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龙逄?
  子受愣了愣,幸好最近天气冷,总是和妲己彻夜长谈。
  为了学习历朝历代的昏君,曾向妲己深入了解过夏桀的事情,那时候的妲己,已经是个四百岁的小姑娘啦!
  关龙逄是关氏的始祖,夏桀时期的相。
  关龙逄想劝谏夏桀勤政,可夏桀早就对他的劝谏厌恶至极,什么也不问喊来兵士把关龙逄囚禁起来,不久就杀了。
  夏桀杀了关龙逄后,更加肆无忌惮,后来的故事就是成汤灭夏。
  子受明白过来,商容这是在用典劝谏,非常的巧妙,而不是直谏,这样便不会伤了自己的面子,哪怕后来自己因此找事儿,商容也可以推脱。
  真是麻烦啊!弯弯绕绕的干什么?你就是直接开口说不要杀,我也不会杀啊!
  不过台阶已经给了,顺着下就是,子受道:“商卿说的是,伯夷、叔齐虽有罪过,但却是贤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欲将他们调去西园,于军中悔过自新。”
  “臣可没说什么,陛下仁德,臣惶恐。”商容连忙拜道,心里却是一喜。
  纣王果然没有治伯夷、叔齐之罪的意思,如果真要治罪,他可不敢开口。
  刚才纣王提出治罪,只不过是在做样子,几个月后诸侯就会来朝歌朝拜,陛下如果任由诸侯之子惊扰圣驾,哪怕出于好心劝谏,难免也会损了威名。
  如此这般,不仅能体现君王大度,更能收孤竹国国君之心。
  只是……


第111章 甚香
  西园,朝臣都清楚,西园几乎可以叫做兽园。
  什么西园七校尉,不过是七个整日与猪牛羊吃喝在一起的守园人,他们连多加了解的兴趣都没有。
  群臣们一直没有提起这事,因为在他们看来是好事。
  真让那一个个行为处事如猴如猪不通礼数的人才上了朝堂,还不弄得一阵鸡飞狗跳?
  让他们在西园和猪牛相处,发配闲职,倒也是个办法,毕竟他们确实杀敌有功。
  可让伯夷、叔齐这种颇有名望的贤人去了那地方……
  群臣看向费仲,商容劝谏免死,这时候再让纣王宠臣也劝谏一番,也许能免去发配西园,让诸侯之子在西园中与牲畜朝夕相伴,着实不妥。
  费仲见群臣都看着自己,立即诚惶诚恐,低声道:“陛下……惊扰圣驾罪可至死,一人如此,两人如此,若是千万人如此,陛下又如何称得陛下?”
  “然臣却是觉得,觉得……”他看了群臣一眼,一咬牙:“陛下圣明!似这等不敬陛下的臣子,应当惩戒!”
  群臣错愕,费仲这……
  不过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忠臣。
  子受一听,眯着眼,还是奸臣好啊!
  他当然知道即使发配西园臣子也会有些许怨言,毕竟当动物园园长不是什么好差事,尤其是对从不接触活牲的诸侯贵族而言,简直是侮辱。
  不过伯夷、叔齐确实是犯有过错,而且又免了死罪,大臣有不满,只要自己一力坚持,也不能说什么。
  唯一麻烦的是,两人名声不小,都是高洁之士,这难免会让人认为,这定是纣王欺负诸侯贵族了。
  不过,这不正是他要的吗?
  子受满意的看着费仲,还是奸臣靠得住,费仲这么一支持,更容易了。
  “朕意已决,伯夷、叔齐二人即日前往西园,于军中悔过自新!”
  ……
  次日,伯夷、叔齐去了西园。
  朱子真比其他人更憨厚一些,肚子大,一看就是个靠得住的好人。
  不过朱子真所在的豕房,也是味道最大的。
  只要一靠近,顿时便能闻到臭烘烘的味道。
  也就朱子真是野猪成精,能习惯得了这味儿。
  今天伯夷、叔齐便在豕房中协助朱子真养猪,梅山七怪对诸侯贵族没什么感触,既然来了西园,肯定得干事,不然让你吃白食?
  伯夷、叔齐追着猪,一阵乱跑。
  朱子真便中气十足的骂开道:“愚笨至极!俺说以陛下仁德,怎么会惩罚忠心直谏的人呢?原来你们连猪都不如!”
  说着说着,他愣住了,这好像是在骂自己?
  想到这里,随即又怒骂道:“你二人冲撞陛下,在此思过,不想你们连猪都抓不到,今日的饭食便扣下了!”
  “谁要吃你的饭食?”叔齐怒道:“纣王无道造肉林,靡费肉材,更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等苦民之言,又不思悔过,反而遣你等造猿房、豕房为乐,奢靡之风盛行,君王之过,社稷之失!”
  伯夷擦了把脸上的泥,先以手指天:“我兄弟二人,便是饱受腹饥之苦……”
  又以手对地:“即死于野兮,下临不测之渊!”
  再指向朱子真,大笑道:“亦不食尔等奸佞粒食,便是不食商粟,以命谏之,也定要让陛下醒悟!”
  “凡夫俗子又怎能明白陛下深意?”朱子真大怒,你可以说豕房恶臭,可以说自己与猪为伍,但你不能说纣王半句坏话,“何不食肉糜”的伟大宏愿,又怎么是你们能懂的?
  他左右开弓,一手提起一人,往豕房深处走去。
  这时,正有两批猪,左边的猪,体型明显比右边要小一圈。
  左边的猪,也恰好到了发情期,显得有些暴躁,与刚才追逐的猪,是同一批。
  有的因为精力旺盛无处发泄,开始口吐白沫,甚至懒得吃喝,一眼望去,几乎是皮包着骨头,都没什么肉。
  还有的猪,则是暴躁不安的撞着围栏,想将围栏撞开,显得极为焦虑,来回奔走。
  伯夷、叔齐失望透顶,孤竹国也有畜牧业,他们俩稍懂一些,养猪哪能圈地养?
  只有在山野间散养,猪才能发泄精力,看看这些猪,这幅模样,能吃吗?!
  上有纣王何不食肉糜,下有西园七校尉虐猪为乐,痛心疾首啊!
  朱子真看到两人的表情,只是哼哼两声,将两人提到右边。
  右边的猪与左边截然不同,安静许多,静静趴在泥里,思考人生。
  偶尔打打哼哼,继续翻身睡去,若是饿了,便自行去石槽里大吃几口,又重新趴下。
  吃了睡,睡了吃,这才是真正的猪。
  而它们的体型,远不是左边那些皮包骨的猪能相比的,明显的大了几圈,一身肉,而且没那么暴躁。
  伯夷、叔齐一时间怔住了,山野间养猪,便是因为猪会乱跑,可这些猪,为什么不跑?
  而且,如此肥胖多肉。
  朱子真看了看自己,微微一寒,随即又挺直了脊背,这是功德!
  劁猪,也就是阉割过的猪。
  这等手艺其实早就有了,只是没人重视,没有成系统使用,朱子真了解后,直接投入使用,这三、四个月来,已经卓有成效。
  毕竟很简单,只用将心比心想一想就好了。
  朱子真自思,当年他还是一只未化形的野猪时,他肯定没心情享乐,不会再耗费大量时间去修行,去勾三搭四找母猪,高官厚禄登临仙道也都懒得想,吃吃睡睡勉强活着就好了。
  朱子真看不起这样的猪妖,可这样的猪,却是不会瞎跑乱动,每天只长肉的优秀肉猪。
  他望着伯夷、叔齐怒喝道:“陛下为民思虑,平民一年到头也吃不得肉味,你们可知道这些猪,和养羊养马不同,根本不需照料,只要到了饭点,提着一些食物喂养即可,更不像以往山林间养猪,还要带着它们漫山跑,哪怕足不出户,也能养得肥猪!”
  伯夷、叔齐闻着猪臭味儿,有一种想要掩鼻的冲动,可事实就摆在眼前,猪肉增产了。
  哪怕猪肉的味道比不了羊肉、牛肉、鹿肉,可如此容易饲养,肉又如此多,足够改善人们的饮食。
  何不食肉糜,似乎并不是一句空话。
  他们渐渐有些明白纣王为何让他们来西园了。
  像这朱子真,虽然会养猪,开创了新的养殖方法,可说到底还是个粗人,没什么文化。
  西园七校尉如何总结养殖经验呢?又如何传播于民呢?
  贵族识文断字,能够做到,可贵族中又有几人甘愿下到这等恶臭的豕房中,为民解忧?
  伯夷、叔齐觉得自己可以,他们虽是孤竹国国君之子,但为人高义,体恤百姓,又颇有威望,粗通畜牧,正是最适合总结、传播经验的人选。
  朱子真拿了两块早前煮熟的猪肉,往两人嘴里一塞:“不食商粟?陛下圣德,俺就问你们这猪肉香不香?替天下百姓问问你们,还食不食商粟?这猪肉它香不香?”
  伯夷、叔齐咽下后,均是看到彼此眼中惊诧:“甚香……”


第112章 是昏庸的气息
  伯夷、叔齐本以为这猪肉会和以前一样,带着腥骚味,但没有。
  仔细回想着那块肥肉,连油脂带精肉,口感滑而不腻。
  对,就这满口油脂的味道,寻常猪肉,根本没有如此肥厚的油脂。
  两人开始细细回味起来。
  比羊肉微腥,比牛肉滑嫩。
  “甚香!”
  两人又重复了这个词,完全发自肺腑。
  但他们香的不是猪肉味,而是百姓。
  养猪变得比以往简单许多,便是深入寻常百姓家,似乎也不难。
  养出来的猪肉,也是多肉多油脂,一头顶两头,别说常年不食肉味的平民百姓,便是他们这种诸侯之子,也觉得美味。
  而即使没有这等新的养猪方法,猪肉的价格也比牛羊低了许多!如今增产后,可以预见肉价必然大跌!
  想来其他的牛房、羊房,也有类似的进展。
  何不食肉糜!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平民百姓能食肉糜!
  连带着,两人看向朱子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那个大肚子将军,瞬间变得高尚起来。
  他土里土气,他行为怪异,他不知礼数,活像方外蛮夷,甚至和这些猪相似,吃起东西,也是哼哼唧唧。
  这一切,在伯夷、叔齐眼中,都成了专心养猪的表现,一个人为了养猪,连自身行为动作都变得与猪相似,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的用心呢?
  此国之重臣也!
  贤能不在于德行如何,不在于举止如何,而在于为社稷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啊!
  两人不再多言,默默走到外头,尽力将乱跑的猪抓住。
  每天,他们都向西园七校尉请教着养殖方法,而夜晚,又一字一句,将一天的收获记下。
  时不时,还会提出建议,让西园里仅有几个打下手的小臣,进行更规范化,更精细化的养殖。
  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地,他们悟出了更多东西。
  那肉林,好像不仅仅只是因为肉类产量提升,单纯用来享乐的地方。
  只是隐隐还有一些细节没能想透,需更多思考来领悟。
  ……
  一个月后,草长猪肥二月天。
  杨任联合胶鬲、赵启、孙寅等大夫上奏,伯夷、叔齐已经在西园中反思一月。
  实际上他们是听到朝歌里流言太多,甚至不少人非议起纣王,说纣王亲信小人,将北地的两名贤人发配军中。
  在这些异声中,为了纣王的名声,他们不得不行劝谏之事。
  子受很满意,流言从何而来?
  当然是他自己散布的,石矶的嘴很好用,百姓无脑相信她,和自己不对付的云中子也偶尔会叨叨几句。
  不然谁没事关注西园那地方?
  不仅如此,还大肆宣扬了伯夷、叔齐不食商粟、叩马而谏等事迹,突显其品格高尚。
  如果这样还能让人夸自己做得对,才是见了鬼。
  子受点头称善:“卿等所言甚是,不如今日与朕一同往西园一行,也看看伯夷、叔齐,是否改过自新。”
  退朝后几个大臣随驾西园。
  子受心里偷笑,别说梅山七怪估计早在心里抱怨起来了,单单是大臣们看到乌烟瘴气的西园动物园,恐怕都得腹诽不已。
  之后是不是可以把西园开放成景点呢?
  动物园要收门票钱的啊!与民争利,又是一笔昏庸值。
  车驾来到西园,梅山七怪没出来,来迎接的是伯夷、叔齐。
  两人比之前消瘦了许多,背也驮了不少,还顶着黑眼圈,头发杂乱,似乎很久都没梳理过。
  他们看到纣王与杨任等大臣,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可一笑,困意就上来了,只好用袖子掩面,打了个哈欠。
  人在打哈欠的时候,很容易流眼泪,哈欠一打,他们便没忍住眼泪,眼眶立时湿润。
  今天的朝会有些久,已是日渐黄昏,两人身后的斜阳,将影子映照在地上,似一幅粗略的画,笔触不那么认真,只是拉长又拉长,带着点点昏黄。
  伯夷、叔齐擦了擦眼睛,昨夜又整理竹简通宵一夜,两人鼓足气息一礼,声音却还是那么无力:“陛下,臣等已幡然醒悟,不求恕罪,但求将所学传与世人。”
  子受微微惊异,这俩人不都刚烈到不食周粟而死的地步了吗?怎么如今这么容易就服软了?
  大概……人还没到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