜脸色一变,连忙说道“不,这太多了。”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