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道清理计划-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林初尘一大早就拜别父母,将从《太清九章天道清经》里面抄录的一套内功和两套拳法交给了村老们,这套内功和拳法是‘万界篇’中选的一套,名叫‘坐忘心经’。拳法是‘罗汉拳’以及‘南山拳法’,坐忘心经男女都适合修炼,而且老少不忌,属于平和中正的内功。至于拳法,男的修习‘罗汉拳’,女的就比较适合‘南山拳法’。林初尘的抄录有文字、也有图画,非常易懂,这让村老们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兴奋,抱着一沓写满了字和图画的麻纸围在一起讨论着,连林初尘辞别的话都没听到。
    林初尘走在林间,一刻也没有停留,直接朝着山上走去。地上堆积的落叶虽然有些滑,但这个还影响不大。
    拭尘剑被一张麻布缠了一圈又一圈,只有他父母见过这把剑,然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了。因为他后面遇到的这些敌人,都没有让他拔剑的能力。
    林初尘身轻如燕,在繁密的林中快速的奔走着。平时村里人要半天才能走的山路,他花了一盏茶的功夫就走完了。
    但是离那座最高的山峰还有很远,林初尘目光坚定双脚发力快速的朝山峰爬去。
    一个时辰后,林初尘眉头轻蹙,因为他离着那座山峰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按照他的脚力,此刻应该已经到山顶了。
    很快,眉头松开,林初尘毫不犹豫的继续向上攀行。林间的飞鸟围绕在林初尘的头顶叽叽喳喳的叫着,一只只山猴跟随着林初尘的行迹,时不时摘下一个野果朝林初尘扔去。
    山间石壁上的老猿看着急走奔行,漫头细汗的林初尘,咧嘴‘吼吼’的笑了起来。
    又是两个时辰后,飞鸟渐疲,山猴回转,只有林初尘依旧埋头苦行。抬起头,那座山峰也只是近了一点点距离,但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林初尘眼睛一眯,停下来缓了口气,调息了一阵。然后盯着远处那座山峰,突然想道“这山原本好像没有这么高,这么远!”
    ‘哗’眼前的山峰顷刻间散乱破碎,林初尘只觉四周景物一转,自己已经身处一座高高的山顶之上。举目四望,万里山川尽收眼底,入眼万里河流险壑,雾霭蒸腾,太阳凌空悬挂,散发出金色的光辉照耀着八方世界。
    林初尘被眼前的精致看的呆住了,此刻他只觉得心胸从未有过的宽阔,世界从未有过的广大,眼界从未有过的开阔。
    “朝行天极处,暮宿地无涯。堪破真虚意,夜里赏朝霞。”一阵苍老的吟诵声响起,瞬间将林初尘惊醒。
    林初尘倏然转身,只见一颗老松之下,卧着一位青衣老道,华发青颜,长须垂胸。身形如鹤,洒脱超然。
    林初尘二话不说,立即俯身拜道“弟子林初尘,拜见祖师。”
    太衍伸出右手虚扶一下,然后林初尘就感觉一股柔和的力量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
    “你可了解登山之时,可望而不可及的道理?”太衍开口问道。
    林初尘恭敬道“弟子愚昧,当时只觉得努力赶路便能到达山顶,却不知越行越不能近,越急越不能近。后来想起往日进山伐木时听村民所说,此山虽高,行之三日便能到达山顶。弟子想来,山民们行之三日,于我来说只需一个多时辰。既然山民三日能达,我为何三个时辰都不能到。然后偶然有感,随即便出现在山顶,此中真意,弟子确实不知。”

第八章 山间灵猴生道心
    太衍点点头,然后缓缓盘坐起来,说道“这无非是‘真’、‘妄’作祟,凡是智慧生灵,所思所想皆有真、有虚。这山在山民眼中,虽远却可达。在你眼中,虽近却暂不可达。这是心境的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我方才是用幻意调动了你心中‘真、妄’两意,所以才会迷惑于你。等你想起平日里此山的真实情况,真、妄两意对你造成的迷惑马上便会消散,然后你就会出现在你本该出现的地方。”
    林初尘恍然道“以前觉得一件事很难,做起来就发现真的难。觉得一件事很容易,做起来就又轻松又简单,这便是真、妄两意作祟的缘故吗?”
    太衍道“不错,不过并不是全部。真不一定是真,妄也不一定是妄。真妄,真妄,离妄则无真,离真则无妄。”
    林初尘一脸迷惑,“祖师说的太玄奥,弟子不是太明白。”
    太衍笑眯眯地道“其实你刚刚这句话就说的很清楚了,你之所以觉得我说的太玄奥,是因为你想不明白。你想明白了,还会觉得玄奥吗?”
    林初尘道“哦,这样么?那弟子现在还没头绪,要想多久才能想明白呢?”
    太衍指着林初尘道“你把自己想成呆子吗?玄之又玄,旋而又旋,你这样去想只会让自己在一个圈里面打转,所有玄妙的事物,用想是想不明白的。”
    林初尘呆呆道“想不明白?那怎样才能明白?”
    太衍道“用‘看’。”
    林初尘目光马上四处扫视,一会儿看着自己双手,一会儿看着周围山石,一会儿看着白云天光,一会儿看着青松翠草。
    林初尘惭愧道“弟子不会看”
    太衍点点头,道“你且听好清风白云常看到,看到得不到,尚如没看到。黄泥顽石看不到,伸手拿得到,正如看得到。”
    林初尘脸色通红,低头道“祖师教训得是,弟子明白了。”
    太衍满意地点头,道“我非是教训你,你且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林初尘也盘坐在地,与太衍面对面回答道“祖师所说的清风白云常看到,看到的不到,尚如没看到。是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自己没能力得到的东西,明知道自己没那个实力,却老想要得到,就不免失了本心,走入歧途,还不如没看到。黄泥顽石看不到,伸手易得到,正是看得到。是说我们虽然经常看不到自己身边一些不起眼但是对自己现阶段的成长最有助力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伸手就能得到,所以我们最好多放眼自己身边周围,找到那些有助于我们成长的人、事,才是煌煌正道。”
    “简单来说,就是放眼脚下路,不要好高骛远,这个道理很玄奥吗?”太衍问道。
    林初尘摇摇头,道“不玄奥,只是只是祖师您的言语太玄奥,所以弟子听不懂,嘿嘿。”
    太衍手指轻点,道“我的言语玄奥是因为我要用最简要的语言来阐述一个道理,你不可能去给一个人凡人说一大段修行的道理然他去明白。所以,许多有道之人,多用精简玄奥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大道,你能听得懂,这就是缘法,这就是你的悟性。你如果听不懂,就会觉得这人说话太玄了,这般就是没有缘法,亦没有悟性。”
    林初尘稽首道“弟子知道了。”
    太衍笑着道“善,你初入我玄门,我现在便引领你入修行之门。修行的境界主要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是炼精化气,也叫做‘练炁’,入了这一步就算是入门筑下修行之基了。然后便是练神返虚,也叫‘炼虚’,进入这一步便能寿逾三百,御空而行。第三步便是炼虚合道,这一步里面又细分为抱元金丹,在丹田结成金丹,为一身寿元、法力之本。金丹抱元后,便是元神化婴,这一步会让你生出元神婴儿,也叫元婴,元婴不灭,你便不死。要知道,金丹以及金丹一下甚至是凡人,都只有魂魄而无元神。元婴就是金丹化为元神婴儿,抱元守一,这时的元神初生,就和幼小的婴儿一般,虽然力量增强,但是元婴还是很脆弱的。再下一步,就是化神,化神便是元婴成长,化为元神。从此元神驻体,连通天地,就算舍去肉身,一身元神也能横穿虚空,一般的法力也难以伤你元神。到时飞天遁地,移山填海,任你施为。”
    林初尘一阵恍惚,然后有些向往地道“飞天遁地,移山填海,是不是就是仙了?”
    太衍摇头道“此皆末等修行,乃是朽木刷漆,凡石贴金之举,不能称仙。”
    林初尘道“那什么才能称为‘仙’呢?”
    太衍轻道“仙者,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万念通达如流水,行事洒脱似清风。七情不能陷其足,六欲不能牵其心。坐则无,行则有,心有所思则万物皆随其动,心归于寂则天地皆同其静。出无界,入无限,上无穷,下无尽,惟此方是仙。”
    林初尘怔然道“这便是仙么”
    太衍笑道“不错,这便是仙。人入此山便是仙,搬去此山便是人。人想入山为仙,仙想搬山为人。所以,你看似仙无所限,其实都在‘道’的运转之内。所以,我们玄门,求得是道,而非是仙。只不过仙乃是求道的一程,不可置之不理罢了。”
    清风渺渺,白云匆匆。山猿望天观月,猕猴摘果酿酒。日升月沉,云潮起降。古老的苍松之下,一老一少相对盘坐,老道阐述大道修行之理,少年沉心静听,体悟自然。
    星河斗转,岁月如梭,半年时间只是林初尘那么一眨眼,只是天上的白云那么一飘,只是古老的苍松舒展了一下树枝。
    半年后的这一日,冬雪覆盖了山林。太衍和林初尘依旧只是穿着单薄的衣衫,突然,太衍停下了讲道。
    林初尘睁开了眼睛,这半年来他变化极大。眉宇间憨厚尽去,但朴素仍在。身上的衣衫已经老旧,长发披散,但整个人看上去,却有了一股往常没有的出尘气质。
    太衍看着林初尘的变化,点头道“此次讲道已毕,你也进入了练神返虚最后的阶段,下一步便是如何金丹抱元了,你且下山去吧。我会一直在这山中,如有他事就按我教你的办法,便能天心通达于我。”
    林初尘站起身来,身子看上去又长高了一截。身上背着的拭尘剑也越发的朴素无暇,再也看不到以往的华丽锋芒。
    林初尘朝太衍拜了三拜,然后伸手摸了摸坐在自己肩膀上小猕猴,温言道“要多谢你们这半年来送我猴儿酒和山里的果子,不然我就得自己去找吃的啦,这样可就不能完整的听完祖师讲道咯。”
    ‘吱吱’‘吱吱’小猕猴得意的叫了两声,然后离开林初尘的肩膀,纵身一跃就来到太衍的面前,弯着两条后腿趴在地上,前肢抱拳朝太衍磕了三个头。
    太衍看着小猕猴儿道“此方山川绵延十万余里,所有猴儿就你最具人性。看在你这半年来辛勤为我门中弟子送来饮食的缘分,我便给你指条路。”
    说着太衍便指着东方道“此去东莱三万里间有一山,名曰‘五峰山’,山中有一眼灵泉,名曰‘玉函泉’。此泉水可洗涤灵智,打通天心。猴儿本是灵长物,你若能到得此山中,朝暮饮此灵泉,待得灵泉饮尽之日,你便会化作一块山石,经历五百年风吹日晒,雷击雨打,后在一天地阴阳交汇之机,破石而出,天生猴貌人身,钟灵汇聚。长寿不死,本性长存,身如玄铁,骨似金刚。再配以修行之法,便能堪破虚妄,得道成仙。”
    ‘吱吱吱吱’小猕猴儿急促的叫着,脑袋不住的在地上磕着。
    太衍见它如此,摇头道“想不到一猴儿都有如此坚定的向道之心,反而世间万千修行之人却总被七情六欲所困,被凡尘虚荣迷眼。真是妄为万灵之长,你既如此坚决,我也无甚好说。”
    太衍手指在小猕猴儿眉心一点,道“前往五峰山的路线、玉函泉的辨寻以及破石之后的修行之法,都已传授给你。只是你能不能修习,就要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命了,此去路程遥遥。半路你或许丧身于虎口兽抓之下,或许葬身于悬崖峭壁之中,又或者沉尸于江河泥沙之底,更或是在化石时被天雷劈碎,被风雨磨烂。为了这等渺茫机缘,你却要付出如此之多的艰辛,甚至可能半路功亏一篑,真的不怕吗?”
    小猕猴儿无法回答太衍,它只是站了起来,站得笔直,林初尘只觉得小小猕猴儿,此刻却比这万丈山峰还高。
    太衍伸出手,摸了摸小猕猴儿的头顶,然后挥手道“去吧,去追求你的大道吧。”
    小猕猴儿再次朝太衍叩了三个响头,然后看了林初尘一眼,便再也不回头的下山去了。林初尘知道,它这一去,将是何等的艰难险阻
    “祖师”林初尘跪倒在太衍的面前。
    太衍看着林初尘,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求道只能依靠自己,无法依靠他人,依靠他人求道,那不是自己的道。就如同我对你讲道,但不会在你求己道时对你有任何帮助。再者,小猴儿若真是心如赤子,不惧艰难,一心求道,又怎会真的没有天意照拂呢?”
    太衍仰头看了看神荒世界的天,低头对林初尘笑道。

第九章 来客争利妄称仙
    “初尘哥哥回来了。”
    “初尘哥哥从山里回来了。”
    林初尘还没有进村,一群正在村口练拳的孩子就叫了起来。
    虽然过了半年,但浮山村并没有多大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