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应了一声后,三人便来到了书案前。
只见那画上的那柄剑有些古朴之意,剑柄处是深蓝色,尾端的剑穗仿佛在迎风飘动。
剑身上勾画有特色的木纹,上面似乎还粘有许多血迹。
看着这幅画,顾祯赞赏道:“不错不错,能在一个时辰画出这样的效果,可见你在工笔画上的造诣颇深。”
贺升眯眼道:“这画倒是比一些有稿本的还画的好些。”
李元没有说话,但是他的表情暴露他很自豪。
李中行谦虚道:“见笑了,晚辈愧不敢当。”
顾祯笑道:“不知这画可有名字?这画中的剑可有名字?”
李中行道:“回顾掌门,还没有名字。”
贺升道:“不如顾掌门为这画,这剑取个名字如何?”
李元也是符合道:“不错,正该由顾掌门取名字。”
李中行对着顾祯拱手道:“晚辈请顾掌门为这画和这剑取名。”
顾祯并没有推辞,他甚至觉得就算他把这画叫做“一把剑的自拍”,把这剑叫做“一把剑”,他们都必须认了。
没错,顾祯就是这么不要脸。
不过,顾祯可不会真去取什么“一把剑”、“一把剑的自拍”之类的名字。
顾祯想了想后,便说到:“我观这幅画的时候,倒是也感受到了一丝剑意,不如这幅画就叫剑意吧。”
剑意?
你他娘的真会吹。
隔壁村的王二牛都没您顾掌门那么会吹。
贺升和李元在心里无语地吐槽着。
但是他们面上还是笑着道:“好名字。”
顾祯也很满意。
没看人家都觉得是好名字了吗?
所以说这肯定就是好名字。
顾祯在心里暗道:看来,自己果然有取名的天赋啊,清儿还天天说我不会取名,群众的眼睛毕竟还是雪亮的。
顾祯谦虚了一下后,继续道:“至于这把剑,这里是万木镇,正好这又是我们三家的事情,不如就叫三木剑如何?”
嗯……
三家……
万木镇……
三木剑,没毛病……
贺升和李元心里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了。
但是总不可能对顾祯说这名字不好,要不咱们换一个吧?
当下贺升笑道:“好名字,今日之事在将来也许会成为一段美谈。”
李元道:“不错不错。”
顾祯笑道:“今后我们三家就是一家人了,以后还是要互相关照为好。”
李元和贺升一同道:“这是自然。”
——
第二日,陈奇带着剩下的九剑派众人(两个人)早就离开了。
当然,带走的还有贺升送给九剑派的谢礼。
具体多少,顾祯不知道,但是从陈奇那笑的眼睛都没了的脸上,顾祯知道,一定很多。
陈奇离开后,顾祯也拖着一支伤手,带着自己的人也准备离开了。
李元和贺升则是一路送顾祯送到了城外十里外。
此时,顾祯端坐在马车当中,在顾祯面前,坐着的是临山派新进弟子,贺晓晓和李中行。
而孙可人则是骑着马,护卫在马车旁边。
至于最开始来万木镇的原因,张七叶则是赶着马车,充当着马车夫的责任。
看着面前有些拘谨的两个人,顾祯笑了笑道:“不必拘谨,只是在你们正式进入临山前,和你们随便聊几句。”
贺晓晓倒是比李中行放的开一些,有些性格使然,也有些是因为她那晚就已经和顾祯说过话了。
贺晓晓说到:“不拘谨,不拘谨,掌门有事尽管吩咐。”
李中行道:“掌门请说。”
顾祯笑着问到:“你们之前了解过临山派吗?”
贺晓晓道:“回掌门,晓晓在贺家……”
说到这里,贺晓晓却是没有继续说,她有些不好意思。
顾祯却是摆摆手道:“没事。”
贺晓晓道:“晓晓并不了解临山派。”
顾祯点了点头,又看向李中行道:“中行,你呢?”
李中行道:“回掌门,家父曾经说过,说临山派侠义为心,是我西南武林的代表。”
顾祯笑了笑,道:“那只是你们看到的表面,我临山派并不是这样的。”
第561章 :无题(新春快乐)
看着贺晓晓和李中行的表情,顾祯继续道:“我临山派不讲究这么多,做事讲究一个逍遥之道。
逍遥江湖,逍遥天地间。
标榜侠义并不是我临山派弟子的工作,你们只需要记住,侠义存乎于心。
你们可以阴险,可以狡诈,可以笑里藏刀,我不希望你们是只懂正道侠义的迂腐之辈。
今后在江湖中,你们为人处世首要是要对得住你自己的心,然后要对得起师长亲朋的教诲。”
贺晓晓和李中行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家里长辈不是都说在江湖中要以侠义为心,行侠仗义吗?
怎么在临山派这,行侠仗义并不是必须的。
贺晓晓迟疑了一下道:“掌门,晓晓有些不明白。”
顾祯道:“那我问你们,何为侠义?何为正道?”
贺晓晓想了想道:“除暴安良,为民除害。”
李中行道:“劫富济贫,为人仗义,惩恶扬善,替天行道。”
两人说完后,顾祯才说到:“你们说的都不错,假如一个健壮的男子杀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你们要除哪个暴?”
贺晓晓道:“师父这话可有深意?”
顾祯笑道:“我说的这个是表面看到的,背地里谁又知道那个手无寸铁的女人毒死了那个男人的哥哥?”
李中行道:“掌门的意思是,我们今后在江湖中不能凭借一腔热血,什么都不明白就“为民除害”?”
顾祯笑道:“我之前说我临山派重两个字,“逍遥”,就是不希望你们成为满脑子只有“为民除害”思想的“正人君子”。”
顿了顿,顾祯又道:“正人君子自然是好的,但是那些自以为自己是“正人君子”的人呢?
他们只凭自己看到的来分辨善恶,从来不会用心去思考,总觉得自己做的就是对的。
这样的人总是在“行侠仗义”,也经常被有心之人利用。
这样的“正人君子”我临山要不起。
所以,我希望你们用“逍遥”的心态去看世间的事,只要心里有“侠义”二字,就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
看着两人略有所思的表情,顾祯继续道:“这个江湖中的人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看清的,你们今后要学的还很多。
你们只要记住,我不希望你们成为什么都不明白,就只会整天“行侠仗义”的君子。”
贺晓晓和李中行虽然觉得自家掌门的话很奇怪,而且还有些矛盾的地方。
但是两人这时也是一脸受教地道:“掌门,我们记下了。”
顾祯点了点头,道:“回到临山后,你们可以多和你们的孙师姐学学。”
“是,掌门。”
“好了,到临山还要一会儿,你们可以先眯一会。”
顾祯虽然这么说,但是贺晓晓和李中行却没有真的去眯一会儿。
李中行将自己带的书拿出来看,贺晓晓则是找李中行借了本书看。
顾祯也不知道贺晓晓看不看得懂。
顾祯反正是已经眯了起来,他现在身上还有伤,多休息是肯定的。
顾祯自己当然也知道方才他那一番话有些乱七八糟,但是他还是把这个逻辑混乱的话告诉了他们。
为的就是先给他们定下个基调,免得他们成为那种傻不拉几的“正道人士”。
在顾祯看来,他临山派可以出魔头,但是绝不能出让人恶心的“正道卫士”。
顾祯就希望今后临山派出来的人,都是那种杀伐果断,不被正邪约束的人。
像郭靖郭大侠那种真正的大侠,真的太少太少了,这个中州武林也就只有苍梧派的掌门有郭大侠几分英姿。
既然成为郭大侠那样的人很难,那就成为亦正亦邪的人吧,像黄药师那样最好了。
而且,顾祯在江湖中混了这么久,就发现了,那些真正的大佬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正道人士模样。
他们有私欲,有自己的心思,所谓的正道大旗只是一个旗帜而已。
要不然怎么会说“人间正道是沧桑”呢?
所以,顾祯希望自己临山派的人做事不要被正道的旗帜蒙蔽了,什么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就是。
当然了,顾祯心中所想的这些是不可能公开的,也就只能稍微提点下自己的弟子就是了。
若真的说了出去,第二天临山派就会被打成歪魔邪道。
所以,顾祯在江湖中,也会举着正道的大旗。
不过,顾祯是真的很不喜欢所谓的“正道人士”,就比如金河帮的帮主任平生。
顾祯就是觉得任平生看起来让人很不舒服。
至于放纵之下,临山派会不会成为魔教,顾祯也不担心,因为大致的框架还是会写在门派守则里。
——
万木镇离临山并不算远,午时的时候,顾祯一行人便已经来到了临山派的大门前。
提前得到消息的温清这时正带着钟仪和陆承宫,以及诸多外门弟子正在门口迎接。
看着每一天都在变化的临山派,顾祯的心里就非常高兴和自豪。
顾祯下了马车,说了些场面话后,就让外门的梁久带着贺晓晓和李中行去他们住的地方。
然后又让孙可人带着还有些自责的张七叶回他们的地方后,顾祯才在温清的陪伴下,往后院走去。
至于钟仪和陆承宫,他们则是跟在孙可人后面一同去了张七叶的小院。
走在临山派内的路上,顾祯的心里非常安宁。
看着一旁温清一脸关心,小心翼翼的模样,顾祯心中不由的一暖。
有自己的基业,有三两个交心的朋友,还有一个陪伴自己的女人。
这样的生活才是生活。
只是,唯一可惜的是,后宫生活已经离自己远去了。
别看温清在顾祯面前非常温柔,但是顾祯可不敢在温清面前对其他女人有任何心思。
温清生起气来,可是很难顶的。
还有一点让顾祯很遗憾的是,自己和温清的感情虽然水到渠成了,但是想要再进一步的话,很难。
明明美人在前,却是根本无法下手,这种感觉好憋屈。
就像有人一直在给自己挠痒痒一样。
温清见顾祯看着自己,有些奇怪地道:“师兄,你的眼神有些奇怪。”
第562章 :杀光就清净了(新春快乐)
温清一说话,顾祯赶紧回过神,用哈哈一笑掩饰住心里“龌龊”的想法。
笑了一声后,顾祯才道:“有么?哪里奇怪了。”
温清摇摇头道:“说不上来,就感觉奇怪而已。”
顾祯道:“那肯定是清儿你昨夜没睡好。”
温清白了顾祯一眼,道:“怎么会睡得好?师兄你明明说过了,再也不随便去以身犯险了,那这次又是在干嘛?”
顾祯感觉有些尴尬,想抬手挠挠头,却发现常用的左手被包的死死的。
然后顾祯只能说到:“对方只让我一个人去,我带了你们去,七叶的性命怎么办?”
温清无奈道:“七叶和承宫也真是的,做事前也不知道多想想。”
顾祯道:“你也别责怪他们了,就算他们万分小心,对方也有办法。”
温清道:“师兄,你觉得会是谁?”
顾祯无所谓地道:“管他是谁,想要我顾祯的性命,没这么简单。”
说完后,顾祯又继续道:“对了,清儿,一会儿你吩咐下去,这段时间门内的弟子就少外出了。”
温清点点头道:“知道了,我会让他们注意点的。”
顾祯这时叹了口气道:“这个江湖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龙门的事情还没解决,仙洲楼和红莲谷再次销声匿迹,这会儿又出了个天道会。”
温清道:“师兄也不要太担心了,事情总会过去的。”
这会儿,两人已经来到了听雨楼中。
顾祯坐下后,又问到:“对了,清儿,东坪镇的事情怎么样了?”
顾祯一说起这事,温清的脸上就立刻布满了寒霜,道:“叶景和郭良声两人做的太过了,抢亲就算了,还杀人了。”
顾祯一愣,抢亲倒也不算多大的事,但是杀了人就是大事了。
顾祯忙道:“杀的人是谁?”
温清道:“宋家的护院,都是思林山金萧派的弟子。”
顾祯道:“郑老头的弟子?”
温清点了点头,道:“不错,我去的时候,郑老头也带人去了,毕竟死的是他门下的弟子。”
顾祯和温清口中的“郑老头”,就是思林山金萧派的掌门,郑炆。
金萧派在西南地界也是有一定实力的,也是一个传承许久的门派。
金萧派和西南新进势力临山派相比,他们的门人就比临山派多多了。
而且,金萧派的郑炆虽然面上对临山派和顾祯没什么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