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佯装不知,问道:“这混凝土是何物?”
貔貅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这混凝土出自大庭氏后人。”
“大庭氏是上古时期的部族,主要活动在大地湾一带,是一个以建造大房子为特征的部族。”
“臣对大庭氏也不甚清楚,不过那大庭氏后人以风为姓,风家族人来到了朝歌,也曾登报宣传先祖功绩,据说这混凝土就是大庭氏族人在打磨石器时,发现不断有碎石和粉末产生,为了防止石器发热和钻孔时打滑,他们不断地往石器上加水和沙子,无意间,石粉、沙子和水自然混合产生了凝结,这便是混凝土。”
“以混凝土筑墙也是风家的提议,这混凝土臣查过,以手抚摸,感觉光滑平整,轻轻敲打,铿锵之声清晰可闻,质地极为坚硬,无论是筑墙还是铺路,都是上佳建筑材料,工部的万尚书也准备将之用在扩建的新城之中。”
子受:“……”
呵呵,水泥、混凝土之类的,不都是外国发明的吗?
其实这并不稀奇,从现代发掘的大地湾遗址中的大量混凝土地面就可以知道,混凝土技术早在5000年前就被大地湾人熟练掌握,并广泛使用,那些由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地面平均强度相当于今天的100号水泥砂浆地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
甚至,在这些混凝土地面之下,还有一种可防潮保暖、坚固地基,类似现代“轻骨料”的建筑材料,而轻骨料的有据可查,始于清代晚期。
好一阵子,子受才缓过劲来。
算了,我不在封神世界跟你讲什么逻辑,混凝土你用就用吧,反正风氏也不是朝歌的贵族,发现混凝土好用之后,其他诸侯肯定也用了,落后就要挨打,大商还得多挺几年。
子受继续看着图纸,发现貔貅手里还有一份。
“这也是图纸?”
“是啊。”
“说来听听。”
“遵命。”貔貅摊开图纸,这份图纸竟比刚才的那份还要大出许多。
“这是地上的宫殿,内外两重城垣,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
子受点头,这一个祖庙还折腾出内外城墙了,估计也是那些贵族撺掇的,呵,享受还是你们会享受,不仅自己享受还要先祖也好好享受。
“内城外围,北墙有两道门,东、西、南,三墙各有一道门……”
子受继续点头,还挺专业,把先祖们都当皇帝伺候了。
“内城之中,便是封土……”
“封土底下,则是地宫……”
越往后就越离谱,子受越听越迷惑,头上的问号甚至比万年的头发还要多。
封土?
地宫?
棺椁?
随葬器物?
事死如事生?
这……
你是在修墓吧?
子受有些迷茫地看向貔貅:“这些,都是祖庙的构造?”
貔貅淡定道:“这是陵寝啊,七十二疑冢有些劳民伤财,臣觉得没必要,还有那地宫飞燕,怎么飞,臣还没有头绪,不过大致的构造,倒是已经设计好了。”
子受:“???”
“这是谁的陵寝?”
“当然是陛下的啊!”
我特么活得好好的,你就给我把陵寝给安排上了?
什么七十二疑冢,也就是想着劳民伤财的时候随口扯了两句,根本没有还活着就修墓立flag的打算,你怎么能上纲上线呢?
这个皮脩也太坏了吧!
以前别的大臣擅自做主张,起码还有点分寸,这个竟然直接开始修陵墓了!
巴不得我早点死?
图纸都出来了,建好之后是不是还得把我强行摁棺材里抬进去?
不行,得想办法把他调走,越远越好,朝歌已经容纳不了这种大才,张大怎么选了个这种憨憨入朝为官?
呃,张大干得不错,选的对,是个庸人,脑子有点问题。
连续几个深呼吸,子受还没能平复下心情。
退一步越想越气。
“皮卿家啊……”
“臣在……”
子受拉起貔貅的手,意味深长地道:“赵道长今日上奏,说要在其他地方建立钱庄,并举荐了你,朕寻思,赵道长乃仙家修士,慧眼识珠,既然有他举荐,朕也不能埋没人才。”
貔貅赶忙道:“陛下过赞了。”
“没有过赞,都是实话,这钱庄只有建在足够繁荣的地方,才能起到作用,朝歌、陈塘关、临淄、北海、灌江口……”
貔貅点点头,这些都属于交通要地,他和他的貔貅兄弟们都准备好了。
子受继续道:“这些地方,都不重要。”
貔貅惊疑:“不重要?”
“对,最重要的地方,在西岐。”
“陛下要在西岐也开设钱庄?”
“自然。”子受将貔貅的手握紧几分:“西岐钱庄乃重中之重,朕决定将你派去。”
貔貅先是不解,咱们和西岐是敌人啊!
可再一想,在人族这个大概念之下,不存在敌人。
钱庄无疑是利民之物,难道西岐的民就不是民吗?
感觉着手中的力道,貔貅越发肯定赵公明的猜测,纣王早就脱离了国家之间低俗的恩怨情仇,站到了整个人族的角度上思考!
“朕得卿,如鱼得水,唯有……”子受面色复杂的看着手中的陵寝图纸,咬牙切齿道:“唯有如此人才,才能在西岐成功建立钱庄。”
“陛下重托,臣岂敢不从?”
貔貅心中激荡,谁会在看到自己的陵寝设计图后还能坦然相对,甚至交以重任呢?
黄帝乘龙升天后,人们将其落下的衣物封存,建造了黄帝陵,貔貅也曾参与其中,这份设计图就参照了黄帝陵的构造。
貔貅发自内心的感到,纣王足以与三皇五帝相提并论。
他在纣王身上看到了轩辕黄帝的影子,竟是不知不觉间,回忆起了黄帝将他封为“天禄兽”的那日。
这一刻,他变了,变得不再是为了朝歌乃天下之都,贵气之地,有着皇室宝库才仕官大商,而是为了一代圣王。
听到貔貅接旨后,子受心里顿时好受了许多。
把人调去西岐,等到商周开战之后,和流放国外也没啥区别。
“随朕往祖庙去看看。”
子受开始处理正事,他本就是为了祖庙而来,各地赶来的贵族们有点不对劲,得快些弄清楚原委,别出什么乱子才好。
第426章 迁陵
子受换了身常服,与貔貅来到祖庙处。
祖庙附近有一堆穿着宽袍大袖,趾高气扬、肥得流油的贵族。
一看就知道,他们对祖庙的事情极为上心,他们除了吹嘘自家先祖的功绩外,就是在讨论着祖庙该怎么修,怎么样的材料最好,怎么样的雕像才足够匹配先祖的功绩。
一点折扣都不打,用料全是稀罕物。
子受有些怀疑人生。
这么热情?假的吧?
不就是修个庙立个雕像,应该不至于这么积极,听他们之间的对话,怎么还有一家之主级别的人物亲自到场?
祖庙的雕像是雕像,他们自家的雕像也是雕像,没啥区别啊!
子受想来想去,都想不通透,只能与貔貅在人群中走着,竖起耳朵收集信息。
“我本来是不在意这破庙的。”
“是啊,我也是。”
“可家里老父不同意,说什么朝歌乃天下中心,人多,看见先祖功绩的人也多。”
“我倒不是,我和家里老父都不在乎,但先祖在乎啊!”
“先祖在乎?此话怎讲?”
“先祖的排位倒了好几次,竖起来就倒,竖起来就倒,有的甚至半夜倒,将烛台贡品都打翻了。”
“我家……也是。”
“哎,非得在牌位面前说去朝歌立雕像才停止,这不是先祖逼着咱们来吗?”
“不然谁会从西岐大老远的赶到朝歌?万一被纣王给莫须有了呢?”
“倒也不无道理,毕竟朝歌乃天下中心,先祖是该在这里受人祭拜。”
“听说姬氏也有人来了……”
“还有娄氏,估计禹王后人就剩娄云衢一个人了,他不来也得来。”
“他不是……在朝歌造过反吗?”
“遮掩着来呗,不然下了九幽都不好和老祖宗交代。”
隐在人群里的子受,则是满头问号。
???
祖宗牌位倒了?连着倒了好几次?
你骗鬼呢??
祖祠里进老鼠了吧?!
可所有人都这么说,那就是真的了。
毕竟是个不能以常理推断的世界。
“多亏了陛下,才能让天下万民了解到人族先祖的贡献啊!”
貔貅感慨道,这也是纣王对人族的贡献,如果不是纣王弄出人族祖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族先贤埋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就好像之前的大庭氏一般,在此之前,谁知道还曾有大庭氏的某位先贤创造出了混凝土这种建筑利器?
兴许借着祖庙建立以及贵族们的传播,人族的各项失传工艺都会渐渐传扬开来,进入一个新时代!
子受则感到十分茫然。
这和我有很大关系吗?
不行,这个锅不能背。
子受飞速转动着脑子,得想个办法把这群贵族打发了,顺便再赚取昏庸值。
钱,照样拿,人,往死里怼。
想到刚才貔貅整出的陵寝设计图,子受灵机一动。
这玩意咱自己不用,给别人用啊!
他一把拉过貔貅,道:“朕想了一下,那陵寝有些不适合,棺材太少了,得弄它七八十个,选址就选在云梦山。”
“祖庙现在还没开始建造,也迁到云梦山去。”
“为先贤立雕像还不够,他们的遗骨也要好好保存起来,万一有的先贤祖地风水不好呢?”
“朕略懂风水,已经看过了,云梦山风水宝地,正适合埋葬先贤。”
“正好各地贵族都派人来了朝歌,通知他们一下,让他们把自家祖坟挖了,把老祖宗的遗骨都送来朝歌,朝廷先替他们保管,等云梦山陵寝造好了,都送进去。”
“这样也方便先贤们在九幽之下聚会,一直和自家族人待着,肯定很寂寞!”
貔貅:“……”
这是什么道理?
“走走走,回宫,现在还不晚,召集群臣,集体迁坟!”
偷奸耍滑的只有子受,大臣们都还在宫里议政,因而一回宫,便能再次上朝。
子受将迁坟之事一说,不出意外的遭到群臣反对。
毕竟迁坟就得开墓葬,怎么说都不好听,如果纣王执意如此,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将先祖的墓葬迁到云梦山,也不是不行,可其他贵族怎么可能听从?
开了先祖墓葬不说,还得一路运到朝歌?
不说陵寝不能随意乱动,打起仗来也投鼠忌器啊!
现在可不是天下归心的时候,等打起仗来,纣王用这些先贤遗骨威胁怎么办?
西岐快投降,不投降就把后稷骨灰给扬了?
要是这样姬昌、姬发怎么回答?
说你纣王扬了就扬了,扬完告诉我地址,我再上去踩两脚?
然而子受早有准备:“我大商自武丁先王起有墓葬记载,共有八王,葬于殷地西北王陵,朕将带头迁陵,开陵寝,全部迁往云梦山!”
这……
群臣谁都说不上话。
纣王开先王的墓,迁移尸骨,说白了就是自己搬自己家祖坟,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哪能随便插手?
能说得上话的也就是几个老王叔,然而……
箕子,去北海了。
梅伯,去北海了。
比干,有造反记录。
纣王的兄长子衍倒也说得上话,只是子衍忙着登台唱戏,最近传言那些经过润色以及扩充收尾的小刘备,都是子衍所作,明显这俩兄弟都不是什么正经人。
闻太师如果在朝歌,还有可能提着鞭子劝阻,然而老大爷在南方统军,朝中还真没有一个能劝阻纣王的人。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子受心里美滋滋的,不就迁个坟吗,没事没事,先祖也不会怪罪的。
云梦山的陵寝就按秦始皇陵的规格修,修多少年另说,反正肯定得认真修。
到时候把先祖的墓往里头一迁,不就没人能盗了吗!
反正后来殷墟几个商王的墓葬被人偷得骨头都不剩了,倒是秦始皇陵一直都没打开,而自己迁墓,弄个更专业的陵寝来保护遗骨,是好事啊!
至于让其他贵族也将先祖的墓迁入云梦山,于情说不通,于理绝对说得通。
盗墓的太多了,这些先贤的墓葬到了后世,也基本被盗了个干净,有的还绝了后,彻底无人祭拜被人遗忘,埋在一起好歹还有个念想。
第427章 孙行土
“这事就这么定了,先从武丁先王的墓开始迁起!”
“传朕旨意,向贵族们说明,先贤一个都不能落下,统统迁往云梦山!”
子受拍案,群臣三三两两的应和。
在这个盗墓还不算普及的时代,群臣对此并不是特别支持,即使纣王这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