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再说一次,要想帝国与匈奴边界长久和平,我必须明天就要离开,必须要离开,否则一切都晚了”大单于面带忧色,担心之情写在脸上。
张子奇笑了笑,道:“放心没有那样的可怕,我们可以奉陪到底,从现在开始匈奴来犯帝国的边界一次,我们就大杀一次,再加上越界杀戮,来吧,如果匈奴不怕死就来吧!”张子奇下挥着手,斩顶截铁地说道。
王中珏突然明白,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变了,张子奇战法也变了,在张子奇思想中,也许李云息将军的那一套战法在他的好个时期是有效的战法,但是不一定适合现在的战法。
为什么李云息将军采取的以时间换取匈奴的劣势,是帝国的实力所决定的,现在帝国的实力今非昔比,当然不能像以前那样小心谨慎,当然可以比起李云息大将军可以主动地进攻。
帐篷中突然静了下来,这样的谈话已经到了尽头,把话说死了,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战争,虽然大单于现已经成为阶下囚,但是这样的谈话还是走到了尽头。
“唉,就算你年轻气盛,但是给我时间能把所有的匈奴部族带回帝国,从此没有战事,总比每年都发生战争好吧。”大单于还是放软了语气,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想用此方法打动这位大将军,放他回到部族。
“嗯,此话有理,此话有理,没有战争总算不错,有孙子说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不选择,于情于理都不合时宜哟!”王中珏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突然插话。
大单于的这个计划上官依依,王中珏已经了解,但是张子奇却不知道,他总认为大单于这个计划是骗取信任的谎言。
张子奇看了一眼王中珏,也觉得此话有理,但是放走大单于这样重大的事,他怎能作得了主。
“你们所说的都是有道理,任何人都不愿生活在战争中,但是事关重大,对于放走大单于这件事,我是无权作出决定的。”
显然张子奇不愿担起这个责任。
大单于看了一眼王中珏,焦急地说道:“我待在帝国的军营内时间越长,部族的首领变更就会越成真,如果我一天之内不能回去,恐怕一切都公迟了。”
大单于的眼神王中珏是读得懂的,上官依依也明白大单于的失踪对于匈奴的部族意味着什么,他们肯定会马上马拥立好战的儿子上位,到那时恐怕帝国与匈奴永无宁日,就意味着只能用刀,用血能消除这一顽疾。
然而作出将大单于放回去的决定,张子奇委实是无法承担后果的,帝国朝堂望眼欲穿地想捉到这位大单于,就是李云息将军在他有生之年,如果捉住了大单于,也是一件快意恩仇的美谈,他的一生几乎在这边陲度过,为的就是把这位大单于捉住。
现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这件事,但自己却擅自放掉,李云息将军知道之后,岂不怒火中烧,弄不好自己的小命都会丢了。
大单于现在变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放走不是,不放走也不是!
王中珏,上官依依两人也知道张子奇处在为难的境地,但是两人也相信李大将军是深名大义之人,他也明白这个中的利害关系,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是他一生的追求,现在有这样好的机回,只要禀明,李云息大将军肯定会支持的。
至于太子殿下,就不必多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老人家思考的都是国家大事,像这样的“小事”也未必能顾得过来。如果正如大单于所说,能永久解决边患,那岂不皆大欢喜的一件事,太子他老人家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归罪下来呢!
“弄错了,这儿那有大单于啊,大单于早就逃跑了”上官依依笑着说道,“我们两人进来之前,早以走掉了。”
大单于听完上官依依的话笑而不语。
王中珏面露喜色,上官依依一语点醒梦中人啊,这样的处理方法最好不过了,大单于压根儿没有抓住过,眼前的这位仅仅是大单于的替身。
张子奇看了一眼上官依依,又看了一眼王中珏,眼前的这两位年轻人据他了解,身上都有当今太子的金牌令箭,就凭这金牌令箭足以对于边陲小镇的任何人发号施令,当然也包括这位大将军,可是他们两人不知什么原因,却没有利用这块金牌令箭发号施令。
既然他们两人想出了这样奇怪的方法想放走大单于,何不做一个顺水人情就依了他们,倘若真的像他们所说,能永久解决边患,对于边民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几世修来的福分。
至于如何向李大将军解释,相信这两位所说的方法足以搪塞过去,压根儿就没有抓住大单于,也是能说得过去的说法。
再把事情想得远一点,如果这位大单于带领匈奴部族归降,则在好不过了,如果他用这种方法欺骗,那就怪不得我不仁义了,帝国的大军杀将过去,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张子奇想到此,说服了自己,还是把大单于放掉吧,这样做的目就是兵不血刃地还边界以平安,不在有战事,何乐而不为呢?
张子奇突然大声地说道:“好,就听两位的意见,把此人放掉,不过除了没有抓住之外,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让这位匈奴人平安地走出这坐军营而回到部族呢?”对于放人这样技术性的问题,张子奇也就不愿动脑多想。
上官依依道:“张大将军,您好像忘了一件事?”
第689章 放他们走
“嗯,什么事?”张子奇惊讶地看着上官依依,这位年轻的姑娘有时候也会语出惊人,有出其不意的好注意。
“你是大将军,统管这场战争所有的事务,对于放掉个把匈奴人没有人会在意的,更何况这位老人呢!”上官依依轻描淡写地说。
在场的人都明白,张子奇作为指挥这场战争的大将军,最有权作出决定放人,没有人会有异议。既然这位老人不是大单于,就把他放了,抓住这位老人,不仅没有任何的好处,还多了一张吃饭的嘴,还不如放掉去祸害匈奴的部族,让他们多一张嘴吃饭。
张子奇大声道:“来人啊”
传令兵应声而入
“传先头部队小组头领进帐”
不一会传令兵带领小头领进帐。
“你可知罪”张子奇没等小头领问话,就辟头盖脸地骂到,“你是猪啊,不好好想一想,这是大单于吗,他早就跑了!”
小头领惊得目瞪口呆,他不停地看着王中珏与上官依依,这两位小朋友要求他拿着令箭支去找张子奇大将军,明明说是这位老人是大单于,可是为什么会变了呢?
王中珏笑了,道:“我眼浊看错了,你也看错了,作为小头领不能像我平头百姓般的没有眼光啊!”
“这个……”小头领一时之间竟然无话可说。
“现在大单于不知已经逃到何方了,罢了,你去查一下,抓到的俘虏里还有多少这样六十岁的老头儿,我们可没有多余的粮食让他们吃,就放了吧!”张子奇大声命令道。
小头领被大将军一顿呵斥,早就魂不守舍,那敢再多言,听大将军如此命令,赶紧转身离开大营去查老人的数量。
“记着把中军大帐中的这位也算上”
张子奇将命令下达完成之后,看着这位老头,此时他仍然萎靡不振,毫无兴奋之感,按理来说,自己被很快在恢复自由身,免受牢狱之苦,也会兴奋或者感激泣零,但是这位老人却无动于衷,城府深不可测,谁都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我猜你现在心中狂喜,但是不表现出来,而且你心中现在开始盘算怎么样复仇,而且还盘算着怎么样用兵是也不是?”张子奇盯着大单于问道。“今天我放你走,如果还想来战争,那就放马过来,我接替李云息大将军奉陪到底,我要把你们曾经吃下去的打到吐出来,一点也不剩,而且还要收去巨额的利息,这决不是说说就罢了,决对不是虚张声势!”
张子奇说话的时候咬牙切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最后一句话上,而且说话的时候配合以下劈手势,以显示其决心。
大单于苦笑着,这位年轻的大将军所说决非虚言,现在他有这个底气,而且也能说到做到,这是因为匈与帝国之间的实力此消彼长的缘故,这样的话既然大将军能说出来,也就代表着权威,匈奴的每一位臣民都要记者,尤其作为匈奴的实际掌控着,他必须要听进去。
“放心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在我有生之年,边界再无战事,也许有些部族也会迁入到帝国境内,过上富庶的日子!”大单于已经受够了这打打杀杀的生活,有生之年他带领着部族过上没有战争的日子,他就心满意足了。
“好,如果真有那一条,我大摆宴席为你接风洗尘,并且庆贺你荣归帝国!”张子奇脸上露出了微笑。
虽然张子奇心中还是不太相信这位深藏不露的老人的真实的想法,也不了解这位老人所说的话到底有几分是真实的,有几分是谎言,但是张子奇非常地自信,今天能放你,以后的日子照样也能抓你。
王中珏,上官依依两人都默默地听着两位的谈话,这个时候两人都知道不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但是当听到张子奇斩截铁地话语时,两人都不由得看着这位老人,匈奴大单于,对于帝国的边民来说是恶魔般的存在,他是怎么样的反应呢。
王中珏,上官依依两人发现,这位大单于只是苦笑,之后就没有过多的言语,那怕是语言上的针锋相对也没有出现。
“看来,从今天开始,匈奴要输了,从此匈奴要走下坡路了。”王中珏默默地在想着,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帝国奋斗了几百年,几代人用生命与血换来的,终一在张子奇这一代将要成功,这是一件多么可喜的事啊!
匈奴大单于的筹码不多了,无论那一方面,都没有与帝国相抗衡的能力,到了现在就连匈奴人津津乐道的引以为傲机动灵活的骑兵也不能与帝国的骑兵相提并论,还有什么资格与帝国讨价还价呢。当然大单于也明白,讨价还价的资格是以实务为后盾的,如果没有实力,无论你怎么喊,那怕是喊破了喉咙也无济与事。
当张子奇威胁大单于只能以苦笑应对,这就是实力的体现,突然大单于好像是猛然间又老了很多岁,变得虚弱起来,以至于整个身子都开始哆嗦,但他还是艰难地极力的控制着自己,仍然撅强地站立着,维持着仅有的一点尊严。
张子奇带领的这支帝国军队向来办事效率非常地高,很快地前军小头领将六十岁的老人都集中起来,领到中军大帐的门口,这些老人侥幸还活着,侥幸能躲过帝国军队的砍杀。
小头领回到中军大帐复命:“大将军,五十位老人们都集中在门外,请大将军示下如何处置!”
张子奇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嗯,你的办不赖!”然后又指着大单于道,“还有这位老人一并领出去吧,不要为难他们,给他们准备十匹老马,还有五天的干粮与水,放他们走吧!”
“放他们走?”小头领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句确认大将军的命令是否为真。
“对,放他们走,记位别为难他们,他们是老人,理应受到尊重”大将军张子奇确认地又说了一次。
第690章 只剩下六十人
大单于颤抖的声音问道:“匈奴其它的男人呢,难道都死光了,青壮的男人呢,难道也死得一个不剩?”
小头领看了一眼这位说话的老人说道:“差不多吧,如果这些老人晚一点放下武器。恐怕一个都不剩了,都走向黄泉路不回头了。”
“难道一个青壮年的匈奴人都没有抓到?”张子奇问道。
“那到不是,还有活口,不到一千人吧”小头领面无表情,淡淡地说道。
“啊……”老人大单于一声凄惨地大叫,泪如雨下,老人心如刀割,他好后悔啊,当初要是自己放弃侥幸的心情,极力反对,那匈奴左大将军就不会得呈而发动这场战争,就不会有如此发烈损失。
这次战争给匈奴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带来的青壮年所剩无几,就连苟延残喘的老头儿也寥寥无几,没有人,没有青壮年,还能做什么呢,还要做什么呢?
小头领走到大单于面前,礼貌地道:“请吧,我们送你们这些老人出营!”
老人机械地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向门外,他的心里在流血。
“去到挑选十个青壮年的匈奴兵一起放走,好让他们照顾好这些老人”张子奇突然又命令道。小头领这次听得明白清楚,爽快地答应,“是,大将军。”
张子奇做到仁致意尽,他本想将不到一千人的俘虏全部放走,那样一来,他无法向上面交代,打了一个大胜仗,连一个俘虏都没有抓住,算什么胜利啊。张子奇当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