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清理计划-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时出现,结局如何,中间有何变数,太衍只需心念一动便能知晓和改变。
    但是修为寄存大道后,他就只能做到预测一个事物何时出现,有什么变数,有什么结局。但因为只是预测,所以就会有误差,有误差就很难去进行改变。
    清笙的死,就是这种关系的一种体现。
    不过,这些对于太衍来说,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他就算想要取回大道修为也只是一念之间,但他既然已经将修为寄存,自然不可能轻易取回。
    太衍踱着步,走出三清大殿,道袍衣襟无风自动,衣袍发带飘若流云。
    太衍来到了荀音的房中,看到陈大叔正坐在椅子上,靠在书桌前休息。
    “呀,是观主。”陈大叔看到太衍走了进来,连忙起身道。
    太衍笑着对陈大叔道“幸苦了,你先回去吧,不然牛婶又要担心你了,这里有贫道在。”
    陈大叔也挺耿直,闻言就道“那就麻烦观主了,我明天再上山来。”
    “好。”太衍点头道。
    陈大叔走后,太衍将椅子放在床边,然后坐在上面,目光平静的看着躺在床上的荀音。
    此时她紧闭着双眼,双拳死死的握在一起,眉头时而皱起,时而松开。时而泪如雨下,时而喜笑颜开。
    “心结纠缠绕灵台,人间何处不见哀。若弃人情歌仙笏,一朝参得道门开。”太衍清声诵唱,霎那间九天荀音飘渺浩荡,满室清光沐沐生华,仙香满灵台,流光洗神魂。
    荀音顿时睁开眼睛,上半身直直弹起,她神魂剔透,双目清明的看着太衍。
    太衍也看着她,淡淡道“笙儿的遗体在偏殿停放。”
    荀音眉头挤在一起,脸上不停抽搐,她似笑非笑,原本迷人可爱的樱桃香唇也随着脸上的抽搐而变形。
    眼泪就像决堤的江河一样冲刷着她的脸庞,嘴唇咧着,却不见有声音发出。
    “观主”荀音闷声呜咽的叫着,泪水不断落下,瞬间就打湿了棉被。
    太衍就静静的看着她,既不开口安慰,也不递去手帕,就那样坐在那里。
    荀音就这样在太衍的注视下哭了半个时辰,等眼泪干了,眼眶红肿了,才抽抽搭搭的停下来。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屋内逐渐变得昏暗。
    突然,一抹霎是好看的桃红色彩霞从太衍手中绽放出来。其色灿若烟霞,似琉璃光转,日月辉耀。
    俄而,自那烟霞之内,一颗粉嫩的桃株缓缓出现,它静静的躺在太衍手掌之中,玲珑剔透,粉嫩馨香。
    “出来吧。”太衍轻轻唤道。
    一个不到一寸高的可爱小人从小桃株里飘了出来,她那双灵动的眼神四处转动,看到太衍时,惊奇地说道“咦?观主?我不是转世去了吗?”
    “看你后面。”太衍笑着对小人说道。
    小人转过身去,只是片刻,便惊呼道“音儿!!!”
    荀音红肿的眼睛看不太清那么小的人儿,只是听到这个无比熟悉的声音,整个人却猛然一颤。

第二十章 人心好静欲犹牵
    荀音飞身扑了过来,那娇小玲珑的清笙只感到一阵强大的气血涌了过来,尖叫一声,整个身体立即崩散。
    荀音双手撑在床上,目光怔怔的盯着太衍手中的桃株,她抬起头,看着太衍。
    太衍温声道“它叫‘映心桃’,我已将笙儿神魂摄入其中,只要你将它种下并用心血浇灌,便会自动吸纳日月精华,吞吐紫气灵光,等映心桃长大后,会结出一枚桃子,到时笙儿便会化人复活。”
    “刚刚那是笙儿的神魂显现,只是她还太过弱小,受不了生人的血气。”太衍说道,
    荀音眼中泛起无比明亮的光芒,那是希望的光彩。
    太衍捻起桃株,荀音连忙捧起双手,太衍将桃株轻轻放到荀音手中。霎那间桃株流光溢彩,馨香扑鼻。
    那桃株落到荀音手中,荀音只感到好似有一颗心与自己的心连接到了一起。那种感觉无比温暖。
    “是笙儿,真的是笙儿。”荀音的泪水又滚落下来,捧着桃株泣不成声。
    太衍静等她哭过,方才说道“你要在二十四个时辰内择选一处将其种下,不然时辰一过,笙儿就会魂飞魄散。你更要仔细看护,若在生长之中被人毁坏,被天地摧折,都会导致笙儿魂飞魄散。”
    太衍站了起来,淡淡的看着她“你还有考虑的时候,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到,可以告诉我,我现在就可以送笙儿去转世。”
    荀音捧着桃株,脸色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她不断的问自己,能保护好笙儿的神魂吗?
    现在去送笙儿转世,她没有任何风险。
    可是一定要用桃株孕养神魂,万一中途出现任何变故
    我不能这么自私荀音想着
    “观主”荀音叫道。
    “送笙儿去转世吧”荀音低着头,喃喃道。
    ‘嗡’一阵绚烂的光华自荀音手掌中闪现,一抹桃光射入虚空,两行模糊的字迹出现在荀音面前。
    “愿与卿相伴,无惧魂魄散。”荀音认得,这是笙儿的字迹。
    “笙儿”荀音看着那十个字,幽幽叫了一声。
    一阵清风吹入,将那十个字无情抹掉。
    “她自己已经决定了。”太衍说道。
    荀音捧着桃株,跳下床铺,跪在太衍面前,“求观主指点。”
    太衍看着她,道“跟我来吧。”
    玄都观外,悬崖边,迎风向阳处。
    荀音按照太衍的话将桃株放到泥土之上,然后用刀将自己的手指割开一道伤口,挤出鲜血滴在桃株之上。
    那桃株被荀音的鲜血淋的颤颤抖动,身枝和嫩叶越发的鲜艳起来。
    但就这点血,远远不够。
    荀音依次将十根手指划破,鲜血迅速的淋到桃株的身上,而桃株也迅速将这些血液吸收,没有一点浪费。
    ‘嗡’当荀音脸色泛白,头晕目眩的时候,那桃株绽放出一道灼人的光华,在夜色下显得极为耀眼。
    在那华光之中,桃株慢慢直起,扎根入土,枝叶上扬,只是一盏茶的时间,便在地上生长为一株七寸高的小桃树。
    小桃树嫩叶翠绿,身枝玲珑,仔细看时,隐隐还能看到周身在散发出一阵朦朦胧胧的红芒,稍微靠近一些,就能闻到一缕清然的馨香。
    荀音脸色苍白,精神却出奇的好,她依靠在旁边的青石上,看着太衍问道“观主,还需要怎么做?”
    太衍手托拂尘,淡淡的说道“此后每隔七日,你便要用鲜血浇灌。更要遮风挡雨,抵雷御火。一直到花开满树,结出桃子之时。”
    荀音低声道“血液浇灌容易,遮风挡雨我也能做到,可是天雷地火,我一介凡人,如何能行?”
    太衍看着她,不发一言,道袍摆动,发带扬空。
    荀音强撑着疲惫的身体,倔强的看着太衍。
    “观主,音儿知道你神通广大,也知道你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音儿别的都没有,只有一副女儿身。若观主慈悲,音儿愿意终身侍奉观主。”荀音低着头说道,晚风习习,乌云遮月,看不见她的面容。
    那小桃株一阵摇晃,似乎极为不安。
    太衍转过身去,负手淡淡地说道“贫道要你身体做什么?拿来种药还是烧火?”说完,太衍反手抛出一样物件,‘叮呤’一声落在荀音面前。
    荀音凝目看去,却是一根白玉发簪,发簪通体雪白,纹云坠饰,尖锐无比。
    “知道为什么叫映心桃吗?就是要用你的心血来浇灌才行。用此簪插入心脏,放出心血便可。”太衍语气中毫无一丝感情可言。
    ‘哗啦啦’桃树疯狂的摆动起来,上面的枝叶杂乱的摇动着。
    荀音直视太衍,“就是说,用一命换一命?”
    “怎么,你舍不得为她死?”太衍转身看着荀音,问道。
    荀音拿起那白玉簪,挑眉看着太衍,“为了笙儿,我纵死也甘愿,但观主此法,荀音不取。”
    说完,荀音将手中白玉簪扔回了太衍脚下。
    “我曾在观主的《易书》上看到过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就是风吹雨打,天雷地火么?”荀音转身,坐到映心桃树边,双目坚毅。
    “天覆地载,霜露钧养,我荀音何惧之有。”说罢,再也不看太衍一眼。
    云开雾散,月亮的光华又洒满大地,不知过了多久,荀音突然感到有些怪异,她回身一看,不知何时太衍已经站到了自己身后,正满脸笑意的看着自己。
    只见太衍将那白玉簪放到一本书上,再将那本书朝荀音递了过来。
    荀音微微一愣,随即赶快伸手接了过来,只见书皮上映着几个大字《含光炼霞心经》。
    当她的手再接触到白玉簪时,那白玉簪亮起一道乳白色的光晕,只见几个小字出现在白玉簪之上,正是‘还真逆云簪’。
    “这是我道门的修炼法诀和法宝。”太衍轻声说道。
    荀音怔然,鼻头一酸,猛然起身跪拜,双手抓住太衍道袍,唤道“祖师。”
    太衍道“入了我玄都观,当有道号,贫道赐你道号‘玄音’,明天记得下山去做几件道袍,进屋休息吧。”
    “不,祖师,我要守着笙儿。”她说着,又道“谢祖师赐名。”
    “嗯。”太衍点了点头,指着她手中的《含光炼霞心经》道“好自为之。”
    太衍回了观中,来到三清偏殿,看着清笙的遗体,拂尘一挥,便烟消云散了。
    太衍走出大殿,看着天上的皎皎明月,突然伸手一招,口中轻喝一声“风来。”
    ‘呜’‘呜’‘呜’骤然间,清朗的天空乌云密布,四方山林狂风漫卷,飞沙走石,树木弯折。
    只听外面一声惊叫,就见荀音摇摇晃晃踉踉跄跄的跑进了观中,将一张四面木桌举了起来,飞快的就朝外面跑去。
    太衍走入大殿中,端坐于蒲团上,闭上了双目。
    大风刮了一夜,整个道观被吹的一片狼藉。
    徐经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出了房间,看着东倒西歪的各种用具,目瞪口呆地道“山里也有这么大的风?”
    说罢正要去洗漱,突然眼前一闪,只见玄恒一脸严肃的出现在面前。
    “玄玄恒道长?”徐经叫道。
    玄恒不说话,看着徐经,突然塞给徐经一张书纸,然后便匆匆出了道观。
    徐经看着玄恒的背影,见他穿戴整齐,身背长剑而去。
    徐经有些茫然,他打开手中的书纸看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连忙飞奔出道观,却见到玄恒已经牵着一匹马儿下山去了。
    顶着风守了一夜的荀音,此时头发飞散,面容狼狈,衣服凌乱满眼疲惫的看着下山去的玄恒,又回身和徐经对视片刻。
    终于,徐经反应了过来,“太衍道长,不好了。”连忙朝三清大殿跑了进去。
    书纸上只写了短短的一句话,“祖师,弟子玄恒拜上,听了祖师的话,弟子已然顿悟。弟子欲赴雒州城助我好友,若此行不利,弟子定不辱我道门的三尺济世青锋。弟子玄恒三拜,弟子玄恒六拜,弟子玄恒九拜,弟子叩首!”
    “好!”太衍道了一声,然后哈哈大笑。
    “道长,您说什么?”徐经有些愣了,“道长,雒州城如今正被武修把控,玄恒道长去了,恐怕凶多吉少。”
    太衍起身摆手道“何足道哉,修行之人不证大道,便入轮回。”
    太衍看着徐经道“修道之人,本应无为而为。你可知什么是‘无为’吗?”
    徐经怔然,张口结舌道“无为就是无所作为吗?”
    太衍摇头,看着徐经道“无为者,无不为也!”

第二十一章 遣欲澄心神自静
    太衍看着跪在自己眼前的徐经,缓缓道“入我道门,空有满腹诗书却是不行。”
    徐经拜道“求观主指点。”
    太衍笑道“玄都观以西十五里处,有一座山,名曰‘原丘’,原丘之上有一只大虫,常日里伏山潜林,害人性命,你去把它杀死,将其尸首带回来,为民除害。”
    徐经愕然,他不由得想起了当初第一次和太衍见面时的场景原来这只老虎,是给自己留的吗?
    “我我一介书生”徐经呐呐无言。
    太衍道“书生又如何,你也是人,是万物之灵长。那老虎心智未开,神智蒙昧,有什么好怕。”
    徐经缩手低头,“我力气没它大,怕是一爪便能拍死我。”
    太衍摇头道“我道门弟子济世安民,纵然天雷解体,火海刀山亦是无惧,你如此畏畏缩缩,叫贫道如何收下你。”
    徐经语气虚浮地道“我只想与观主学一些济世安民的学问”
    太衍看着他,缓缓道“若连一只老虎也无法应付,还想要安定这天下亿万兆民吗?”
    徐经满面通红,羞愧难当,他拜伏在地,道“观主见谅,我确实胆小,不敢前去搏虎,只求能跟在观主身边学一些经世之学。”
    太衍摇了摇头,道“你且下去吧,观中藏书,你自可阅览,只是入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