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假如不慎帮到了如董卓、石虎这样的恶神,不仅不会受照拂,还会遭天谴,萧业让铁无痕搜集与苏峻有关的民间逸事,也是存有调查的意思。
“好,我回头就叫弟兄们去办,银子不够我再贴!”
铁无痕一口应下,随即来到神像后面,扒开洞口,把银子一锭锭取出来,不多不少,正好一千两,又脱了自己上衣,裹住银子,扛在肩膀上,一点都不吃力。
萧业看着铁无痕那壮硕结实的身体,漆黑浓密的胸毛,高高坟起的太阳穴,显然身手不俗,尤其此人貌似粗犷,实则心思巧灵,知进退,善于审时度势,不由赞道:“真武将之姿也!”
“诶?”
几人纷纷看去,除了那贼小的眼睛破坏气质,还真这么回事。
“哈哈!”
铁无痕哈哈一笑:“托萧郎的吉言啦!”
萧业笑道:“先把银子放下来,我们拜一拜苏候再走。”
“确实该拜一拜!”
铁无痕点了点头,放下银子,与众人撮土为香,拜了拜苏峻神像。
六小缕气息遁入了结界当中。
其中四股是气,以萧业为首,五品中上,已经隐有章义,道理与字在气中起伏波动,与上回相比,又有了明显的增长。
再看陈子昂与陆,哪怕次于萧业,也极为了不得,具人中龙凤气象。
蒋方再次,可纵是如此,仍比寻常学子强了许多。
苏峻暗暗点头。
铁无痕之只是灰白之气,处于寻常人进献的香火范畴,没什么好说,但当他的注意力转到巧娘的那一缕气息时,不禁心头微震!
巧娘竟初具青鸾气象。
对于萧业会否争龙,他不作猜测,也会不站队,神灵最忌讳插手人间帝王事,毕竟人间王朝几百年一更迭,相对于神灵悠长的寿元是不够看的,站队的后果,就是几百年后旧朝衰亡,被新朝清算。
他与萧业的关系,本质上仍是互利互惠的关系,萧业现在帮他多少,将来他还多少。
眼下就是一个还因果的机会。
巧娘身负青鸾相格暂时并不是什么好事,一旦暴露出去,有野心者,必不择手段,将巧娘掠为己有。
于是给萧业传音:萧郎,你身边女子身负凤格,可将遮掩气息之法转授于她,以免被道人觉察。
萧业心中一凛,不自禁的看了眼巧娘。
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凤格、龙种等命相玄术是不大信的,有特殊面相的人,最多占了些先发优势,真正要想做大事,靠的还是自身的能力与魄力、魅力、处事的决断力,面相顶天了起些锦上添花的作用。
现代人信奉的,是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或者我命由我不由天!
可是他不信,别人信啊,这也是个麻烦,于是略微点头,又多拜了拜。
苏峻这才把那六缕气息摄来,纳入口中!
嗯!
舒服!
拜过之后,几人各自分开。
回到客栈,得知萧业被点为榜首,杜氏也欢喜不己,美眸煜煜生辉的看着萧业道:“业儿能得榜首,你那叔父的在天之灵必欣慰万分,还有几日便是院试,你也莫要大意,我和巧娘先回去了,等着你把好消息带回来。”
“娘,这么急着走啊,不如等阿兄院试考完,一起回江都吧。”
巧娘不依道。
萧业也道:“婶婶,你和巧娘两个女子路途多有不便,不如多住几日便是!”
杜氏可不想留了,她隐约能看出来,自家女儿对萧业好象有些不一样,这是非常危险的苗头。
如果萧业不姓萧,她乐于成全,可萧业是巧娘名份上的堂哥,她必须要阻止这种事情发生。
少男少女,正是情窦初开之时,她也年轻过,曾经历过这个阶段,为了爱会如飞蛾扑火,奋不顾身,两人越呆在一起,越危险,所以才急于离去。
古人看重名份甚于血缘,过继的子嗣只要取得了名份,就拥有与亲子同样的权利,如果厚此薄彼的话,会受到舆论的谴责。
从这个角度来说,萧业与巧娘的堂兄妹关系是没法逆转的,至于萧业考完后回了家该怎么处理,她已经想好了,尽快为萧业说门亲事,断了这丫头的心思。
“无妨,横竖三十里路,又是白天,能有什么意外?”
杜氏淡淡一句,又向巧娘道:“这几日正是你阿兄最关键的时刻,你莫要给你阿兄添乱了,乖乖的随娘回家。”
“噢!”
巧娘不情不愿的应下。
这时,陆从旁道:“既然伯母要走,那我就叫条船把伯母和巧娘姑娘送回江都,萧郎万勿推辞。”
“有劳了!”
萧业也不客气,拱手称谢。
第五十一章 考官周兴
码头上,船只穿流如梭,杜氏和巧娘乘着一叶乌篷船,缓缓向江都驶去,巧娘坐在乌篷底下,不停的挥手,那清亮的眸子里,满是不舍之意。
“哎”
萧业叹了口气,也挥着手。
他觉得,杜氏可能看出什么了,才急于带巧娘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回归李氏本宗,与萧氏断了名份,别无他法。
可是真这样做了,必然是死路一路,地球历史上,大概两三年以后,武三思和武承嗣会开始清洗李氏宗族,除了李显李旦,李家的龙子龙孙几乎被斩尽杀绝。
他可不敢对这个世界存有任何侥幸,如今的他,只能蛰伏。
而且把原主救走的老道也让他心里不安,他不相信老道是仅仅出于救人才带走了原主,多半会利用原主的身份做些事情,也就是说,没准儿一觉醒来,他的真实身份会公诸于众。
可惜在原主的印象里,老道只是须发皆白,身着洗的半白的破旧道袍,看上去仙风道骨,慈眉善目,就没有别的线索了,更加提道号山门。
哎,被人捏着命门,日子过的不踏实啊,罢了,罢了,还是护着巧娘的安全才最为紧要!
萧业暗暗摇头,苏峻的警告他可不敢轻视,眼下能做的,便是与时间赛跑,在爆雷之前,尽可能的变强。
他的太子身份,就是一颗大雷,随时会天雷滚滚,五雷轰顶!
待得乌篷船从视线中消失,萧业才回了客栈,当晚,再也用不着和陈子昂挤一张床了,而是睡在了杜氏和巧娘曾经睡过的床上。
桩功停了好几天,天不亮,萧业自然醒来,调整好心绪,站二字钳羊马。
这几日虽然没有练功,但他一直在总结研究,据他总结,二字钳羊马的要点有二,其一是站成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态,又首尾相连,取无穷无尽,生生不息之意。
其二是内八字。
正常站桩,是外八字,象征负阴抱阳,以阳为主,引导阴而五行相生。
内八字则相反,象征负阳抱阴,以阴为主,引导阳而五行相克。
其实萧业心里是没底的,总觉得自己的总结有些扯淡,不够玄乎,这不符合修仙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特征啊!
可是有灵气的世界到底不一样,仅仅一个内外八字,就让灵气的性质起了变化,以逆五行的方式在体内节节推进,本该是躁热的阳气,如今却是清凉的阴气。
阴阳变化就是这么简单,哪里用得着搬铅运汞那么麻烦,当你费心劳力的搬运铅汞之时,对于我,只是一个内外八字的区别。
果然,大道至简!
这让萧业不得不怀疑,国术是一门了不得的传承,好比再先进的发动机,缺少动力,只是一堆废铜烂铁,而动力,就是灵气。
或许地球也有过牛哔的历史?
渐渐地,萧业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渡过第一层劫数,打通了任督二脉,果然大有不同,灵气化为真气,澎湃汹涌,在经脉间来回奔走,一遍遍作着小周天循环。
不过他留了个心眼,当吸纳的阴气过于旺盛之时,就立刻站回三体式,重新吸纳阳气,让阴阳二气在体内中和,虽然效率有些低,但是在没有总结出更好的法门之前,只能如此。
不觉中,天色放亮,萧业徐徐收了功,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爽,洗漱了一番,便与陆和陈子昂汇合,吃了早饭,匆匆赶往府学,去府学只是领一份院试凭证,提学唐之奇勉励几句,就打发回去了。
“呵,提学大人也是谨慎的很哪,本以为他会透露朝廷派了哪位下来主持院试,谁料一字不提!”
陆不满的摇了摇头。
事先知道考官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毕竟考官是人,有自己的偏好,当章都差不多时,这份偏好就成了决定因素,因此每每考前有消息灵通之辈,会找来该考官的章细细拜读,以揣摩风格。
“哼!”
陈子昂哼了声:“恐怕有些人已经提前得知了!”
萧业道:“既便如此,如之奈何,与其抱怨不公,不如静下心来面对现实,只要我们章做的好,纵然有人动手脚又何须惧之!”
蒋方点头道:“萧郎说的是,世上处处不公,岂能因噎而废食,还有几日工夫,我们断不能放松!”
四人中,属他最忐忑,他是最后一名,如果不能超常发挥,大概率取不中秀才。
“哎”
陆重重叹了口气。
回了客栈之后,四人又进入了紧张的考前备战当中。
很快的,四月十五来临,今日将是小三关的最后一场,从二月份开始,到四月中旬,心弦绷了两个月,哪怕萧业,都有种心力交淬的感觉,更别提其他人。
每一名学子,都在咬牙支撑。
与前两场规矩森严,人山人海不同,院试只有三十人参考,放在府学大殿,英殿举行。
三十条长案每三条一列,共计十行,上首是昌帝君像,两侧是诸葛亮、张良等一众神灵,凡是来到的,先向上拜了拜,才根据座号,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耐心等待。
萧业是榜首,列右首第一位!
殿内昏暗异常,点满了火烛。
“当!”
突有钟磬敲响!
知府陈敬之、提学唐之奇带着几名吏员与下派的教授,拥着一名三十出头的男子步入大殿。
众人全都站了起来,向那男子看去,只见面容清冷严肃,目光锐利,有如利刃,整个人给人一种铡刀般的感觉,散发出凌厉肃杀之气。
“咳咳”
陈敬之清咳两声,便道:“这位是朝廷下派的侍御史周兴周大人,今次院试,便是由周大人主考,道学政下派的吴大人与柳大人副考,望诸位再接再励,另本官多嘴提醒一句,周大人素来清正,尔等若有夹带腾抄,现在拿出来,或许周大人能念在十年寒窗不易的份上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否则一旦发现,必以律法治之!”
萧业心中一凛,居然是周兴监考。
周兴虽然是赫赫有名的酷吏,却是正经进士出身,精通律法,处事严谨,滴水不漏。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专门干刑名的料子。
周兴也不废话,略一颌首道:“虽然院试的规矩很多人皆已知晓,但本官仍要重复一遍,此试只考一经一诗,天黑收卷,考试期间,放开气限制,都坐下罢,现在就开始!”
第五十二章 文气相搏
如周兴这种废话不多说的冷厉风格,给在场的学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而且开放气也是对心理承压的测试,考生不仅要写章,还要观察别人气的变化,毕竟气高低是录取章的重要标准之一。
“周大人,本官就不担搁开考了,若有需要,可着人来唤我!”
陈敬之是大府知府,正四品,而周兴只是从七品的侍御史,但陈敬之不敢有丝毫含糊,郑重拱了拱手。
“陈大人请自便!”
周兴略一点头。
陈敬之与唐之奇出了大殿,以示避嫌。
“开始罢!”
周兴挥了挥手。
照例有吏员向每名考生出示考袋的封口火漆,签名确认之后,才能领到考袋。
萧业确认无误,签了名,拿到考袋打开。
试卷只有两张,一道经义题,一首试贴诗。
经义题是又日新康诰曰。
这题出自于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上半句出于礼记,来自于商汤刻在澡盆上的箴言,用以自勉,本义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康诰曰:作新民,是下半句,出于尚书,全句是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本义是辅助周王敬奉天命,鼓舞殷商旧民,使之奋发图新。
此话的大背景是周武王把纣王后裔武庚封到卫地做诸候,武庚不思武王恩典,联合武王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