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胜利者的宣言,也是一位大罗金仙即将在山海界立下的规矩。
只要是脑子还清醒的,都不会选择缺席这次八景宫传道法会。
在整个山海界,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接下来一切正如大家的猜测,整个山海界,无论是白奇国、黑冰国、青木国还是黄龙国,全都传檄而定,只有极少数零星的抵抗。
大势不可违。
而有所的山海界金仙,全都第一时间开始修行《天演造化经》,赶在十年之期,八景宫之会前,变化成人。
尽管有些修行不到位,变化成人的异族颇有些相貌清奇,比庞统还要独特,但无论如何,至少是个人。
这十年间,山海界对于李弥而言,就是一个蜗居,一个牢笼,无比的压抑。
哪怕山海界已经是中千世界的极致,但是对于一位证得盘古法身的大罗金仙而言,就太小了。
而这十年,李弥并没有闲着,而是不断以玉清开辟之道,揣摩着开天的手段。
以现在李弥的实力,当然可以一举将山海界的天地外膜打破,然后引虚空罡风和清浊之气灌入山海界中,如此万年,山海界便可自然而然的升格至大千世界。
但是这样做,活就显得太糙了,对于山海界中的生灵,也是一场劫难。
当初封神世界玉虚宫中听元始天尊讲道,凡大罗金仙,都有了自行开辟一天的可能。
但是有了可能,不代表就真的可以做到。
要求非常苛刻,是绝大多数大罗金仙根本做不到的。
第一,要求一件极品先天灵宝,用来做新天的承托之基。
而且基本上所有的杀伐灵宝都被排除掉了,最完美契合的,自然就是二十四颗定海珠了。
虽然做不到一颗定海珠演化一天那么夸张,但是二十四颗定海珠演化一天,却是绰绰有余。
如今李弥手中诸宝,最契合的便是太极图和山河社稷图,但是距离晋升极品先天灵宝,都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须知1件中品先天灵宝就需要1秭传道度,一件上品先天灵宝需要100秭,一件极品先天灵宝需要10000秭。
这对于现在的李弥而言,就是天文数字,还差远。
第二,要求对玉清开辟之道有相当程度的领悟,最差也要在玉清开辟之道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以此证得大罗金仙果位。
要知道玉清开辟之道几乎是元始天尊的专属大道,非玉虚宫阐教门下,又有几人可以在玉清开辟之道留下烙印?
李弥如今倒是满足了这一条件,但是积累上还不够深厚。
第三,要以一方大千世界为根本,再囊括无数世界,以这方中千世界为核心,不断升格,不断汇聚,最终方可高举新天,开辟诸天之一。
能做到这一步的大能,也有个别号,就是天尊。
非一天之主,根本不配称“天尊”。
根据李弥的推测,能一己之力开辟新天的,基本上都是准圣境界了,距离合道圣人也仅有一步之遥了。
而山海界最完美的承托之基,正是山海界自身演化,用来承载五帝位格的五瓣莲台,这件法宝被李弥起了一个名字——五行五色莲。
此宝已经是中品先天灵宝的极致,距离上品先天灵宝也只有一步之遥。
和山海界天道完美契合,只要有足够传道度将其升级至极品先天灵宝,便是最好的新天根基。
想要开新天,当天尊千难万难,但是将山海界升格至大千世界,难度就降低了一大截。
李弥考虑不是如何完成任务,而是如何将任务完成的完美。
毕竟如今山海界兆亿生灵,都算是李弥的传道度来源。
十年时间,山海界完整的统一在了仙汉旗下,而整个山海界共计三百二十一位金仙级数的大能,尽数齐聚至八景宫外,等待着太极道人开启传道法会。
修行到了金仙境界,基本都是极度自信之人,对于大罗金仙道果,自然也充满了好奇。
若太极道人能讲述大罗之秘,那必然会是令所有金仙欢腾不已的盛宴。
然而李弥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慷慨”,在传道这件事上,李弥几乎从不做保留,更是没有丝毫门户之见。
若有人资质足够,他甚至连《开天造化功》都可以传授。
诸葛亮也已经到了金仙中期,虽然殿前还有包括青丘国主在内的数位金仙后期大能,但是面对诸葛亮全都毕恭毕敬,不敢有任何狂妄。
随着飘渺高远,玄妙清净的仙乐响起,八景宫的大门也轰然洞开。
“请诸位同道入内!”诸葛亮高声道。
一众金仙纷纷鱼贯而入,最前面的位置,自然是留给了仙汉高层和五位金仙后期。
然后就是仙汉金仙和所有的金仙中期,最后是所有的金仙初期修士。
只在这八景宫中,诸般法则就非常活跃,演化太上八景,种种大道玄妙。
一众金仙看的是如痴如醉,哪怕只是观摩太上八景,也可悟道,对于自身道行增长极有助益。
然而正当众金仙沉醉于太上八景之时,一位青年道人已然出现在大殿中央。
“见过太极祖师!”所有金仙纷纷起身见礼。
“今日讲大罗金仙果位之道!”李弥开门见山。
众金仙一个个精神抖擞,全神贯注。
“欲证大罗,必先超脱于法则,真正进入大道之境界。大道者,放之宇宙皆准的真理,诸天万界三千大道,皆可得道……”
“欲证大罗,必得成道之机,等到山海界升格大千世界,每一元会,便会孕育出一缕成道之机……”
证大罗金仙果位很简单,并不复杂,只要有能力在自身主修大道之上留下烙印,并有足够的成道之机,就有非常大的成功率。
但是这两个条件也非常苛刻。
第一条是对悟性资质的要求,必须真正的抵达道境,方可成就。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办法,山海界天道孕育而生的五帝位格,就是提前帮助五帝超脱法则领悟大道的关键。
不过这可是一个世界的天道为了世界升格在开作弊器,错过这次机会就没有第二次了。
第二条则是刚需,必须有成道之机,而且最好是完美契合自身大道的。
比如太古神桑之于青帝,比如五帝位格之于黄帝,比如十六秭传道度至于李弥。
若是并不契合自身大道的成道之机,成功率就不高了。
不过一个好消息是,证得大罗金仙并非只有一次机会,即使如青帝一般只差临门一脚失败了,也可算作半步大罗,只要还能获取成道之机,就还可以继续向大罗金仙果位发起冲击。
因此证得普通的大罗金仙,并不算希望为零,难得是如李弥这般直接以十六条大道演化盘古法身来证大罗金仙,全靠一路开挂,否则根本不可能达成。
李弥如今执掌的五行五色莲上,还有着山海界亿万年来孕育而生,黄帝没来得及使用的五条成道之机,但李弥并不打算以此造就五位大罗金仙,而是打算培养出一位五行之道的大罗金仙。
在质量面前,数量毫无意义。
而山海界衍生的成道之机,不出意外必然属于五行之一,唯有主修五行之道的金仙最为契合。
但是一个元会才能诞生一道,根本不够用。
那么办法就只有向外探索,踏出山海界,前往其他大千世界。
但是无论任何大千世界,成道之机都是最顶级的修道资源,成就大罗金仙的必需品,若非被更高境界的大能掌控,就必然伴随着无尽的杀戮和征战。
所以放眼整个诸天万界,大罗金仙的数量也不会太多。
何况要是遇到李弥这样,一口气需要十六条成道之机,或者黄帝那般需要五条成道之机的,都还会进一步加剧成道之机的紧缺。
这也彰显出了太上道印是何等超凡,连成道之机这种宇宙奇珍,也能直接以传道度演化。
一众金仙听得是既激动,又叹息。
虽然太极道人指明了证就大罗金仙果位的途径,但是也太艰难了。
何况如今大汉仙朝一统山海,真等到一元会后孕育出成道之机,也大概率会落在仙汉高层手中。
接下来,李弥开始掏出干货,模仿玉虚宫元始天尊,直接天演造化,演绎妙法。
直接将诸般法则乃至于背后的大道借助太上八景显现于一众金仙面前,对于所有金仙都是极大的助益。
太上八景者:
第一景:瀚海沧溟
第二景:峦胜昆岳
第三景:钟华神秀
第四景:月阳曜辉
第五景:瑶光罗幻
第六景:水岚烟霞
第七景:云霓虹渊
第八景:落世星河
此八景,皆是大道显化,也正是八景宫之名的由来。
普通金仙直面大道,唯一的可能就是直接疯掉,乃至于“道化”。
道化并非是一件好事,而是修士彻底在大道之中迷失自我,完全融入大道,也抹杀掉了作为独立个体的意义。
唯有大罗金仙,方可踏入道境,真正的观摩并接触大道。
而如今李弥的八景宫的太上八景,则是将大道演绎为法则,变成了金仙可以接受的形式。
尽管如此一来,想要悟道多了一层转化,却也变得安全了。
这对任何一名金仙,哪怕是金仙后期,都是极大的造化。
借助太上八景参悟大道,又安全又更接近大道,再玄妙不过了。
每位金仙,都能从不断变换的太上八景之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道,只不过能感悟多少,就全看自己的造化了。
这可是传道的高级形式,远远超出了任何功法秘籍,也超越了法则本身,最近乎于道。
李弥如今以大罗金仙道行,盘古法身之尊,也只能显化自身十六条大道,其他大道,尚有欠缺。
虽然和真正太上的八景宫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也可以称一句“小八景宫”了。
一众金仙,最差者也在八景宫中悟道百年,最甚者,甚至悟道千年。
千年时光,对于金仙大能也不算什么,说不上弹指一挥间,却也只是一段时间罢了。
第292章 大品天仙九转金丹
李弥来到花果山顶,终于见到了仙石。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无时无刻不在灵通感化,即使尚未出世,已然开始了修行。
孙悟空这个人物太讨喜了,充满了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战天斗地,不惧强权,又善于交游,能交朋友,除了桀骜不驯,几乎没有任何缺点。
而作为西游大劫真正的主角,孙悟空的一生也是一个悲剧。
当他作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放肆桀骜之时,绝对不会想到,最后自己居然要投靠佛门,最终成就大罗金仙之位。
当他成就斗战胜佛之时,曾经的齐天大圣已经死了。
而李弥要做的,就是全方位扭转孙悟空的悲剧历程。
扮演好菩提祖师是关键的一步,但也不是全部。
必须先给佛门希望,再将希望彻底覆灭,才能最终达成“佛本是道”的成就。
这块仙石,正是源于混沌,经历了开天辟地,最终成就星辰不灭体的存在,天生修行《八九玄功》的种子。
如果说一件事是巧合,那么当巧合堆叠在一起,就必然是谋划和布局了。
但是该如何去引导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子,走上正途?
修行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他不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不能是保障,唯有当做理想,当做事业,为之奋斗一生,永远不会厌倦,方能走到最后。
悟性和资质,重要性还在其后。
而猴子呢?
一开始的他,要的只是无拘无束的自由,他喜好人前显圣,喜好交游,最受不得歧视,最受不得规矩。
但是人世间,哪有人能够完全自由?
哪怕仙神也不可能。
或许五行山下五百年,猴子最终领悟了这一点,但是他的过去,再也回不来了。
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孙悟空的初始认同。
妖族是一个大杂烩,根本不可能团结在一起,但是加起来的力量,也远远大于人族,哪怕西游世界也如此。
一直以来,李弥对于妖族的态度,就是打压并转化,将其优秀人才尽数通过《天演造化经》变成人族。
虽然大道有教无类,传给谁都有传道度,但是修士本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