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孩儿所料不差,便是赚取的财物,宫中也会收取一半。”
  “一半?”
  “纵是只剩下一半,也足够我彭家安身立命。”
  彭遵的声音渐渐高昂了起来:“孩儿若想继续千金买笑,饮食无度,必然要从事商业,如此,方能得财,方能得利,更得陛下眷顾,而不是如之前一般,虽然有钱花,却花的不安心。”
  “先祖的遗泽,不能吃一辈子,孩儿必须作出改变,去争取新的利益。”
  彭家家主明白了,彭遵不是想败家,是想让彭家转型。
  从一个依赖老祖宗,依赖名望的贵族,变成一个以商业立足的贵族。
  彭遵的声音温和了一些:“我们不知农,不知兵,不入朝,不通政事,想要立足朝歌,只能以这关乎自身的商业之道。”
  商业上的事,并不是十几天市集就能弄明白,但他彭遵不明白,别人一样不明白,而且作为贵族子弟,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底蕴,他有更多机会去尝试。
  在纣王治下,在朝歌之中,他也必须去尝试寻变。
  彭家家主看着彭遵,这些话很荒唐,但言之有物。
  彭遵认真道:“孩儿已经与相熟的朋友商量好,若是族中不支持,那便变卖自己所有之物,联合起来开设小商队,我等贵族子弟不求入朝为官,不求处理朝政,不想匡扶天下,也不想开大治之世,唯有一点,就是想让家族稳妥立身。”
  “可这就像是做买卖一样,想要购入货物,就必须付出钱财,有所得必然有所付,孩儿还请父亲支持,有更多的钱财投入,见效也能更快一些。”
  “……”
  彭家家主一时无语凝噎,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
  爹,我要卖地。
  可偏偏说的很有道理。
  贵族不像诸侯,没什么野心,就想过着衣食无忧钟鸣鼎食的日子,彭遵的出发点,正是为了让这样的日子维持的更久。
  彭家家主知道,当今陛下英明神武,连诸侯都敢动,又怎么可能对毫无付出,甚至不愿入朝为官的贵族好颜色看?
  必然是要整治的。
  而彭遵所提出的,确实是个方法,就是风险太大。
  商业到底是什么?到底该如何运转?
  这是他不明白的。
  彭遵凝视着自己那犹犹豫豫的老父亲。
  以前,他很感谢父亲,有了父亲,有了彭家的庇护,他才能养尊处优,横行过市,骄纵跋扈。
  现在,他觉得父亲在扯自己的后腿,在扯彭家的后腿。
  时代变了啊!
  自从铜钱出现,度量衡统一,货物类别变多后,市集的变化,人人都能看得出来啊!
  他很想把自己的父亲扔到市集里,让老父亲过个半个月摊贩日子,再让他跟市井小民同住一屋,到时候自然就懂了。
  半晌,彭家家主才开口道:“遵儿长大了,你本就是彭家下一任家主,为父老了,这田,要卖便卖了吧。”
  “好,孩儿这就去卖了,只有一日时间,得赶紧,等到下次归家,也不知要什么时候去了。”
  “别、别急……”彭家家主听得肝颤,这孩子还真毫不迟疑啊!
  “先卖一半,应该也够吧?”
  彭遵想了想,才点头同意,见效了再追加投入也不迟。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老妇教他的商业之道。
  次日一大早,彭遵便起身,准备入宫。
  这一次,他身上背着彭家的未来。
  上林苑宫市,并不普通,陛下给了贵族转型的机会,却也是贵族洗牌重分高低的机会。
  贵族子弟都在宫市中,都是挑选的精英,自然能看出商业的好处。
  如此一来,宫市就成了他们搏杀的地方,在一日买卖中赚更多钱的贵族子弟,其身后家族,日后必然也能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因为他们更有经验,懂得更多。
  彭家家主背过身,语重心长道:“遵儿,去吧,若是在宫市中赔了,自有为父替你补上,好生历练,积攒经验,彭家的未来就靠你了。”
  彭遵走后没多久,宫中就来人传唤,说是陛下已经升殿,召各家家主入殿商议宫市之事。
  ……


第165章 我等欲为陛下分忧
  彭家家主匆匆忙忙进了宫。
  朝歌贵族家主都在殿中,脸上似乎有些不安,却都不露声色。
  彭家家主了然,看来大家都懂了。
  家主们一同拜道:“臣……见过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子受抬眼看向富态的家主们,又咒我?
  他没好气道:“昨日上林苑休市,诸卿的儿子都回家了吧?”
  彭家家主一听,脸竟是腾地一下就红了。
  赌对了!
  如果陛下真的只是在作践贵族子弟,今日朝会中必然先谈些其他事,再旁敲侧击提起这件事,或是更简单一笔带过。
  但陛下没有,反而单刀直入,直接询问。
  这表示其中的确另有深意,不然只是普通的作践,他们这些家主绝对忍不住,少不了得上谏,甚至连同大臣们一起上谏,陛下面子上可就过不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陛下会自找难堪吗?自损英明吗?
  他们这些贵族最是珍惜自己的面子、名声,而商王,其实就是这天底下最大的贵族啊!
  于是彭家家主立即拜下,恭敬道:“回来了,今早才将臣那不成器的孩儿送走。”
  子受在人群里找了找杨任,大喷子聚精会神,正待命,随后轻描淡写道:“毕竟是伴读,即使只有十几天,想来也学了不少东西吧。”
  问出这句话后,子受自己都觉得有些脸红,吃都吃不饱还学啥呢,妥妥的误人子弟。
  彭家家主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这是陛下在要求他们表态,为宫市定性,今天朝会不为别的,只有宫市以及针对贵族的处理。
  他朗声道:“陛下圣明,臣正要进言!”
  子受琢磨着,这怕是气急败坏了?
  也是,锦衣玉食钟鸣鼎食的儿子,整天与市井小民为伍叫卖,还吃不饱饭,换自己也得给气乐了。
  之前将殷郊、殷洪丢去上林苑的时候,中宫都不让过夜,可想而知。
  杨任正准备着说辞,看向彭家家主,等着后话。
  “臣,甚是惭愧,臣子向来桀骜不驯,横行霸市,多有荒唐行为,臣子昨日回家……”
  子受耐不住,这人说话总是只说一半,急死人了:“莫非改了性子?”
  “那倒没有。”
  子受松了口气,为防止宫市变成商代版变形记,他特意只找市井上的小摊贩,有一定余财,日子过得还不错。
  如果换成贫农,贵族子弟日夜相处下,还真有可能设身处地的着想,一旦因此洗心革面,可就麻烦了。
  而且做生意虽然没有后来那么地位低贱,但贵族子弟也一定不愿意当市井小贩的,绝不可能出问题。
  “卿继续说。”
  彭家家主抖擞精神道:“臣子虽然没什么变化,但学会了一样东西。”
  一样东西?
  “商业。”
  “……”
  子受一怔,商业?
  彭家家主接着道:“伯夷提出奢靡治国,奢靡所需的物资,从哪里来?臣子想到了商业,用商业来使物资流动,臣,这也算是为国出了一份绵薄之力。”
  子受听得云里雾里,完全没明白。
  杨任愣住了,听这些贵族的话,似乎没有半点抱怨的情绪啊?
  彭家家主并不在乎愣住的朝臣,陛下没有对贵族赶尽杀绝,反而指出了一条明路,虽然有风险,却是长治久安之策,他们所图的不就是家业传承,子孙安了吗?
  这就够了啊!
  他与身边的家主们同时道:“陛下圣明,我等欲为陛下分忧。”
  文武百官均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历代商王都没能力使用贵族,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是武丁不想任用大贵族吗?是贵族中没有人才吗?
  不是,是武丁任用不起来。
  而今纣王却能让他们为君分忧。
  群臣很惊讶,看家主们脸上的表情,这话没有半分假。
  子受心里充满了卧槽,宫市经过他再三修改,明明没有一点问题,怎么会这样呢?
  他不露声色地道:“为何?”
  彭家家主感慨万千,道:“臣子说过一句话,有所得,必然有所付出,臣等依赖先祖余荫,能在朝歌享乐,能有奢靡之行,以往并不觉有何不妥,如今却是惭愧万分。”
  这当然是场面话,惭愧倒是没惭愧,主要是怕。
  什么功劳都没有,靠着名,靠着祖宗,靠着亲眷关系,能在朝歌一直过着安稳生活?
  不行啊!当今纣王英明神武,能允许有人扯后腿?
  但如果经商,就不一样了,经商了,有钱,还能占据市场,举足轻重。
  彭遵又道:“奢靡治国乃国策,需开放更多山林以供狩猎,臣愿献出半数山林,奉与朝廷。”
  其他家主,也如出一辙。
  子受心头一震,这些贵族竟有这等思想觉悟?
  还懂得上交给国家?
  不对劲啊!
  这事里透着诡异,贵族阶层应该腐朽无比,只知吃喝玩乐才对。
  子受只听说过贵族与满朝文武一起卖力的喷着皇帝,为自己争取利益,从没听过主动上交家产,为国分忧。
  他心里充满了问号,可就是不明白。
  而商容、杨任等人,则看出了一些端倪。
  贵族什么德行他们很清楚,能为一族之主,一个个都精明着,如今做出这种事,说明商业确实对他们有利,如此一来,也有了一些兴趣。
  上大夫胶鬲眼里浮出了几许精芒,商业!
  彭家家主夸夸其谈:“幸得臣子与陛下点醒,臣才明白,为人者,若上不能为君分忧,下不能为万民牟利,枉为贵,臣愿举族从事商业,组建商队,走南行北,以便财货流通,还望陛下支持。”
  他也有着自己的心思,虽说已经打定主意卖了田地换取资金来经商立族,但也不能白卖,送些没有价值的山林,算是表态,安定陛下的心思,在朝歌行个方便,是双重保险。
  这下子受明白了,这些家主被宫市里的儿子们忽悠瘸了。
  他们是不乐意做市井小贩,所以直接玩大的,整起了商队。
  子受想了想,问题不大,贵族经商,不就能更名正言顺的收税了吗?
  建立宫市除了让贵族们难堪外,主要是效仿约翰王,对贵族征收重税,从而引起不满。
  既然经商了,那就有商业税,去外地经商,过了关卡,那就有关税,税费必可不少,名目甚多,不怕贵族们不抱怨。
  而且经商不容易,尤其是在这个商业刚兴起,没有任何经验的时期。
  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要贵族们一赔,昏庸值还不是蹭蹭往上涨?
  至于宫市还得继续开下去,反正没什么好处,万一没控制好,有贵族造反了,宫市里都是质子。
  宫市的事情刚商量完,就有当驾官急报,道:“陛下,三山关太鸾将军求见。”
  ……


第166章 瘟疫
  子受叹了口气,太将军又来了,上次是于越反叛张山领虎方族人平叛,这次多半是把叛乱给平了,这还真是好消息。
  “传。”
  片刻之后,太鸾疾步入殿,急声道:“陛下,出事了!邓总兵与张将军两路出兵,围剿于越,刚到越地,军中大疫!”
  “大疫?”
  子受一愣。
  文武亦是面面相觑。
  太鸾继续道:“百越之地陡生瘟疫,疫情蔓延极快,我军深入,正巧赶上,十分严重,将士们通体生寒却又大呼炙热难耐,更有甚者呕吐不止,当场晕厥不省人事。”
  “疫情正在向北蔓延,三山关一地也有所染,百姓居民皆是……”
  “皆是如何?”
  看纣王逼问的急,太鸾一咬牙,道:“家家户户皆言瘟疫乃鬼神所作,称陛下兴兵攻打百越,穷兵黩武,以至于上天降罪,便是军中,也……”
  子受沉默了。
  百越屡遭战乱,死了很多人,很容易传播瘟疫,邓九公又带着军队深入,很容易水土不服,这样一来,抵抗力就差了,很容易染上瘟疫。
  而且军中人员密集,一旦传染,立即蔓延,百姓也就遭殃了。
  从他的视角来说,这很正常,可对于这时候的人们,那就不对了,瘟疫是上天降罪。
  军中有将领看着,还不至于哗变,可染病的百姓知道自己得了瘟疫,快死了,百无顾忌,四处甩锅。
  而且南边一直在打来打去,屡次叛乱,要是大商一直赢还好说,现在瘟疫一来,人人都将这一切联系到了一起。
  之前怎么没瘟疫啊?
  怎么一打仗就有了?
  那瘟疫肯定是君主无德招至。
  这么多人抱怨,甚至可能在临死前咒骂不止,对昏庸值而言,是好现象。
  而且这年代治疗瘟疫简直痴人说梦,医疗条件不够,药物也不够,染了瘟疫等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