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这句话,红叶便顺着法力感应,来到了镇妖观的地宫入口处。
只要有法力的人,都能感察到地宫的存在,更何况是红叶这样身具玄门正法的呢。
“晚辈红叶,拜见残松道长。”红叶抱拳朝地宫入口喊道。
只见地面上泛起一道道幽绿色的灵光,随后一道法阵出现在红叶脚底。
红叶并未躲闪,静静的立在法阵中央。
只见一道清光闪过,红叶只觉得眼前场景骤然一变,随后再出现时,已经到了地宫之中。
地宫四通八达,宽阔明净。
更有两侧墙壁上绘满了玄门符印,以及道门正令。
整座地宫威势无穷,正气凛然,哪怕是身具玄门正法的红叶站在这里面,也觉得有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在无时无刻的压制着她的妖性。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丹成出龙虎
一位身着道袍的老道人,身旁跟着一个小道童走了出来。
“红叶道友。”残松朝红叶打了一个稽首说道。
红叶上前还礼,然后说道:“冒昧打搅前辈,还请见谅。”
残松摇了摇头,伸手一引,道:“红叶道友请。”
红叶随着残松,朝地宫主殿走去。
一路上残松身旁的小道童不时的用眼睛偷看着红叶,红叶友善的朝他笑了笑,小道童却连忙转过了头去。
“残松前辈,这小道童是您的弟子吗?”残松摇摇头,说道:“他是外面观里的一个小童,聪慧灵秀,悟性极高。有一次仅凭本能便偶然发
觉了地宫所在,所以我便为他开了方便之门,让他随时可以进入地宫随我修习道法。”
红叶问道:“既然如此,您为何不收他为徒呢?”
此言一出,就连小道童也关切的看着残松。
谁知残松却说道:“我本是万千生灵游魂,被太衍真君点化,方有今日。我只求能功德圆满,镇压此地静待妖龙炼化,至于收徒传法,我更无此打算。”
小道童闻言,顿时一脸失望。
红叶随着残松进了主殿,只见这主殿巍峨广阔,十分之大。
“此乃九宫殿,乃是地宫主殿之一。”残松说道。
红叶抬头一看,只见大殿深处一座镇妖法剑,法剑高有四五丈,铜环衔令,威严明正。
而在大殿左侧,一名身着黑衣黑袍的妖野少女被四条锁链锁在那里。
那四条锁链虽然很细,但少女却不能举动分毫。
她此刻一脸颓废绝望的坐在那里,脸上布满了惊乱惶恐之色。
当她看着和残松一起进来的红叶时,妖异的眼睛里闪过一缕难以置信的神色。
随后她高声朝残松叫道:“道长,上仙,我知道错了,求你放过我吧。”
残松身旁的小道童呵斥道:“闭嘴,你这个蛇妖,乖乖等着被大阵炼化吧!”
原来这女子便是那黑蛇妖,她用目光扫了一眼小道童,然后又朝残松哀求道:“道长,她也是妖,为何你不抓她,只抓我?”
“道长,求你放过我这一次吧。”
“道长,数百年修行不易,求求您放过我这一次,以后我一定不再去骚扰世人。”
残松指着红叶道:“她虽是妖,却身具我玄门正法,凭这一点就能让贫道以同道相待。”、
“玄门正法?”黑蛇妖呆了呆,有些迷茫地道。
“不错。”残松点点头,“玄门正法,只有持身守正,摒斥奸邪的人才能修炼展现。否则若是心术不正,就算修炼我道门功法,也不会有玄门正法的效果。”
黑蛇妖闻言,立刻说道:“我愿意改邪归正,愿意修炼玄门正法。还请道长成全,我以后真的不敢了!”
残松目光一凝,这时一旁的红叶说道:“她虽然搅得零陵人心惶惶,但至少没有食人骨髓精血,只不过伤了一些飞畜家禽,算不得罪大恶极。”
残松笑道:“道友说的有道理,只是死罪虽然可免,但活罪依旧难逃。”
黑蛇妖一听这话,知道残松不会杀死自己了,立刻拜伏在地,高声说道:“两位道长大恩大德,我愿意为自己的罪孽受罚。今后也一定会改邪归正,多做善事。”
残松道:“那且要看你的改过之言是否是真心的了。”
黑蛇妖正要表示自己是真心悔过,但话还没出口就自己咽了回去。
残松很满意黑蛇妖的态度,于是带着红叶走到那镇妖剑碑下盘坐下来。
盘坐下来之后,残松才开口问道:“道友从哪里来?”
红叶愣了愣,然后说道:“不瞒道友,我从钱塘太一观而来。”
“哦?!”残松大吃一惊,“钱塘太一观,太衍真君仙隐之地?”
“是的。”红叶点头答道,然后手指一点,半空中陡然浮现出一道敕令,这正是太衍的真君敕令
残松顿时激动不已,连忙朝红叶问道:“太衍真君他近来可好。”
红叶道:“我也有数十年未回去了,不过祖师他这些年一直仙隐在观中,不曾现世,但从观主的信中看来,一切都好。”
红叶口中的观主就是太一观的观主桓恕了。
“好,好啊。”残松抚掌大喜,然后又看着红叶道:“道友游历天下,是为了”
“一是为了完成在人间行走的夙愿,二是历练修行。”红叶说道。
残松闻言,点了点头,道:“好,我虽不才,但于修行之道也算略有领悟,红叶道友若是不嫌弃,可在此多住几日,也好切磋道理,相互印证一番。”
“好,求之不得。”红叶感激地道。
就这样,红叶又在零陵镇妖观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五年。
五年过去,人世间的一切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红叶依旧是五年前的模样,除了气息威势越发强盛之外,没有丝毫变化。
而在这五年内,由于那黑蛇妖向善之心十分坚定,再加上红叶的说情,最终残松解除了困住她的镇妖锁链。
但那黑蛇妖却不愿意离去,发誓愿意跟在残松身边修行。
残松见她真心悔改,而且在自己身边修行,有自己看着总比跑出去要好。
所以残松便把黑蛇妖留在身边,和那个小道童一起跟着他修炼。
并且,残松还把太衍赐他的《太阴真经》前半部传给了小道童和黑蛇妖。
二人如获至宝,大喜过望,当即表示要好好修炼,日后多做善事,好报答残松的知遇之恩。
在这一年的春天,红叶辞别了残松,离开了零陵,继续向着南方的庐陵郡行去。
当红叶顺江而下,来到庐陵郡时。
发现这里的人都在谈论着一件奇事,那就是云锦山中一位神奇的道人。
红叶来到庐陵城外官道旁的一座小茶摊喝茶,一进来就听到一位先生在茶摊里面讲的唾沫横飞。
红叶坐下来仔细一听,只听那书生说道:“二十五年前,有一位道人来到云锦山中。当时道人来时,一眼便看出这云锦山乃是仙家福地,所以便扬言要在山中采药炼丹。”
这时茶摊里的一个人说话了,“你说这道人一眼就看出云锦山是仙家福地,可是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那先生看了说话的人一眼,道:“你肉眼凡胎,安能看得出来?”
众人一阵大笑,随后那先生说道:“那位道人从此便隐居在这云锦山中,这些年来只要上山的人都能看到他在山中采药的身影。”
茶摊里的几个樵夫说道:“这倒是不错,三年前我还碰到他了。虽然看上去须发花白,但面容却如婴儿一般红嫩。而且在山中行走步履矫健,就像是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样。”
这时茶摊中有人问道:“那几天前云锦山内的异象,就和这道人有关了?”
众人一听,顿时无比好奇的看着先生。
那先生点头道:“正是,我先前说了,那道人隐居在云锦山中炼丹。”
“那他炼成了吗?”有人问道。
先生说道:“当然炼成了,这位道长真是神人!他隐居采药二十五年,终于炼成神丹,所以才有几天前云锦山中九霞弥漫,龙虎俱现的旷世异象!”
“先生说的是真的吗?”有人问道。
那先生道:“这还能有假,太守大人已经到了咱们庐陵城,昨日亲自上山拜见了这位道长。而且,太守很快就会下令,以后云锦山就不叫云锦山了。”
“那叫什么?”一名猎户问道。
那先生笑了笑,说道:“龙虎山。”
第一百七十九章 问道
红叶随着各地慕名而来的人群上了龙虎山,方一进入此山,红叶便觉一股浓郁的仙灵气息扑面而来。
除了极其浓郁的灵气之外,还有一道浩然正大的威势笼罩在龙虎山的四方天地之间。
来到山中,只见苍松古柏,翠苒清幽。
只是众人来到山中后,却被两名童子拦住了去路。
只见为首的童子对众人打了一个稽首,道“诸位止步,师父正在山中清修,今日不见俗客。”
一名身着锦衣的男子闻言,立刻上前拜道“我等慕名而来,只为一睹仙颜,还请仙童成全。”
童子摇头道“家师有令在此,还请诸位见谅。”
众人一阵失望,童子看着众人失望的表情笑道“这山中景色甚美,诸位既然上得山来,为何不四处走走呢?”
“见不到仙师,纵然风景再美又有何用?”一名华服男子叹息着道。
众人也是各自叹息不已,唯有红叶好奇地看着三名童子,然后掐动法诀,隐去了身形。
红叶隐去身形,径直从两名童子身边穿了过去,直朝他们身后的那座高山登去。
那为首的童子淡淡一笑,然后对身旁的那童子道“师弟,你在此巡守山门,我去禀报师父。”
“是,师兄。”两名童子躬身应道。
为首的童子也转身朝山中走去,红叶发现他的速度竟然比自己还快,眼睛里看着他是在一步一步的登山,实际上每一步都跨出了三丈多远的距离。
红叶也不甘示弱,运转法力快步跟在童子身后。
于是山道上只看到一个青色人影在快速往上移动着,在人影身后紧随着一股香淡的清风。
终于,童子与红叶上了山巅,红叶这才看到山顶之上有着一座洞府。
洞府外遍地生长着奇花异草,左侧山崖上一股清泉奔涌而下,滋润着沿山树木。
这时,走在红叶前面的童子走到洞府门口时,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着眼前的空气道“道友请稍后,容我通禀一声。”
红叶微微一惊,左右看了一下,发现并无他人。
于是她知道道童已经发现了自己,便不再隐身,只见红光一闪,红叶便显出了身形。
道童看着一个仙姿清灵的女子出现在眼前,也并没有多么惊讶,而是对着红叶打了一个稽首,然后便转身进了洞府。
红叶看着道童进去洞府,也不急躁,而是转身静静的看着眼前的龙虎山美景。
只见龙虎山群峰耸立,千山碧翠,万水争流。
碧水长流而下,丹霞映照穹天,河流山势如踞虎龙,洞天福地胜似仙庭。
“圣贤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此地山水壮美,想来这位前辈一定是大仁大智之人。”红叶看着眼前山水,无比感慨地道。
红叶方才说罢,身后便传来一个清朗明快的笑声,“道友谬赞了。”
红叶倏然转身,只见一名鹤发仙颜,道骨仙风的老人手握拂尘站在洞口,身后跟着一名童子,正是那为首的童子。
红叶微微一呆,随后连忙上前拜道“太一观红叶,拜见前辈。”
老道人手中拂尘一摆,一股醇和的灵力将红叶扶起。
红叶起身看着老道人道“前辈亲自出得洞府来见晚辈,实在是令晚辈万分荣幸。”
老道人笑着说道“修行之路哪有前辈晚辈之分,你我都是同道罢了。”
说完,老道人指了指悬崖边的一株苍松,然后迈步走了过去,在苍松之下盘坐下来。
红叶也走了过来,老道人指了指面前的空地,道“坐。”
红叶坐了下来,然后抱拳朝老道人问道“敢问前辈尊姓大名?”
老道人捋了捋长须,说道“贫道俗名姓张,名道陵。”
“张仙师。”红叶俯身拜道。
张道陵伸手虚扶,待红叶起身后,方才说道“你是为问道而来。”
红叶点头道“仙师容禀,弟子自从化形以来,自觉天地混沌模糊,迷茫难测。有眼却看不清,有耳却听不懂。混混沌沌,难以明了。幸有天目山土地授我修行之法,自此便有了立命之术。后来又有太一观桓恕观主悉心教导,这才明了修行之事。但我并非人身,乃枫树化形,故而虽明修心之道,但修命之术却总难参透,还请仙师指点迷津。”
张道陵颔首说道“贫道知你求道之心甚笃,天下妖类似你这般淳朴坚毅之辈少之又少。既然你来到此处,那也是天意使然,贫道就指点你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