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公孙离失声道,“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你们明明知道这些事情很危险,私藏盔甲是重罪,只需要超过三具就足以斩首。如今帮主在牢里天天宁肯受苦也不说一个字,而你则是像是鬼魂一样逃离在外,难道那些贵人们的事情比帮主一家的命还重要?”
她当然知道无论是薛弓还是薛洋,都不可能是谋反的幕后主使,因为从任何角度看,他们都不可能在将来成为这片国度的新主人,那么显然他们是为了某位贵人做事。
被她这样一连串的询问,薛洋那本就脏乱的脸颊上神情更加灰暗,似乎心情同样也不怎么轻松。
这时候,老供奉突然靠了过去,一只手毫无征兆地按在了公孙离的肩膀上,后者顿时失去了力气,整个人栽倒在床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头疼而显得面色发白。
“我们的时间不多,阿离你还是先冷静一些,听副帮主说才是。”老供奉平静地道。
薛洋坐在椅子上,似乎也是思考了片刻,随后才决定说出一些真相道:“阿离,你还远看不清这座建邺城。还记不记得当初我第一次带你出镖的时候跟你说过什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薛洋声音低沉,“虽然我们握着刀、骑着马,一副光鲜亮丽的样子,可在这背后,我们却依旧还是要跟那些过路的山大王坐在一张桌前,曲意逢迎,隐忍讨好,分出不少银钱,才能换来安宁。当初兄长也正是觉得走镖不可能走一辈子,才决定趁着鱼龙帮消亡的时候,把双刹帮发展成如今这幅模样。”
“然而我却知道,这世上从未有什么净土,就算是我们这些人爬得再高,终究也只不过是蝼蚁,双刹帮看似很大,可对于那些贵人而言,也只不过是几句话的事情就足以倾覆。”
“从一开始,我们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你以为为什么双刹帮能在这么快的速度取代鱼龙帮?靠的是兄长的运筹帷幄?靠的是我的广交好友,在江湖上的名声?”
“你以为为什么当初双刹帮最大的对手:江南帮会突然因为内讧而离散?”
公孙离没有说话,只是嘴唇颤抖着,支撑在床沿的双手也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
“建邺城中无小事。”薛洋下了一个定论,“有些时候你觉得我们距离那些贵人太过遥远,但恰恰是因为这种感觉上的遥远,所以他们更热衷于去利用我们,把我们当做他们的一颗棋子。”
“可……就算这样,你又得到了什么……”公孙离眼眶微红,“如果说那些贵人真的在乎棋子的存亡,那你现在就不必要东躲西藏,把自己弄得像称这个样子。难道你要这样一辈子躲藏在阴影里,眼睁睁看着帮主上断头台?”
“当然不会。”薛洋放在桌上的手突然握紧了,像是下了决心,又像是给自己打气,喃喃道,“一定不会。”
老供奉这时候带着几分笑容,对着公孙离道:“今天你似乎去看了薛帮主,他是否有私下交给你什么东西?”
公孙离看向老供奉,眼神古怪:“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去过校事府的牢房?”但随后她猛然醒悟过来,“所以你们一直就藏在校事府的附近,而且一直在观察……我?”
她有些不自信,但又觉得自己的猜测没有错。
“是。”老供奉也不否认,“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即便是校事府那样的存在,有时候也会注意不到自己脚下的蝼蚁。而当我们发现你跟校事府搭上关系的时候,也是乐见其成的。”
公孙离点了点头,也没有去询问他们到底是藏身在哪里,自己又为什么根本没有察觉,毕竟如果连她都能察觉,那么校事府的眼睛自然也能察觉,那么躲藏一事也就无从说起了。
“今天我确实去见了帮主,可他没有给过我任何东西,只是跟我说了一些让我照顾好自己的话,还有就是说如果能见到你,让你尽早投案……”公孙离目光复杂地看着薛洋,她很清楚薛洋不可能主动投案,而且现在回想回去,薛弓这个主动投案的话搞不好也没有太多真心实意。
只是薛洋到底想要从薛弓手里拿到什么东西?
还没等薛洋说话,那个站在一旁一直保持沉默的蛮人却已经开始着急了,他的中土语言并不顺溜,因此带着一种古怪的口音,叽里咕噜地道:“怎么回事?薛弓难道真打算就这么在牢里等死……可如果我们要活命……”
“闭嘴!”薛洋骤然发出一声怒喝,额头上有青筋暴露,随后他又再度沉默,似乎在等待什么。
整个房内大概只有老供奉最为平静,或许是因为他的年纪使得他早已经历经风雨,所以有了几分随遇而安的从容,他笑着道:“当然,薛帮主在牢里不可能直接把东西给你,或许你可以想想,他是不是已经把东西给了你,只是你自己还不知道罢了?”
第686章 一人之性命
老供奉的话听起来很是玄妙,甚至有那么点街头算命先生的味道,但老供奉不会算命,相反,他早已知了天命,所以这些话自然不是玩笑,而是认真地希望公孙离用心地再深思一番。
“已经给了我……”公孙离也有些摸不到头脑。
她颦眉仔细地回忆自己跟薛弓见面的细节,突然想到薛弓似乎在最后一刻仿佛一个慈父一般抚摸了几下自己的头发,于是下意识地伸出手,在脑后散乱的头发里探索了片刻,很成功地摸到了一颗硬硬的东西。
公孙离眼神复杂地把那东西取出来,发现那是一根稻草,只不过上面捆绑着四个同样用稻草做成的小球,其中一端正好轻巧地捆绑在头发上,因而成功地潜藏在她的发丝之中,避开了牢头的检查。
虽然是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稻草,老供奉却是眼睛一亮,随后从公孙离的长发上解下了稻草球,递到了薛洋的面前。
“二爷,想来这就是帮主想要交给我们的东西,你看看,是否有什么玄机?”老供奉带着笃定的声音道。
薛洋看着这稻草球,微微一皱眉,随后似乎想到什么,不禁莞尔道:“我知道了,这是当初大哥和我曾经闲着无事的时候想出来的暗号,只是平日里实在没什么用处又极其繁琐,所以权当个玩物了。但没想到大哥居然如此机智,居然能想到通过这种东西传递消息。”
其实这个暗号说难并不难,就是在解开稻草球之后去看这跟稻草到底有多长,然后再按照尺寸换算成数字,以双刹帮帮众中多有修行的《草字武经》找到其中的字,便能换成讯息。
但正如薛洋所说,这种方法费事费力,况且双刹帮并不是什么密探,自然也就没有真的去使用这样的暗号。
薛洋大概是整个双刹帮中除了帮主薛弓,唯二能完整背出《草字武经》的人,虽然回忆起来略有些艰难,终究还是拼凑出了那八个字。
乐水别苑,不必报仇。
“乐水别苑?”公孙离听到这个地名,不过是思索片刻就捂住嘴巴道:“那不是孙家的……”
“是孙家在城北置办的别苑。”揭晓了答案的薛洋却并没有显得高兴,反而是苦笑道:“原来如此,大哥居然是在替孙家做事,难怪双刹帮在这些年能一帆风顺,就连最大的敌人也在一夜之间因帮中内讧而亡。”
“乐水别苑住着早些年与孙老爷子极为亲近的侄子孙同,那么也就是说,暗中下令让我们运送、藏匿盔甲的人是他?”老供奉微微揉着太阳穴,虽然意料之外,却又觉得情理之中。
在荆吴,士族一派和诸葛宛陵一派向来水火不容,虽然这两年在孙既安担任御史大夫之后,这种争斗已经有些缓解,但也只是多了几分克制,朝堂之上相互攻击依然激烈,孙家怀有反意似乎也是意料之中。
“如果说我们去求孙大人,是不是可以让他去救……”公孙离大概是场中目的最单纯的一个,她并不在乎朝堂党争,更不在乎荆吴将来谁会主宰天下,只是希望薛弓能安然无恙。
但没有想到的是,薛洋却冷冷地泼了她一盆冷水:“哪里有这么简单,对于孙大人而言,我们这些人,身份太过低微,根本不值得他去拯救,甚至对于他而言,现在最好的法子说不定是派人把我们挨个杀了,这案子也就彻底成了无头的悬案了。”
说完,他把目光转向那个神色略带几分愤怒的蛮人,这个人的存在,大概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个蛮人叫古日图,是那一支蛮人商队里仅存的最后一人,事实上,如果不是薛洋及时找到了他,恐怕他早死在那些前来灭口的黑衣刀客手中了。
薛洋在知道那几箱盔甲被查出之后,先是想法子逃脱了薛府,然后隐藏数日又去了那间用来相互联系的货栈。
他的本意,是希望联系上那个幕后的贵人,找到薛家最后一线生机。
但没想到才刚刚到达货栈的时候,一场屠杀已经基本到了尾声,所以他只得匆忙地救下了古日图,并且靠着和老供奉两人合力,才从那几名刀客手中逃得一条性命。
临走之前,他也注意到那些死人身上的刀口,均是呈现出被他刀法所杀的样子。
显然,那时候的孙同就是想把脏水直接泼到他的身上,借此来断了线索。
孙同身为太常卿,多年在宦海沉浮到今日,自然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这种断后的手段对于他来说再容易不过,或许就连现在,这片建邺的夜色之中,都潜藏着孙同的探子,只要几人暴露,随之而来的就是无休无止的追杀。
“所以,我们真的就没有任何法子了么?”公孙离困难地开口道。
薛弓留下了这八个字,或许正是想向薛洋说明,这幕后之人有多么强大,对于他们这些蝼蚁而言,就连复仇的能力都没有。
整个房内陷入了一阵令人绝望的死寂,桌上的蜡烛也因为燃烧殆尽,而变得越发昏暗起来。
或许,可以把这个消息交给校事府,继而交到诸葛宛陵手中,就能换薛家上下几十口人的命……
“不……既然大哥明明知道孙家的事情,可他在狱中什么也没有说,宁肯忍着刑罚也要保守这个秘密,必然是有他自己的道理。”薛洋想到这一点,一股寒意就从心中不断地向外涌出。
他并不是薛弓,也并没有那么缜密的思维,要从这样的乱局之中找到一条薛家的生路,几乎比登天还难。
但他只能逼着自己去想。
就在这时候,沉默许久的老供奉轻声开口道:“副帮主,如果我没有猜错,帮主之所以死也不肯在校事府的刑罚下开口,就是为了保你一条性命。”
“怎么说?”薛洋顿时怔住了。
他很清楚,老供奉跟薛弓相识多年,彼此之间早已经情同手足,甚至因为阅历与年龄的关系,他们两人才是真正的知己,或许比他这个亲弟弟还要亲上几分。
自然,老供奉对薛弓的心思也有几分把握。
“副帮主还记得那天的刀客么?”老供奉眉眼微微吐出锐利的锋芒,“我本以为是我们三人拼尽了全力才侥幸逃生,但现在回想起来,他其实在最后一刻是主动收手,给了我们一条生路。”
“帮主掌握着这个秘密,却一直不肯对校事府吐露半分,是因为对于整个薛家而言,无论是诸葛宛陵还是孙家,都太过庞大,就算薛弓把秘密说出来,孙家愤怒之下,薛家又能有什么好结果?”
老供奉有些悲伤地闭上了眼睛。
其实薛家早已经没有救了,但薛弓仍然希望薛家还有人能生还,那就是薛洋,尽管因此他会背负上一个“反贼”的罪名,但只要能逃出建邺,离开荆吴,终归还是为薛家延续了香火。
这大概是薛弓最后的执着,而孙同在面对薛弓这样的执着,终究还是做了让步,给了薛洋一条生路,也算是隐晦地回应了在牢里受尽苦楚也愿意保守秘密的薛弓……
第687章 静
这大概是在场除了那个蛮人之外,最不能接受的一种结局。
如果说薛洋跟他们非亲非故,或许他们除了悲伤之外也就罢了,可在场的几人里,薛洋是薛弓的血亲弟弟,老供奉是薛弓的至交好友,公孙离更是被薛弓收养大的孩子。
要让他们放弃自己亲人的生命,自己苟且偷生,谈何容易?
公孙离木木地站在原地,只觉得房内太过安静,胸腔里喷涌而出无数情绪,最终都化作一声哽咽:“我……”
还没等他说出口,薛洋已经一只手捂住了她的嘴巴。
只见眼前的薛洋已经换了一副面孔,不再黯然神伤,一对黑色的瞳仁里透露出常年行走江湖的凶狠和警惕。
“太安静了。”薛洋看向那微微摇曳的烛火,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从刚刚开始,外面的行人声音几乎都听不见了,你们不觉得奇怪么?”
老供奉半闭着眼睛,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