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清理计划-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姐,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啊?还有几百年呢。”莫小喵上前问道。
    莫辞轻轻闭上眼睛,道:“等,现在这里住几天吧,好好打听清楚现在是什么世道。然后就找个清静的地方,隐居起来。既然已经来了,就耐心的等着吧,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嗯嗯。”莫小喵点了点头,然后娇小的身体爬上玉榻,钻进了莫辞的怀里,四肢蜷缩着像一只小猫一样。
    不对,她本来就是猫。
    莫辞嘴角露出一缕淡笑,然后抱着莫小喵闭上双目,周身灵光闪烁,丹田紫府中的功法开始自动运行起来。

第一百十九章 禁道
    中平四年初,随着张宝被皇甫嵩、朱儁领军击败,死于曲阳的那一刻,黄巾起义被彻底平定。
    这场持续了四年的叛乱,对大汉帝国造成了极大的重创。
    不仅国力江河日下,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信也越来越低。
    黄巾既破,皇帝刘宏对各处参加平叛的官员都进行了封赏。
    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的租税,食邑共八千户。
    任朱儁为右车骑将军,朱儁率兵回京后,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增加食邑五千户,改封钱塘侯,加位特进。
    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任曹操为济南相,掌管济南国国事。
    另外一干将领兵士,各有封赐。
    皇甫嵩与朱儁在朝廷之上,向皇帝提起了太一观相助之事,皇帝刘宏不置可否。
    更兼桓恕等人破黄巾后便不知去向,于是便也无人问津。
    中平四年秋,南宫朝议之时。
    大将军何进出班奏道:“陛下,益州刺史上奏,汉中张鲁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占据汉中,并传播五斗米道,自称“师君”。”
    此言一出,众人大哗。
    一名将领立刻站了出来,禀奏道:“陛下,臣愿亲率大军,征伐张鲁。”
    刘宏摆了摆手,示意将领退下,然后看着何进问道:“这张鲁是何等人?竟敢杀害朝廷官员,占据州城?”
    何进说道:“此人乃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
    张陵,也就是张道陵,他原名张陵,道是后来加上的。
    此时,已经被皇甫嵩从牢狱中救出来,并官复原职的尚书卢植说道:“那张陵也是一位道德高望之人,却不想其孙竟然如此。”
    此时话说到这里,本应商议如何讨伐张陵。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一旁的十常侍之首张让却不经意间地说道:“前番造反,祸乱天下的是太平道。现在袭杀官员,占据城池的又是五斗米道。陛下,看来这些道士都是不念忠诚之人,应当在全国严厉禁止,灭道归俗。”
    如果是在刘宏刚登基的时候,张让此时站出来说话肯定会被朝中大臣严厉呵斥,你一个阉人竟敢参言朝政。
    但现在不同,张让深得刘宏宠信,多次发动党锢已经害死了无数的贤臣。
    现在的朝廷人人都在自保,以求为日后铲除阉宦保存实力。
    张让话一出口,皇甫嵩便急忙站了出来,道:“不可,此次镇压黄巾之乱,太一观出力良多,太平道、天师道不孝弟子作妖,岂能以偏概全呢?”
    “车骑将军说的不错。”卢植也站出来附和道:“黄巾作乱,并非因为他们是太平道,而是因为他们以太平道来迷惑人心罢了。”
    张让冷笑一声,“这些人毫无忠义,行事乖张,当镇压取缔,方能免去后患。”
    “非也”司徒王允站出来正要说话。
    刘宏却打断了他,并说道:“朕以为,张常侍的话有道理。”
    “陛下!”皇甫嵩等人大急,刘宏断然道:“吾意已决。”
    说完,刘宏道:“拟诏,从即日起,全国毁去道士宫观,毁去一切道士庙宇,民间禁止道士传道,凡入道者,限五日内还俗。”
    说完,刘宏将传国玉玺拿在手中,道:“明日于宣明殿设坛祭天,敬告上苍,群臣务必到场。”
    百官闻言,纷纷应道:“喏。”
    皇甫嵩等人面泛忧虑之色,心中长叹一声,也无可奈何。
    皇帝刘宏拜天抑道,敬告上苍。
    随后在三日之内,诏书发至全国各州郡。
    大汉朝虽然江河日下,但新平定了黄巾之乱,大家都知道大汉朝天命还在,各地官员不敢敷衍,开始严厉禁道。
    从雒阳开始,已经伫立了将近两百年的玉常宫被推倒了,里面的神像也被砸烂烧火。
    然后是雒阳城外的伏龙祠,这里专门供奉着太衍以及严懋德三人的神像。
    尽管有万千百姓前去阻拦,但依旧被朝廷派遣羽林军将其摧毁。
    短短半月之内,除了有天师道把守的青城山、以及南方的太一观外,全国各处州郡的道观宫殿全部被毁,所有道士全部勒令还俗。
    就连关中的骊山女仙大殿也被拆除了,更严重的是,至上古近千年来,道门和天庭在中原做的布局,这一次几乎毁于一旦。
    天庭派到人间的各地神灵也一下子成为了‘淫祀’和‘野神’,要不是背后还有天庭这颗大树,恐怕早都烟消云散了。
    天道至公,皇帝刘宏是代天牧民,是人间天子,气数未绝。
    所以他一旦祭拜苍天,禁锢道门,天道无疑也是支持的。
    第一,禁锢道门并不是残暴害民。
    第二,禁锢道门也不是昏庸无道。
    第三,禁锢道门与百姓并无多大损害。
    所以天道运转之下,在同一时刻,此方世界所有的道门仙神、修行之士都感到了一阵强烈的压制束缚。
    这压制与束缚来自于天道,同时天道也开始强行排斥道门仙神。
    南方仙境,南极仙翁掐指一算,随后摇头叹道:“失策、失策,想不事情竟然如此严重。”
    现在,还没有到凡间的神仙已经被天道禁锢,不能入世。
    而已经入世的神仙,则被禁锢在虚空之中。
    至于那些玄门修士,则个个都感觉浑身法力迟滞难行,再也没有先前那般运转顺畅。
    而在白马寺内,竺法兰与摄摩腾面带笑容的看着眼前的小黄门
    只见竺法兰将手中一粒丹丸送到小黄门手中,并对小黄门道:“这便是续元丹,你将它交给张常侍便可。”
    小黄门谨慎地收起丹药,然后躬身拜谢道:“是,多谢二位上师。”
    说完,小黄门拜别二人,快步转身朝宫中而去。
    竺法兰看着离去的小黄门,转身对摄摩腾道:“师兄果然厉害,知道把住十常侍的脉络。”
    摄摩腾转身淡淡地道:“十常侍此等奸人,就算拿到续元丹又如何,将来终会惨遭横死。贫僧只不过借他们之手,将道门清除出此界罢了。”
    道门在中原布局良久,人多势大。
    摄摩腾与竺法兰人少力微,所以道门中人并不将二人放在眼中。
    但这一次,两人却给了整个道门沉重一击。
    在这次禁锢道门的大势之下,唯一不受影响的便是天庭一系的仙神和佛门仙神。
    唯一将要被天道驱逐出本界的只有道门仙神,而身居天庭正神职责的道门神仙反而不在此次驱逐之列。
    天庭,兜率宫。
    一身玄紫道袍的太上老君,鹤发童颜,头戴莲花冠,手持三宝蒲扇,坐于蒲团之上。
    下面站着一群道门仙神,他们纷纷朝太上老君说道:“昏君太过蛮横,竟然禁锢道门,将我等逐出此界,还请道祖秉明天道,收回敕令。”
    太上老君双目微闭,面上毫无波澜。
    就在下方千百道门仙神等的焦急不已时,他才缓缓开口道:“此事另有变故,尔等各回洞府中去,静修等待即可。”
    说完,太上老君周身腾起一道玄渺之气,然后太上老君清颂道音,隐入玄渺之中去了。
    “一气含三混沌初,太清立教自虚无。谁将周礼东传孔,谁入函关化胡夷。八十一章明道德,百千万亿镇玄都。”
    大道清理计划

第一百二十章 佛不能度
    天竺,雷音寺。
    梵音滚滚,妙乐升腾。佛国亿万里一片祥和光明,佛国生灵一片太平乐道。
    大雄宝殿之上,诸佛、诸圣、诸菩萨面带笑容,一片慈悲祥和。
    只听那普贤菩萨道:“此番摄摩腾与竺法兰为我佛东传立有大功。”
    大势至菩萨道:“功德莫大,当封为伽蓝神。”
    “善哉。”文殊菩萨笑着说道。
    这是,大雄宝殿内一道佛光腾起,随后佛音响彻诸天佛国。
    大殿内的诸圣、菩萨立即拜道:“参见我佛。”
    只见释迦牟尼佛头顶亿万道佛光出现在宝莲台座之上,看着众人道:“天道之势,变幻无穷。摄摩腾与竺法兰行了小道,岂能就此挫败道门。”
    众菩萨不解,问道:“敢请我佛指点。”
    释迦牟尼佛笑而不语。
    但一直未曾说话的观世音却道:“天道禁锢道门,而兜率宫却毫无反应,这岂不奇怪吗?”
    众人一听,纷纷沉默下来。
    随后,释迦牟尼佛道:“摄摩腾与竺法兰行此小道,他日必然反受其害。”
    说完,释迦牟尼佛摇了摇头。
    众佛菩萨见释迦牟尼佛如此言语,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天庭,凌霄宝殿。
    玉帝正在重天仙苑之中观赏灵鸟仙兽,忽有神将来报:“陛下,瑶池仙境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拜见。”
    “哦?”玉帝转过身来,将手中投喂灵鸟仙兽的金丹放入银盘内,然后笑着道:“宣。”
    “是。”神将应了一声,便转身出去了。
    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也就是常说的王母娘娘,居住于昆仑瑶台仙境之中,为三界女仙之首,长生女神,庇护众生、赏善惩恶。
    不多时,万道霞光飞星凝霄,四方天宇生机弥漫。
    当王母身着九霞神君道袍,脚踩金云走入仙苑的那一刻,整个仙苑内的花草立刻如饮金露,变得越发娇艳。
    王母来到玉帝面前,稽首拜道:“参见大天尊。”
    玉帝虚手一拂,笑道:“道友免礼。”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关系,准确来说是道友和同事的关系,并非是夫妻关系。
    而西王母真正的配偶神,则是现任天庭东华帝君的东王公。
    只见西王母站了起来,对玉帝说道:“陛下,凡间皇帝禁锢道门之事,不知陛下是何想法?”
    玉帝淡淡一笑,转身望着满苑奇珍异宝,仙兽灵禽道:“道友此事何不去问老君呢?”
    西王母道:“道祖只说另有变故,便隐入玄渺了。”
    玉帝道:“老君既然说出此言,那道友便无须担忧。”
    “这”西王母犹豫道:“只是道祖未曾名言,那变故在何处,是何人”
    玉帝转身说道:“道友,不必烦扰,且回瑶台静等便是。”
    西王母听着玉帝和太上老君一模一样的言语,不由得心中更加疑惑了。
    但玉帝话已经说到这里,她也不便再问,于是拜道:“多谢陛下,那臣便告退了。”
    “嗯。”玉帝笑着点头道。
    西王母出来之后,外间众多道门仙神已经等待良久,见到西王母出来立刻围了上去。
    “王母娘娘,陛下如何答复?”玉清弟子度厄真人上前问道。
    西王母看着众仙,缓缓摇了摇头,道:“请诸位回洞府内静待便是。”
    众仙一愣,随后脸上忧虑更重,只听度厄真人说道:“如此下去,不出三日,我道门弟子将尽皆被天道逐出此界。”
    西王母摆手道:“陛下并无明言,尔等难道还信不过道祖与大天尊吗?”
    这两个名头实在太大,西王母话音刚落,所有仙神都沉默了下来。
    最后,众仙摇头叹息一声,拜别西王母,转身离去了。
    不多时,重天之上飞来一架彩凤銮舆,西王母飞身进入銮舆之内,那彩凤高鸣一声,带着西王母朝着瑶池仙境飞去。
    凌霄宝殿外,原本聚集于此的仙神们纷纷离去,此时变得冷清起来。
    这时,一名身穿金甲,身高九尺,威势慑人的神将,和一名头扎发髻,身形低矮的小孩并肩走了出来。
    那神将威严,浑然天成,不怒自威。尤其是额间有一道竖目,格外显眼。
    此人便是那清源妙道二郎显圣真君,也就是俗称的二郎神。
    而在二郎神身旁那个小孩,头扎总角发髻,系红巾,项上带着一个银环,腰间系着一条红色丝带,脚蹬赤色双靴,身穿莲花衣裙,额间有一道红色的竖纹。大眼睛,白玉颜,男生女
    相,看上去极其可爱。
    此人便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封号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哪咤。
    两人走出凌霄宝殿后,哪咤看着白云渺渺的三十三重天,朝身旁的二郎神道:“你说,陛下和道祖又在谋划什么?”
    二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