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万龙山属于天斩山脉的余脉,东西长十余万里,南北宽也有近五万里。
万龙山以南,就是宋国和齐国的地盘。
赵皇的胃口足够大,不过赵家的牙口可不太好。
南边的齐、宋两国当年都是周国的老贵族,祖上曾出过元婴修士。
现在有了五阶灵脉,很快就会再次出现元婴修士。
赵国若是没有元婴修士,即便得到万龙山,也很难玩出名堂来。
不过,自己也没必要为赵家操心。
第一单生意上门,先做生意再说。
第八百四十四章 换地
王道远来到清璃城皇极殿中,王明辰与十二叔和三哥,已经在这里招待赵靖国了。
见他来到,赵靖国躬身行礼道:“外臣参见燕国太上皇。”
王道远摆手道:“不必多礼,听闻赵皇想要天斩山脉内的地盘,不知具体如何打算?”
赵靖国答道:“外臣奉赵皇之命,想要向燕国买临川郡以东和部分万龙山的地盘,还请太上皇和陛下允准。”
赵国倒是有点意思,只要万龙山部分地盘,免得与宋、齐两国交界。
目前赵国只是名义上与宋国有武成关这么个边界,中间还夹着六皇子的小朝廷。
六皇子现在也已经有九百多岁了,他的子孙中,也没有什么出挑的人物。
等他一死,镇南王国就落入万灵宗的手中。
到时候,免不了又有一场大战。
王道远本就想卖出这些地方,赵国要买,自然没问题。
以燕国现在的实力,也没必要管赵国和宋国那档子事。
谁胜谁负,都不敢打燕国的主意。
“卖出这些地盘倒是没问题,不知赵皇想要万龙山多少地盘,又如何出价?”
赵靖国闻言,脸上露出喜色。
王道远这样问,也就是有同意的意思。
只要赵国给的价格合适,这生意也就成了。
“赵皇想要临川郡以东,和万龙山最北端一万里宽的部分。
至于价钱,我赵国愿意用临海州来交换。
临海州那边虽然灵脉和矿产少了许多,但地盘还要更大。
而且,临海州地处万川河口,地盘还会不断扩大。
猎杀妖兽也非常方便,妖兽材料的价值,不低于矿产。
赵国人才凋敝,各类矿产也经过三宗叛乱摧残,也拿不出多好的东西。
若是太上皇和陛下对这个价格不满意,我们也只能少买一点土地了。”
这个价格确实不错,临海州那边都是万川河冲击出来的,以平原为主。
整个临海州呈不规则的三角形,东西长五万多里,南北平均宽度有三万多里,面积相当于原来清璃郡的三到四倍。
再加上万川河到了下游之后,分出许多小河道。
河水中的灵力,堪比三阶上品和四阶下品灵脉。
虽然河流三角洲矿产极度匮乏,但有河水滋养,临海州一大半的土地,都能开发成灵田。
这么多灵田全部开发出来,能养活的修士,少说也得有数百万。
随着临海州的不断扩张,能开辟成灵田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
当然,要开发出这些灵田,需要的人手也是海量的。
临海十三家占据临海州上万年,开发出的灵田,还远不如赵国广原郡。
以王家修士增长的速度,想要把整个临海州开发出来,没有上万年的时间,可能性都不太大。
当然,这是一般的手段。
王道远能炼制傀儡,又有充足的材料,完全可以让分身在灵珠空间内大量炼制傀儡。
傀儡的功能是非常多的,理论上人类能干的活,他们都能干。
只是炼器、制符之类的活,对神识消耗太大,傀儡神识很弱,坚持不了多久。
灵植夫的活,对神识消耗不大,可以一直干下去。
傀儡不需要修炼,有聚灵珠供能,也不需要恢复灵力。
一个灵植夫傀儡,可以顶三四个灵植夫。
炼制低阶傀儡的手段,也可以教给族中的炼器师。
培养一个优秀的灵植夫需要三四十年,炼制一个灵植夫傀儡,低阶炼器师也只需要几个月。
培养他干简单的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王道远沉吟半晌之后,说道:“赵皇这个价格我非常满意,就按这个价格来。
只是临海州那边有临海十三家,都已经被赵国封爵,还有临海王在,这些大家族该如何处置?”
赵靖国拱手道:“这事赵皇也有考虑,那些家族都在临川郡有封地。
若是愿意舍弃临海州,就全部搬迁到临川郡。
不远舍弃临海州的,就把家族一分为二。
拥有爵位的一部分,迁入赵国。
留在临海州的部分,就是个普通的家族,任由燕国管理。
另外,临海王的封地,也会迁到天斩山脉以西。
临海州那边,我们还想留一部分族人。
现在赵国衰落,一旦宋国那边出现了元婴修士,随时都可能打过来。
赵皇就想在临海州那边,给家族留条后路,还请太上皇和陛下恩准。”
这倒也是人之常情,宋国作为老贵族,虽然传承不怎么样,但也是出过元婴修士的,有五阶传世法器流传下来。
宋偃的修炼天赋虽然还不如赵皇,更不如赵靖国,但突破境界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以宋偃那德性,只要突破元婴,绝对会再次攻打赵国。
“这倒是没问题,临海州那边多留点人手也是不错的。
要是人都走了,我燕国想要开发临海州,也要费很大力气。
赵皇提出的这生意,朕同意了,你们派人来与明辰交接便是。”
赵靖国躬身行礼道:“多谢太上皇恩准,臣来此还有一件事要和陛下商量。
听闻陛下出海数十年,寻到了上古修士留下的遗迹。
不但修炼到元婴境界,还得到了不少元婴传承,和各种五阶宝物。
赵国先祖是散修出身,虽然当年也得到了古修士的传承,但那古修士也只是金丹巅峰。
虽有部分元婴传承,但没有五阶法器,无法抵挡元婴天劫。
赵皇想想用癸水神雷,请太上皇出手,将赵家祖传的山河印提升为五阶法器。”
山河印王道远自然是见过,虽然是四阶巅峰法器,但不是凡品。
这东西是当年赵武帝开始炼制,融入赵国境内各处灵脉的精华。
赵武帝所在的时代,还是有五阶炼器材料的。
这山河印所用的材料,本就是五阶下品。
只是当时赵武帝的炼器手段不够高明,炼制成了四阶法器。
经过历代赵皇万余年的蕴养,这法器的威能已经不比一般的五阶下品法器差多少了。
若是能将其祭炼成五阶法器,扛住五道元婴天劫,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至于癸水神雷,价值还是极高的。
虽然自己现在已经突破元婴,随手打出一道攻击,威力也远胜癸水神雷。
但对于元婴以下修士而言,这癸水神雷的威力还是很恐怖的。
自己手里还有残缺的戊土神雷和丙火神雷,以元婴修士对法则的掌控力,推演四阶法术没什么难度。
虽然不一定跟原版一样,但威力不会有太大差距。
赵家能在癸水神雷的基础上,推演出癸水雷剑,王家未来也能推演出更多的功法和法术。
王道远点了点头:“山河印我也见过,材质确实不错,炼制成五阶法器,也不是问题。
不过,我有个条件。
这山河印中融入了原先赵国境内的各个四阶灵脉本源,其中包括我燕国在内的不少灵脉。
我可不想让自家的灵脉,受到别人的影响。”
赵靖国连忙拱手道:“太上皇放心,燕国立国之后,陛下就将燕国境内的灵脉本源,从山河印中剔除了。
现在只剩下临海州那边的灵脉本源,还在山河印中。”
第八百四十五章 癸水神雷到手
赵国经历一次亡国之后,掌权之人都特别会办事。
赵国的实力已经不足以威胁到燕国,两国之间也没有什么矛盾。
继续把燕国境内的灵脉本源留在山河印中,只会让燕国君臣心里有刺。
及时剔除这些灵脉本源,山河印也不会多少威能。
王道远点头道:“我现在也没什么急事,随时都能动手炼制。
不过提前给你说一下,五阶法器需要锻打出内部器纹。
所以,这山河印需要重新锻打,之前蕴养的成果可能会受点损失。
山河印的材料,还是先恢复五阶为好。
重新锻打的时候,里面的灵脉本源,以及材料本身的灵力,并不会受太大影响。”
赵靖国拱手道:“多谢太上皇,临海州的土地,燕国随时可以派人去跟临海王交接。
外臣这就回去向赵皇禀报,告辞。”
说罢,离开大殿,王守业和王道昌将他送到宫门外。
两人回来之后,王道昌脸上的兴奋之情遮掩不住。
“七弟,你可真是高瞻远瞩啊,当年的狡兔三窟之策,现在是真实现了。”
王道远摇了摇头:“现在三窟和三十窟都没有区别,谁都知道咱们的产业在哪里,也没地方可藏。
要留后手,还得是紫金川那边。
与妖族达成协议不久,现在也不适合去动紫金川,还是等等再说吧。
只要我还在北渊修仙界,就没人敢打咱们王家的主意。
不过,有了临海州,咱们王家以后就有了无限的扩张空间。
东海深处虽然岛屿稀少,但总能找到一些落脚之处。”
王守业也是一脸喜色:“赵国的癸水神雷也不错,能把它学来,咱们家的覆海诀也能多一个对敌手段。”
王明辰思索一番,问道:“父皇,临海州那边由谁来镇守?
这么大一块地盘,还有极高的价值,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去管理。
而且,临海州那边在天斩山脉以东,又临近大海,各种妖兽极多。
若是没有元婴战力坐镇,恐怕少不了妖兽骚扰。”
这倒是个问题,元婴战力倒是不缺,傀儡和分身都可以。
但临海州的事务总要有人去管,不然谈何统治?这方面分身和傀儡就不太适合了。
“我先把玄冰龟招回来,镇守临海州。
等交接完之后,再思考谁去主管临海州事务吧。
交接临海州的事,你们去处理。”
正在此时,王志安从外面走了进来,他此时已经是金丹中期修为了。
而且,灵力波动还不是非常稳定,应该是刚刚突破不久。
“我闭关刚出来,就听说家族现在又扩充了不少地盘,应该缺乏人手。
我好歹也当了上百年的族长,管理事务方面还不成问题。
绿柳洲那边有不少族人在修炼,也不需要我去管理。
你们这边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人手,尽管给我安排。”
王守业说道:“既然临海州那边需要一个人管理日常事务,不如让五叔去。
再加上玄冰龟镇守,倒也不怕有人作乱。”
听了这话,他有点发懵:“不是只有天斩山脉和山北是咱们王家的地盘吗?怎么临海州也归咱们了?”
王明辰解释了一下这事,王志安立刻来了兴趣:“这倒是不错,临海州那边就交给我吧。
咱们刚和妖族和谈,五阶妖兽不至于现在来找事。
有五阶中品玄冰龟坐镇,也不用怕找死的四阶妖兽,临海州也没什么可怕的。”
王道远也拿出五阶下品近战傀儡:“五叔公,带着这个傀儡,即便有四阶妖族不知死活,也能轻松解决。”
商议完这些事务之后,王道远返回玉泉峰,交接事宜就不用自己管了。
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临海州那边就交接完毕。
临海十三家中,仅有顾家顾成峰和临海王次子两名金丹修士留下。
其他十一个家族,本来家底就薄,也就一个金丹修士。
还有两个家族,唯一的金丹修士,也在当年赵氏复国之时折损,现在没有金丹修士。
而临海州这边风险太大,对于强悍的家族而言,这是建立基业的好地方。
可对于实力弱小的家族来说,那就是送死的地方。
他们也只留下少量族人,大部分族人都迁徙到天斩山脉以西的封地。
现在临海州只有三个金丹势力,也就没必要再划分十三个郡,而是划分为三个郡。
靠近的大海的地方,包括河口在内,为临海郡。
临海郡以东,以万川河为界,划为两个郡,分别是南郡和北郡。
三个郡大小差不多,但万川河入海口在临海郡,以后临海郡会不断扩大。
王志安作为临海州牧,主管三郡,临海郡归州牧直辖。
南郡太守是临海王的次子赵清朗,北郡太守就是顾成峰。
划定地方之后,王家开始迁移了一百来个修士和五万凡人过去,在临海州开枝散叶。
现在王家的凡人已经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