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尊敬,况吾与你自幼结拜,
情同手足,天子乃吾夫,便是你的亲人,见一面也无妨”。
喜媚道,“既然是姐姐吩咐,那就请天子相见吧”,帝辛闻请字,当即也等不得,就走了出来,对着道姑一躬身,喜媚则打一稽首相还。
当即,众人坐下,灯光下,帝辛见喜媚三番两次启朱唇,一点樱桃,吐的是美孜孜一团和气,转秋波,双湾活水,送的是娇滴滴万种风情,把帝辛弄得是心猿难按,意马驰缰,只急得出了一身冷汗。
妲己情知纣
妲己见帝辛欲火攻心,按耐不住,当即就起身,进入内殿更衣,给帝辛和喜媚腾出地方来,起初,帝辛还是恭恭敬敬地给喜媚敬酒,可是越到后来,就越不安份,一只咸猪手,在喜媚的身上游走了起来。
而后,帝辛带着喜媚,出台赏月,喜媚也不推迟,帝辛甚是心动,当即就搭住喜媚香肩,两人月下偎倚,情意甚密,帝辛甚是欣喜,立马说道,“仙姑何不弃此修行,而与令姐同住宫院,抛此清凉,且享富贵,朝夕欢娱,四时欢庆,岂不快乐?人生几何,何必浪费在修行上!不知仙姑意下如何?”。
喜媚听闻,却是不语,帝辛见喜媚没有推托,当即两只咸猪手直袭喜媚胸部,而喜媚半推半就,帝辛见她如此,当即就一把抱起喜媚,一番云雨,随后,帝辛起身整衣,这时,妲己突然出来,一眼看见喜媚乌云散乱,气喘吁吁。
妲己明知故问,道,“妹妹为何这等模样?”,帝辛却直接开口,道,“实不相瞒,朕方才与喜媚情投意合,便行云雨之事,日后你与妹妹同侍朕左右,朝暮欢娱,共享无穷之福,此乃千古流传的美事”。
当即,帝辛传旨,重新排宴,三人共饮,至五更,三人便共寝鹿台之上,有诗为证,诗曰:国破妖氛现,家亡纣主昏,不听君子谏,专纳佞臣言,先爱狐狸女,又宠雉鸡精,比干逢此怪,目下死无存。
话说帝辛暗纳喜媚,百官无人得知,天子不理国事,荒淫内阙,外廷隔绝,真是君门万里,武成王虽执掌大帅之权,提调朝歌四十八万人马,镇守都城,虽然丹心为国,但不能面君谏言,彼此隔绝,无可奈何,只得长呼短叹。
一日,探子来报,说东伯侯姜文焕分兵攻打野马岭,要取陈塘关,黄飞虎只得令鲁雄领兵十万,前去镇守。
且说帝辛自得喜媚,朝朝云雨,夜夜酣歌,哪里以社稷为重,这日,二妖正在台上用早膳,忽见妲己大叫一声,跌倒在地,令帝辛惊骇汗出,吓得面如土色,随即,只见妲己口中喷出血水来,闭目不言,面皮俱紫。
帝辛立马说道,“御妻随朕数年,未有此疾,今日为何得此凶症?”,喜媚故意点头叹道,“姐姐却是旧疾发了!”,帝辛赶紧问道,“美人从何得知御妻有此旧疾?”。
………………………………
第826章 公豹施法害忠良
胡喜媚启奏道,“昔在冀州时,吾等便亲如姐妹,姐姐常有心痛之疾,一发即死,幸好冀州有一医士,姓张名元,他用药最妙,有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即愈”。
帝辛听闻大喜,立马说道,“传旨宣冀州医士张元”,喜媚启奏道,“陛下言之差矣!朝歌到冀州有多少路,一去一来至少月余,耽误日期焉能救得姐姐?除非朝歌之地,恰好有那玲珑心,取他一片,登时可救,如无,不到一日即死”。
帝辛赶忙问道,“不知谁人有这玲珑心?”,喜媚立马说道,“妾身曾拜明师,善能推算”,帝辛大喜,命喜媚速算,当即,这妖精故意掐指,算来算去,启奏道,“朝中只有一大臣,官居显爵,位极人臣,只怕此人舍不得,不肯救治娘娘”。
帝辛道,“是谁?快说!”,喜媚道,“惟亚相比干乃是玲珑七窍之心”,帝辛道,“比干乃是皇叔,成汤血脉,难道不肯借一片玲珑心救治御妻?速速传旨,宣比干进宫!”。
此时,比干闲居无事,正为国家颠倒,朝政失宜而苦恼不已,而就在这时,奉御官陈青捧圣旨而来,比干赶紧接旨,问起帝辛宣他进宫的原因,这陈青也是少有的忠良,立马说道,“丞相在上,方今国势渐衰,陛下又新纳道姑,名曰胡喜媚,今日早膳,妲己娘娘偶然心疼疾发,眼看就要气绝,胡喜媚却说,要得相爷七窍玲珑心一片,吃下即愈”。
比干听到这话,惊得心胆俱落。当即对陈青道,“你在午门等候,吾即刻就去”,当即。比干进内。见夫人孟氏,道。“夫人,你好生照顾孩儿微子德!吾死之后,你母子好生守吾家训,不可造次”。言罢,帝辛泪如雨下。
夫人听闻大惊,立马问道,“大王何故出此不吉之言?”,比干道,“昏君听信妲己有疾,欲取吾心作羹汤。岂有生还之理?”,夫人立马垂泪,道,“夫君官居相位。又无欺诳,上不犯法于天子,下不贪酷于军民,忠诚节孝,有何罪恶,岂能遭此挖心惨刑?”。
这时,比干的儿子一边哭着,一边说道,“父王勿忧,方才孩儿想起,昔日姜子牙与父王看气色,曾说不利,留一简帖,放在书房,说父王到了危急两难之际,进退无路,方可看简,便可解救”。
比干这才突然想起,忙开书房门,见砚台下压着一帖,比干取出观之,立马下令,“速取火来!”,随后,他又取水一碗,将子牙所留之符烧掉,灰烬放于水中,随即将其饮于腹中,忙穿朝服上马,往午门来。
而由于陈青泄了此事,惊得一城军民文武,尽知帝辛要取比干之心作羹汤,武成王黄飞虎立马同诸大臣来到午门,这时,只见比干乘马,飞至午门下马,百官忙问其故,比干道,“陛下要取吾心给那妖妃服用”。
当即,百官随比干至大殿,比干径往鹿台下候旨,此时正六神无主的帝辛,听得比干来了,立马说道,“宣上台来”,等见了比干后,立马说道,“御妻偶发心痛之疾,惟玲珑心可愈,皇叔有玲珑心,乞借一片作汤,治疾若愈,此功莫大”。
比干大怒,启奏道,“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则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心乃万物之灵苗,四象变化之根本,吾心若失,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惜,只恐成汤天下毁于一旦。
今昏君听信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存,社稷存!”。
帝辛道,“皇叔之言差矣!只借心一片,不伤性命,何必多言?”,比干厉声大叫道,“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涂狗彘!心去一片,吾必死无疑!比干不犯剜心之罪,如何无辜遭此大难?”。
帝辛暴怒,立马说道,“君叫臣死,不死不忠,台上毁君,有亏臣节!如不从朕命,左右将其拿下去,取了心来!”,比干立马大骂,“妲己贱人!吾死冥下,见先帝亦无愧矣!”,当即大喝,“左右,取剑来与吾!”。
左右立马将剑递与比干,比干接剑在手,望太庙俯身下拜,哭着道,“成汤先王,岂知殷受断送成汤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当即扒开衣服,将剑往脐刺入,把腹剖开,血流满地,随后用手入腹内摘心而出,望下一掷,掩袍不语,面似淡金,径下台去了。
且说诸大臣在殿前打听比干之事,众臣议论朝廷失政,这时,只听殿后有脚步之声,黄飞虎望后一观,见比干出来,心中大喜,立马问道,“老殿下,事情如何?”,比干却是不语,低首速行,面如金纸,径过九龙桥去,出午门,上马往北门去了。
且说比干马走如飞,只闻风响之声,约走五七里之遥,只听得路旁有一妇人手提筐篮,叫卖无心菜,比干忽听得,勒马问道,“怎么是无心菜?”,妇人道,“民妇卖的是无心菜”,比干问道,“人若是无心,将会怎样?”,妇人道,“人若无心,顷刻即死”。
比干听闻此话,立马大叫一声,撞下马来,一腔热血溅尘埃,有诗为证:御札飞来实可伤,妲己设计害忠良,比干倚仗昆仑术,卜兆焉知在路傍。
话说卖菜妇人见比干落马,当即一声冷笑,摇身一变,化作一中年男子,此人姓申名公豹,乃是姜子牙师弟,他虽然资质高,现如今已经成就了仙道,但是一直都不受元始天尊重用,无他,他不是封神之人,想当初,元始天尊之所以会收下他,那是因为他乃是跟子牙一起上山学艺的,而那个时候,元始天尊还不知道,哪一个是应劫之人。
等元始天尊知道了,申公豹这个凡人出身,又不是应劫之人的弟子,那就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毕竟,无论是玉虚十二金仙,还是南极长生大帝,至少都是先天生灵,其中还有先天神灵的,根本不是申公豹这个凡人之体能够媲美的。
………………………………
第827章 闻太师终返朝歌
因而,元始天尊对于姜子牙那是宠爱有加,对于申公豹却是十分冷落,子牙出山了,元始天尊还秘授封神榜打神鞭,让子牙承担起封神大任,至于申公豹,他不是封神之人,却也被元始天尊赶下山了,临行的时候,只赐给了他一根破鞭子。
这固然是有元始天尊的算计在里面,不过元始天尊这样的厚此薄彼,却是令申公豹对他这个师兄那是又嫉妒又怨恨,被赶下山后,就想到红尘当中谋一场富贵,建功立业,证明他要比姜子牙强,如果可以的话,还要子牙好看。
当他下山之后,第一站自然是朝歌了,毕竟殷商现如今还没灭,申公豹要谋富贵的话,自然得来这朝歌,而当他见到比干后,自然知道他已被挖心了,而且,他身上的法力波动,却是来自于姜子牙,他们两人在山上一起修炼了那么多年,对于子牙的气息,他自然是一清二楚。
那既然是子牙要救的人,申公豹自然不能让其如愿,当即就化成了这妇人,来给姜子牙捣乱,破除姜子牙的法术,导致比干陨落,而在比干死了之后,申公豹立马化作一阵清风,消失无踪了。
文武百官骑马赶出北门,看见比干死于马下,一地鲜血,溅染衣袍,仰面朝天,瞑目无语,众人甚是疑惑,不知是子牙留下简帖,上书符印,将符烧灰入水,服于腹中护其五脏,故能乘马出北。。
见比干死了,而且还是被挖心而死。微子等百官无不伤情,内有一下大夫厉声大叫。“昏君无事擅杀叔父,纪纲绝灭!吾自见驾!”。此官乃是夏招,自往鹿台,不听宣召径上台来。
此时,帝辛将比干之心做成羹汤,却见夏招竖目扬眉,圆睁两眼,强闯进来,面君不拜,帝辛问道。“夏招,无旨有何事见朕?”,夏招道,“特来弑君!”,当即,夏招把鹿台上挂的飞剑掣在手,望帝辛劈面杀来。
帝辛乃文武全才,岂惧此一个儒生,将身一闪。让夏招扑了个空,帝辛大怒,下令御林军护驾擒贼,可夏招却大叫道。“不必来!昏君杀叔父,夏招弑君,此事理所当然”。
当即。夏招纵身一跳,撞下鹿台。可怜粉骨碎身,死于非命!有诗赞曰:。夏招怒发气当嗔,只为君王行不仁,不惜残躯拚直谏,可怜血肉已成尘!忠心自合留千古,赤胆应知重万钧,今日虽投台下死,芳名常共日华新。
且说各文武听得夏招尽节鹿台之下,又去北门外收比干之尸,世子微子德披麻执杖,拜谢百官,内有武成王黄飞虎、微子、箕子伤悼不已,将比干用棺椁停在北门外,搭起芦棚,扬纸幡安定魂魄。
这时,忽听探马来报,“闻太师奏凯回朝”,当即,众官速至午门等候,闻太师乘墨麒麟往北门而进,忽见纸幡飘荡,便问左右,“这是何人灵柩?”,左右回答,“是亚相比干之柩”。
太师听闻大惊,不知比干因何而死,当即进城,又见鹿台高耸,光景嵯峨,到了午门,见百官道旁相迎,当即,太师下骑,笑脸说道,“列位老大人,闻仲远征北海,离别多年,城中景物尽多变了”。
武成王立马问道,“太师在北,可闻天下离乱,朝政荒芜,诸侯四叛?”,太师道,“年年见报,月月通知,怎奈心悬两地,北海难平,托天地之恩,主上威福,方灭北海妖孽,吾恨胁无双翼,飞至都城,面君为快”。
当即,众官随至九间大殿,太师见龙书案竟已生尘,寂静凄凉,又见殿东边立着一黄邓邓大圆柱子,见闻仲疑惑,武成王立马上前说道,“太师,此刑乃铜造成的,有三层火门,凡有谏官阻事,尽忠无私,赤心为国的,言天子之过,说天子不仁,正天子不义,便用此物将炭烧红,用铁索捆住,令人两手抱住铜柱,左右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