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渊仙族-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族规定,族中子弟二十岁行成年之前,可以留在祖地修炼,而不需要做任何事务。二十岁之后,必须为家族做事。
  王道远此前的想法是继续呆在玉泉峰,努力提升制符水平。二十岁出山,到王家的店铺里,为家族提供灵符。
  成为二阶灵符师后,就可以像九叔公王守德一样,成为家族长老,主管家族的一类产业。
  而现在,继续呆在玉泉峰,反而会耽误修炼。
  因为,未成年的子弟不能随意离开玉泉峰,而不离开玉泉峰,灵珠空间种出的灵谷灵草也就没法出售。王道远只能守着大量的灵谷灵药干瞪眼,却不能换来一颗提升修为的丹药。
  王道远现在是一阶中品灵符师,是“技术型人才”,在店铺里做事,除了每月完成一定量的制符任务之外,没有其他限制。
  如此,他便有充足的时间卖出灵谷灵药,也可以收购一些价值更高的一阶灵药。
  他打定主意,必须找个理由尽早离开玉泉峰,到家族店铺里做事。
  转眼十多天过去,灵珠空间里的灵谷收了一季,可能是空间中没有虫子祸害的缘故,产量还不错,平均亩产达到二百三十多斤。之后,王道远只留一亩地种灵谷,腾出来的三亩地,一亩种黄云草,两亩种赤血参。
  今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虽然一般修仙者不像凡人那样过年,但是王家比较特殊,保留着凡人过年的习俗。
  王家开山鼻祖王承祖,本是凡间一个大富之家的二世祖,而且是千顷地一根苗——独子,长辈的宠爱自不必说。
  二十岁之前的王承祖,整天宝马香车、飞鹰走犬,过着朴实无华且枯燥的生活。
  直到满二十岁那天,王承祖所在的城池被突如其来的兽潮踏平,父母亲人都葬身妖腹,唯有他侥幸逃过一劫。
  王承祖立誓杀尽妖兽,报灭族之仇。
  后来,他偶得一散修传承,踏上修仙之路。虽说起步很晚,但王承祖乃是二灵根修士,水灵根更是高达八寸九分,与天灵根也只差一丝。他的修炼速度可谓神速,二十多岁才开始修仙,不到四十就成功筑基,八十余岁开辟紫府。
  之后,王承祖就四处猎杀妖兽,在赵国北部闯出了名头。赵国最强大的修仙家族,皇族赵家有意招揽他。
  王承祖的祖先曾是赵国大臣,他的父亲给他取名承祖,也是希望他能像祖先一样出将入相。
  为了父亲的遗愿,也为了找个靠山,王承祖接受了招揽,成为赵氏客卿。
  后来,回雁山以北的妖兽大举入侵赵国,王承祖在抵御妖兽的战争中大放异彩,功勋卓著。
  在击退妖兽之后,赵家奖赏王承祖大量修仙物资,并把玉泉峰赏赐给王承祖,王承祖娶妻生子,建立了王氏家族。
  因为王承祖的原因,王氏家族从建立时起,就有大量的凡俗家族的风俗习惯。王承祖去世后,这些风俗习惯逐渐淡化,不过年末核算账目、祭祖等习惯保留了下来。
  今天正是家族长老核算账目、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的日子。到了下午,玉泉峰上有空的族人,都聚集到祖庙前,听家族长老做“年终总结”和宣布来年的计划,之后就是祭祖。
  王道远站在祖庙前,听着大长老王志仁在高台上讲话。仿佛又回到了前世,正在听领导高谈阔论,实在提不起兴趣,便思考怎么提前离开玉泉峰,外出做事。
  不知过了多久,王道远只觉得有点腿酸,大长老终于叭叭完了。接下来,族长王志安走上前来,道:“下面我再简单说两句。”
  王道远听了一会,正要继续神游太虚,族长的话让他提起了精神。
  只听族长说道:“今年家族在清璃坊市盘下了一间新店铺,需要五六个人前去做事,有一技之长的优先,家族子弟有愿意前去的,找大长老报名。”
  听到这个消息,正准备神游天外的王道远顿时振奋起来。正瞌睡有人送了个枕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绝佳借口。


第七章 出山
  王道远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找大长老报名。不过族长还在高台上叭叭地说着,之后还要祭祖,只能抑制住冲上去的冲动。
  心不在焉地走完祭祖的流程,已经到了半夜。王道远急得等不到天亮了,立马跟着大长老,到了常务堂。
  常务堂是各位长老处理族内事务的办公场所。王道远随着大长老进入常务堂,发现已经有人在等着了。
  那人对大长老行礼后,又对王道远道:“七弟,你怎么也来了?”
  王道远在同辈中排行第七,与他说话的则是排行第四的王道成。
  王道成是九叔公王守德的长孙,而王道远跟着九叔公学制符。两人经常见面,因而十分熟悉。
  他刚年满二十岁,按族规要外出做事。
  不过,他虽然有个二阶灵符师爷爷,但本人却不是制符的料,而且对修仙百艺是一窍不通,修行速度算是中等,目前是练气五层修为,在斗法上也没有过人之处。
  唯一的特长是处事圆滑,人情练达,是个当店铺掌柜的好苗子。
  不过,掌柜是个肥差,而且都是有资历有功劳的人才能干的。他一个毛头小子想当掌柜,那是绝不可能的。
  想当掌柜,得找个店铺混资历,而老店铺关系复杂,掌柜着重培养的也是跟自己亲近的,他过去也很难混出头。
  新开的店铺没有那么多关系,一张白纸好作画,反倒容易出头。
  因此,他早早来到常务堂报名。
  见到四哥在此,王道远没有感到意外,新店铺是出头的捷径,有点心思的人,都不愿错过。
  王道远答道:“四哥,我的情况你也清楚,继续呆在玉泉峰,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出去做事,多存点灵石,为下一代做准备。”
  大长老到自己的座位落座,为二人登记。
  王道远报出自己是一阶下品灵符师,大长老和王道成都是一怔。
  大长老开口询问:“炼制一阶下品灵符成功率多少?”
  为了不出风头,王道远隐瞒了一点点实力,答道:“刚到四成。”
  大长老捋着胡须,笑道:“不错,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造诣,制符天赋也算上等了。
  不过,你刚满十六岁,距离家族规定的年龄还早。虽说家族没有明令禁止未满二十岁的子弟外出做事,但此事并没有先例。你提前外出做事,可是出于自愿?”
  “回大长老,小子确实是自愿提前外出做事。”
  “那就好,既然你是自愿,族规也没有明令禁止,家族又人手不足,那就随你去吧。
  你还未满二十岁,未成年子弟每月两块灵石的月例照旧。你回去收拾一下,三天后随九弟去清璃坊市。”
  王道远松了一口气,完成小目标的第一步终于成功迈出去了,不用担心灵谷砸手里了。
  对大长老道了一声谢,便赶回洞府。
  他倒是没有什么要收拾的,也就是一些符纸灵墨、一支劣质符笔,一股脑扔进灵珠空间茅屋中,也就收拾完了。
  玉龙泉位于玉泉峰山顶,水量丰沛,在泉眼周围形成半亩大小的水塘。
  泉水流出水塘,奔流于山间,名曰玉龙溪。
  溪水灵气充沛,很适合用来灌溉灵田,故王家的灵田八成以上都在玉龙溪两岸,族人的洞府也都在溪水两岸不适合开辟灵田的地方。
  溪水流到山脚下,汇聚外来的数条溪流,形成一个水潭,水潭形状像是摆在地上的一张弓,故得名眠弓潭。
  潭水在玉泉峰西南方向流出,这便是清璃江,清璃郡便是因清璃江而得名。
  王道远与十多位族人随着九叔公下了玉泉峰,来到眠弓潭边。
  眠弓潭西南端是一个渡口,名为眠弓渡。因为王氏家族子弟大都是练气期,尚不能御器飞行,因此大多数人出行乘坐灵船。
  眼前的灵船长十丈,宽三丈,用低阶灵木制成,坚固耐用。灵船可以完全借水力顺流而下,也可以使用灵石或修士灵力驱动。
  清璃郡河流众多,各家族的老巢也多是在清璃江及其支流边上,大宗货物运输全靠灵船。玉泉峰在清璃江源头,灵船顺流而下不耗一点灵石。
  王氏家族老祖王承祖一生,不是在杀妖兽,就是在去杀妖兽的路上,斗法可以说是同阶无敌,但在修仙百艺上没有任何建树。
  也没有留下修仙百艺传承,王氏家族修仙百艺的水平,在清璃江一带排不上号。
  也就是凭借地处清璃江上游的地利,运输大宗物品损耗灵石少,以运输石料、灵矿、灵木等笨重货物为家族支柱产业。
  清璃江水流平缓,单靠水力,灵船从玉泉峰到清璃坊市,恐怕得跑十天半个月。
  王道远一行人关系到店铺开张,没有时间浪费在路上,轮流用灵力催动灵船,仅用一天半的时间,清璃坊市已遥遥在望。
  清璃坊市是王承祖一手建立的。
  王承祖在妖兽入侵中立下大功,得到了大量资源,在玉泉峰建立家族。不到二百岁,就突破到金丹境,成为清璃郡唯一的金丹修士。
  不过王氏家族人丁一直不旺,王承祖也就没有扩张的意愿。
  这个不旺指的可不是子孙少,王承祖二百岁前有二十多个儿子,十多个女儿,但却没有一个修士。直到三百多岁时,才有了第一个修士儿子——王祖兴。
  至此,王家运气爆发,王承祖连生几个修士儿女,那些凡人子女的后代中也出了不少修士,数十年间,王家迅速成长为拥有五六十个修士的修真家族。
  此外,得益于王承祖早年所生的凡人子女,王家的凡人也发展到近万。
  家里人多了,自然要多置一些产业才能养活一大家子人。王家自此开始迅速扩张,王承祖牵头在清溪汇入清璃江处,建立清璃坊市。因为此处是王家的地盘,店铺五成归王家。
  清璃坊市为王家带来了大笔灵石,王家以坊市为据点,向清璃江下游扩张。几十年间,清璃江流域的各势力,要么与王家结盟,要么直接成为附庸。
  王家进入全盛时代,清璃郡几乎成了王家的封地,人称“清璃王氏”。
  可惜好景不长,三百多年前,天斩山脉妖兽暴动,赵氏皇族全力抵挡,虽最终平息,但赵氏皇族也损失惨重。
  此时,三大宗门趁机作乱,推翻赵氏皇族,王承祖作为赵氏客卿,也卷入其中,并战死。
  王承祖在此战中大发神威,配合他的灵兽,也就是现在王家的族徽——龙鱼,先后斩杀残阳宫五名金丹修士。经此一役,原来实力是三大宗门第一的残阳宫,成为倒数第一。
  战后,赵氏灭亡,部分族人逃出赵国,三大宗门主宰赵国,大肆屠戮赵氏附属势力,王家也在其中。
  幸而,接管赵国清璃郡的是三大宗门之一的幽冥宗,幽冥宗与残阳宫一直不对付,王承祖打了残阳宫的脸,幽冥宗看王家就很顺眼。
  再加上王承祖又只是赵氏客卿,且没有姻亲关系。战后,王家又托人求情,并未被灭族。而且,幽冥宗还阻挠残阳宫找王家复仇。
  不过,王氏家族损失也很大,族中修士损失过半,还献出了大量的矿山、林场,和清璃坊市的绝大部分店铺,仅保留五家,王氏家族成为幽冥宗附属势力。


第八章 开业风波
  王家虽然成为幽冥宗附属家族,但终究不是嫡系,三百年来没少受到幽冥宗嫡系的欺压。势力范围也被幽冥宗长老梁良建立的梁家蚕食,在清璃坊市也只剩一家店铺——玉泉杂货铺。
  也就是近三十年,三大宗门内讧,幽冥宗忙着争地盘,梁家老祖这个打压王家的主力,也被调到了前线,放松了对王家的打压,王家生意才有了一些起色。
  现在王家有修士六十多,凡人十余万,并且新盘下来一家店铺。
  玉泉杂货铺位置极好,正处在三岔河口上游,左边是清漓江、右边是清溪,背后是两水相交处,门前横着一条大道。为了运货方便,王家在店铺左侧建了一座小码头。
  灵船驶入清漓坊市,在小码头上停下,众人下了船。
  王志德介绍道:“这便是咱们家族唯一的店铺,清漓坊市中店铺有上千家,也没有比咱们的玉泉杂货铺更大、位置更好的。”
  闻言,王道远举目四望,只见整个清漓坊市被两条河分成三部分。玉泉杂货铺所在的这一部分,是清漓坊市最早开辟出来,也是最繁荣的一部分,有六百多家店铺,被称为老坊。
  三岔河口下游,左边被称为左坊,右边是右坊,各有店铺两百家左右。
  左坊、右坊是王氏家族没落后,幽冥宗新建的,店铺全归幽冥宗所有。
  老坊中有三百多家店铺,是幽冥宗清洗赵氏附属势力时拿下的,非幽冥宗所属的店铺仅三百家出头。
  整个清漓坊市幽冥宗占七成,其余势力占三成。
  王志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