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启者说-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管我,我高兴。”蔡琰哼着歌,藏在衣袖里的小手不断地与秦轲的手玩着“你追我赶”的游戏。
  尽管如此,两人表面上依旧没有表现出异常,只是心照不宣地对视着。
  过了一会儿,蔡琰终于找到法子把手从秦轲的手中抽了出来。
  “不跟你闹了,我去看看车马备得怎么样了。”
  笑银铃般的笑声逐渐远去,竹林里却像是升起了莺声燕语,显得生机勃勃。
  “我怎么闻着这林子里一股子蜜糖的味道啊,虽然说我倒是喜欢喝点蜜茶,不过今天这味道也太浓了一些,齁得慌。”
  高易水悄然无声地站到了秦轲身后,用力地一巴掌拍在秦轲的背上,换来后者无奈的笑容。
  高易水眯着眼看着蔡琰离开的方向,露出玩味的微笑:“有句话说得好,一旦姑娘家总是对一个男人使小性子,那这男人不是她亲人,就是她情人。”
  “看来我没在的这几天,你们进展不小啊。你小子脑子开窍了?终于知道自己是个正常的男人,而不是道观里练童子功的道童了?”
  秦轲脸一红,没有想到高易水居然一眼看出端倪,想要否认又觉得刻意,只得道:“没你说得那么夸张……什么情人的,我们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高易水看着秦轲,突然夸张地怪叫了一声,然后小声凑到秦轲的耳畔道,“你们俩该不会什么时候钻小树林去了吧?”
  秦轲瞪大了眼睛,连忙摆手否认道:“什么钻小树林,你在想些什么呢,哪里有这种事情,你说些什么呢,我们……”
  他又哽住了,以他的脸皮,实在没法说出那些与蔡琰相处的细节。
  “好了,我当然知道没有,凭你那老鼠胆子,能做什么出格的事?”
  高易水揽着秦轲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样子,其实是把半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他嘿嘿笑着道:“说起来,你要是真做了出格的事儿,我反倒得好好请你喝顿酒,庆祝一下咱们的小秦轲终于懂得了怎么做一个男人,从此之后也算是长大成人咯。”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别胡说。”秦轲捂着头痛苦地摇晃,然而高易水的话越发浪荡起来。
  “我也去看看车马备得怎样。”被高易水一阵纠缠的秦轲想要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
  但高易水并没有让他离去,而是一把拽住了他的袖子,笑着道:“别急着走,我还有事情跟你说呢。”
  “不听。反正你肯定又是要跟我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回来!”高易水终于恢复了正常的语气,“我是有正事跟你说,很重要的正事,你不听一会儿别后悔。”
  秦轲才挣脱高易水的手,结果听到这一句,只好又折返回来道:“什么事情你说话,就是别再说那些出格的东西,你说一句,我立刻就走。”
  “你以为我乐意天天给你说那些,谁让你那脑袋瓜不开窍,要不早在公输家就该左拥右抱,享齐人之……”
  一句话还没说完,高易水眼见秦轲居然真的转身离去,翻了翻白眼喊道:“回来!服了你了,我不说还不行吗!”
  看见秦轲终究还是老实地回到了自己面前,他终于露出微笑,道:“现在我是真的要跟你说正事儿了。一会儿……你们自己走吧,我就不跟着你们了。”
  秦轲顿时惊讶地瞪大了眼,道:“为什么?你要去哪儿?不跟我们回荆吴么?”
  “反正……我这一路磕磕绊绊,总归算是把你带到了地方,你跟着荆吴大军一路回去,安稳得很,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儿,我自然不必再给你保驾护航了。”
  “何况,依我来看,你现在也不是当初那个愣头青了,很多事情都能自行定夺了不是?毕竟爹爹我,不可能一辈子护着你,儿啊,你可得学会自己长大啊……”
  “去你的,爹什么爹,你再占我便宜我揍你。还有,我什么时候要你一辈子护着了。”秦轲反驳着,心里却有几分不舍,“可你不回荆吴,准备干嘛?”
  “我自有我的去处。”高易水哈哈笑道:“正好来了稷城,我有个懂音律的朋友在稷上学宫,我可以留下来跟他蹭几天饭吃。日后你要是想找我,直接发信到稷上学宫音律一科,找一个姓元的家伙就行。”
  “这样啊……那好吧。”看高易水的样子,竟是真的不打算跟自己一起回荆吴,不由得有几分失望,但还是点了点头。
  说起来,这一路旅行,他也长了不少见识,结交了不少人,但最后总免不了又是一场离别:景雨、褚苟、公输胤雪、曹沛……
  如今竟连一直在身边的高易水也要离开了。
  似乎行走在路上,总得不断地与一些人、一些回忆告别,走着走着到了最后,会不会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想到这一点,秦轲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惆怅,眼光不自主地投向了不远处正在逗弄马儿的蔡琰。


第651章 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不多时,蔡琰在那边又喊了起来,似乎是车马已经妥当,所有人都准备上路了。
  “别用那表情对着我,我是不跟你回荆吴,可又不是上刑场,再说了,我即便哪天上刑场,也轮不到你哭丧。”高易水拍了拍秦轲的背,笑道:“日后我们肯定还会再见,希望那时候能赶上你的喜酒。”
  “八字没有一撇呢……”秦轲低头踢开了脚边一颗石子。
  “去吧,别让他们久等。”高易水看着秦轲,露出了很不常见的亲和微笑。
  秦轲点了点头,终于回到了车马队伍之中,动作利落地翻身上马,跟那群青州鬼骑并肩。
  他转头看了一眼,高易水还在对他龇牙发笑。
  “可别哭鼻子呀。”看着秦轲的样子,高易水低声笑了笑。
  他盘坐下来,像是一位竹林中的隐士一般,长发披散、衣摆长袖随意地搭在地上。
  悠扬的琴声开始奏响,他望着琴弦,微笑着轻声吟唱起来。
  车马缓缓地开始了行进,秦轲看向远方,却不由得鼻尖酸楚,眼眶慢慢红了起来。
  而在此时的稷城城门口,同样有人在送别。
  “看来这一战,终归是你赢了。”
  曾舆摇了摇头,注视着面前的申道,回忆起自己和他在稷上学宫的无数次论战,嘴角不自主地露出微笑。
  其实两个人虽然互为对手,然则谁又知道,他们心中对于对方的尊敬?
  曾舆缓缓开口道:“输赢之事,本就虚无缥缈,我们不过是意见不同,却同样求同存异,谈何输赢?”
  申道恬静地笑道:“可巨子采用的终究是仲夫子的方略,很快,老师也会在这座朝堂中失势,而后这墨家的天下自然也就成了你们儒门学派的掌心之物。”
  曾舆摆了摆手,淡淡地道:“夫子跟我说过,巨子虽然选择他,但并未否定商大夫的方略,只是他出身墨家学派,终归没法做出有违心意的决定,不过,倘若墨家要强兵一统天下,商大夫的方略反倒是能最快见效的……”
  “巨子真这么说?”申道眼睛一亮道。
  “是。”曾舆点了点头,对申道,他向来坦诚相待,“所以今后商大夫若依旧留在朝中做事,仲夫子必定还是会以商大夫为肱骨之臣,绝不会以小人行径排除异己。”
  说到这里,曾舆略加思索后又道:“或许……你可以寻到机会劝劝商夫子,不要上辞官书,留在稷城继续任职,成为夫子的左膀右臂,不是也很好么?”
  “这就是我觉得你迂腐的地方,虽然做朋友是个很好的人,可善意太过泛滥。”申道带着几分嘲讽意味说道:“仲夫子不会以小人行径排除异己,这一点我信。”
  “不过在我看来,老师并不会因此而改变离开的想法,他若是继续留在朝堂,依然只会与仲夫子意见相左,彼此争执不休,与其那样,他宁愿早一些离开稷城,至少能彼此保持几分颜面。”
  曾舆想了想,也知道申道说得没有错,叹息道:“你说的也不错,看来我总是讲这世上的事情想得太简单,可惜了,明明夫子和商大夫两人都是惊世之才,却彼此不能共存,实为墨家之憾啊。”
  “是有些可惜,不过若是人人都能包容异己,这世间又何来纷争呢?”
  这时,道路上响起一阵马蹄声,来者是四名青州鬼骑,身穿一身皮甲,只是没有戴上那副恶鬼面具。
  不过当他们靠近两人,身上那股杀伐气势仍旧令人心生敬畏。
  他们护送着一辆马车,一辆空的马车,似乎是在等什么人坐上去。
  “时间到了,我要动身了。”申道收回目光,微笑看着曾舆。
  曾舆从青州鬼骑上联想到了一些事情,皱眉道:“你这是……要去荆吴?”
  申道坦然道:“为什么不呢?你知道的,我一直想去看看江南风光,既然高大将军诚心相邀,那我也当有此一行。日后再相见,说不定我已经是荆吴的使臣,若我们还能在一张桌子前吵吵嘴,听起来也不错。”
  “我不会留在稷城。”
  “为什么?我听说仲夫子准备提拔你执掌国家邦交之事,位列九卿,难道你不满意?”
  曾舆嘴角弯起弧度,摇摇头道:“当然不是。九卿之一,如此位高权重,我一个无官身的学子,哪里会不满意。”
  “那你……”
  “我向夫子要了一个济河县令的差使,开春就走。”曾舆回答道。
  “济河县令?”申道满腹经纶,对墨家郡县了若指掌,当然知道这个济河县是个怎样的穷乡僻壤,可曾舆又是为什么非要去那样的地方当个微不足道的县令?
  “很奇怪么?还记得夏侯在稷上学宫对我说过的话么?”曾舆道。
  “当然记得。”申道自小记性极好,过目不忘,于是扯着嗓子模仿夏侯的声音,“‘听说你曾四处游学,对百姓大讲礼法仁义,可这些话,可曾让几个百姓不再贫苦,每年能多攒下几斗苞谷充饥?’”
  他忍不住笑了:“说起来,这夏侯倒是真刻薄,几乎把你从里到外损了一遍。”
  不过他的表情很快就变得惊疑:“你不会就是因为他对你说的这些话,所以赌气去做一个县令的吧?”
  “当然不是,只是他的话也确实点醒了我。”曾舆微微侧头,远望稷上学宫,自嘲地笑,“说起来,我读书多年,也游学过天下,见过民间疾苦,却从未脚踏实地地为百姓去做过一些事情,只知道靠着腹中的经纶,在稷上学宫日日与人争辩,贻笑大方。”
  “那天夏侯对我说了那些话后,我便在想了,我们这些学子自诩博文广知,整日只知道把治国平天下挂在嘴边,可实际上,又有几个能不忘初心?当年前朝文帝设立稷上学宫,为的是广纳天下良才,让他们研习治国之道,后再为国之臣,造福一方。”
  “可如今时过境迁,学子们领着稷上学宫的月钱,喝着茶农献上的最好的茶叶,享受着百姓们辛苦劳作而来的炭火、粮食,却只是在高大恢宏的屋子里为了名声喋喋不休……”
  “若稷上学宫的面貌便是如此,那设立又有何用?每个人都想着在稷上学宫论战中名扬天下,再被君主看重,得到高官厚禄……那么谁还记得为民请命,真正为百姓做实事?”
  连续两个问题,已经让申道震惊到说不出话来,曾舆继续平静道:“所以我想,带着我那群师兄弟们,真正地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听听百姓们需要什么,去试着为他们做点什么,插几棵秧苗,挖几道沟渠,或许我会真正懂得何为民,何为家,何为国。”
  听完曾舆的话,申道肃然起敬:“曾兄胸襟如此宽阔,竟能看破名利转身为民做事,跟你一比,反倒显得申道狭隘了,我相信,假以时日,曾兄可比仲夫子!”
  曾舆自谦道:“哪里话,夫子之智慧,只怕我穷尽一生也不能比的,只不过我们这些学生,总也不能丢他的脸才对。我反而更应该谢谢夫子,当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本以为夫子会不悦,会觉得我胸无大志,没想他却夸赞了我,并且支持我的做法,否则我也难以坚定这份决心。”
  申道撇撇嘴,摇头不赞同道:“说实话,我最看不惯的,就是你们这种惺惺作态的模样,总以为前人不可比,难道我们后人就不能比前人做得更好?即便上古圣王,一生也做过不少错事,不是么?”
  曾舆没有反驳,只是淡淡笑道:“几句话的工夫,你一会说我迂腐,一会说我惺惺作态,难不成我们两人面对面就只能吵架?”
  尽管曾舆的话很平稳,但申道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可能是因为平日里吵架习惯了?”
  两人对视而笑。
  “看来我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也都有了自己该去的地方。”申道收敛了笑容,双手交叠:“那我们就此别过,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