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作为故事里反派角色的自己,肯定就是昏君啦!
  再不济,也能让人对自己的印象差上一些。
  而且以流言树立昏君形象的方式很安全,总不能人们听了故事之后一个个都来行刺自己吧?
  经过这次叛乱,子受变得很谨慎,再怎么昏庸,都得保证生命安全,保证王位不丢。
  有了决定之后,子受道:“取衣带诏与我一观。”
  麦云拿着衣带诏,捧送上前,打开衣带,等全部打开时,匕首露出来。
  带穷匕现!
  子受严阵以待,一定要演好,决不能有失,万一不小心把麦云给打死,计划就泡汤了。
  麦云迅速抓住子受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直刺而来,子受装出一副惊骇的模样,从王座之上站起,扯断袖子。
  不想力气太大,麦云随着断了的袖子一起跌倒地上。
  子受:“……”
  你就这水平?
  子受决定发一下愣,让大臣们以为自己被吓住了,留给麦云起身的时间。
  这期间,他以上辈子刺客信条业余玩家的三流眼光,思考了一下麦云的刺客基本修养。
  首先,心理素质要好,这点满分,大殿之上众目睽睽之下还敢行刺。
  其次,实战经验要丰富,这点零分,麦云是个文官,粗通拳脚,长得也不胖,力气肯定不大。
  然后,得穿一身紫色装备,满分,那匕首看起来就不一般。
  最后,得有神队友辅助,本来有献头的子启,应该能拿满分,结果被站在一边不敢上来帮忙的麦智强行拉到零分。
  平均分五十,不及格。
  这时麦云终于站起,子受等的花都谢了。
  按照剧本,子受表演了一下想拔剑对敌但是拔不出来,这真是为难人。
  太阿剑的确很长,剑鞘也插得紧,拔出来很吃力,但直接把剑鞘甩脱,只拿着剑就可以轻松拔出来。
  无奈,他只能装作一副没想到应该直接把剑鞘扔掉的样子,开始绕柱而走。
  绕柱有一定技术含量,要时刻注意对方位置,不然对方突然反跑,就凉了。
  这时候朝堂上的吃瓜大臣终于反应过来,大呼:“王负剑!王负剑!”
  子受觉得大臣们也有问题,你们也不知道直接扔剑鞘才是最快的啊!
  几个近卫已经冲上来抓人。
  不能让他们过来,子受一个反跑反向迎上麦云,麦云根本没想到一直跑路的纣王突然反击,加之力量悬殊,瞬间被擒,匕首也掉在了地上。
  他控制了力量,麦云并无大碍,也幸好他提前出手,不然那几个肥头大耳的近卫冲上来,只凭体重都能把麦云给压死。
  “将此二人投入圜土。”
  子受捡起地上的衣带诏,坐回王位。
  他看了看上面的名字。
  子启,死了。
  雷开,麦智,麦云,被抓了。
  子衍,比干。
  很好,还有两个活着,反贼就五个,都是稀缺资源。
  子衍没上朝,子受看向人群中的比干,老王叔,你一定要好好活着,继续在朝中发光发热,提供昏庸值啊!
  子受将衣带诏收进袖袍里,不能给别人看到,不然群臣肯定要提议把比干和子衍也抓起来,随后道:“朝议继续,孤欲将行刺一事公之于众。”
  朝臣们不明所以,纷纷询问。
  子受睁大眼睛瞎编道:“麦智、麦云二人虽是反贼,却不失忠义之心,此次平叛,获俘虏近万,如果我们将此事宣扬出去,让俘虏们得知他们的首领虽然行刺于我,却被仁慈以待,必会感恩戴德,不再反叛。”
  朝臣纷纷劝阻,这是什么破理由啊!
  乍一听有些道理,可细细一想,根本就是胡来!
  他们都意识到,大王的老毛病又犯了,太仁慈了啊!
  历代君王,有哪个对待反贼、刺客如此仁慈?
  抄家灭族都是轻的,哪有只是监禁的道理?
  比干忽然出列,大臣们以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王叔也要劝阻,纷纷让出道来。
  比干脱下官帽,恭敬一礼,一步步上前,忽然捡起地上掉落的匕首。
  又要行刺?子受警觉起来,近卫也立即拦在了身前。
  只见对着自己的心窝猛的一捅。
  别人不知道,他又怎么不知道?
  以纣王的武力,怎需与麦云缠斗良久?还绕柱而行,再三躲避,以纣王托梁换柱之力,随意便能拆了柱子将麦云砸死!
  纣王看了衣带诏上的名字,却没有对自己发难,看向自己的那一眼,饱含深意,分明是要保全自己最后一丝颜面。
  大臣们只以为纣王令人传出行刺之事是在胡闹,可比干却知道,这是纣王为了成全兄弟之义,以慰王兄的在天之灵!
  你可以反我,行刺我,但我不会因为你反了我,派人行刺了我,就不把你当兄弟,这就是纣王!
  虽说迂腐却也有可取之处。
  这样的君王,在私德上,没有半分亏欠!
  比干颤抖着将匕首一拉,将胸前开口拉大,伸手将心脏取了出来。
  “罪臣比干,助启为虐,这颗心,都是黑的啊!”
  ……


第49章 三观奇正的昏君
  比干将心脏和匕首扔到地上,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九间殿。
  没人敢拦。
  众人呆若木鸡。
  子受也是目瞪口呆,真厉害,活生生把心脏给剖出来了,关键是剖出来之后还能行走自如。
  真的牛逼。
  比干离开王宫,一直浑浑噩噩的走着,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集市。
  只听的路傍有一老妇人叫卖无心菜。
  比干忽听得,福至灵心,问道:“这是什么菜?价值几何?”
  老妇人道:“民妇卖的是无心菜,三铜贝一捆。”
  老妇人精明的很,知道各路诸侯都已经到了朝歌勤王,诸侯加上他们所带的士兵,饮食可是笔不小花费,她这无心菜价格定高些也不怕没人买。
  “无心菜?”比干喃喃问道:“菜无心可活,人若是无心,该如何?”
  老妇人奇怪,这老头什么意思?
  菜无心和人无心有什么关系?
  难道……
  老妇人警惕的看着比干,比干身着华服,虽然面色有些苍白,但显然身份非凡。
  莫非是哪里的大官?
  老妇人暗自思忖,莫非是诸侯抱怨菜价太高?特意找到了朝中官员来问罪?
  不应该啊!隔壁卖猪肉的坐地起价,前阵子有两个大官大肆囤积猪肉,导致现在价格居高不下,那才叫一个黑心啊!
  等等,黑心?人无心如何?
  老妇人明白过来,这老头是说自己昧着良心赚取黑心钱!
  她当即没好气道回应道:“人若无心,亦可活!”
  我就昧着良心赚钱怎么了?赚了钱才能买米买面,才能吃饱活好!
  一语毕,比干感到腹部有一股暖流,一直升到胸口处,当即大叫一声,胸前伤口自然愈合,面色竟也红润起来。
  比干忽然想起子启自戮前强行塞到自己嘴里的符箓,还说即使行刺失败也要自己保留有用之身,保全成汤社稷。
  这……
  比干面色一阵变换,自己罪无可赦,可纣王仁厚,又有子启殿下嘱托,这条命……
  既然保了下了,那就以此残躯保江山社稷。
  比干不再犹豫,径直往自家庄子走去。
  只有那卖菜老妇暗骂一声,又是个问了价不买菜的。
  ……
  朝歌宋家庄。
  姜子牙得元始天尊之命,下山辅佐明主。
  得师尊相告,他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正好辅佐西岐。
  姜子牙下山后,第一时间去朝歌投奔了义兄宋异人,然后娶了“花甲年少”的马氏,卖过笊篱,卖过面粉,开过酒馆,卖过活猪活羊。
  虽然干什么赔什么,但就如他所想的一样,渐渐摸清了大商虚实。
  这大商,已经坏到骨子里啦!就连买卖,都有问题,根本没有成体系的交易方式。
  而后他更是遇到了子启,探得子启反意后,赠他仙剑与符箓,想让朝歌大乱。
  可惜子启没能成事,不过也不亏,至少清楚了朝歌的守备力量与军队战斗力。
  刚才姜子牙感应到自己的保命符箓生效,没太在意,反正也只是广撒网中的一条鱼。
  继续摆算命摊收集情报。
  他和师兄云中子一个在朝歌东面集市,一个在朝歌西面集市,各自带着不同目的,瓜分了朝歌所有算命业务。
  ……
  子受与朝中重臣痴痴地看着比干离去,缓了好久才正常起来。
  太富有冲击力了,当面剖心,还跟个没事人一样走了出去,当真不可思议。
  刚才应该把匕首抢过来大喊一声放着我来。
  可惜没意识到。
  子受只好让近卫将比干的心脏跟子启的头颅收起来,继续议事。
  这种情况下本应该退朝,让大家都缓缓,但机会难得,今天上朝的臣子少,反对声音也少,必须抓住机会。
  子受主动提出战俘的安置问题,任由大臣们建言。
  下大夫夏招提议将战俘当做人殉,给在叛乱中战死的大商将士们陪葬,比如南门守将周纪、副将XX、西门将领XXX。
  人殉,是商朝的传统,也是商朝最野蛮的地方。
  不论祭天、祭祖、求雨、过节,每次都要烧杀活人当作祭品,十数人到几百人不等。
  主人死了,杀若干亲友奴隶帮着他扛家财往黄泉赶路;装修个房屋,就要杀人为祭,让房子更坚固。
  现代曾一次出土五百多人的人殉,有的砍了头,有的活埋,有的和狗埋一起,有的跪埋着,相当惨烈。
  但,这是常态。
  至少,在武乙以前是常态。
  武乙囊血射天,因为不敬天被人们骂作暴君,还被有心人称遭到天谴雷击而死。
  只有王族知道,武乙是因为想废除人殉,动了诸侯贵族的蛋糕,诸侯见死不救导致武乙战死,可这死法太难堪了,说不出口,作为大商之主,最后竟是落得个孤立无援的下场。
  在诸侯贵族们看来,死个把贱民、奴隶就能求得心安的事儿,为什么不做?那都不算人命啊!
  不过武乙并非白死,万事开头难,他在位的三十四年中,人殉渐渐减少,平民百姓也终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所以苏护才会在支援朝歌的路上,用武乙的名义来为出身平民的士兵鼓气。
  子受严词拒绝,他是个三观奇正的穿越者,人殉这种事干不出来,不仅干不出来,他还得把这种事彻底废黜,去做武乙没做完的事。
  反正废除人殉在这个时代很难被人接受,尤其是那些诸侯贵族,妥妥被当做昏君,至于后世怎么看就和他无关了,那时候他早就攒够足够的昏庸值白日飞升咯!
  人殉提议被子受拒绝后,上大夫杨任站了出来,提议将俘虏作为人牲。
  子受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在天命之论过后,就提议过废除人牲,虽然得到了朝臣们议了几次也没议出个结果,但也基本没人敢提出人牺了,由于需要用到人牲的机会不多,也没翻起多大风浪。
  可今天,杨任却是在跟自己对着干。
  人牲跟人殉不一样,人牲是祭祀上天的。
  杨任是朝中抵制天命之论最积极的一个,从云中子一直住在他府上就可以知道。
  但他并非相信天命,只是因为他是个忠臣,死了都能忠心不灭惊动仙人足下的云朵。
  杨任和子启一样,都认为天命之论会害了大商,除了苏护那种父辈是平民的诸侯和崇侯虎那种毫无底线的诸侯,没有哪个诸侯贵族,会赞同天命之论。
  因为天命让他们生得比普通人更高一等,天命不仅仅是天命,更赋予他们地位与权力,人们就应该相信天命注定,平民就是平民,奴隶就是奴隶,一辈子都不能反抗贵族,如果他们不信命,可就麻烦了。
  为了避免诸侯反商的情况,杨任决意将俘虏当做人牲,甚至搬出了中兴之主武丁。
  ……


第50章 至北方,筑长城
  杨任搬出武丁,事情就变得很严峻了。
  武丁文治武功,但并非没有污点。
  人牲从盘庚时期规模扩大,而武丁继位后,来到巅峰。
  商朝总计1。3万的人殉人牲,百分之七十五都发生在“武丁盛世”。
  因为武丁战功煊赫,开疆扩土,驱鬼方赶土方,而所捉来的战俘绝大多数都杀了作为人牲。
  哪怕有一技之长的羌方战俘,被转化为奴隶去养马的也只是少数,基本全是杀了祭祀上天,每次三人、五十人、三四百人不等。
  被祭祀的人身上还带着箭伤刀伤,意思是祭祀上天的时候,让上天看看自己的丰功伟绩。
  杨任的意思就是,雄才大略的先王武丁都用战俘祭天,作为其继任者的大王您,也应该效仿先贤。
  我效仿你个锤子。
  人为祭牲,与牛羊犬豕同用,这是哪个现代人能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