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且不言纣王贪恋妲己,终日荒淫。不理朝政;话说终南山有一炼气士,名曰云中子,乃是衍狮座下记名弟子,天地间一朵功德金云所化,天生就是福德金仙,有大气运在身,而这终南山乃是七十二洞天之一。云中子诞生的地方,也是现如今他的道场。
这日,云中子闲居无事,手携水火花篮,欲往虎儿崖前采药,于是驾云兴雾。朝着虎儿崖所在的地方飞去,不过这时忽然见到东南方一道妖气,直冲透云霄,云中子定睛一看,顿时不禁感叹道。“此畜不过是千年狐狸,今假托人形。潜匿朝歌皇宫之内,若不早除,必为大患,吾受老师教导,当慈悲为怀,除此妖孽,造福百姓”。
随即就回到终南山,对着童子说道,“你去将老枯松枝取一段与吾,待吾削一木剑去除妖邪”,童儿不解地说道,“何不用照妖宝剑,斩断妖邪,永绝祸根?”,云中子却笑着说道,“千年老狐,用吾宝剑杀之,岂非牛刀割鸡,用此老枯松枝即可”。
童儿赶忙取来松枝与云中子,被云中子削成木剑,而后,云中子吩咐童子道,“好生看守洞门,吾去去就回,”而后就离开终南山,脚踏祥云,望朝歌而来,有诗为证:不用乘骑与驾舟,五湖四海任遨游,大千世界须臾至,石烂松枯当一秋。
朝歌之中,帝辛沉迷酒色,已经数月不上朝,百姓惶惶不安,满朝文武议论纷纷,而此时有上大夫梅伯对着首相商容、亚相比干说道,“天子荒淫,沉湎酒色,不理朝政,本积如山,此乃大乱之兆也,吾等身为大臣,当面见圣上,好生劝导才对,今日不如鸣钟击鼓,召集文武,请出陛下,好生劝诫,也好不失君臣大义”。
商容听闻,立马说道,“大夫之言有理”,随即就命令执殿官鸣钟击鼓,请王升殿,此时,帝辛正在摘星楼宴乐,听见大殿上钟鼓齐鸣,左右立马启奏道,“请圣驾升殿,”纣王不得已之下,只能对着妲己说道,“美人暂且安顿,待朕出殿就回”。
当即,妲己俯伏送驾,帝辛秉圭坐辇,临殿登座,文武百官朝贺毕,帝辛见二位丞相、八位大夫以及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全部都抱奏章上殿,帝辛连日酒色昏迷,情思厌倦,又见奏章甚多,一时如何看得完,当即又有退朝之意。
不过这时,只见二位丞相上前,俯伏启奏道,“天下诸侯诸多奏章候命,陛下因何事数月不上朝,日坐深宫,全不理会朝纲,此必定是有人在陛下左右迷惑圣聪,望陛下当以国事为重,莫要像之前那般高坐深宫,废弛国事,让众臣和天下百姓失望,现如今天心未顺,水旱不均,降灾下民,未有不非政治得失所致。愿陛下留心邦本,痛改前辙,去谗远色,勤政恤民,则天心效顺,国富民丰,天下安康,四海受无穷之福矣。愿陛下幸留意焉。”
帝辛很是不爽,当即就反驳道,“朕闻四海安康,万民乐业,仅有北海袁福通造反,已令太师闻仲剿除奸党,二位丞相所言极是,朕岂会不知!但朝廷百事,俱有首相替朕代劳,朕即使来上朝,对于国家大事亦是难有帮助”。
而当君臣正在商议此事时,突然有午门官跑进来启奏,“终南山有一炼气士云中子欲要见驾,有机密重情禀告陛下,臣未敢擅自放其进来,特来请旨定夺。”
帝辛自思,“众文武诸臣还抱着奏章伺候,这可如何得了,不如宣见这道人,与他闲聊,不给百官进谏的机会,免得让朕获得一个拒谏之名”,当即就下令宣云中子入宫面圣。
当即只见云中子进午门,过九龙桥,走大道,宽袍大袖,手执拂尘,飘飘徐步而来,但见头带青纱一字巾,脑后两带飘双叶,额前三点按三光,脑后双圈分日月。道袍翡翠按阴阳,腰下双绦王母结,脚登一对踏云鞋,夜晚闲行星斗怯。上山虎伏地埃尘,下海蛟龙行跪接。面如傅粉一般同,唇似丹朱一点血,一心分免帝王忧,好道长,两手补完天地缺,不愧为终南山有道真仙。
而这云中子在进入大殿当中后,并没有下跪,仅仅只是微微一躬身。
………………………………
第772章 云中子进剑除妖
只见云中子左手携定花篮,右手执拂尘,走到滴水檐前,执拂尘打个稽首,口称;“陛下,贫道稽首了”;帝辛看这道人如此行礼,心中不悦,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虽是方外之人;却也在朕的版图之内,这等无礼;实属可恶!本当治以慢君之罪,不过恐诸臣责备朕不能容人;不如让朕问他一问;看他如何应朕”。
当即,帝辛说道,“那道者从何处来?”,云中子答说,“贫道从云水而至”,帝辛问道,“何为云水?”,云中子便答道“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帝辛乃聪明智慧的天子,一听这话,便立马问道,“云散水枯,汝归何处?”,云中子答道,“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
帝辛闻言,立马转怒为喜,说道,“方才道者见朕稽首而不拜,大有慢君之心,然今所答之言甚是有理,乃通知通慧之大贤也,左右还不速速赐坐”,云中子也不谦让,旁侧坐下,而后就说道,“原来如此,天子只知天子贵,三教元来道德尊”。
帝辛听言大悦,说道,“朕听先生此言,不觉精神爽快,如在尘世之外,真觉富贵如浮云耳!但不知先生仙居何处洞府?因何事而见朕?还请先生一一道来”。
云中子答道,“贫道住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是也,因贫道闲居无事,采药于高峰。忽见妖气贯于朝歌,怪气生于皇宫。道心不缺,善念常随。贫道特来朝见陛下,除此妖魅耳”。
帝辛听言,便笑着说道“深宫秘阙,禁闼森严,防维更密,又非尘世山林,妖魅从何而来?先生此来莫非错了?”。
云中子亦是笑着说道,“陛下若知道有妖魅,妖魅自不敢接近。但惟恐陛下不识此妖魅,
他方能乘机蠹惑,久之不除,必酿成大害,贫道有诗为证,诗曰:艳丽妖娆最惑人,暗侵肌骨丧元神,若知此是真妖魅,世上应多不死身”。
帝辛听完云中子的话。心里信了半分,立马问道,“宫中既有妖气,需何物以镇之?”。云中子立马揭开花篮,取出松树削成的剑来,拿在手中。对帝辛道,“陛下不知此剑之妙。且听贫道道来,松树削成名巨阙。其中妙用少人知,虽无宝气冲牛斗,三日成灰妖气离。”
云中子说完,就将剑奉与帝辛,帝辛接剑问道,“此物应镇于何处?”云中子答道,:“挂在分宫楼,三日内自有应验”,帝辛立马命令传奉官,“将此剑挂在分宫楼前”,传奉官领命而去。
而后,帝辛又对着云中子说道,“先生有这等道术,明于阴阳,能察妖魅,何不弃终南山而伴随朕左右?官居显爵,扬名于后世,岂不美哉!何苦甘为淡薄,没世无闻”,云中子谢绝道,“蒙陛下看中,欲封贫道为官,然而贫道乃山野慵懒之夫,不识治国安邦之法,能做的,也就只有日上三竿堪睡足,裸衣跣足满山游。”
帝辛问道,“便是这等,有什么好处?怎么比得上衣紫腰金,封妻荫子,天下共知,万古留名”。
云中子说道,“贫道乐在其中,身逍遥,心自在,不操戈,不弄怪,万事忙忙付肚外,吾不思理正事而种韭,吾不思取功名如拾芥,吾不思身服锦袍,吾不思腰悬角带,吾不思拂宰相之须,吾不思借君王之快,吾不思伏弩长驱,吾不思望尘下拜,吾不思养我者享禄千钟,吾不思簇我者有人四被。
小小庐,不嫌窄,旧旧服,不嫌秽,制芰荷以为衣,结秋兰以为佩,不问天皇、地皇与人皇,不问天籁、地籁与人籁,雅怀恍如秋水同,兴来犹恐天地碍,闲来一枕山中睡,梦魂要赴蟠桃会,那里管玉兔东升,金乌西坠”。
帝辛听罢,不禁感叹道,“朕闻先生之言,方知先生真乃清静之客”,随即立马命随侍官:“取金银各一盘,为先生路途盘缠”,不一时,随侍官用红漆端盘捧着金银走来,云中子却笑着谢绝了,“陛下之恩赐,贫道无用处,贫道有诗为证,诗曰:随缘随分出尘林,似水如云一片心,两卷道经三尺剑,一条藜杖五弦琴,囊中有药逢人度,腹内新诗遇客吟,一粒能延千载寿,慢夸人世有黄金”。
云中子说罢,便离了九间大殿,打一稽首,大袖飘风,扬长竟出午门去了,两边八大夫正要上前奏事,却被一个道人来讲什么妖魅,便耽阁了时候,而帝辛与云中子谈讲多时,已是厌倦,随即袖展龙袍,驾起还宫,令百官暂退,百官无可奈何,只得退朝。
话说帝辛驾至寿仙宫前,不见妲己来接见,帝辛心甚不安,这时有侍御官接驾,帝辛赶忙问道,“苏美人为何不来迎接朕?”,侍驾官启奏陛下,“苏娘娘偶染暴疾,人事昏沉,卧榻不起”。
帝辛听罢,忙下龙辇,急进寝宫,揭起金龙幔帐,见妲己面似金枝,唇如白纸,昏昏惨惨,气息微茫,恹恹若绝,帝辛立马大叫,“美人,早晨送朕出宫,美貌如花,为何一时有恙,便是这等垂危?叫朕如何是好?”。
这是那云中子宝剑挂在分宫楼,镇压得这狐狸如此模样,倘若是镇压的这妖怪死了,便可保住成汤天下!也是合该这帝辛江山有败,周室将兴,故此帝辛终被狐妖迷惑了。
只见妲己微睁杏眼,强启朱唇,作呻吟之状,喘吁吁叫一声,“陛下!妾身早晨送驾临轩,午时远迎陛下,随后行至分宫楼前候驾,猛抬头见一宝剑高悬,不觉惊出一身冷汗,竟得此危症,想必是贱妾命薄缘悭,不能长侍陛下左右,望陛下自爱,无以贱妾为念”。
说完,妲己便泪流满面,帝辛惊得半晌无言,亦含泪对着妲己说道,“朕一时不明,几为方士所误,分宫楼所挂之剑,乃终南山炼气之士云中子所进,言朕宫中有妖气,将此镇压,谁能想到那剑会伤及美人!乃此子之妖术,欲害美人,故谎称朕宫中有妖气,朕思深官邃密之地,尘迹不到,焉有妖怪之理,大抵方士误人,朕为所骗!”。(未完待续。。)
………………………………
第773章 纣王无道杀忠臣
当即,帝辛立马命令左右,“将那方士所进木剑,用火作速焚毁,毋得迟误!不得让其再害到美人”,随后,帝辛对着这妲己再三安慰,一夜无寝。
帝辛若不焚此宝剑,天下还是商家天下,只因焚了此剑,妖气绵固深宫,把帝辛缠得颠倒错乱,荒了朝政,人离天怨,白白将天下失于西伯,此也是天意合该如此,有诗为证: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楼阁金辉来紫雾,交梨玉液驻朱颜,花迎白鹤歌仙曲,柳拂青鸾舞翠鬟,此是仙凡多隔世,妖氛一派透天关。
话说帝辛见惊坏了妲己,慌忙无措,即传旨命侍御官将此宝剑立刻焚毁,而此剑乃是松树削成,经不得火,片刻立时焚尽,随后侍御官回旨,妲己见焚了此剑,妖光复长,依旧精神。有诗为证,诗曰:火焚宝剑智何庸,妖气依然透九重,可惜商都成画饼,五更残月晓霜浓。
此后,妲己依旧侍君,摆宴在宫中欢饮。
且说此时云中子尚不曾回终南山,还在朝歌,忽见妖光复起,冲照宫闱,云中子点首叹道,“贫道只欲以此剑镇灭妖氛,稍延成汤气运,孰知大数已去,将吾此剑焚毁,一则是成汤合灭,二则是周国当兴,三则神仙遭逢大劫,四则应劫之人合受人间富贵,五则有诸神欲讨封号,此次贫道下山一场,便留下二十四字,以告世人”。
随后。云中子施展法术,留笔迹在司天台杜太师照墙上。诗曰:妖氛秽乱宫庭,圣德播扬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岁中甲子,而云中子题罢,便径回终南山去了。
且言朝歌百姓见道人在照墙上吟诗,俱来看念,不解其意。人烟拥挤,聚积不散,正看之间,太师杜元铣回府,只见许多人围绕府前,两边侍从立马喝开,太师问。“此处发生了什么事”,管府门役立马禀告道,“老爷,有一道人在照墙上留诗,故此众人来看”。
杜太师在马上看见,乃是二十四字。其意颇深,一时难解,命门役用水将其洗了,随后太师进府,将二十四字细细推详。最终却是没有什么收获,太师暗暗想到。“此必是前日进朝献剑道人,说妖气旋绕宫闱,此事到有些着落。
连日吾夜观星象,见妖气日盛,旋绕禁闼,定有不祥,今天子荒淫,不理朝政,权奸蠹惑,天愁民怨,眼见兴衰,吾受先帝重恩,安忍坐视?见朝中文武,个个忧思,人人危惧,不若乘此上一奏章,力谏天子,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