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太保亦是他从江淮军中一小卒里头提拔,抢先一步占据竟陵,大周才获得争天下的资本。屈太尉早就归心,北拒唐公,南定巴蜀。

    包括大周现下的兵制与兵法,无不出于太师之手,武圣之名,名副其实!”

    说道激动处,少年站起身来,漫吟道:“功名但凭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我辈男儿,习文练武,不正是为了博取功名,报效朝廷么?现下北虏未定,南蛮尤在,正是我辈奋起的大好时候。”

    “说得好!”那屋内但凡是三十往下的青年与少年,齐齐附和,愈发热烈的讨论起来。

    老者与同龄之人对视一眼,一边苦笑一边欣慰,神色复杂。

    ……

    墙角传来幽幽一叹,一位二十多的俊逸青年对边上说道:“义父,想不到短短十五年过去,中原子弟,已然不以武林称尊为幸,而是以侵略无辜异族、博取功名为荣。”

    边上一个高冠博带的老者摇头道:“我原以为徐子陵你和寇仲两个,在西方地界闯下偌大一片基业,应当成熟一些,不料还是这般天真幼稚。两国之间,怎可简单的以好坏区分?”

    寇仲已然三十许的模样,倒是稳重许多,笑道:“义父恕罪,子陵不过是有感而发。我们带着一大帮子人,在异国他乡开创基业,可也艰难得很。”

    “哦?”这高冠老者自然就是杜伏威,他说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来了兴趣,且说说西面都有什么?”

    寇仲道:“那遥远的西面,除去沿途的波斯、大食之外,还有什么罗马、法兰甚至还有匈奴遗民,制度如同古周王分封一般,大小诸侯林立,互相敌视。

    还有五位圣僧斥之为邪教的夷人教派,只信奉一神,与诸侯之间关系古怪,若即若离。

    不过若非其矛盾重重,纷乱如战国,我们也拿不到现今那样偌大的地盘,有陆地,有海岛,较之原本的徐国,还要大出数倍。

    其人也修武功,唤做‘斗气’,只有贵族与教派高层方可习练;武技大开大合,虽威力强劲,却也有些粗糙。仅净念禅院去的那二三百僧兵,便是能横扫诸多领地的无敌强兵。我与陵少、鲁师、五位圣僧,更可称雄世间,何况还有宁真人在,以成真神。”

    徐国当年惨败,沈元景将所有人交给李世民处置,后者网开一面,让寇仲和徐子陵,带上不肯归顺的前徐遗民,所有愿意跟着他们走的武林中人,和天下不想还俗的武僧,一起往西面而去。

    他们不敢待着西域,再往前又遇到波斯与大食对峙,无法停留,遂一路西行,到得最西靠海之地,扎根下来。

    寇仲口才了得,将沿途风情人物说得绘声绘色,又把创业艰辛道得分分明明,最后感叹道:“沈师果然慧眼如炬,看出我就是个不成器的东西。

    如世民兄,短短十五年,尽取北面突厥、高丽、靺鞨、契丹、奚之地,甚至侯君集已然将倭国纳入掌控。又有刘黑闼往西逼得统叶护牙帐后退三百里。

    我上次见到吐谷浑伏骞兄,年不到五十,满脸疲倦,虬髯已然花白,可见李靖那位弟子苏定方,给他的压力之大。倒是义父,得封公侯之位,颐养天年,当无忧虑。”

    杜伏威喝了杯酒,轻轻一笑道:“养不了多少时候啦。”他见对方有些诧异,十分得意的说道:“当年宋阀归顺,南海派俯首之后,南面再无内患。我便奏请陛下建立海军,这一来二去,也十二年了。

    前次侯君集攻略倭国,不过是海军牛刀小试而已。等太师与曲周侯、也就是以祖籍之地封侯的宋阀主,一战之后,我便要领着大军开赴南方海域,征讨不臣。

    若是灭上三五个小国,说不得我这历阳郡公也能晋升为一小国公,绘图凌烟甚至进入武庙,也未可知。”

    寇仲有些欣慰对方现在的状态,又有些伤感,当初他若能混一中原,义父岂止一个小国之公,楚王之位亦是固若金汤。

    只是他行事放浪,并未听从对方真心劝诫,关键时刻还见死不救,逼得对方孤身一人深入敌营投降。

    他想了想,一句道歉的话也终究未说出口,只是在心底暗下决定,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于西面新生徐国,再不可有妇人之仁,徒令跟随者失望。

    寇仲笑了笑,说道:“恭喜义父得此良机,孩儿借着一杯薄酒,祝义父大展宏图!”徐子陵连忙端起酒杯,齐声恭贺。

    杜伏威哈哈大笑,尽显踌躇满志,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道:“南海撮尔小国,不值一提。迟早要如太师所言,叫这大周之地,日永不落,星永不易。”

    “好!”楼内众人听得他豪言壮语,纷纷喝彩,有认出他的,慌忙过来行礼,他也一一应答。

    其中也有见过寇仲与徐子陵者,面色踌躇,杜伏威笑着说道:“无妨,二人此来,已经递交国书,陛下因太师与曲周侯决战在即,无暇顾及,命我先行接待。”

    众人这才恍然,纷纷上前见礼,又打听西面之事,当知晓两人又建一徐国,且与夷人争执不下之时,前番那少年大声道:

    “徐王勿慌,等我跟随刘将军、苏将军灭掉西突厥与吐谷浑,打通西域之路,便奏请陛下,率领一只兵马前往徐国,助大王征讨夷人,使天下尽归炎黄统领,何人不着华夏衣冠!”

    “同去!”“同去!”

 第160章 曲中人已散

    华山之巅,本是人迹罕至。

    若非帝王祭祀,士子出游,平素也无人烟。

    只是大周立国之后,封禅西岳华山,在此重修西岳庙,一时游人纷纷。

    又有沈元景所在的华山派立派于此,江都城外一战后,此地成为天下武林的圣地。

    今次宋缺南来,邀战沈元景于此,更是轰动江湖,乃至于朝野都有些震动。

    或有上书言说大臣私斗,损伤朝廷声誉,请皇帝阻止。李世民道:“太师静候此战已二十余年,岂能因一时之议论而废止?况大周传承先儒,尚文亦尚武,太师为天下表率,正是要以此激发臣民向上之心。”

    言论乃止。

    此刻大周皇帝李世民静坐华山派内,说道:“无垢,先生仍旧不肯见我?”

    长孙无垢摇摇头,轻叹道:“师父说天下已然为你打下,他也算完成了承诺,就不见你了。况且他一向反对武林势力干预朝政,如今华山派便是最大的武林势力,他更不应当出现在朝堂上。”

    “唉!”李世民叹息一声,似乎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又问道:“然则乾儿渐大,其余几个孩子也都出类拔萃,未来我怕重蹈李阀覆辙,该如何处置,先生可有对策?”

    长孙无垢迟疑一下,还是说道:“师父说,无论立谁为太子都无妨,只要你肯功成身退,早早做个太上皇,先扶持新皇三五年,等朝局稳固,再彻底退下,不理政务,安享晚年,一切可解。”

    李世民闻言一震,沉默许久,才缓过劲来,坚定的道:“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去培养乾儿如何秉国。等我完成‘十方俱灭’,就传位给他。到时候和你、婉晶、玉致他们一起,隐居到华山上来,再生十个八个孩子,天天去烦先生。”

    说到这里,他又笑了起来,道:“先生这样一提议,我连自己的庙号谥号都想好了,到时候就暗示李乾那小子,给我上‘太祖高皇帝’的尊号,你呢,至少也是个‘文德皇后’,哈哈哈哈!”

    长孙无垢知道他骤然听闻这等惊世骇俗的言辞,心中激荡,有些不知如何应对。她既不附和,也不劝慰,只上前搂住他。

    良久,李世民恢复过来,平静道:“先生还有何吩咐?”

    长孙无垢道:“师父要你善待百姓,牢记君舟民水之论;亦要时刻警惕外敌,不要忘记居安思危。还有,我们这些个姐妹都是他的徒弟,背后势力错综复杂,若有不当,还望你网开一面。”

    “我也算是他徒弟啊!”李世民心里泛起酸楚,又苦笑着说道:“罢了罢了,先生连秀宁也没见几次,我这捡来的徒弟如何还能有奢求?便依他老人家所言吧。”

    长孙无垢“噗嗤”一笑,举起粉拳锤了他一下,说道:“说得这么委屈,就好像你是野孩子一样。我再去求求师父吧,他老人家面冷心热,软磨硬泡一番,兴许就会答应。”

    李世民摇摇头道:“不必了。破碎虚空是先生多年来的心愿,大战在即,我还是不要为了这点小事打搅他,免得乱了他的心神。”

    他站起身来,又道:“天色将亮,我们也快快赶过去吧。今天来的人太多,早点去还能抢个好位置,这等千年难得一见的大事,可不能错过了。”

    长孙无垢白了他一眼,说道:“你是皇帝,还用得着和人抢位置,不嫌挤得慌?”

    “哈哈哈哈。”李世民大笑道:“当年我与你贪看花灯,不也是这般景象?走走走。”牵着对方的手,慢悠悠的往外走去。

    ……

    月明星稀,清风悠悠,古松如同老渔夫,坐在悬崖边上,垂钓春秋。

    宋缺面向山崖,悠然说道:“当年你透过玉致,给我送来了七杀刀,‘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这是杀戮之刀,灭绝之刀。

    后来你又让人给我带来了魔刀第一式“小楼一夜听春雨”,美妙的名字,情意绵绵,充满美好的回忆,可用出来的刀招,却又孤寂清冷,绝情绝性。

    你第三次给我送刀法,是寇仲奉上的傲寒六诀。每一件事物都寒,每一句诗都傲,凛凛有生气。我那时候还在奇怪,这一门刀法明明不符合那小子的性子,你为何要教他。后来才明白,原来你还是对他有所期许,可惜他非但无有傲骨,连傲气也无。

    接下来便是魔刀第二式“洛阳晨里见秋风”,我从刀法里面看出了思念与怀想,洛阳繁华,终究不是吾乡。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最后收到的是一门名字怪异的刀法,我不知道为何要唤做‘飞刀’,却明白是救赎之刀,仁德之刀。只是这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真让人感慨万千。”

    两人第一次见面,他却如同见到一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将陈年往事酿成了酒,一杯一杯复一杯。一番感叹过后,转过身来,说道:

    “这四门刀法,每一门都精彩绝伦。你对于刀法的理解,比我还要精深,也就是超过了天下所有人。可我依然知道,你用的是剑!”

    沈元景说道:“我自然用的是剑。我从来都没有掩饰过,也对所有人说过。”

    宋缺赞同的点点头,说道:“我听过玉致演奏的笛曲,所以音律代表着内功?”

    沈元景道:“是。”

    宋缺道:“我看过你的书法,那是武功招法?”

    沈元景道:“是。”

    宋缺道:“然而你把剑法单独拿出来了。”

    沈元景笑道:“所以我把剑法单独拿出来了。”

    宋缺侧身看去,对方的左手右手露在暗淡的月光下,依旧如玉一般丰润白皙,一根根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散发着莹莹的光,果然是用剑的好手。

    他心知今日一战的艰难,却也越来越兴奋和无奈,说道:“你送过来的每一门刀法,对我都是一次磨练,我能有今日,全赖沈兄成全,应当感谢你才是。

    可这刀法,同时又是一种束缚,我想不到超越的法子,便不敢来见你,生怕会在从前影响到今日的决斗。五年时间,眼睁睁看着李世民一步步的将天下收入囊中,我却困在岭南不敢动弹。”

    沈元景笑了笑,说道:“因为宋兄是不出世的天才,自然能够将局势看得分明,岭南偏僻,参合不到群雄逐鹿里头去,连为王前驱甚至偏安一隅都做不到。

    纵然你从岭南出兵,能往哪里走?且不说挡在前头的两股魔门势力,就算你顺利与寇仲汇合,又能如何?

    等我们占据长安,天下大势就注定了。况且你在见过寇仲后,不是已然明白他非真龙?否则寇仲三番五次邀约,梵清惠亲自上门求肯,你全都置之不理。”

    宋缺脸上露出痛苦是神情,说道:“我不后悔却又后悔,常常在想,若是那日我也在江都城外,是否清惠就不会殒命。”

    沈元景淡淡的说道:“或可得免吧。不过是江都城外河水染红,天下庙宇佛像前人头滚滚,岭南宋家付之一炬罢了。”

    宋缺默然,半晌才叹息一声,又问道:“我听说清惠唯一的徒弟师妃暄,现下真的出家做了尼姑,从此青灯古佛,是也不是?”

    沈元景眉毛一挑,偏头看去,突然明白了什么,轻笑道:“是吧,她已成一个废人,不入寺庙,就只能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