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清理计划-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饶命!”
    “我们知错了!”
    耳边听着孙桢三人的求饶,李昂恍若在梦里一般。
    随后他反应过来,马上狠狠地一脚踢在孙桢脸上,孙桢整个人顿时倒了下去。
    “恶贼!”李昂恶狠狠地骂道。
    这时一旁的道士说道:“此三人掌握宫禁,陛下需尽快处置。”
    李昂听完,立刻说道:“将这三个贼子拉下去,斩。”
    小道士袖袍一挥,那些道士立刻将三人拉了下去。
    孙桢三人一路上不断的哭嚎求饶,但很快便再也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了。
    不多时,三颗头血淋淋的头颅摆在了李昂的面前。
    李昂心中无比快意,他忽然对道士深深地拱手一拜,然后说道:“道长,道长若是能助朕重掌大权,朕必有重赏。”
    道士点点头,笑道:“陛下,贫道正是为此而来。”
    李昂大喜过望,连忙问道:“不知道长姓名?”
    道士打了个稽首,说道:“贫道道号太阴。”
    李昂道:“原来是太长,只要太长能帮朕重掌大权,朕就封你为国师。”
    太阴目光含笑,朝自己的弟子看了一眼。
    当晚,整个京城都发生了一件怪事。
    所有忠心与孙桢三人的官员、将军全部暴毙,死因不明。
    当第二天文武百官上朝的时候,愕然发现被孙桢等人软禁的皇帝刘昂竟然端正的坐在大殿之上。
    而且接下来的事情更让所有人惊骇不已,只见孙桢三人的头颅被几个道士捧了上来,就那样摆在地上让文武百官看。
    随后,李昂又当着正在震惊之中,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文武百官的面,册封太人为国师,赐尊号‘洞虚演道真君’。
    短短数日之后,太阴真君的名字立刻传遍了整个大唐国境。
    因为这个太阴真君,不仅帮助皇帝杀了权倾朝野的孙桢三人,还压服了各地拥兵自重的节度使,使其重新听命于皇帝,听命于朝廷。
    就当所有人以为,李昂将在这位太阴真君的辅佐下中兴大唐的时候,李昂却让太阴为他去寻找长生之法。

第一百九十章 气运之子
    度厄真人、玄都大法师、板角青牛、云中子、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广法天尊、道行天尊等等近百名道门大仙,安静地盘坐在九重天上的玄都宫内。
    只见玄都大法师仔细清算片刻,然后朝众人说道:“有劳我道门弟子在人间传道弘法,现在我道门已经取得气运灵机三十二万五千道。”
    殿内的道门众仙们都是一脸满意,只听青牛道:“只是不知佛门取了多少。”
    众人一愣,随后议论纷纷。
    这时云中子说道:“这几百年来,我凡间的道门弟子接连发动了三武灭佛,想来佛门取得的气运灵机,应该不比我们多。”
    “不一定。”广成子开口道:“虽有三武灭佛,但佛门依旧屹立不倒,甚至在民间仍有千万信众,佛门应该不比我道门少。”
    “广成子师兄说的不错。”玉鼎真人说道:“佛门最擅传法,实在不能小觑。”
    说到这里,整个大殿顿时争论起来。
    众人所见不同,说法各异,一时间争吵不休,难以定论。
    ‘啪’
    一声轻响传入众人耳中,正在争执的众仙立刻朝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
    原来是太乙真人往柱子上拍了一巴掌,将大殿的梁柱拍的一阵晃动。
    玄都大法师有些不满地道:“太乙师弟,你有话说就是了,为什么要跟柱子过不去呢?”
    “就是就是。”云中子等人也说道:“太乙,你这脾气得改改。”
    太乙真人冷着脸道:“改什么?你们这样吵吵吵,能吵出个结果来吗?真想知道佛门取了多少,上灵山去问不就行了。”
    整个大殿都是一静,忽然一声高喊响起,只见板角青牛起身道:“太乙道人这个办法好,你们等一下,我这就去问。”
    说话间,青牛已经出了大殿,朝灵山飞去。
    太乙真人呆呆的朝玄都大法师看了一眼,玄都干笑了两声,说道:“我这师弟,是耿直了些。”
    “未免也太过耿直了吧。”太乙真人的嘴巴十分毒辣。
    云中子有些看不过太乙真人,说道:“青牛师弟就是因为性子耿直,才能做道祖的坐骑。你太乙要是能有青牛师弟一般的淳厚,不说做道祖的坐骑,做个天庭拉车的神兽也能胜任。”
    太乙真人一滞,顿时无法反驳了。
    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而是无论怎么反驳,都要扯上道祖。
    道祖的坐骑,那自然是荣耀的,你能说不好么?
    但你要说天庭的神兽配不上自己身份,要做就做道祖的坐骑,以太乙真人的性子,怎么可能如此自贬呢。
    一时间整个大殿有些沉默,许多人都在偷偷地笑着。
    太乙真人干脆闭上眼睛,不再管众人。
    不多时,大殿外忽然飞进来一人,众人一看,竟然是板角青牛。
    只见青牛一进入大殿便说道:“问到了问到了。”
    “什么?”众人大惊,就连太乙真人都睁开了眼睛。
    只听青牛说道:“观音大士说,佛门已经取得了四十九万六千道气运灵机。”
    “不可能!”
    “怎么可能这么多!”
    “观音大士骗你的吧?还是你信口胡诌?”
    整个大殿一片喧嚣嘈杂,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青牛说道:“我老牛怎么可能说谎话,我亲自问的观音大士。”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度厄真人开口了,“尔等肃静。”
    度厄真人一开口,整个大殿立刻安静了下来。
    只见度厄真人问道:“青牛师弟,你是如何问的?”
    青牛道:“我就飞到灵山,那些伽蓝问我做什么,我说我要见佛祖。伽蓝们说佛祖不是我相见就能见的,我说那我就见三世佛,他们说三世佛也不是我相见就能见的。我说那我就见观音大士,于是他们就带我见了观音大士。”
    “”
    所有人惊异地看着板角青牛,尤其是太乙真人问道:“他们没打你吗?”
    青牛憨厚地笑了笑,“没有,倒是他们问太乙师兄有没有投影到此界来。”
    太乙真人眉头一挑,道:“怎么说?”
    青牛道:“他们说如果你来了,就让你出门小心点。”
    “呵,狂妄。”太乙真人不屑地道。
    “青牛没有说谎。”度厄真人抬起头来,“我用衍算之法查看了天机,佛门的气运灵机的确比道门多。”
    消息得到度厄真人确认,道门众仙沉默起来。
    但很快,所有人都飒然一笑,“多就多吧,我们的也不少了。”
    “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玉鼎真人笑着说道。
    正在众人不以为意时,度厄真人突然脸色一变,“咦?”
    众人见度厄真人如此脸色,不由得问道:“度厄师兄,怎么了?”
    只见度厄真人眉头轻皱,说道:“此方天地的气运竟然交汇在一起了。”
    “什么?!”
    众仙一惊,随后用神通往周天一扫,果然,这个世界的气运开始往一处汇聚,而且相互纠缠融合在了一起,就像亿万条散乱的丝线,开始糅合在一起聚成一根粗绳那样。
    不仅是道门众仙发现了这个情况,佛门的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些交汇的气运开始融合得十分紧密。
    原本道、佛两家每月能摄取数百道气运灵机,但此时他们发现,以眼下这些气运会合的态势,以后每月能摄取十道就很不错了。
    “怎么回事?”佛、道两家无不惊疑起来。
    随后两家各自找到了自家的道祖、佛祖,询问原因。
    太上老君对众人道:“这是天道变化,贫道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但此界气运交汇,定时人间出现了气运之子,此人将来要主宰此界气运。”
    “气运之子?”道门众仙听到这个词,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要是能收这气运之子为徒,那此界气运还不是任由我道门索取?”众仙想到这里,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化身前往凡间寻找那气运之子。
    太上老君看着众人,道:“此人有天道掩护,你们未必能寻得到。”
    “总得试试。”青牛说出了众人心中的想法。
    与道门众仙相同的是,佛门也在打这个气运之子的主意。
    虽然不知道这个气运之子是谁,尽管有天道为其掩护,但总得试一试。
    这要是成功了,那可是天大的功德一件啊!
    到时候气运就如同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的涌入自己的教门之中,到下一个元会,自己的教门定然大兴,成为天地间的主角!
    而自己也可能因此得窥天道端倪,证得更高的道行境界,这样的诱惑,试问又有谁人能拒绝呢?

第一百九十一章 踪迹
    “五夜清歌敲玉树,三年洪饮倒金尊。招携永感双鱼在,报答空知一剑存。”庞大威严的车驾停在潇湘江岸边上,车驾上的那人对着眼前的潇湘之水轻吟道。
    “师父,这不是曹尧宾的诗么?”身旁一名俊秀温润的小道士笑着说道。
    太阴真君呵呵一笑,道“你知道曹尧宾?”
    小道士道“此人擅写游仙诗,弟子也有所耳闻。”
    太阴真君坐回车辇之内,道“游仙诗里无真仙,进城吧。”
    “是。”小道士应了一声,然后挥手道“进城。”
    四匹马拉着车驾玉辇,周围是金甲光寒的神策武士。
    太阴真君的车驾缓缓开入眼前巨大的城池中,在城池的东门上,刻着一块牌匾,匾上写着两个大字永州。
    永州,也就是当年的零陵郡,当然现在零陵郡已经变成了永州的治所,不再是当年单独的一个郡。
    永州刺史以及一众官员前来府外迎接太阴真君,当太阴真君走下车辇时,永州太守立刻迎上前去。
    而还没等他多走几步,一股庞大的威压便落到了他的身上。
    永州刺史当即就跪在地上,脸色一片铁青。
    “赵同,你即为永州刺史,为何十多年来不向朝廷奏报政务,不向天子纳贡?”太阴真君冷声问道。
    周围的神策武士执剑上前,围住了永州官府的所有官员,甚至将刀枪剑戟都架到了他们的脖子上。
    这些人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赵同更是颤抖着道“真君恕罪,真君恕罪,下臣知错,今后过后,下臣定然亲自前往京师觐见天子,向天子请罪。”
    太阴真君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很好。”
    然后太阴真君又问道“方才贫道进城时,为何城中有那么多乞讨之人?”
    赵同连忙说道“启禀真君,那些都是从各地来逃难的人。”
    太阴真君问道“他们为何要逃难?”
    赵同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说道“他们所在州府的赋税、徭役太高,活不下来,所以才逃难到了永州。”
    “哦?”太阴真君眉头一挑,“这么说永州的赋税很低?徭役不繁?永州长史何在?”
    人群中立刻走出来一名中年男子,他来到太阴真君面前拜道“永州长史王定,拜见真君。”
    太阴真君问道“永州十年来赋税几何?徭役几多?”
    王定愣了愣,随后回答道“自长庆三年以来,永州共颁布赋令二十三条,税令十九条”
    太阴真君闻言一怔,“赋令二十三,税令十九?”
    “是。”王定回答道。
    太阴真君面色渐冷,道“都有哪些,一一道来。”
    王定看了赵同一眼,随后低下头去,道“赋令二十三条,为人丁赋、米赋、面赋、棉赋、碳赋、布赋、桑赋、蚕赋、铁赋。税令十九条,为户税、口税、田税、地税、房税、衣税、粮税、路税、车税、牛税、马税、船税”
    等王定说完之后,整个刺史府外一片寂静。
    太阴真君久久说不出话来,半晌之后,他才缓缓说道“也就是说,百姓吃饭走路、驾车坐船、种地养蚕、睡觉穿衣都要缴纳赋税?”
    “是”王定回答道。
    太阴真君说道“米赋、面赋和粮税本应该是一类,为什么要拆分成三类?布赋、与衣税也应该是一类,为什么要拆分为两类?还有桑赋和蚕赋,种桑养蚕本该是一类,为什么也要分为两类?”
    王定答道“回真君,因为收得多。”
    太阴真君冷冷的看着王定,道“永州城光是赋税就有五十一项,百姓辛苦一年,就要向你们缴纳五十一项赋税,难道还有比你们更多的吗?”
    “有,真君。”王定说道“衡州赋税类目加起来有六十九项,潭州赋税类目加起来有八十四项。衡州赋税逼的五十六岁老太婆翻墙逃命,潭州赋税逼的一家人服毒自尽。还有袁州、江州两地,他们的赋税种类不下于九十项,甚至还提前征收,已经收到了十年以后,永州城内这些难民,就是从袁州、江州逃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