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心人,还是挺多的。
毕竟纣王和姬发在桥山干了一架,两家已经势成水火,就算说明年便会宣战打起来,也丝毫不让人意外。
也到了选择站队的时候了。
此前还有不少贵族在观望,现在看到纣王的毫不留情,看到侯延的带头冲塔,纷纷开始行动。
不少贵族不惜千里迢迢来到朝歌上奏,在他们看来,纣王派出了李燧出使黎郡,定是为了向贵族施加恩德,这种时候肯定得出面,才能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利益。
上奏的人之中,还有活成了小透明的蜀王杜宇。
第463章 苛刑猛于虎
九间大殿之中,百官们窃窃私语。
他们极为担心。
以蜀王为代表的贵族们,来者不善啊!
这些不仅不远万里来到朝歌上奏,还把控着言论,更是用报纸造势。
百官们其实也奇怪,别的地方不好说,但在这铁板一块儿的朝歌,纣王完全可以以强权将一切压下,可纣王却没有。
不仅如此,还恩准贵族们入朝上疏,似是要公开接受指责。
没有拖延半日,也没有避而不见,而是正面相迎。
想来……这就是身为君主的担当吧?
不过群臣们心中颇有些不忍。
谁不知道,今日这案前的纣王,会饱受非议呢?
可他们却做不了什么。
御驾来了。
纣王身上,并非是寻常所穿的皇袍,而是……整齐的甲胄。
如鱼鳞般的金色甲片,身甲上还有龙凤相互辉映,除此以外,两肩有金色兽头肩甲,缀红色肩缨,连臂手都是金色的,头盔上则是金色凤翅和华丽的盔缨,内衬织金锦……
总而言之,华贵之中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为什么要披盔戴甲?
商容忽然悬起了心。
只有战场才需要穿戴甲胄,纣王分明是将今日的朝会,当做了战场啊!
商容倒是不怕纣王这是殿前失仪,反正纣王失仪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不拘小节没问题,只要大体上不出错就行。
他主要是在担心今日上疏的贵族们的安全。
甲胄,是面对敌人时所穿,宫中有敌人吗?
往常是没有的,可今日就说不准了。
谁不知道纣王一向将贵族当做敌人?
要是今日纣王想大开杀戒,该如何是好?
所有人都以为纣王恩威并施,现在想施恩于贵族收取人心,不压下反对声反而引贵族入朝,也是退让的表现,就是为了安贵族之心,从而准备对付各路诸侯与西岐。
可朝中大臣们比谁都清楚,当日纣王在朝会中是如何的激进,甚至还有了出兵镇压黎郡侯氏的打算。
万一……一个谈不拢,从殿外杀进来三百近卫,又该如何自处?
商容念及此,便不禁打一个寒颤。
希望……局势不要太过焦灼。
此时,子受已经坐至上首。
昨晚,折腾得有些过,腰酸背痛的厉害。
所以他今天穿戴甲胄,能有效遮住脸,既能挺直腰板,还能用头盔掩饰笑开花的表情。
桌案上是一堆堆的奏疏。
看着这些奏疏,子受放开了笑,反正他人看不到。
稍稍翻阅几份,呜呼哀哉的竟是少数,不少奏疏都直接埋怨起了刑部,甚至……自己这个皇帝。
这其实可以理解,毕竟大家都以为今天被召是受恩的,是朝廷对贵族的妥协,一个个趾高气扬,比谁都有底气。
子受越看,越是欣喜,不愧是贵族,奏疏中的凄惨控诉,这些龙飞凤舞的文字之中,情之深言之切,饱含血泪,格外渗人。
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毕竟因此而死的人也不少了,这些贵族也确实失去了亲朋,感受到了兔死狐悲,血泪之事,却有其事。
而且自己做的也确实很不地道。
先是支持贵族们租赁土地,释放出一种任由他们随便干,随便圈地的信号,然后又趁着贵族们施展各种手段圈地的时候,来一个大清算。
这大概是……钓鱼执法吧?
这……贵族们心里能好过吗?
贵族们倒是没将目光放在纣王的甲胄上,毕竟殿前失仪这种事,在今天的大问题下,显得微不足道。
蜀王杜宇率先出列,今日局面已经尽在掌握之中,他不惜以蜀王的身份臣服大商,不就是等待这一天吗?
贵族看见羊毛衣的利益,已经彻底坐不住了,这时候无论纣王是禁止圈地还是推广圈地,都会出乱子,贵族、百姓,总得得罪一方。
可惜了……
杜宇本来是打算用这招对付西岐的,当时来朝歌就是打着结盟大商对抗西岐,向北蚕食西岐土地的算计,可谁叫纣王不识趣,强行要他臣服呢?
不过……倒也没差,无论是西岐还是大商,都是他杜宇的敌人。
杜宇道:“陛下武略超群,累战皆捷,励精图治,尤得民心,然而今日无数贵族无辜被戮,远近含哀,朝歌姚氏、方氏、熊氏……族中子弟俱是蒙冤,刑部诛杀无名,诬称罪名,实是……”
“实是……不似人君。”
一句不似人君,就足够了。
许多获准入殿的贵族们已跃跃欲试,他们早就打好了腹稿,定要在殿中好好抨击一番纣王。
不发出自己的声音,还真当贵族好欺负了么?
也不看看,这天下是如何治理的。
群臣颇有不忿,子受倒是颇为淡定,轻声道:“那朕倒是想讨教讨教,依蜀王看来,如何才是人君呢?”
虽然因为头盔看不太清纣王的脸,但杜宇可以肯定,纣王此时一定格外憋屈。
可憋屈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打压贵族打压诸侯的下场,还真以为这天下是你一人的天下?
笑话!
杜宇正色道:“论起人君,富有四海,自当以民为本,就如这羊毛衣,不知哪一件不是民财买办,哪一件不是民力转输?且放牧织造,皆是民所为,君在深宫中,不晓得其事,其间又岂是一言了事?”
“作为人君,必然要了解民意,万万不可背离,陛下诏令一下,便可轻松缉捕,可又怎知道其中会伤害多少民呢?”
子受想了想,觉得这话有道理。
但这有道理,是建立在贵族的视角上。
毕竟在贵族眼中,他们才是民,什么农人啊、百工啊,不属于民,勉强算人。
不然……他们也做不出在租赁土地中动手脚的事,刑部也不会拿出那么多的证据。
杜宇朝上首拱手拜道:“今陛下下令缉捕捉拿,臣自知陛下此举,乃是为了严正律法,这样做,无可厚非,然刑罚过重,实非人道,理应好生安抚,陛下却未有悔改,反而变本加厉,臣听说,甚至还有人因心怀恐惧,抛家弃族,逃到了边地。”
这一番话语,不可谓不恶毒,这时候的人们都有着故土难离的观念,尤其是贵族,一旦离了家族,什么都没有了。
可律法却逼的贵族子弟放弃钟鸣鼎食、花天酒地,被迫逃去容易生兵灾的边城,这不是欺人太甚又是什么?
苛刑猛于虎啊!
子受依然淡定不已:“刑罚若有一丁点松动,人们便会得寸进尺,河堤破了个小口,便会因此决堤,律法已经写明,难道都是不识字之人不成?”
“刑加于贵族,本就是错误的。”杜宇正色道:“贵族乃社稷支柱,陛下莫非不知?”
第464章 殿前哭诉
见着杜宇带头冲塔,其他贵族们也不甘示弱。
姚家家主道:“陛下是不知那些刁民,一块破地,竟也敢狮子大开口。”
“我们圈地养羊,是为了织造毛衣,是为了让更多人的熬过苦寒的冬日,他们又懂得什么?”
“为了少冻死些人,少收些租金少赚些钱又如何?哪有人这般冷血?”
“如此判刑,不顾前因,未免有些强词夺理,这些愚笨的农人,肮脏不堪,陛下……陛下……”
姚家家主面上一片通红,冠冕堂皇之词百出。
其实他说的也有部分是事实,确实有些农人见到贵族租赁土地,便狮子大开口,某些贵族也正是这高昂的地租而不满,才玩起了花样,或是直接明抢暗夺。
不过……他们在让农人们少收些地租的同时,从未想过将羊毛衣的售价降低半分,也从未想过,舍去一星半点自己的利益,所谓少冻死些人,不过是场面话罢了,论及冷血,农人不及他们万一。
姚家家主又道:“草民族中子弟,各个都是贤良之人,可他们被抓去了圜土,有的受了刑,有的不堪受辱,自尽了,更是有那背井离乡、不得不抛家弃子之人,何其凄凉!”
“陛下若是肯放一条生路,那土地不要也罢,大不了就是不能经营工坊,不能再为国出力罢了……”
说到此处,他眼里竟噙着泪:“这般行为,实非人道!他们有罪,可罪不至此啊!”
其实被迫离乡的姚齐也就是个旁系,和他这位姚家家主没啥大关系,不过并不妨碍他卖惨,甚至还在卖惨的同时,进行道德绑架。
你纣王打压我们贵族,那就是妨碍羊毛衣生产!
百官们冷眼相待,贵族们感同身受。
谁家没有个子侄呢?
他们可是贵族,与诸侯共治天下的贵族!
那都是人上人!
可转眼之间,在新刑法之下,就变得和屁民一样,说抓便抓,说杀便杀,甚至不得不远遁。
子受端坐案前,一声不吭,他今天就是来挨骂的,吭声的话,容易不小心笑出来。
有头盔挡着,看是看不清了,可要是发出声音,还是比较麻烦的。
而这时候,李靖忽然道:“姚家那个逃走的子弟,可是叫做姚齐?”
姚家家主心里一咯噔,这话要是其他人问,倒是还好,可李靖这个刑部尚书开口……
莫非刑部已经丧心病狂到了这种地步?
抛家弃子,放弃了家族逃去边地,也要抓回来?
原本还有些吵嚷的九间大殿中,骤然安静下来。
当真丧尽天良啊!
姚家家主更是连连痛呼,姚齐的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更进一步施加压力。
别看李靖现在这么嚣张,说捉拿贵族就能随便拿,说下圜土就能随便下,可今日过后,就没这么简单了!
该放多少人,都得放个干净!
姚家家主的痛呼声中有那么一丝丝畅快之意,在场的贵族,谁和李靖没仇?年初收取田赋的时候,就是李靖带人上门威胁啊!
每次看到这光亮的头顶,都会让人一阵咬牙切齿!
“陛下啊!陛下——”
姚家家主带着哭腔,整个人如同崩溃一般,演戏就演全套,现在做得越过,等会儿就越好说话,越容易给自己争取利益。
“刑部已残暴如斯,朝廷当行王道,赶尽杀绝千里拿人,和梁山贼寇又有何区别?”
姚家家主痛哭流涕。
群臣之中,也有不少人露出了怪异的表情。
早前纣王派李燧去了黎郡,该不会就是为了去抓这个姚齐吧?
这有什么用呢?为日后的退让妥协添上一层蒙羞布?
这……倒是符合纣王的作风,即使今日妥协了,纣王也定会留下一个口子,等到日后慢慢清算。
就是不知道,这日后得日到什么时候去了。
案边的子受身躯颤抖,连砸核桃的手都停下了。
看样子是李燧干的,这一手漂亮啊!
问责了侯延,还顺手抓了个余孽?!
火上浇油!
李靖掏出一页黄纸,道:“这是姚齐的书信,姚家家主可认得笔记?”
书信……
殿中众人心头巨震。
难道还不等押解朝歌,直接就地正法了?
这是……姚齐的绝笔信啊!
便是子受,也不得顺着这个方向想去。
想到李燧跑去了黎郡,在责问侯延之后,偶然发现了姚齐,作为大理寺丞,李燧肯定不会姑息犯罪之人,定然持玄鸟玉佩将其逮捕,甚至可能这姚齐到了黎郡之后,为求立身之本撺掇着黎郡贵族一同侵占田地,欺压穷苦农人,欺瞒姜文焕……
这样一想,是极有可能的,黎郡政事皆由贵族经手处理,想瞒天过海骗过姜文焕很容易,而姜文焕又是个火爆脾气,被李燧揭出这种事情,拔剑砍人不足为奇。
如此一来,殿中的贵族们更加同仇敌忾。
这次更过分啊!纣王前阵子才下令大理寺、御史台、刑部共审死刑,这才多久,直接说砍就砍了?最后送来的就一封诀别信?
这怎叫一个惨字啊!
殿中百官虽然不像贵族们一样,悲中带怒,却也都忧心仲仲。
贵族是该杀,贵族诸侯,全都是社稷蛀虫。
可要分时间。
这时候大商的首要敌人,是注定会造反的各路诸侯,打压贵族只能排在后一位。
若是将贵族欺压的太狠,将所有贵族完全推到诸侯那一侧,却是有些难做。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