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姐姐笑话我,我不给你梳头了,哼!”
“咯咯咯,好了,好了,我跟你开玩笑呢。”
……
在江边,杨凡已经拿起毛笔在酝酿,其实也说不上酝酿,就是在记忆中翻找,有没有什么合适今天写的诗词,毕竟是元宵佳节,总要让何晓玲开心了才好。
杨凡能背的诗词并不多,翻来覆去,也就那几首学过的。
杨凡点点头,提笔写了起来。
何晓玲则站在一旁聚精会神的看着,她不是很懂诗词之道,但是欣赏水平还是有一些的,毕竟尹一剑和吕二娘那可是颇具文采的逍遥侠侣,尹天恩名列四大公子之一,除了一身武功,也很有一些学识。
杨凡写一句,何晓玲便跟着读一句,待读完之后,神色间却有些呆住了。
只见灯笼上写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灯火阑珊处,说的不会是自己吧?何晓玲心如小鹿乱撞,脸色在灯火的映照下粉红粉红。
杨凡尴尬的笑了笑,很是为这种抄袭行为不齿。
何晓玲接过杨凡手里的灯笼,心里莫名的紧张起来,低声道:“这灯笼送给我好吗?”
杨凡笑骂道:“败家娘们,这可是二两银子。”
何晓玲身子一晃,自己何时成败家娘们了?这句话一说出,怎么感觉这首词的意境都变味了。
多么美好的画面,被这一声粗俗的败家娘们毁坏殆尽,不过在何晓玲心里,却感觉到更加真实,师父曾经说过,一个人说话做事,只有在自己认为最亲近的人面前,才会毫无拘束。
杨凡一把牵起何晓玲的小手笑道:“好了,本公子有的是钱,我的衣服也差不多烤干了,我们去放灯吧。”
灯笼老板愣愣的看着远去的二人,感叹道:“多好的两个公子爷,怎么就好这口呢,哎,世风日下咯。”
杨凡牵着何晓玲来到江边,将灯笼点起来,就要放入江中。
何晓玲连忙拉住,眼神中有些不舍:“杨凡,我们不放好不好,我想收起来。”
杨凡怔住:“这不就是船灯吗?当然是要放入水中的啊,这么大个家伙收起来,那得多占地方。”
何晓玲蹙眉道:“可是……”
杨凡笑道:“得了,大不了等下我再给你买一个,今天怎么也要玩得尽兴才好。”
杨凡将手中灯笼丢入江中,灯笼顺水而下。
何晓玲撇了撇嘴,刚才那首词她还没有记下来,低声道:“杨凡,回去之后,你能不能将刚才那首词再写一遍给我。”
杨凡笑道:“原来你是舍不得那首词啊,小事情,我回去再写一遍给你就行了。”
杨凡拉起何晓玲的小手,向着闹市中走去。
……
江中的画舫里,小丫头托腮看着江面,嘴角露着甜甜的笑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开心事。
突然看着江中一盏大灯笼晃晃悠悠的飘过来。
小丫头连忙出到船板上,用根小木棍儿将灯笼挑了过来。
大兴有个习俗,上元佳节,单身男女会在这一天在灯笼上许下心愿,灯笼顺水而走,会将心愿告知他的意中人。
小丫头捡起灯笼,看着灯笼上的词发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小丫头仰头想了想,也不知道写得好不好,不过这字儿挺漂亮的。
小丫头提起灯笼,蹦蹦跳跳的进入了隔间。
隔间里面一个声音响起:“小丫头,走路悠着点儿,当心掉进江里,被水龙王抓去做了媳妇。”
小丫头笑道:“我还没长大呢,水龙王要找媳妇,那也是找楚姐姐才对。”
楚嫣然看着小丫头手里的灯笼,疑惑道:“这灯笼是从哪里弄来的?”
小丫头歪着嘴儿:“是水龙王托我送给楚姐姐的。”
“噗,你这丫头,居然开起我的玩笑来了。”
楚嫣然嗤笑一声,瞪眼说道:“还不快老实招来。”
小丫头撇撇嘴:“我刚才在江里捞出来的,是不是水龙王送来的,那我就不知道了。”
楚嫣然笑道:“这是别人放的许愿灯,你怎么给捞起来了,莫不是动了春心,想找你的小郎君了。”
小丫头苦着脸道:“才不是呢,我是给楚姐姐捞的。”
楚嫣然看着灯笼上潇洒而稳健的字体,不由得眼神一亮,开口说道:“拿过来我看看。”
小丫头提着灯笼来到楚嫣然身边:“这上面还有一首词呢,我看了,写得还不错,说不定可以跟那玉堂春相比呢。”
楚嫣然伸出食指在小丫头额头搓了一下:“你不是不懂诗词好坏吗?怎么又说出这番话来。”
小丫头撇着嘴,一脸委屈的样子:“反正我就是觉得好,不信你自己看嘛。”
楚嫣然接过灯笼,轻声吟诵出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只吟诵出这么一句话,楚嫣然就呆住了,好美的画面,这写的,不就是今日上元灯节的情形吗?
小丫头担忧道:“楚姐姐,是不是写得不好?”
楚嫣然目光下移,继续吟诵后面的词句。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吟诵完之后,楚嫣然彻底呆住,上元诗词,她知道的不下百首,其中有不少还是名家所做,但是与此词一比,却总是差了一些味道,画面优美,情景交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己要找的人又在何处?
楚嫣然来到窗边,看着灯火辉煌的京都街道,似乎是在寻找这灯火阑珊下的那个人。
第177章 唱双簧
上元节之后,百官上朝,开启了新一年的征程。
杨浩文身着明黄龙袍,头戴紫金玉冠,随着太监的宣鸣缓步走到龙椅前。
神色冷厉的扫过殿下群臣。
文武大臣分两列站齐,随着太监的一声“跪”。
群臣刷刷的跪了下去,大声唱和:“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浩文端坐龙椅,声音冷漠:“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群臣站起,面朝皇上,身子微躬。
刚刚过完上元节,按照往年的情况,皇上都是和颜悦色,绝不会用这种冷淡的语气说话。
杨浩文:“上元节已经过去,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众爱卿可有什么计划、打算?”
殿下群臣纷纷交头议论起来,新的一年,不是和往年一样吗?打理政务,治理地方,安定边疆。
这时候,欧阳博站了出来,朝着杨浩文躬身道:“皇上,昨日上元节,本是喜庆的日子,但是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杨浩文微微笑了笑:“说说看,究竟发生了何事?”
欧阳博:“在京城南街,有数名黑衣人当街行凶,意欲刺杀忠义侯杨凡,杨侯爷奋勇抗敌,这才免遭毒手,黑衣人见刺杀失败,便四散逃去,至今下路不明。”
杨浩文怒道:“在这京城之地,竟发生此等恶行,顺天府府尹何在?”
一位中年官员身子一抖,缓步从文官队伍中站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倒在殿中:“微臣在,臣已经责令兵马指挥司人员追缉凶徒,给杨侯爷一个交代。”
杨浩文哼了一声:“这种事情决不允许再次发生,给你五天时间抓到凶徒,否则,你便辞官归隐,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做。”
“微臣遵旨。”
杨浩文扫视众臣:“还有谁有事上奏没有?”
群臣噤若寒蝉,纷纷低头垂耳,不敢做声。
欧阳博:“微臣还有事要上奏。”
“请讲。”
欧阳博:“昨日有不法之人在袁阁老府邸闹事,又是洒血又是题字,简直是目无王法。”
杨浩文看向袁其正,和声道:“袁阁老,可有此事?”
袁其正躬身行礼:“确有此事,不过已经处理了,此等小事,就不要拿到朝堂上来说了。”
杨浩文寒声道:“袁阁老,您是当朝首辅,是朝廷的脸面,敢在袁阁老府邸闹事,那就是与大兴朝廷为敌,程爱卿,这事你可知情?”
顺天府府尹叫程舒,作为顺天府府尹,京都里发生的不法之事,他都要担责。
程舒伏下身子,瑟瑟发抖,颤声道:“微臣也是刚刚才知道。”
杨浩文:“那你打算如何处理?”
程舒:“我这就派人去查,一定将枉法之徒缉拿归案。”
杨浩文哼笑一声:“好好的一个上元节,便发生这么多事,你这顺天府府尹,做的可真是好啊。”
程舒心里将那些违法之徒骂了个遍,平时候这些小事,皇上根本不会去理会,可是这次不一样,欧阳指挥使竟然拿着这事在朝会上说出来,偏偏皇上看起来心情还不怎么好。
“微臣知罪,请皇上责罚。”
杨浩文摆摆手,叹息道:“京城尚且如此,更何况地方,欧阳,还有没有发生其他事情?”
欧阳博:“昨日刑部衙门门口被人纵火,差点烧了刑部大门,另外,京城有多处店铺遭遇地痞无赖的打砸,兵马指挥司抓了不少人,我想程大人应该比我更清楚。”
程舒后背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欧阳博是想置他去死地啊,在这个当口,还不断的往自己伤口上撒盐。
“皇上,昨日兵马指挥司是抓了不少人,如今正关在顺天府大牢之中。”
杨浩文没有说话,冷眼扫视群臣。
群臣禁言,总感觉有一场暴风雨正要来临。
杨浩文突然起身,大声呵斥道:“这就是你们治理地方的成效?连这京城之地,朕的眼皮子底下,一天就发生了这么多事,那么远离京城的地方呢,究竟是个什么情况?谁能告诉朕?平日的奏章、奏折,都是一些歌功颂德、请功请赏的好事,让朕以为这大兴天下,真的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去年岭南之乱,你们可还记得?本以为是刁民作乱,结果却是官逼民反,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天下太平?”
“皇上息怒。”
群臣汗颜,但此时再不做声也不行了。
欧阳博站出来,正要说什么,群臣胆战,这欧阳指挥使不怕什么,他们怕啊,再说下去,皇上震怒,只怕要出大事。
宁王杨浩武当先站了出来:“皇上息怒,天下之大,实难面面俱到,百官之中,难免有一些尸位素餐之辈,朝廷用人,自当唯才是用,无能之人,撤换了便是,皇上何必为了那些人动气。”
宁王心中也不满意顺天府府尹程舒,杨凡第一天上京,就是兵马指挥司坏了他的事,而兵马指挥司,那可在程舒的管辖范围。
杨浩文笑道:“宁王的意思是,换掉程爱卿?”
跪伏着的程舒心中暗骂宁王,刺杀杨凡的人,难道不是他安排的?忠义侯杨凡此次上京,便是为了对付宁王,这事他岂有不知道之理,但是他该如何去查?宁王可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人。
宁王笑道:“顺天府府尹,管理着京中琐事,事务繁忙,有些错漏也是情有可原,不过这毕竟是大兴京都,是朝廷的体面,万万不能大意啊。”
杨浩文点头道:“宁王所言在理,顺天府事务繁多,难免疏漏,可这又是京畿重地,不能马虎,众爱卿可有什么好的想法?”
宁王愣了愣,难道是自己表达的不够清楚?自己的意思就是撤换了这顺天府府尹,只是表述有些委婉。
欧阳博站了出来:“皇上,既然顺天府管理不过来,那便请人一旁协助。”
杨浩文哦了一声:“欧阳爱卿有话直说,别卖关子了。”
欧阳博:“臣建议成立一个独立于六部与内阁的机构,监督百官、肃清地方,升斗小民,绝不敢妄图烧毁刑部,更不敢在袁阁老府邸闹事,这其中定是牵涉到某些利益。”
杨浩文疑惑道:“欧阳爱卿所言有理。”
袁其正眼观鼻,鼻观心,到此时,他如何不知道,这些都是皇上与欧阳博唱的双簧。
第178章 指挥同知
杨浩文扫视众臣:“众爱卿以为如何?”
左都御史宋谦站了出来:“皇上,监督百官,向来是都察院的职责,若是如欧阳指挥使所言,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来监督百官、肃清地方,那都察院又做什么?”
欧阳博哼声道:“如今京都治安都是如此不堪,其他地方更是可想而知,这一切是因何而起?不是官员不作为,就是官场糜烂,官员腐,败,才造成地方不靖。”
宋谦怒视欧阳博:“欧阳大人,你这是在说我都察院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