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守业思索一番,道:“我王家缺人,可抽不出人去帮忙挖运河。”
李星河丝毫不觉得奇怪,笑道:“这点事哪能劳烦王家,我们那边出人,反正最大的阻碍铁屏山,已经开出了个口子。
其他的地方都算不了什么,以咱们筑基修士的实力,一百多里的运河,用不了多久就能开出来。
我此来,只是想联系几个出产矿石、石料、木材的家族,能到鹤云湖坊市做生意。”
王道远问道:“李前辈为何不联系杨家呢?杨家现在可是清璃郡北部的领袖家族,只要杨家点头,这些不都是小事一桩吗?”
李星河叹了口气,道:“若是能说服杨家还好了,可这事有点损害杨家的利益。
杨家以炼器为主,清璃郡的矿石、灵木越便宜,杨家好处越大。
可一旦打通了清璃郡与鹤云湖的水路,清璃郡的矿石、灵木,有了新的销路,价格势必上涨,对杨家不利。
杨家不亲自出手打压就算好的了,又怎么会帮忙?”
王守业思索一番,道:“这事还真不好办,我王家与杨家几百年的交情了。
若是真有损杨家的利益,我也不敢草率行事,需要与族中长老商议一番。”
李星河也不着急,答道:“这是应该的,我目前就在铁屏山一带,主持开挖运河的事务。
若是有了结果,可以告诉孟道友,由他转告我。”
说罢,李星河与孟长风告辞离去。
待他们走后,王守业问道:“道远,这事你怎么看?”
王道远答道:“这方面咱们都是外行,我连灵木和矿石的价格都不知道,还是请十叔公吧,他老人家在这方面是行家。”
王守业点头道:“那就召集各位长老,好好商议一下这个事情,尤其是要听听十叔公的意见。”
第一百六十九章 前往鹤云湖
此时,庆典刚刚完毕,家族各长老还都留在玉泉峰。
族长召集,各长老很快就到了议事堂。
王道远将事情的原委,向各位长老陈述了一遍。
之后,王守业道:“这件事的原委,道远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接下来要怎么办,还请各位长老商议一番。
道昌,你是矿山长老,你来说说吧。”
王守业是一心想把王道昌培养出来,然后自己当太上长老,有机会就锻炼他。
王道昌被点名,只得站起身答道:“这个还要看到底能有多大的利润,若是真能翻个几倍的利润,这事干了也无妨。
毕竟,咱们王家的所有矿山、林场,目前都处在压制产量的状态。
清璃郡矿山和林场太多了,而市场就这么大一点,开采出来再多的矿石,也卖不出去。
要运往清璃江下游,耗时又过长,一阶矿石和灵木根本不值得。
若是能打通与河阳郡的水路运输线,就不怕有东西卖不出去,也就不用再压制产量,家族的收入也就能更上一层楼。
至于得罪杨家,咱们又没有正面跟杨家过不去。
矿石和灵木有了新销路,价格涨价,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又不是咱们王家故意做的,找事也找不到咱们的头上。
再说,咱们王家以后要出售禁神蚕丝,那可是大利。
卖给谁都是卖,就多卖给杨家一些,也就是了。
杨家得了大好处,也就不会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只是我有些想不明白,孟长风为什么这么积极?
他难道看不出来,这是得罪杨家的事?
咱们得罪杨家,不会受多大影响。
王家已经是杨家阵营中最强的下属家族,杨家要做什么事,必定要倚重咱们王家。
不可能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和咱们王家反目成仇。
孟家现在可全靠杨家罩着,才能生存下来。
连活着都艰难,哪儿来的胆子得罪靠山?”
九叔公笑道:“我是越来越佩服五哥的看人眼光了,他早就说道昌也是当族长的料,以前没怎么看出来。
放在外面历练一番,果然是个好苗子。
道昌分析得不错,咱们王家做了这生意也无妨。
间接损害杨家利益,杨家也不会怎么样,以后可以用禁神蚕丝弥补。
至于孟家怎么想的,道远,你来说说。”
王道远起身答道:“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孟青山前辈临死前,说放心不下了。
我和太公去吊丧的那天,孟长风借口答谢云翼背回孟前辈的棺椁,请我放出云翼,帮忙镇场子。
得到梁家赔偿之后,也没有回礼答谢杨家和咱们王家。
可以看出,孟长风确实是个有手段的人。
他能看到眼前的好处,也有能力把好处拿下来。
可却不懂得有来有往的道理,不会和其他势力打交道,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掌舵人。
而且,他的目光太短浅了,看不到以后的处境。
他以为,杨家需要借助孟家,围堵梁家。
孟家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杨家也能原谅,就没往后想想。
几十年后,梁家老祖坐化,梁家必定衰落。
杨家不再需要再严防梁家,还会容忍一个实力不强,还总想挖自己墙角的下属吗?
自身没有站稳脚跟的能力,就想把靠山一脚踢开。
或许,孟家的基业,就要毁在孟长风的手里。”
十叔公惋惜道:“孟家也真是运气不好,唯一一个适合筑基的,却不是当族长的料。”
王守业问道:“各位长老还有意见吗?如果没有意见,那就先答应着。
随后,咱们再派人去试试,看能有多大的利润。
要是利润少,那就少运过去一些。
利润多,就在那里盘下一间店铺,好好做这个生意。
这事就交给十叔主管,道昌和道远协助。”
三人起身称是。
王道远直接御剑前往青云峰,向孟长风说明王家的意思。
孟长风得到消息后,就屁颠屁颠地给李星河传话去了。
王道远告辞离开,心中暗道:“可惜了,这样的人,可以用来独当一面,却不适合用来执掌全局。
是个将才,却坐在了元帅的位置上。”
两个月以后,孟长风来到玉泉峰,转告李星河那边的消息。
浊水溪和跃马川之间的运河已经挖通,李星河邀请王家派人去鹤云湖坊市,商谈合作事宜。
王家早就做好了准备,派出十叔公、王道昌和王道远三人,带着两艘灵船,前往鹤云湖。
两艘灵船,一艘装着王家所有种类的矿石,一艘装着所有种类的灵木,每一类都只装一点。
这两艘船的货物,就是用来试水的,看看在鹤云湖坊市,能卖出什么价,也顺便展示一下王家的物产种类。
两艘船从眠弓潭出发,一路向南行进。
到了清璃坊市后,继续向南行进一百余里。
到达浊水溪汇入清璃江的地方,此处的河水清浊各半。
东半边江水清澈见底,西半边则是浊浪翻滚。
灵船在此处转向,进入浊水溪。
浊水溪水量丝毫不逊于清溪,只是水面较为狭窄,水流更急。
西行三千余里,已经能够远远望见西边的高大山脉。
这正是传说的铁屏山,真如一座巨大的屏风,将东西隔绝开来。
又前行千里有余,铁屏山已经近在眼前。
浊水溪本是从南向北流,却在此折返,转头向东流去。
铁屏山被挖塌的地方,正好赶在浊水溪转弯处。
这处被挖塌的地方,被取名“天门关”,这个名字也挺贴切,从东侧望去,确实像天上开了一道门。
溪水在此处被人为地分为两条,大概一半的水量越过天门关,向西流去。
王道远不敢让灵船贸然过去,万一天门关西侧是一个陡坡,灵船绝对会粉身碎骨。
他提前御剑飞过天门关,发现西侧是一个巨大的缓坡,坡度比东侧还要小不少。
灵船在此航行,毫无难度。
天门关所在之处,可谓是恰到好处,将溪水引过天门,十分方便。
要说是无意挖塌的,他真不相信。
灵船越过天门关,进入运河。
这运河宽二十余丈,深三丈有余,水流也不是特别急。
灵船使用灵力驱动,勉强可以逆水而上。
这河道不算多宽多深,可这是在岩石极为坚硬的铁屏山上挖出来的。
铁屏山的岩石硬度,王道远一个金刀术打上去,也就在石头上留下不到一寸深的痕迹。
百余里长的运河,绝不可能是短时间开凿出来的。
为了打穿铁屏山,开通两郡的水路,河阳郡的几个家族,真就硬生生花了几百年的功夫。
第一百七十章 鹤云湖坊市
船过天门关,剩下的水路就好走了,都是顺流而下。
沿运河航行百余里,进入跃马川。
跃马川上游河道,宽度仅有三丈多。
运河汇入之后,河道宽度一下子扩展到近三十丈。
跃马川下游河道,也是经过人为拓宽的。
河岸十分整齐,并没有出现河水不受束缚,四处乱流的情况。
顺跃马川向西航行两千余里,就到了鹤云湖。
鹤云湖大致是个圆形湖泊,面积不大,直径不到两百里。
这还是运河挖通,浊水溪注入之后,才有的规模。
王道远在绿柳洲呆了近二十年,看惯了百川湖,再看这鹤云湖,实在太小了。
近岸处,水下还有刚刚被淹没的青草。
看来,运河挖通后,湖面扩张了不少。
湖中心水很深,少说有三四十丈。
鹤云湖所在的地方,是一处天然洼地。
其东、西、北三面地势都很高,河流都向鹤云湖汇聚。
唯有湖泊东南角地势低洼,湖水从此处流出,形成一条溪流,名为鹤云溪。
鹤云溪宽五六丈,深只有一丈多,水流还非常平缓。
这点流量,跟天门关那边引过来的水量,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以后,鹤云湖的水位还会不断上涨,鹤云溪的流量也会越来越大,直到鹤云湖水位稳定为止。
此时,王道远才终于明白,河阳郡这几个家族所图甚大。
挖通铁屏山,不仅是为了连通两郡北部的水运,还考虑到了向南发展。
引浊水溪一半的水量流入鹤云湖,鹤云溪水流量会暴涨,即便在平常年份,也能向南流入万川河,通航不是问题。
如此一来,河阳郡北部的家族强大之后,也就能通过水路,将生意扩展到河阳郡南部。
凿穿铁屏山,解决河阳郡北部缺资源的问题,给河阳郡北部的家族,提供了光明的发展前景,还顺便解决了清璃郡资源积压的问题,一举三得。
这几个家族的老祖宗,可真是有远见啊!
跃马川从鹤云湖正东方向汇入,鹤云溪在鹤云湖东南角。
鹤云湖坊市,正建在跃马川河口与鹤云溪之间的这一段湖岸边。
方便接收清璃郡运来的资源,也方便与河阳郡南部势力做生意。
不过,坊市并未完成,只有靠近跃马川河口的几十家店铺已经完工。
坊市的布局非常讲究,整个坊市像是一个钉耙,钉耙齿都伸入湖中。
每个钉耙齿上,都有一条街道,街道两旁是店铺,每个店铺后面都是一个小码头,将水运作用发挥到极致。
湖岸上只有零星几个店铺和一条大道,连接各个钉耙齿。
这些钉耙齿都用岩石铺成,高出水面两丈多,充分考虑到以后鹤云湖水位,会持续上涨的情况。
王家的灵船一到,立马有十几个人迎了上来,前面五六个都是筑基修士,应该都是各家族的族长,领头的一人正是李星河。
灵船在最靠近跃马川河口的第一个钉耙齿靠岸,王家三人离船登岸。
李星河是筑基修士,王道远作为王家此行唯一的筑基修士,自然要走在最前面。
李星河拱手道:“王小友,别来无恙。我们几个在这里,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小友盼来了。”
王道远回礼道:“山高水远,又不熟悉水路,走得慢,让诸位前辈久等了。
族中还有要事,族长不能亲自前来,还望各位前辈恕罪。”
李星河摆手道:“王家家大业大,事务繁多,族长岂能轻易外出。小友能来,我们已经很满意了。
几位里面请,生意的事,咱们慢慢谈。”
王道远三人在李星河的引领下,来到一个很像王家议事堂的大厅里。
众人分主宾落座,李星河开口问道:“不知,王家此来,带了哪些灵物?”
王道远答道:“王家势单力薄,地盘狭小,产业稀少。
此次,只带来了一阶矿石十种,二阶矿石两种;一阶灵木十二种,二阶灵木一种。
不过,每种资源带的都不多,族长的意思是,先带来样品看看价格如何。”
听到共有二十多种资源,还有三种二阶的,几位筑基修士当时就激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