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笑傲开始的江湖路
第37章 怪梅横斜
用过晚饭,沈元景离了酒楼,也没有去寻客栈,远离闹市,找到了一座废园,守在一株怪梅树下,静静的等到天黑。
先前那武将披甲戴盔的,领着一大帮子兵卒,把这里团团围住,那些江湖客俱都忿忿不平,却不敢造次,只能离着远远的,望向这里。
过了大半个时辰,忽而一个长衫打扮的中年书生,过来说了几句什么,那武将颇为惊讶,争辩了几句,好像还吃了训斥,这才十分不情愿的领着兵离去了。
那些江湖客有些摸不着头脑,等了一会,等打探消息的人回来,说那武将都已走远,这才你望我,我望你,一起举起兵刃,涌进园子里面。
就见得园子破败异常,里面杂草丛生,些许杂物已然腐朽,惟有石桌一台,石凳四个,依然挺立,只是上面布满青苔。
月光之中,一道人影盘坐在一株梅树下,因着常年无人看顾,那梅树骨瘦嶙峋,看着却别有一番清癯的味道。
沈元景睁开眼睛,说道:“来者是客,都请入内。”仿佛是此地主人一般。这些江湖客高举着火把,就要一窝蜂的涌进来,这时候一位老者站出来拦住大伙,说道:“慢着。”
旁边一位脸有刀疤的汉子冷声说道:“牛东家,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因是在你荆州府,就想要独吞?”
牛东家见群情激奋,连忙说道:“疤三爷,我自然不敢有这个想法,只是这园子颇小,大伙一窝蜂的涌入,怕也装不下,何不一家选出一两人来,也方便行事。”
疤三爷估摸着来此的人怕不是有几百上千,往园子里一看,确实有些小,便点了点头。其余些首领也无异议,就此定了下来。
趁着大伙商议之时,那牛东家又说:“里面杂草太多,何不叫几个人去清理干净,也方便大伙。”众人俱都同意了,不过只许他派出两人,另六人由其他势力出。
沈元景坐在一旁,并不说话,安心等人进来。那牛东家的一个手下割着草,慢慢靠近,忽而听到另一边的同伴大叫一声:“啊呀!”把大伙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这人背着门口,迅速的弹出一个纸团,到了沈元景边上,然后装作奇怪,问同伴道:“怎么了?”
那同伴喝骂一声:“通你屋地仙人,老子还以为是条蛇,搞半天是个木头。”说着挑起一个枯木,落到一边。牛东家喝骂一声:“大惊小怪,快点干活。”
这么一闹,那些头领本来争得面红耳赤,也稍稍缓和,总算决出了进来的人数。正好杂草也割完了,一排人鱼贯而入,靠着院墙站着,高举火把,把整个院子照得灯火通明。
接着十余家势力的首领,或是两三人,或是六七人,一起走了进来,后面的江湖散人却是没有机会入内,只能暗地咒骂。
几十人把沈元景与梅树团团围住,他这才缓缓起身,叹道:“你们可让我等了好久。”
牛东家站出来说道:“这位少侠,我等与你也无仇怨,大伙无非都是为了求财。据说那梁元帝留下的财货颇为丰盛,如你肯说出藏宝地点,这里的英雄们都愿意分你一份。”
旁边几人都点了点头,显然是承认了。他摇了摇头,牛东家只道他不肯,心里窃喜,脸色却沉下来,说道:“如此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年轻人,你父母养你长成如此标致的人儿,着实不易,何必枉送了性命。”
沈元景却说道:“我是替你们着急,未知各位进来的时候,有没有交代后事,不要闹出什么八九个儿子争位,就不好了。还有便是,既然大家都如此喜爱金银财宝,留些人在外面也是对的,到了地府,托梦让他们多烧些便是。”
几位首领勃然大怒,纷纷叫骂起来。那牛东家越来越开心,却眉毛倒竖,喝道:“不识好歹。我看你死到临头,还会不会这般硬骨头。”
沈元景抽出长剑来,众人纷纷戒备,他忽然又说:“对了,有样东西还给你这老头。”牛东家心里咯噔一下,果然就见他把那纸团抛了出来,或许是手法不准,落到了疤三爷脚下。
牛东家连忙抢过去,弯腰就要捡起,却听得一声“东家小心!”,当即顾不得其他,往后急退,却见一道寒光从眼前闪过。
他退到一边,仔细看来,疤三爷手里提着长刀,显然刚才是他动的手,于是喝道:“疤三,你这是什么意思?”
疤三爷却不答,捡起了纸团。牛东家蠢蠢欲动,却见旁边几个头领都目光灼灼的看着他,顿时按住不敢出手。
“城南偏西,天宁寺内,丑时三刻,恭候大驾。”疤三爷摊开纸团,念出其中内容,冷笑道:“哼哼,好一个天宁寺内。牛东家明着跟大家一伙,却又和这小子暗通款曲,想要独吞财宝吧。”
其他人都怒目相视,牛东家自知待不下去了,恨恨的看着沈元景,说道:“小子,你最好多拜拜如来,今日死在这里算最好了,否则落在我手上,叫你生死两难。”就要领着手下离去。
沈元景神色古怪,说道:“你既约我去天宁寺,我必当赴约,不过还请你先走一步,往生极乐,见了如来,替我带声好。”
说罢,他忽然动手,一剑刺出,那牛东家早有防备,往边上一躲,可惜太慢,刚一动身,剑已经刺入了他喉咙。他那四个手下,才扑过来,收之不及,也步了后尘。
旁边的几位首领都大吃一惊,互相看了一眼,说道:“并肩子上,先废了他的四肢。”举刀的、提剑的、托枪的、拿棍的,上上下下,一齐打了过来。
沈元景挺身而上,闯入人群之中,唰唰两剑,先结果了两人,又轻轻一让,长剑掠过,只是一招便送了五人归西。
这边人等见他武功高明,反倒更加卖力,呼喝着往前冲。他抬臂斜刺,一剑杀了一位首领,见疤三爷招数凌厉,只往前一跳,剑如长蛇出洞,越过长刀,洞穿了他的喉咙。
疤三爷是这里面武功最高明者,他这一死,众人都窒了一下,可沈元景并不停手,不断的挥剑,每一招都至少杀得一人,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留下,很快园子里面的三五十人被杀得干干净净,一个也没逃脱,外面的人呼喝着,还在不断的涌入。
靠墙的那些汉子,早就吓得不清,纷纷丢下火把,有的聪明越墙走了,有的却往门口跑,又被裹挟回来。
他不管来人是谁,见到就是一剑,涌进来的一半是帮派的,一半是江湖散客,约莫有两百多人,来一个便死一个,这才杀得其他人吓破了胆,纷纷逃走。
沈元景走到园子门外一看,那些人亡命而逃,连头都不敢回,片刻就一人也不剩。
他复返回来,园子里面一片死寂,只有月光如水,洒下清辉,落在梅树之上,似乎从树皮渗透了进去,便吟诵道:“‘怪梅蟠屈如龙蛇,归欤月明看横斜’,有血浇灌,明年你的花朵应该更鲜艳了吧。”
第38章 江陵城南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一个人影从墙外越过,落到园子里面,打了个趔趄,却是不慎踩到了点什么,略微往边上移步,才站稳了。
他感到脚尖踢到了个软东西上,便低头一看,是一个人的腰肢,再往旁边一看,果不其然,刚才脚下踩中的是一个人头。
这人歪头躺着,喉咙上破了偌大一个口子,血还未干透,在月光下闪着光,双目圆瞪,直勾勾的看着他,脸色惨白。
他吓了得往后一退,又绊在一人的腿上,坐倒在地,手慌忙往边上一撑,感到一股温热,回头一看,一只眼睛从拇指与食指之间凸了出来,却又是按在了另一人的脸上。
他急忙缩回手,放眼望去,不大的地方里,横七竖八的躺着许多尸体,把园子都占满了。
“狄云,你来了!”
这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声音,他猛地往后一仰,身体忍不住的抖了一下,循声望去,一道人影站在一株怪树之下,借着月光,认出是沈元景,这才把心放回肚子里,爬了起来,开口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沈元景答道:“他们要来杀我,我便杀了他们。”
饶是狄云猜了出来,也忍不住吃了一惊,又重复道:“都是你杀的?”沈元景点点头,说道:“是,还跑了不少。怎么,你没在外面?”
狄云脸上一红,支支吾吾的说道:“我临时有些事情,给耽搁了。”原来他忍不住借着夜色,偷偷去看了戚芳,一时间看得入迷,并未察觉这边的异样。
沈元景也不追问,说道:“你怎么会来江陵城的,丁大侠夫妇呢?”狄云心底松了口气,走到跟前,说道:“那日我们分别之后,丁大哥和大嫂商议,都认定湖广乃至周边都是待不得了,可去往哪里却犯了难。
议到最后,还是丁大哥说两人都在水边长大,离了江水,就近着海水,于是一路往南,到了广东靠海的一个小渔村,安定下来,每日打渔种菜,闲来弄些花草,过得很是快活。”
狄云说着,脸上露出笑容,显然是非常喜欢这段日子。沈元景问道:“那你为何又要回来?”
他接着说道:“如此过了两三月,大嫂忽而有了身孕,又大半年,生下个大胖小子。”说道此处,他忽而变得兴奋,道:“沈少侠你是没有瞧见,那孩子肉嘟嘟的,十分可爱。对了,大嫂还给孩子起了个名,唤做丁戴景,说是要感谢你的大恩。”
沈元景微微一笑,说道:“却是有心了。”狄云又絮絮叨叨的说了些杂七杂八的事,然后叹了口气:“可惜好景不长,前些日子,忽听到村长说,来了几个外乡人,带刀带剑的,口气很大,一上来就问丁大哥和大嫂的行踪。
村长心地善良,替我们瞒住了,可也起了疑心,怕我们是什么坏人。丁大哥悄悄的摸过去打探一番,认出他们是龙沙帮的人,那就是凌退思的手下了。
他十分忧心,想要搬走,可孩子还小,大嫂身子又弱,受不得颠簸,何况就算能搬,到哪里才能不被找到呢?他决议一劳永逸,干脆把连城诀的消息放出来,让大家去争,却又脱不开身,便让我过来了。
沈少侠你也知道我这人苯,是在没有什么办法,不过是硬着头皮行事,打算胡乱把连城诀写在墙角算了,不过今日在凌府打探消息,能看到沈公子,心里才踏实。”
狄云并没有原着后半段的经历,所见丑陋也止在一家与一牢之地,对生活还有许多热爱,见满地的尸体,忍不住说道:“不过沈少侠你的杀性也太大了,这些人只是为了争抢财宝,不至于都……”
话说道一半,却迎来对面的目光,无有喜怒,十分的平静,但他就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话也说不下去。
沈元景只是随意扫了他一眼,说道:“你可知把连城诀放出,死的人要更多了。”狄云愕然。
听了这番话,原本的打算便放弃了,沈元景决定让凌退思多活一晚,又与狄云说了些话,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当中。
……
第二天一早,过路的行人就发现东西北的城墙上,赫然出现了几行字,第一行用楷书写着“唐诗选辑”四个大字,第二行与第三字要小一些,分别是“春归四、重经昭陵五十一”与“圣果寺三十三、赠韩思彦二十八”。到了最后一行又大起来,行书字体的“连城决”三字。
这些字离地有一丈有余,不知是用什么刻上去的,昨夜受了惊吓的江湖人士,准备赶早逃出江陵城,却无意中见此,都驻足不前。
有莽撞的闯入城中书肆,踹开大门,随意乱翻,找到本《唐诗选辑》,拿了就走,后面的人蜂拥而至。
不一会城里的书铺都遭了殃,这书也不够多,又因着有人贪心,如一连塞了七八本在怀里,被旁人看见,引发了不少争斗。
等有人携着《唐诗选辑》到了城门口,早有一位锦服公子,站在里面,旁边有一位仆役弯腰捧着书,他一边摇着折扇,一边大声念道:“‘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是个‘江’字;‘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是个‘陵’字。”
说道这里,他顿了一顿,见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十分得意。忽而有人接口道:“后面两字是‘城’与‘南’,休要在这里卖弄了。”
此言一出,群好汉们哗啦一下,全都跑走了,只剩得他主仆二人,留在原地,楞了一下,才又跟上。
到了城南,此地已然聚集了许多人,都仰头看着城墙,就不是不见有什么字样。有人大声嚷道:“下面的呢,下面的呢?断在这里,真个叫人难受!”
有心细的也不说话,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