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微知著,一念转变,竟生许多收获,所谓顿悟,便是如此吧!”
悟念既生,陈错听得心灵深处,有猿猴咆哮,于是灵机一动,竟松开了对心灵的束缚与制约!
当即,心猿暴跳,意马奔腾。
一点衰亡王朝的气运,顺势融入其中。
那一道道念头如狂风般卷动,顺着那股悟性加持,竟是自然而然的从记忆海洋中,捞出了三团光辉。
第一团之中,蕴含着的是一位挥毫泼墨的男子,正是他在北地冥冥感应所见之人;
第二团里面,却是一座雄城,赫然便是不远处的长安城,只是此时这座城池,却笼罩着层层佛光;
第三团内部,却是飞出一道血光,迅疾而凄厉,赫然便是不久前,阻断了他的感应与思绪的那一道。
三团灵光既显,又有一根根脉络浮现,将许多细微琐事联系在一起,慢慢勾勒出背后关联——
第一团灵光中的人,越发清晰,连带着陈错心底与南陈相关的许多记忆浮现,倏的便明白了那人的身份。
“当年南朝中枢侍郎虞寄的侄子,虞世南!他……这一族,几十年来,竟始终在记录着我的过往传奇!”
此念一起,不知为何,陈错竟察觉到,周遭的天地对自己竟越发和善,仿佛有一股冥冥之力垂青于自身。
“虞世南所为,居然能加强我与天地之间的联系?”
瞬息明白了缘由,继而陈错就意识到,这个自己并不熟悉的人,很有可能是一位关键人物!
关系到前路,关系到天地之秘!
要找到他!
不过,不等他思绪清晰,那第二团灵光却忽然模糊起来,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陈错心头一动,立刻凝神其上,也只能见得一点模糊景象——
在模模糊糊中,他似乎见得一名少年,先是行走于海边,忽然又跌入河中,最后踏入庙宇,盘坐于长安城中。
一股源于魂魄深处的悸动,竟使得陈错那封镇于太华秘境、扶摇峰中的残缺真身生出了反应!
汩汩血液在真身之中流淌,诞生出一股遥遥感应。
不只是那模糊少年的身影,还有遥远崆峒山中、南方山林之中、北地洛阳之中,皆有感应汇聚而来!
“陈氏血脉!这个行走于海边的少年,乃是我过往肉身,不,该说是与我性命牵连的血脉之子!我曾经就感应到他,其人身上蕴藏着大气运!但,他到底是谁的后裔,为何与我有这般紧密的联系?”
疑惑之中,他正欲借助顿悟之机,进一步探查,却忽见那模糊之中忽起妖气,几条火红色的尾巴扫过。
啪!
当即,第二团光破碎。
霎时间,陈错的心底生出一股怅然若失的感触,仿佛与至亲失散一般。
但他旋即警惕起来。
“莫非有外念影响我的道心了?与那无形邪物一般的手段?”
他定念挥慧剑,却是斩了个空!
“源于本念?”
定了定神,陈错知晓眼下不该浪费时间,便顺势将心念集中于那第三道光团!
霎时间,无数血光蜂拥而至!
他一惊,旋即便发现一片似真似幻的景象竟顷刻间充斥心灵!
呼……
狂风吹动,苍穹如血,血雨遍布天地,无数道纷乱的血光漫天飞舞,贯穿虚空,穿梭长河!
五道身影立于苍穹,背后是漆黑裂痕,照映无垠星空!
对面,一人迎风而起,血衣猎猎,长发飞舞。
断断续续、模模糊糊的话语传来——
“……纵使只我一人,纵然再无传说……自今日起,我便为……”
“陈错!”
轰隆!
陈错心中忽生雷霆!
随即,和雷霆化虚为实,直接将余下的两团光芒震碎!
紧跟着,陈错不仅从顿悟之中清醒过来,那雷霆更是辐射周遭,竟使得飞舟直接解体!
轰隆隆!
飞舟之外,天象忽乱!
本就四散飞舞的王朝气运在这一刻尽数燃烧起来,转眼便消失殆尽!
偕同子、向然、小猪还好,虽是惊讶,却还有手段,但那刚刚醒来的崔家兄弟迷迷糊糊的一睁眼,便惨叫一声,再次昏厥过去。
但下一刻,陈错一挥袖,灵光闪烁,一座飞舟凭空成型,将众人接住。
“师叔,你这是……”向然见状,便要询问,她隐约察觉到,方才自家这师叔似与外界雷霆呼应,以至于掌控不住自身神通,将飞舟震散开来。
但陈错摆摆手,根本没有心思与她多言。
他的心底,反复的回荡着刚才见到的那一幕,以及那断断续续的一句话——
“自今日起,我便是陈错!”
猛然之间,他竟是发现,自己的名字居然有了几分陌生。
第五百九十三章 行事先后,皆谋国祚三百年
陈错。
以陈为姓,以错为名。
“人之名,降生时得于长辈,伴随着一生成长,无论是多么少见的字,多么生僻的名,但叫个十几二十年,也很少会有人再觉得古怪。虽说‘错’这个字,作为名,确显少见,但在我的印象中,却是前世今生一路相随,从没有多想,但方才所见之景,莫非是说……我这名字,也是与神藏相似之局?”
陈错的心中,充斥着疑惑与不解,更多了几分警惕!
与此同时,在察觉到自身名姓似乎存有玄虚之后,他更生出一点冥冥感应,似乎自己的名字,牵扯着什么事端!
“苍穹泣血,血雨漫天!这是历史上的景象?还是天下某处正在上演之事?五人立于天上,都是什么人?自称陈错的又是何方神圣?与我之间有何关联?”
一个接着一个的疑问涌上心头。
“也不能排除是旁人布局捏造,刻意混淆视听,让我疑神疑鬼,毕竟那心中景象变化不定,模糊不清。”
方才的景象宛如惊鸿一瞥,持续了短短时间便就破裂,再加上本就是光中倒映,有如雾里看花,终究是隔着一层,陈错既无法感受到五人的身前来历,更无从探查他们的真实身份。
甚至,因为种种景象,皆是在天地气运皆使力之下,因缘际会而在他心底浮现,所以在这现实的大千世界中,都寻不得一点踪迹!
莫说是周围,在定下心神之后,陈错默默推算。
他虽不擅长术算推演,但到底是与历史长河越发紧密,还是有几分心得的。
“即便得了线索,依旧无从探查,仿佛不曾存于世间!这就显得更加古怪了……”
涉及到自己的名字,牵扯到自身,他肯定不会听之任之,无论真假,不管虚实,总要验证一二才行。
思来想去,几息之后,陈错已然有了定计。
“第三道光景虽然难以探查,但前两个并非无迹可寻,我这心中三景虽看似独立,但能在此时因缘际会显化,彼此之间必有联系,只要能将前两个光景分辨清楚,梳理清晰,那么自能抽丝剥茧的寻得内里关联,最后顺藤摸瓜的寻得第三道光景!”
想着想着,陈错回忆前面两团光芒中的景象,思绪越发清晰。
第一个牵扯到虞公血脉,想要找到不难,而第二个,则牵扯到了陈氏血脉,其实也不难寻……”
嗡!
正在此时,飞舟微微震颤。
向然朝外窥视一眼,跟着就对陈错道:“师叔,到地方了。”
四周,是一片荒野,除了在下面等待的几名年轻道人之外,方圆几里之内都寂静无声。
陈错闻言,收拢思绪,点了点头。
当下,他的当务之急,已是寻得那虞家后人和陈氏血脉,但师门的事也不能撒手不管。
“不过,这长安之事就得速战速决了,当务之急就是寻得师兄,问清楚此番长安之事的来龙去脉。”
待得飞舟停稳,他直接走下飞舟,游目四望。
“见过师叔。”在此等候的一人就道:“长安为王朝古都,人口众多,还重兵汇聚,飞舟不好接近,所以只能在此等候师叔,不过我等已经安排好了车马……”
“不用这么麻烦。”陈错摸了摸肩膀上的小兽,“长安我熟得很,直接过去便是。”
“好叫师叔得知,那长安城如今被高僧下了禁制,神通道法皆受压制,还请……”但他的话尚未说完,面前疾风一动,已无陈错的身影。
那人一愣,随后有些焦急的道:“师叔何以这般性急?”
这时候,向然从飞舟上走下,说道:“师叔行事,肯定有他的深意……”
但她的话也没有说完,身后疾风骤起,却是偕同子驾云而起,朝着陈错离去的方向疾驰而去!
“师姐,你有所不知啊,”迎接之人见状更加苦恼,急道:“李唐皇帝为了拉拢各家,已当众立诺,要则一家宗门立为国教!日后与国同享!”
边上的另一人也开口道:“是啊,那李唐而今兵多将广,根基稳固,立足关中,百战不殆,已有气吞山河之相,哪家宗门一旦能乘上这股东风,几年之后定是天下第一大教!”
先前那人点点头,拱手道:“师姐,你是知道的,因为那隋帝重佛,短短几年之间,佛家便有何等威势?如今俨然有了南北第一大教的气相!而咱们太华山,之前又是何等危局?只因隋帝垂青,几十年间,不仅元气尽复,还广收门徒,一跃能与昆仑、终南并列!但如今杨隋已去,李唐将起,过往的一切都有可能被重新洗牌,掌教正因如此,才不得不亲自前来!”
“是啊,万一师叔那边有个什么事端,掌教那边怕是不好做。”
“不错,毕竟此时长安城中,三教九流聚集了不少人,就连咱们八宗之中,也几乎是家家皆有人来,还不乏大教掌门!”
向然闻言,却是沉默起来。
倒是小猪嘀咕道:“你们太华山靠着杨隋兴起,现在李唐要成新主,一朝天子一朝臣,那肯定要算旧账的,你们太华山过去被杨隋看重,必然是新主人的眼中钉,也就占着一点血脉亲情,难怪那小矮子掌教,会特地跑过来,哼哧!”
“猪前辈,还望慎言!”向然瞥了小猪一眼,待收回目光,就对迎接的几人道:“师叔的事,不是吾等能约束的,而且他若是想做什么,自然也有他的道理,况且以他的道行,天下又有几人能挡?咱们先去见过掌教。”
几人面面相觑,只好称是。
。
。
“来之前,太上长老便已推算过了,李唐有近三百年国运!而且国势极盛,能遍及八荒宇内!”
长安城南,定兴坊最中央的彩星楼中,当代的终南山福德宗掌教胡景七,正对着面前的两位真传弟子说着话。
“咱们终南山,在四十年前的两道之乱中,被人断了气运根,扭曲了灵脉源头,连立山之本、传承秘境,都被强行搬运到了关中,若非借着深厚福缘底蕴,怕是早就衰败了,而今也只是勉强维持着过去的威势,四十年来无半点寸进,但从来福祸相依,李唐既起,定鼎关中,便是机会,只要能一跃而为国教,自可弥补缺损……”
“只是师尊,事情岂能如此简单?”他的一名弟子忍不住出言,“毕竟太华山也在关中,他虽沾染了杨隋之厄,但那太华掌教毕竟与李唐有血脉之亲,再加上最近又传闻,说是扶摇真人重新出山……”
“不是传闻,而是真的!此人如今就在北地,怕是很快便要抵达长安!”胡景七冷冷打断,“关中气运,本就是有一无二,咱们要成国教,首要的对头就是太华山,这些年太华之所以兴盛,便是吞噬了咱们终南气运!你们也无需担心,扶摇虽强,但并非独步天下,为师此番既然敢来,早有定计!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来!”
听得此言,两名弟子依旧担忧,却也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
这时,敲门声响起。
胡景七停下话,问道:“何事?”
“启禀掌教,是那济法寺的法琳大师差人送来请帖,说是今日有法会,遍请城中各宗!”
“哦?”胡景七闻言,眼中一亮,似乎早有预料,“他这是要赶在扶摇来前,先要布局圆满!将请帖送进来吧。”
第五百九十四章 无论内外,昭告长安二百里
青灯古佛,烟气袅袅。
身着袈裟的老僧,耸拉着眼皮,听着面前的小沙弥回报,叹了口气。
“小宗聚集,虽也有几位高人,但终究底蕴不够,而大宗之中,只有终南山、楼观道愿意来,还是他们本身就存着念想,想要利用咱们沙门;其他各家不愿意出面,同样也是各有打算,不愿意让佛门专美于前,至于那太华山,既有扶摇真人这尊陆地神仙坐镇,那南冥子也不愿意牵扯争斗,闭门不见,也算正常。”
小沙弥见状,却低语道:“师祖既早有预料,为何还要送出请帖?”
老僧看了他一眼,无奈笑道:“因大敌当前,无从退却,便是那一根稻草,也必须要抓住,现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