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唐仙-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极品天元丹不含有杂质,可以充分吸收,可是毕竟比不上自然吸收的天地灵气,吞服的药力过多过猛,总是会有些后遗症。

    而且六转到七转,是中期到后期的质变,不仅仅是真元,还需要认知、平衡、理解等诸多方面一起突破,才能臻至金丹后期。

    原本萧业的神魂境界是金丹六转,而今修为到了六转巅峰,神魂也只是缓慢增长到六转巅峰,可见这一次的闭关修炼,总体来说是打破了原有的修行平衡,不能说得不偿失,也是得失参半。

    根据萧业自己的估计,至少要花费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慢慢恢复平衡。

    所以考前冲刺式的修炼,到底有没有效,尚待商酌。

    另于最后几日,萧业把心如心意的法剑重炼了遍,品质提升到四阶,添加了冰属性,提升了坚硬与锋锐属性,与神魂进一步契合,可以当作飞剑操纵。

    并且含有了一丝理学道韵。

    萧业先把自己清洗了下,才出了门。

    虽然是小世界,不是真实的大世界,但是扑面而来的花草气息,仍给他一种重见天日之感。

    “这段时间朝廷可有什么事?”

    萧业转头问道。

    心如道:“朝廷哪有什么事,一切都正常的很呢,只是各地开始有祥瑞出现了,如地涌金莲、禾生双穗,各地也不时传来珍禽异兽出现的喜报。”

    “哦?”

    萧业眉头一皱,显然,太后在为称帝做准备,而群臣需要进贺表。

    “行,我知道了,我先回台里看一看,你们的才气修出了没?”

    萧业暂时把进贺表的问题放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于是随口问道。

    “还……还差一点点!”

    心如心意心虚道。

    “呵~~既然读书读不下去,就多花点时间练剑。”

    萧业呵呵一笑,转身而去。

    “练剑?”

    二女懵逼,本以为会被萧业教训一顿,没想到居然让自己练剑。

    其实她们也不是没用功读书,但读书的确需要天份,有些人读书只是为读而读,领会不了文章中的精义,所以萧业才让她们练剑,剑中有理学道韵,这也是一个实验,如果练剑能练出才气,那他会大量炼器,推广理学。

    刚一回到右肃政台,薛绍就迎上来道:“萧大人回来啦?”

    “附马爷不用客气!”

    萧业笑着摆了摆手,问道:“台里近日如何?”

    “这……”

    薛绍略一迟疑,便道:“一如往昔,只是清闲了许多,左肃政台倒是忙起来啦,太后交待了不少案子给左肃政台办。”

    “嗯?”

    萧业眼神一缩,敏锐的捕捉到了太后的用意,这是把自己当成吉祥物高高挂起啊,脏活都交给了周兴去干。

    薛绍看了看左右,确认无人偷听,又道:“近来时常有御史与周兴联系,怕是动起了去左肃政台的心思。”

    “想跑?让他跑,清净的日子不过,非得把脑袋往刀口上凑,想死由得他去。”

    萧业冷冷一笑,又道:“麻烦附马爷把人都召去法贤祠。”

    “是!”

    薛绍快步离去。

    萧业径直踱向法贤祠。

    祠堂里,香火依旧,不过萧业在踏进的一刹那,就感觉到一股深深的敌意,卫鞅虽是泥胎塑像,却如鲜活了般,恶狠狠的盯着萧业。

    萧业负手,冷眼与之对视。

    渐渐地,陆续有人前来,见这架式,都不吱声,主动站在萧业身后。

    萧业估摸着已经来的七七八八,转头吩咐:“自即日起,把法贤祠拆了,改建儒圣殿,经费台里出一部分,本官会向太后再申请一部分。”

    “什么?”

    后面顿时炸开了锅。

    拆法贤祠,右肃政台还是法家的阵地么?

    “大胆!”

    虚空中,隐有怒喝传来。

    “哼!”

    萧业冷哼一声:“本官乃正统儒门中人,为何要尊奉尔等祸国殃民之徒?”

    卫鞅像,那双目中,陡然绽现出神光,沉声道:“若无我法家助秦皇一统天下,如今九州之地,尚是列国林立,你这竖子,怎敢诋毁法家?”

    萧业淡淡道:“你的私德暂且不谈,对内压榨、愚民,把秦国塑造为虎狼之师,把秦国百姓变为杀人野兽,奋五世之余烈,终灭六国。

    可那又如何,秦二世而亡,沛公入关,关中父老箪食壶浆,可见,不仅天下苦秦久矣,关中亦苦秦久矣,你不觉得是个笑话么?”

    “那是秦人不怀恩德!”

    卫鞅强辞狡辩。

    “果然,有问题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推娓给别人,再看看供奉你的都是些什么人?是酷史,确与法家一脉相承呐,今日本官决心已定,你莫要以为凭口舌便能说服我,或者,杀了我,就没人敢拆法贤祠,不知法家诸贤中,哪位愿出手取我性命?”

    萧业轻蔑的看着卫鞅。

    “你……”

    如有一丝可能,卫鞅真想把萧业寸磔脔割,五马分尸,可惜冥府不能干涉现实,偶尔显圣,降下的法身也不足以杀敌。

    “竖子,你等着!”

    卫鞅放了句狠话,退了回去。

    “拆!”

    萧业大手一挥。

    实际上他针对法家,除了理学崇尚外王内圣,与法家思想格格不入之外,另有一点,是现代的米国提供了反面教材。

    很多人都认为,华夏的历史,是一部儒皮法里的历史,这是有失偏颇的,君王喜好法家那一套,但是儒臣对此深恶痛绝,儒法从来不两立。

    老人家曾精准指出,华夏的历史,是一部儒法斗争的历史,再从现实来看,中米之争,也是儒法之争。

    法家讲究法术势,法是严刑峻法,术是御下之术,势是君持柄以处势,对照米国,是不是严刑峻法治国?搞马头乐,惑民愚民,是不是御下之术?而那些财团家族,隐在幕后,操纵整个国家,是不是君持柄以处势?

    所以别管他披着什么主义的外皮,米国的本质就是法家治国。

    如果法家是法制,倒也罢了,可惜不是,只是谀媚君王的法术势之道,作为儒家正统门人,有义务铲除法家。

 第四五八章 姚崇约见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拆?”

    萧业回头厉喝!

    “这这……”

    众人还是畏畏缩缩,不敢上前,毕竟这是每日都在参拜的神灵,现在让拆祠堂,既不敢,也转不过弯子。

    萧业二话不说,一脚向卫鞅像踹去!

    轰隆一声!

    丈二高的泥胎像倾倒在地,重重砸出满地尘土。

    “中丞大人都亲自出手了,尔等还有脸站一边?”

    陈藩心一横,大喝一声,就抄起家伙,往其余塑像砸去。

    “上!”

    薛绍与张羽各抄家伙去砸。

    有人带头,又有萧业的强力弹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打砸行列。

    但还有十几个御史站着不动,都是打算去左肃政台投奔周兴,犹豫不决。

    萧业看过去道:“动手了,本官便放你们走!”

    “卫鞅爷爷,可不是我们要冒犯您啊,是迫不得己啊!”

    一名御史二话不说,跪地上磕了个头,就抄起锤子,狠狠砸在了李斯的脑袋上!

    “轰!”

    半边脑袋碎了。

    “卫鞅爷爷,您担待着啊,待小的去了周大人那里再将功赎罪!”

    又一个御史,也磕了个头,抄锤子砸向韩非。

    一时之间,砰砰连响,塑像被砸的稀烂。

    萧业满意的看着一地泥渣,挥手道:“过来罢,本官给你们办手续。”

    “嘿,多谢中丞大人!”

    那十来名御史兴高彩烈,屁颠颠的跟在萧业后面,仿佛去了左肃政台,就能重新过上吃香喝辣,欺男霸女的好日子一样。

    萧业暗暗摇头,这是利令智昏啊。

    好不容易右肃政台走上正轨,自己也没去追究以前犯下的罪孽,可以清清闲闲过日子,可是仍不满足,非得过刀头舔血的日子,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自古为鹰犬爪牙者,从没好下场?

    既然一心求死,萧业也由得他们,回到大堂,一一办了离职手续,让他们当天就走。

    少了十来个御史,右肃政台空闲了,暂时萧业也没有扩招的意思,主要是太后明摆着把右肃政台投闲置散,招来了人也没案子办,不如就这么些人,关起门来过小日子,不惹事生非,每月俸例照发,岂不快哉?

    接下来,萧业亲自设计了儒圣殿的规划方案,大体与各处的文英殿类似,只是向前挪动了诸葛亮和张良的位置,位于文昌帝君以下第一列。

    好歹诸葛亮传了自己《兵法二十四篇》,别人投之以桃,自己不能不报之以李,张良则是起掩护和添头的作用,以免被人觉察出自己和诸葛亮的关系。

    再看天色已晚,萧业吩咐了声落值,自行离去。

    而法贤祠被拆一事,亦如旋风般传遍洛阳。

    这简直是出人意料,不过想想是萧业,也不奇怪,毕竟自萧业进京以来,每有出奇之举,要说他一段时间不搞些事情,那才是新闻。

    萧业却是走在路上,暗暗思索着进贺表的问题。

    作为状元,有义务交出一篇华美的文章向太后表忠心,但萧业是正统的李唐血脉,太后称帝他可以默认,以无力反抗安慰自己,进贺表就过份了。

    只是这次不同于以往,以往小打小闹,太后可以容忍,而进贺表是政治站队的体现,不进贺表会被太后视之为敌,全力打击。

    该如何是好呢?

    诶?

    有了!

    突然萧业灵机一动,理学中有道统大于治统的观点,自己可以编一部理经献给太后,太后应该能看明白,道统大于治统,为太后称帝提供了理论依据,比什么大云经,净光天女转世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顺道借太后的手推广理学。

    凭心而论,在治国方面,理学优于心学,心学过于强调个人修养,不具备理学的普世性,只是理学的经义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歪曲。

    辟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此言出于程颐,如果严格联系上下文,仔细思考,会发现,此处的节,并不指妇女的贞洁,而是气节,这与孟子的舍生取义说又有多大的区别?

    不过把话说回来,理学经义因其普世性,确实容易歪曲,这是需要警惕的地方,要想防患于未然,只有一个办法,把理学的解释权牢牢把握在手里。

    有了对策,萧业精神一振,步伐都透出几分轻松。

    “萧大人!”

    突然街边有人召唤。

    萧业转头一看,姚崇与周谨正面带微笑看着自己。

    以他地级二品的才气,一眼就看出,姚崇的笑容中,带有一丝阴晦的意味,而周谨,则是竭力掩藏着妒忌。

    萧业眼神微缩,他和周谨勉强算是同科,作为建康知名的大才子,周谨妒忌自己很好理解,但与姚崇只在赴京赶考时,有过一面之缘,之后再无交往,今日明显是冲着自己而来,难道有所图?

    联想到姚崇于皇帝李旦麾下效力,萧业留了几分心眼,快步而去,拱手呵呵笑道:“原来是姚兄与周兄,失敬了!”

    “萧兄客气啦!”

    姚崇也顺势改了口,摆摆手道:“今日落值,偶遇慎之(周谨表字)贤弟,渐渐谈到了萧兄,萧兄所为,连我等也甚为汗颜呐,不想又偶遇了萧兄,可谓天作之缘,相请不如偶遇,不如寻一清雅之处,由姚某做东,与萧兄彻夜长谈一番,岂不美哉?”

    萧业嘴角略微一撇,什么偶遇,他敢肯定,姚崇是冲着自己来的,叫上周谨,也是因为同科的缘故,好说话。

    不过他倒是想弄清姚崇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于是道:“既是姚兄有请,萧某哪敢推辞,请!”

    “哈哈,萧兄爽快!”

    姚崇哈哈一笑,亲热的挽起萧业,与周谨一起向城外走去。

    因坊市制度,洛阳城外,沿洛水两岸,越发的繁华,傍晚华灯初上,人潮如织,各家酒肆青楼卖力呦喝,姑娘们也倚门弄姿,红袖招招。

    虽然萧业见惯了美女,却也颇觉别有一番风情。

    三人一路行走,一路说笑,文人之间,哪怕再是勾心斗角,都永远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不觉中,姚崇把萧业周谨带到了一处背街的小巷,指着一处院门哈哈笑道:“萧兄莫嫌寒碜,此处虽不起眼,却是别有洞天呐,尤其是叫化鸡、珍珠豆腐等佳肴,寻常人更是难以品尝。”

    萧业一看,门外并无店名,只在左右各挂着个红灯笼,有数了,不就是唐代的私房菜馆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