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充国虽然费尽心思地完成任务,但是总是感到不踏实,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是总是感到心里没有底,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变了,大羌的朝堂说不定就会改变了主意,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一定要打一个漂亮的仗,一定有胜利,用这种威势彻底断了大羌对匈奴的幻想!
打仗的胜利,足以震慑大羌的朝堂,让他们认识到帝国的强大,不应被表面的金钱所蒙蔽,有钱并不能带来安全,只有跟随帝国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才是他们的未来。
这场仗怎么打,什么时候打,这些问题又让他不得安宁“必须要给李云息将军建议打这场仗,发动这个战争!”
第588章 天马涧的刀声(6)
赵充国思索着,现下的任务已经想明白,就严格按照这个实现,至于发动一场必需要胜利的战争,这还得从长计议,必竟发动战争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那样的轻而易举就能发起的,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策划,充足的准备之后,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成熟之后,才能决策!
这次匈奴特使来到大羌,显然是为了联盟而来,虽然在大羌朝堂上有两派闹得不可开交,谁都说服不了谁,是和帝国联盟,还是与匈奴联盟,但是依赵充国的想法,相国的胜面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他可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实权人物,当然在闹得僵持的时候,大羌王的意见肯定会仿向相国,虽然现在走了中间道路,两方都不招惹。
所以对于孟夏此次的任务,赵充国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任务,一定要成功,将匈奴的使者赶走,相国无的放矢,说服的成色也就不足。
当然对于扶羌将军来说也是有利的,对于他的权力的巩固也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做为帝国的使者,要加大力度扶持将军,使权力向他偏移,将相国逐步架空,这是下一步要做的。
为了达到这个主要的目的,赵充国累索了很多方法,当然今天按排伙计所干的所有事,都是为这个主要目的服务的。
“孟夏将军回来了”门外的伙计打着招呼。
“赵大人在屋没?”孟夏问道。
“请进,赵大人在等你呢”伙计笑着说道。
赵充国早给伙计打好招呼,如果孟夏来到,务必请进来,不得阻挡,因此伙计看到孟夏就不用去通报,只打个招呼就可以见赵大了人了。
孟夏推门而入,赵充国早已在屋的门口迎接。
“看不起来不错,完满地完成了任务”赵充国看到兴高采烈走进来的孟夏问道。
“当然,在飞马涧。。。。。。。”孟夏将经过大概地讲述了一下。
“这次任务完成了,现下我们接下来做什么?”赵充国询问着,想听听孟夏的意见。
“很简单,我们承热打铁,想着法儿和扶羌将军接触,如果有机会的话扶持这位将军掌握大权,这样会对我们有利”孟夏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哈哈。。。。。。”赵充国大笑,又说道,“英雄略见所同,我也是这样想的,那就这样定了,集中力量办这件事。”
“我们主要的目的就是扶持扶羌将军掌握更大的权力,就需要采趣一些不常规的行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孟夏说道。
赵充国当然知道不同寻常的非常规的行动是指什么,但是这个行动必须要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否则会弄巧成拙,必须要谨慎考虑之后才能施行。
“我同意你的想法,但是这需要周密的策划,在行动之肖,要你我二人共同商量之后,才能执行,你认为如何?”赵充国说的很慢,但饱含着威严,与力量,他的话不需要任何人挑战,虽然说的有些不近情理。听起来是和孟夏商量,其实是对孟夏的命令。
“当然,这还用您说,必须要经过大家的商量才能执行!”孟夏明白赵充国的意思,不可擅自作主。
“这样好,这样好,对于一些重要的事,要反复思考,找出最有利于我们的方法执行,才使帝国的昨益最大化!”赵充国笑着说道。
孟夏对于赵充国的这种说法不以为然,这只能用在特定的场合才能这样的四平八稳发出谋画策,倘若在战场上,遇到问题,就要在短时间内寻找解决办法,否则就只能是毁灭!
当然目前还不至于达到战场上的危险程度,按照赵充国的方法做,也是稳妥的。
孟夏虽然心生不愿,但也默默接受赵充国的提议,只要对于这个任务能很好地完成,结果对帝国有利,自己听从于赵充国也心甘情愿。
赵充国便将自己如何接触扶羌将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
孟夏认真地听着,总觉得这个计划执行起来太过于缓慢,夜长梦多,时间拉得过长,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意想不到事要发生,赵充国的这个计划显然对于这些没有充分的估计,也许是一厢情愿的一个计划。
孟夏认为这相当于一个战争,只是战场没有那么多人而已,但是也是瞬息万变的,稍有不慎,也有全盘皆输的可能,所以把所有的可能要估计到,而赵充国的这个计划对于大羌的变化显然是估计不足,一旦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将自己置于不利的之处,更重要的是对于帝国利益有重大的损失,这是无法接受的。
孟夏想到此,道:“大人您的这个计划大的方向是可以执行的,但是在细节上有些瑕疵,我们再仔细地想一想,然后商量把这些瑕疵弥补上,如何?”
赵充国道:“好啊,这几天我们想一想,弥补这个计划,然后执行,你要开动脑筋,把各种不利要想清楚。”
孟夏点了点头,道:“我义不容辞,但是我觉得把你的战争说要及早地报给李云息将军,让他考虑,这仗怎么打!”
赵充国当即写封书信,详细地写明这里的情况,并将自己的想法也详细地阐述,然后才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又指了指信,道:
“你也在这儿签上字,以显示这封信是非常重要的,如何!”
孟夏也签上自己的字,将信交给了赵充国。
信很快交给信使,骑马直奔遥远的李云息的中军大堂而去。
李云息将军看着站在面前的张子奇,他板着脸,没有一丝笑意,就好像是张子奇打了惨重的败仗而丢盔弃甲地逃到军营般。
将军的这种态度,使张子奇感到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在那一方面又没有做好而惹得老爷子不高兴了。
“哈哈。。。。。。”李云息突然哈哈大笑,指着张子奇笑着骂道,“你小子有种,不仅完成了任务,还给我带了如儿狼似虎的士兵,这是大功一件!”
张子奇听到李云息的笑声,才舒了一口气,不自然地笑了起来。
第589章 英雄所见略同
“这档子事完成,将金发蓝眼人斩尽杀绝,你这么有本事的人,可不能让闲着,接下来吗,过来,看地图。。。。。。”李云息将军招了招手,张子奇走到将军的帅案前。
“你看,这里是地国的柔弱地带,我们必须要在这里。。。。。。”李云息将军越说声音越低,到最后什么也听不到了。
张子奇一边听着,频频点着头。
李云息与张子奇两人指着地图,讨论了很长时间,一项重要的决定,在他们两位的共同商量下呼之欲出。
帅堂外,士兵笔直地站岗,一动也不动,他们知道李云息与张子奇将军在堂内议事,所以他们一点响声也不能出,避免打扰。
好一会儿,一阵笑声传了出来“哈哈。。。。。。”然后就听到“上茶”卫士们知道议事完成了,而且议事非常成功。
卫兵急忙沏好茶端了进去。
李云息笑容满面,张子奇也满面红光,显然是有什么喜事,使两人情绪激昂。
李云息将军,一边喝着茶,一边和张子奇聊家常,这是他的习惯,每当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后,就会抽出一丁点的时间来属下把酒言欢,谈笑生风,以放松自己,不过这短暂的时间过后,又会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去。
卫兵推门进来,汇报:“大羌有信使到了,将军!”
“快请,快请,终于盼来了!”李云息催促着说道。
张子奇站起身来到:“将军,告辞!”
“请。。。。。。”李云息送张子奇出了门。
信使与张子奇打了个照面,冲着将军点点头,便走进了师堂。
李云息道:“繁文缛节就免了,快把信递上来,快!”他催促着,从信使手中迫不急待地接过信,认真地阅读。
“哈哈……”李云息没有看完就大笑,道:“孟夏,赵充国想到正合我意,我们想到一块儿了,又是一次英雄所见略同!”
李云息没想的是,赵充国,孟夏两人共同签名的信上所说的,正是对匈奴动用战争,使用武力对匈奴的胜利达到对大羌朝庭起到震慑作用,强迫他们服从帝国的命令。
李云息也明白,其实大羌对于帝国强的兵团来说,根本是一根小菜,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使这个小朝庭从人间消失,但是帝国的决策者并没有这样做,就是因为匈奴的存在,大羌国的存在至少在数量上还算一国,至少在数量上大于匈奴国,再加上帝国,对于匈奴来说,在数量上就是一种威慑。
由于大羌的存在,匈奴不得不分出一部精力,一部分人力,一部分物力来防大羌,虽然大羌与匈奴之间不隔着帝国的蜂腰部,但是匈奴还是要防着大羌绕过去,抢他们土地,当然他们有胆量营养品样做,肯定有帝国身影在他们背后。
对于帝国高层这个决定,李云息还是佩服的,这些人还是想的比他们这些地方官员还是想到比较周全,考虑比较全面,不像他们这些地方实际的掌控着那样,以图一时之快痛痛快快地把大羌打了下来,但是实际上他的是弊远远大于利。
但是,对于大羌的现状来说,必须要让他们臣服于帝国,才是最正确的事,从信中可以看得出,赵充国,孟夏他们已经着手这样做了,虽然有些慢,但是至少正在做,对于这一点,李云息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两人开始选错了方向,但是两人还是意识到这一点,很快纠正这样的错误。
李云息现在关心的是大方向,至于赵充国,孟夏具体采用的是什么方法,他不关心。很快地他给这两位得力干将写了回信,大力称赞两人的做法,并且也说明发动战争对于匈奴,正在考虑之中,现在缺少就是时机。
然后唤进信使,道:“你饱餐一顿后,给你赏一坛酒,然后再辛苦一下把信关到赵充国。”
信使小心地将将军递给他的信收好,然后给将军行了礼,跟着卫兵去吃饭。
李云息将军当然也决定了这场战争要打是必然的,可是对于这样重大的事件,必须向帝国的庙堂人汇报,自己千万不能擅自作主。
李云息想完,又摊看绢,向帝国的庙堂之层写凑析:“陛下,臣向南扣首,臣……”李云息斟字酌句,将这一想法如实写进析子。
好一会儿,才写完,然后又认真地反复地看了几遍,才封上蜡,遣信使向帝国庙堂而去。李云息想了一会儿,将信又誊写了一封,然后又用蜡封上,唤来信使,道:“这封信你必须要亲自交给林尽染大人,听明白了?”
“是,将军,小的听明白了”信使恭谨地说道。
“去吧!”李云息挥了挥手道。
信使走出了帅堂。李云息目送而出。
对于林尽染,李云息有的是感激,他能在此安心地做好他的将军,总管这个重镇的一切军务而几十年都没变,这显然是林尽染在庙堂支持结果,现在这位林大人又攀上的太子殿下的高枝,就因为这个,必须要对这位林大人给于足够的尊重,朝里有人好办事吧,就是这个道理。
李云息虽然身为将军,但是他善于结交朋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不时给这些牛鬼神蛇送上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李云息之所以这样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能得到足够的资源,把这个边关重镇的防务做好,这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当然经过李云息多年的耕耘,这个军事要塞也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而且办事也比较顺利,当然边防要塞也建设得非常地好,兵器,甲胄,箭簇,车马……都是总能最先得到,而且都是最好的,更重要的是士兵的军饷发放也是最及时的。所以这里的城墙是最坚固的,什么是最好的,当然也包括李云息将军的吃的,用的,住的……都是最好的,当然士兵的士气也是最高涨的。
这就是李云息的为官之道,用最小的代价办最大的事,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可是他这样的做法,但是入不了张子奇的法眼,这使李云息发愁之处!
第590章 英雄所见略同(2)
李云息最着急的是张子奇就是不入道,这小子是有才,可是在官场上却是一根筋,怎么点也点不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