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湖变脸刀-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你说的话细细想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然后他看看跪在地上的杨玉道,“起来吧,宽恕你无罪。”
  杨玉才胆战心惊地站了起来同,嘴里不停地说道:“谢大王,谢大王。”
  酋豪心中明白,以羌这样的国力,跟本不可能和强大的汉帝国相抗衡的,只是当两大强权互相争斗,两败俱伤时,才可能得到一点利益,但是他也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无论从那一方面,羌都无法与两大强权所比拟的,匈奴到也罢了,但是羌根本与汉帝国无论从那一方面都是全面落后。
  酋豪作为羌的最高统治者,他怎能不清楚这个事实呢,但他还是禁不住利益的诱惑,总想分一点土地,财物……
  杨玉小声地,但语音清晰,道:“大王那我怎么回复大单于?”
  酋豪道:“不要着急,容我慢慢地想,把事情想通了再回复大单于,反正我们不着急!”
  杨玉道:“大王英明。”
  酋豪头号杨玉道:“你说我们羌比起汉帝国,还差什么?”
  杨玉听到大王的这个问题,一时还没有明白什么意思,他在心中摸着,大王在这个问题中想要得到什么?杨玉道:“这个……这个……”
  酋豪道:“你什么都好,就是这点不好,说话总是吞吞吐吐,唉呀,你有什么就就直说吧!”
  杨玉道:“大王,羌和大汉帝国比,我们缺少的是人口,缺少的是粮食,缺少的是钱财,缺少的是训练有素的军队,缺少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利里的战将,还缺少的是铁……什么都无法和汉帝国可比。”
  酋豪道:“那我们和匈奴比呢,还差什么?”
  杨玉道:“和匈奴比,我们仅仅差的是骑兵太少而已。”
  “这么说,我们羌和匈奴有的一拼”酋豪兴地说道。
  杨玉道:“可是要是训练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事,怎么说也得十年八年才可以。”
  酋豪听道这儿,兴味索然,羌比起这两大强权,实力上还是相差太远,而羌夹在中间,就像是在两个鸡蛋人跳舞一样的艰难,弄不好,鸡飞蛋打,什么都得不到。
  杨玉道:“不过我们还有一个好处,我们处在两大强权的另一边,只能面对的是一家,而不是同时面对的是两家。”
  酋豪道:“此话怎讲?”
  杨玉道:“河西走廊把羌和匈奴分开,我们只面对的是大汉,而不面对匈奴,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匈奴杀戮成性,而汉帝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温顺的。”
  酋豪道:“所以羌还是比较幸运的,面对的是汉帝国,而不是匈奴单于。”
  杨玉道:“是的,大王,我们可以和汉帝国高好关系,与匈奴也不要闹僵,可以左右逢源,两大强权都需要我们,会拉拢我们,这反而是我们的有利之处。”
  酋豪道:“这么说,我们不能倒向任何一方,就对我们有利?只有这样,才能使两大强权另眼相看我们。”
  杨玉道:“大王英明!”
  “那你该明白怎么样回复大单于了,不过我还是喜欢真金白银,看到金子的那刻,我的心是暖和的!”酋豪向往地说道,他现在开始想着,两家为了博得他的欢心,黄金,白银珍珠,玛瑙……都会送给过来,而作为羌的大王,将会有用不尽的被金银财宝,他幻想着,禁不住哈哈大笑……
  杨玉看到大王的尊容,暗自叹了口气,微微地摇了摇头,心想:“虽然说是两不相帮,处在中立,但也要有操守,总不能吃了这家,还拿了那家,这样无节操的行为,也会招来杀身之祸,这种毫无信义,贪得无厌的人死的会更惨”但是杨玉将这种话没有说出口,在这位喜怒无常的大王面前,比较刺耳的话还是不说为妙。
  酋豪道:“杨玉,你怎么不说话呢,我想肯定还有什么话要说,说出来,统统说出来听听。”
  杨玉想了想道:“虽说是两不相帮,但也要有所依重,我们稍稍偏向汉帝国,会好一点,但这是个度,要拿捏准了。”
  酋豪摇摇头,道:“我可不同意你的想法,我们要待价而沽,谁出的钱多,就帮谁!”
  杨玉没有说话,他现在才发现这位大王如此的爱财如命,在国与国之间如果拿捏不准,出现朝三暮四的情况,毫无信义可言,那则更是危险的,搞不好真的有灭顶之灾。
  杨玉只淡淡地,简单地说道:“大王还是找准了庄家再下注吧。”
  酋豪听完杨玉的话,哈哈大笑,他觉得这个比喻恰到好处地说明了羌的局势,找好庄家,找到靠山,但还不能太亲密,两家都不能得罪,这得拿捏得有多精准啊,这种两个鸡蛋上跳舞的游戏,真的玩起来太难了,但没有办法还得玩下去。


第317章 贪婪的手伸向河西四郡
  酋豪的心像明镜一样,权衡利弊,明白对于两家强权的距离的拿捏要准,也明白,匈奴铁骑到羌还要经过河西走廊这块大汉的地境,而大汉铁骑却随时就会到羌的地界,所以他这个度怎么拿捏并不难。
  可是在酋豪的心里,金银财宝实在是诱人,这个时候坐地起价是最能收到利益的时候,这个难得的机会难道要放弃?在他内心深处有一万个理由是不愿意的。
  杨玉看着大王的脸色,看得出,大王内心是煎熬的,可以肯定的是,他想两家都通吃!在杨玉的心中,不能不偏不倚,最好是偏向大汉帝国,毕竟羌直接面对的是汉帝国,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但是从大王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他心中最大的理想就是两家通吃,得到金银财宝最大化,才符合他的那颗贪婪的心。
  杨玉道:“匈奴是我们主动去的,带来的利益呢,也是口惠而实不至,我想,汉帝国的使臣有可能在路上了,大王准备好迎接汉帝国的使臣吧!”
  “是啊,都是不着边际的空头诺言,你想啊,河西四郡有那么容易就能得到?鬼才相信呢,要是大汉帝国的使臣带来的不是口惠,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那该多好啊!”酋豪向往地说道,在他心里,钱财是第一位的,无论如何,既然羌处在两大强权都想争去的有利地位,这种左右逢源的兼金子的机会是不能丢的。
  杨玉道:“汉帝国有的是金银财宝,可以完全满足大王您要求,您就等好吧。”
  酋豪道:“劳你的神,一旦发现大汉的使臣,你马告知我,这可马虎不得!去吧。”
  杨玉退出了王宫,在他的内心深处,这位大王是不称职的,在他谈话期间,这位大王张口闭口是怎么得到金银财宝之外,对于大政什么话都没有说,这怎么能行哟,杨玉出使匈奴回来,听到的最多的是怎么分配还没有得到利益,但是怎么应对,怎么从政治上,经济上,人力上,怎么来调配去应对这件事,这位大王却更口不提,只是把他甩给了臣子的一句话‘你怎么知道回复大单于’,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杨玉认为大王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能从两大强权中得到多少银子,而主要做的是整军,整顿官史,提高农民的产出,盈实国库,增加国力,而不是为了那点蝇头小利,而大费周析,自己的实力不济,得到的终归会还回去的。
  但是大王却死盯着那点蝇头小利不放,而对于羌人的内政却更口不提,这真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之举动。
  杨玉也认为作为臣子的人他理应劝说,但是只要一说到金银财宝,大王就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了,说不定会丢掉了自己的脑袋,这种事已经发生了很多,有好几位大臣为了劝说大王放弃财宝而获罪,到现在还关在监狱里,虽然没有丢掉脑袋,但已经是饱受皮肉之苦。
  杨玉苦笑着摇摇头,心想:“面对这样的主子,谁还说实话,谁还出主意”虽然作为臣子,这样做是不道德的,但是面对的是随意就砍脑袋的主子,还是保命要紧,把能臣,诤臣的事就让给其它人去做吧,如果他们的脖子还够硬的话。
  杨玉也明白,大汉的使臣肯定是会来的,但不知从什么方向来,是从长安,还是从河西四郡来呢,这个他一时拿不定不意,杨玉判断不来,他只是觉得从长安来的使臣与从河西四郡来的使臣会大不同的。
  这时杨玉想到了河西四郡的太守与将军,最近从探子口中可以知道,自从太子殿下离开金城之后,太守赵子佩就像着了魔似的,一改以前不理政事的慵懒的状态,而是变得像打了鸡血一样的辛勤于政事,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荒废多年的边陲打理得井井有条,使这里的无论那一方面,都转好,这一点是杨玉没有想到的。
  更令杨玉的惊讶的是,河西走廊的边陲上的军务,也被李云息将军接手之后,更是大胜之前,现在的汉军一个个变成狼,变成了虎,战斗力空前,正应了一句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当汉军的边陲军队换了将军之后,立马就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看来汉帝国的能人多牛毛,随便选一个就能用,而且都是将才。
  大汉帝国实力的底蕴,羌只能望其项背,但是现在羌却打起了大汉的帝国的领土的注意,羌的与匈奴打错了算盘,也许一时可以得逞,可是以后呢,以后肯定是等来的大汉帝国无情的反击,更加残酷的打击,到头来羌落得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也许国家也会烟飞灰灭。
  杨玉摇了摇头,独自笑了笑,自言自语地道:“鸡蛋碰石头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现在匈奴给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且这个蝇头小利没有拿到手,还是水中月,镜中美人,大王就已经心动,这不是自寻灭亡吗?
  杨玉当然想让大王从幻想中苏醒过来,做出切合实际的事,才中为羌人做了好事,否则……杨玉想都不愿想下去。
  在杨玉心中,这并不是涨别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这是大汉帝国与羌的实力使然,容不得半点差池。
  杨玉从王宫里走了出来,心中感到郁闷,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杨玉让卫兵回去,轿子也空着回去,只留下一位官家跟随着自己,他想在河湟城里随便走走。
  河湟也算是羌人的都城,然而走在大街上显然冷冷清清,人很少,开业的商铺很少,稀稀拉拉的摊位有少量的货物,但很少有人光顾……
  杨玉看到都城里这样的冷清,人丁稀少,货物奇缺的情景,情绪变得更加不好。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很多年了,杨玉作为羌的国相,也知道这样的事,羌的都城没有人来此做生意,也没有货物运送到这儿,这导致羌的都城货物奇,这与汉帝国开有成了鲜明的对比,帝国境内,无论大城,小城,都有熙熙攘攘的人,而且每个城都商贾云集,商品丰富,可是在羌的都城,却是如此的冷清,这令他非常地不解。


第318章 凋零的都城
  杨玉道:“这就奇怪了,为什么没有来这儿做生意呢?”
  管家道:“不来此地做生意,这就对了。”管家说话的声音低沉,好像还有话要说。
  杨玉道:“嗯,你好像是有话要说?”
  管家道:“老爷没有当家,不知油盐米贵,我是经常为府里柴米油盐而操心,就知道为什么这里的货物少,没有人来这儿做生意。”
  杨玉奇怪地问道:“为什么,把你知道的全部说出来。”
  管家道:“其它的事我不知道,但是这就知道,店家要给官府交很多的税,这么高的税,那有商人来这里做生意啊?”
  杨玉道:“据我所知,交的税不高啊,怎么商人就负担不起呢,我作为相国,我是清楚的。”
  “老爷啊,有些事,你是不知道的,除交给官府的税之外,更重的税是要交给皇宫的,他们奉大王之命额外征收。”
  “有这事,大王为什么还要征收税呢?”杨玉不解地问道。
  “真金白银有谁不喜欢呢?”管家反问。
  “唉……”杨玉叹了口气道,“这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大王还要收一份税,这就没有办法了,难怪这儿的商人这么少,货物也没有,假以时日,都城什么都没有了……”
  杨玉知道大王爱财,但没有想到大王会用这种方法敛财,大王这样做是对货物流通,商人的生存是致命的,商人的目标就是挣钱,没有钱可掐,没有人来这儿,如果商人不来,货物肯定匮乏……
  可是自己能做什么呢,作为相国,面对大王的这种行为,杨玉也无能为力,他无权干涉大王的行为,大王恨不得将天下的财物全部占为已有,才能心安。
  杨玉道:“走吧,喝酒去吧,解解闷。”
  管家道:“老爷,想喝酒,只好回家去喝了,因为全城的酒馆里的酒很长时间已经没了,都换成茶。老爷,你瞧瞧,吃酒的地方是不是已经门可罗雀呢!”
  杨玉道:“连喝的酒都没有了,怎么会这样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