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大宗师了,若是能飞升上界,或许对自己的规划有极大的助益。
至于三十六枚普通版的飞升符诏,灵感来源于《七龙珠》中的龙珠,天人武者持之可以飞升,符诏中蕴藏的海量灵机耗尽之后,会在高维通道之中补足,时间持续十年,然后再次回返蓝星,等待下一个有缘人。
现在蓝星的天人武者只有一人,在肉眼可见的未来自然是人人有份,但是等到天夏修行界真正繁荣昌盛起来,三十六枚飞升符诏,绝对是可以令天人武者为之疯狂的宝物。
第154章 神洲界皇宋朝
信州龙虎山,正一道山门外。
祥云漫天,清气灵秀,道众殷殷,仙鹤闲游。
正是皇宋朝赫赫有名的正一威盟道驻地,天下三大仙山之首。
正一道自从祖天师张道陵之后,已经传承三十代天师,迄今为止八千余载,堪称符箓道门源流,在整个神洲执牛耳。
正一道士修行最重要的方式便是“受箓”,一旦受箓,便“名登天曹”,广义上成为天庭的一员,佼佼者还能获得道教神职,斋醮中的章词可以直达天庭,得到神灵护佑。
别笑,在新世界——神洲界,皇宋绝对是铁血大宋,如今疆域面积,当是前世百倍以上,治下子民,总计六十余亿,占据神洲最富饶也最核心的疆域,是当之无愧的皇宋天朝。
李弥已经“飞升”至新世界一个月,在大致观测出此方天地根脚之后,便第一时间前来龙虎山,想要见识一下名场面。
如果李弥没猜错,此方世界正是仙侠版的水浒传世界,而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即将上演。
一个好消息,此方天地之中,道门占据绝对主流,佛门影响力主要在底层,皇宋历代皇帝皆崇信道士,简直可以叫做道宋。
更没有什么羽蛇雅威之类的异教,是纯正的道门地界。
一个坏消息,此方天地灵机,居然是清四浊六,清气比重居然还不如浊气。
在这样的世界中,原本应该是妖魔鬼怪胜过道门宗派一筹,不过八千多年前,张天师代天封诏,将神洲最核心富饶的疆域尽数笼罩在“无上玄元清微罗天大阵”之中,自此神洲核心,清七浊三,一派道家仙境,人道乐土的气象;神洲边角,清一浊九,已然成了妖魔乐园,生民百无一,妖腥遍天涯。
对于张天师这一举动,李弥虽然并不认同,但完全可以理解。
毕竟整个世界灵机大环境清四浊六的情况,哪怕是仙人也难以改易,张天师的“无上玄元清微罗天大阵”固然放弃了神洲之外的大半蛮荒之地,但却保证了神州内部的清七浊三,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修行环境。
整个神洲的灵机层次,还在曾经的九州界和三界之上,应该和冥域世界死亡之前相当,最顶级的大佬,应该可以修行至元婴之上的化神境界。
当然,和韩跑跑所在的世界不同,神洲修行界是有着明显的秩序,正一道、上清派、灵宝派三教,堪称神洲顶级大教,都属于符箓修行体系,和天夏的武道体系大有不同。
整体而言,无论是正一道所在的龙虎山,上清派所在的茅山,还是灵宝派所在的阁罩山,俱在神洲南方,被称作符箓三山。
李弥想要在神洲皇宋境内创立属于自己的宗派,就必须前来正一道龙虎山,通过审核考察,得授“开山符诏”,方可合法成立。
武道在这个世界,修行起来并不像天夏那般容易,难度至少增加一倍,与之相反,修行神魂之道符箓之法的难度,却是陡然下降了十倍。
因此自然而然,符箓之道,便是此世主流道法。
李弥曾经在九州界修行过的《四符经》,放在此世也算是上乘功法,修行至元婴境界问题不大。
但是李弥当年在楼观道三载悟道之机,不过是区区开窍弟子,根本没有得到楼观道真传,真正仰仗的,还是自身功法。
八九玄功功参造化,开天功恢弘大气,俱是放之诸天万界皆准的本源大道法,根本不受任何影响。
此外,便是清五浊五的《长生诀》,最是契合神洲。
整个神洲的历史地理,就像是时间拉长了近百倍,面积放大了百倍的仙侠版《水浒传》,主要事迹上几乎和李弥前世没有任何差异。
这样的世界,显然不是自然形成,必有大能布局,但是李弥并不慌。
不出意外,必然是太上他老人家的手笔,自己只需砥砺前行即可。
之所以能确认不是普通的皇宋,而是仙侠版《水浒传》,却是李弥得到了消息,天下瘟疫横行,遍及皇宋大半疆域,甚至京师也是如此,当朝仁宗皇帝派遣一位洪姓太尉,已然向着龙虎山行来,请求张天师出山,设三千六百罗天大蘸,祈禳瘟疫。
所谓的瘟疫,其实就是浊气。
曾经庇护神洲八千余年的无上玄元清微罗天大阵,已经过了保修期,动不动就疏漏破口,浊气沿着破绽灌入,更有妖魔杀入其中,边境百姓不堪其扰。
为此,皇宋朝不得不维持了一只超过千万规模的禁军和厢军,禁军主要用来和妖魔对战,守卫京师,厢军用来守御地方,以备贼盗。
说实话,在神洲世界,哪怕当初的正一道开派祖师张道陵,也不可能是仙人道行,能够布下如此恢弘的无上玄元清微罗天大阵,更是维持八千多年,已经非常让李弥震撼了。
龙虎山不愧是正一道祖庭,神洲三仙山之首,仅仅是山门处,灵机已然超过了天夏的八景洞天,最清净玄妙之处,李弥以望气术观之,隐隐已然呈现出淡青之色,正是能够孕育出元婴之上化神境界的存在。
当然,在神洲并没有所谓的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而是通神、金符、步虚、真君。
所谓通神,等同于筑基修士,道士到了这一境界,洗练神魂性质,提升神魂层次,奠定了大道之基,随后定鼎枢机,开始为凝聚一枚金符而努力。
金符者,等同于金丹,是独属于修行者自身的符道体系,近乎于法术列表。
凡是被凝聚在金符之中的符箓,道士施展起来不但迅捷无比,更是威力无穷。
天下符箓数不胜数,各大宗派皆有不同渊源,因此各有所长,金符也大有不同。
步虚,则是修士金符之后,便需要通过无上玄元清微罗天大阵,去往天外修行,方有一线可能再进一步,成就真君果位,但是其中玄妙,并非李弥一时半刻所能探知。
第155章 六品仙山
而最后的真君境界,是整个神洲最顶级的大佬,合称“三君五老”,共计八位,都是跺一跺脚神洲都要抖三抖的大人物。
在一个有着秩序的世界,情报就是如此容易获得,所谓三君,正是正一、上清、灵宝三派掌教,五老则是五位在神洲各地仙山修行,不执掌“道教神职”的真君。
正一道不仅仅是宗派,更近乎是一个管理天下道士的机构,里面附属机构非常繁多,对应不同事物,李弥想要获得“开山符诏”,就需要前往道录院。
在没有真正超凡力量的前世,这等管理天下道士的机构,自然是隶属于官府,但是伟力归于己身的修行世界,世俗皇朝根本不可能从修行宗门中取得这层权力,以至于官方道录院仅有“报备记录”的权利,标标准准的象征性衙门。
道录院是正一道最繁忙的对外事务处理衙门,每天所需接待的来自神洲各地的道士数不胜数,以至于积压事务繁重,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够处理的。
因此很多外来道士被迫滞留于此,若是没有关系,甚至一呆就是三年五载都不罕见,道录院附近有一处“白鹤园”,便是特意为安置外来道士准备。
白鹤园中清净优雅,灵气清净,白鹤穿行,灵猴嬉戏,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修行之地。
只可惜不是免费的,随随便便的一个小院,每日就要一块中品灵石。
在神洲界,灵石终于分出来了上中下品,甚至还有所谓的极品灵石。
其中极品灵石唯有前往天外修行的步虚修士方能采撷获取,上中下三品灵石基本都是源自矿脉,而灵石矿脉,便是整个神洲最值钱的修行资源。
一个宗门的实力,不仅仅看通神金符步虚真君境界的修士有多少,也要看门下掌控多少灵石矿脉,占据何处仙山。
在无上玄元清微罗天大阵守护八千多年的大环境下,天下各处仙山基本都有了主,剩下没得开发的基本都是荒山野岭了。
李弥刚刚来到神洲界,自然不可能有灵石,但是他却有紫青道印和传道度。
飞升典礼直播果然是正确的决定,虽然为天夏提升三倍灵机消耗了百亿传道度,但仅仅只是一个直播,就一夜之间为他回收了六十多亿传道度。
飞升至神洲界后,来自天夏的传道度在比例上似乎有所衰减,但也维持在每天三千万的规格。
以斡旋造化大神通,李弥可以直接虚空搓灵石,兑换比例是一块下品灵石1点传道度,中品100点,上品1万点。
虽然直接兑换可能有些亏,但是李弥手中还有285亿传道度,自然不在乎区区100点一块的中品灵石,直接兑换1000枚,先在道录院挂号排队,然后稍稍展露财力,自有一位机灵的道童迎了上来。
给了道童一块中品灵石做跑腿费,道童倒豆子般将白鹤园的奥秘讲解一番,最终李弥选择了东南角一处清净优雅,非常具有私密性的别院,直接交了100天的房费。
事实上,绝大多数前来龙虎山道录院的,都是办理各地道门度牒道士的编纂记录工作,算是公务,根本住不起白鹤园,而是选在了山脚下的小城。
虽然需要跑腿,灵机差了很多,消息不太灵便,但是房价瞬间降到了一块下品灵石每天,这个价格,就有一大半人付得起了。
虽然道童暗示只要舍得花钱,就能加快办理速度,但是李弥还要看一场“洪太尉误走妖魔”的好戏,于是并没有回应,安心在白鹤园中住了下来。
白鹤园只住了一半人,李弥交游一番,发现基本都是想和他一样获取“开山符诏”的道士,道行最差的也是筑基境界,更是有几位金丹真人。
获取开山符诏的流程就是先叙宗谱传承,再验证功法根性,最后才是确定驻地。
在早年,整个流程并不难,正一道也不为难人,只要是道行足够,想要自己开山立派的,基本都能得偿所愿,被分到神洲各处仙山之中,建立起一个个道家宗门。
然而随着无上玄元清微罗天大阵开始破败,神洲仙山也被占据了七七八八,“开山符诏”的获取难度大幅提升。
主要是严防妖魔化身道人骗取“开山符诏”,更是“天下仙山”难寻,最近数十年放出来的“仙山”,居然都是南海和东海上的所谓“仙岛”。
神洲界可不是海洋文明的时代,仙岛简直就是最坑爹的仙山,一进驻进去,怕是十年八年都别想见到外人,因此只有少数大无畏者跳了进去。
李弥刚一来到神洲界,确认了大致情况之后,第一时间就赶赴中州老君山勘察。
中州老君山果然存在,形貌基本相同,只是比起来天夏,近乎等比例扩大了几十倍。
只是灵机同样不显,在《神洲仙山名录》中,仅仅名列第六品,如今是一家“长生宗”的驻地。
根据《神洲道宗门诰》中规定,六品仙山上的宗门,至少也要有金符真人驻守,否则最多百年,就会被除名。
长生宗获得老君山做山门已经是一千三百年前的事情了,如今逐渐倾颓衰微,已经连续九十二年未有金符真人,除名在即。
到了正一道之后,李弥才知道,在如今六品仙山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盯上“老君山”这块肥肉的道士并不少,基本都是老牌金符修士。
虽然李弥用番天印砸死的金丹鬼修不下十个,但是明面上他还只是通神修士而已,除非直接挑战神洲的道门体系,否则还是要在规则内办事。
幸好距离百年期限还有八年,有操作的空间和时间。
老君山对于李弥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若是放弃老君山,哪怕运营一番,恐怕也只能被分到一座鸟不拉屎的海外仙岛,从此过上野人一般的生活,还怎么传道?
至于加入其它宗门,李弥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如今道门各大流派皆是从凡夫俗子中招收记名弟子,一步步筛选。
带艺投师的道人,即使被奉上“供奉”“长老”之类的尊位,也根本无法触及门中核心功法。
况且李弥最不缺的就是功法,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