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老儿,让人称呼自己万岁,还不是想寿与天齐,可惜时候一到,与老百姓没差别,呜呼哉哉!
民间修道盛行,许多术士见识到法术的威力,不甘心和凡夫俗子一般,百年寿命一到,便寿尽而亡。
于是,便有了千秋社!
千秋社收罗四方的秘术药方,企图炼制出真正长生不老的丹药,甚至连捕风捉影的妄谈也不放过。
须知,挂印观在会稽这么多年,也没听过有谁,炼成长生不老丹。
本朝皇帝,也有迷信炼丹的,以皇帝至尊,能调动天下资源,没见谁能长生不老的。
况且,千秋社形式极端,只要和长生有关,无所不用其极。
天池山上的秘洞内,千秋社为炼制‘延寿丹’,不惜抓来活人?试验丹药。
这门延寿丹?本就是民间流传的一种丹药,没听过有实物出现。
千秋社得了之后?投入大量金钱资源?炼制出各种版本,用活人试验丹药。
丹若不成?就是世间剧毒,凡是试药的药人?运气好的一命呜呼?运气不好的苟延残喘,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害了成千上百人,最终也只得了眼前一叠资料。
方斗看了几眼,这字句之间?浸满了尸骨鲜血。
米斗虚影跳出来?对着资料一扫,随即隐没不见。
方斗一搓手指,将‘延寿丹’的丹药,连同千秋社的资料烧掉。
“害人的东西,不必再留了!”
‘延寿丹’?顾名思义,是延长寿命的丹药。
那张丹方或有残缺?对丹药性能描述语焉不详,究竟能延寿多长也不确定?是十年、百年,还是一年半月?
只是说了?服下此丹后?会在当前状态保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容颜不老、身体机能不会衰退,属于延长的寿命。
等到丹药的药力消失,便会正常进入衰老的周期。
“什么延寿丹,不就是‘时停胶囊’吗?”
方斗翻了个白眼,越想越是不对。
如果我不知道,自己寿命有多长,怎么才能证明,这‘延寿丹’真有用呢?
“啊呀,莫非‘延寿丹’,就是一场骗局?”
方斗越想越有可能。
无论孩童老人,少年中年,服下延寿丹后,均没有明显的标志,怎么看出是否有效?
还不是凭骗子一张嘴?
“啊呀,真是亏大了!”
方斗懊恼不已,这次进攻天池山,花费重金炼制火器,结果就得了这么一张假丹药方。
相比之下,资料中记载,千秋社其他攻关的丹药,反而有些靠谱。
比方说‘回春丹’,嗯,听名字像是开车,实际上不是。
回春,指的是回转青春,即便是花甲老人,吃了这颗丹药,也会重回青春年华,恢复壮年。
这种丹药,最受那些掌握权势的老人追捧,若真有一颗,哪怕是花费一半家财,也要买到手!
为什么不是全部家财?开玩笑,人生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活着,钱没了!
还有其他各种丹药,听起来都玄幻。
千秋社,还有各种秘法,也可以也延长寿命。
比方说‘输血法’,以秘法喂养药人,将他们全身精血凝聚,输入自身体内。
药人失去精血,迅速衰老死亡,反而是得了精血的人,掠夺了对方的寿元,将延迟衰老、寿命更长。
“见鬼了,输血还有这般用途!”
方斗看到这里时,连忙摇头,“一派胡言,老子可是o型血,按照你这个说法,以后还要不要献爱心了?”
还有‘眠棺法’,打造一面棺木法器,以铁链捆绑活人,上面以符文吸收寿命。
施法者在棺木法器中沉睡,借此阵法掠夺寿元。
方斗冷笑不已,这个稍微有些靠谱,西方那帮属蝙蝠的,早就在用了。
刚才看到这里,方斗终于忍不住,一把火烧了。
愚蠢之极,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他连想都不屑去想。
可是对千秋社来说,可是将一样样丹药、秘术,实实在在施行,背后害死多少无辜人命。
“千秋社,该灭,幕后黑手,该杀!”
方斗恨得咬牙切齿,为了自身长生不老,就要让别人无辜送命,这是什么道理?
有伤天和,这个词语,方斗如今深切理会了。
到了后半夜,方斗突然感应到,米斗跳到面前,吐出一颗法术种子。
“延寿丹!”
呵呵,方斗下意识就推开。
但想了想,米斗从未让他失望过,或许对这枚丹药,也能改造得像模像样。
“主药:仙人之血三滴!”
“辅药:……”
“……”
“炼制方法:……”
“效果:……”
方斗看完这张丹方,心平气和。
呵呵!
主药就是仙人之血,我上哪去找仙人!
就算找到仙人,你客客气气上前,商量,“咱要炼丹,能都在您手上拉个口子,让我接几滴血吗?”
“我保证不疼,只要一下就好!”
你猜,仙人是会拍死你,还是拍死你?
老实说吧,这年头,你能弄到仙人之血的难度,基本上,和修炼成仙差不多,嗯,或许更难。
换个思路,老子都成仙了,还要‘延寿丹’做什么?
仙人本就寿命无穷,还缺你那三瓜两枣的?
完美的逻辑闭环,你越想越有道理,偏偏还发不了火!
“算了!”
方斗摆摆手,将这枚法术种子送入脑海。
所谓的延寿丹,就把它当成个笑话,抛之脑后!
明天一大早,还要下天池山,前去攻打千秋社总坛。
今晚要养足精神,不然第二天哈欠连天,影响我精神小伙的形象。
方斗打了个哈欠,翻身睡着了!
第两百三十章 往日
会稽山,自古以来,闻名已久。
但在如今,却以山上的挂印观闻名,从年头至年尾,香客信众络绎不绝,前来拜祭神仙。
相传,千年以前,某个饱读诗书的朝中大儒,某日大彻大悟,于官署前挂印归去。
他一路离开朝堂,漂泊江湖许久,终于来到会稽山下。
“此地甚好!”
这位大儒,当即结庐出家,自号挂印真人,开启了会稽山挂印观一脉。
时至今日,挂印观早已不是当年的破旧草庐,形成连绵数里、占据七八个山峰的庞大建筑群。
创派祖师是读书人出家,但挂印观却是道家的一支嫡传,传承的是东南道宗,根深源长。
到了这一代,挂印观更是鼎盛,观主明皋法师,曾三次出入皇宫,为隆光帝讲解道经。
这几日,原本热闹的山上,变得冷清下来。
挂印观内,无论是道士、道童,均噤若寒蝉,走路时都不敢高声。
至于道馆大门,更是紧闭,除了一则通告,闭观谢绝访客。
最近出了一件大事,才是招致这般的根源。
原来,早在上个月,正是本门祖师诞辰,全观上下举办一场打醮。
这次法事,可谓隆重之极,上下均极其关注。
可是,在打醮过程中,除了一件大事。
一位明字辈的老人,意外失手,打翻了祈福的七七四十九盏明灯之一。
明皋法师勃然大怒,下令将这位师弟,押入祖师祠堂反省,禁足七七四十九天。
那天过后,明皋法师心情阴沉不定,甚至还有道童奉茶? 被他找个借口处罚的。
挂印观内,除了明字辈的同班道士外,其他小辈均战战兢兢? 生怕触了霉头。
不少人路过祠堂,均露出不满神色,埋怨那位老道士牵连。
“看什么看,还不快滚!”
祠堂门口,一位中年道士? 斜靠在石像上,左手抓着一把瓜子? 边磕边吐。
右手上抓着一把羽拍? 就是用鹅毛扎紧,用来拍打蚊蝇的器具。
听到中年道士喝骂? 路过之人连忙离开,不敢稍作停留。
谁都知道? 挂印观中? 除了观主明皋法师外,还有一人不能惹? 就是眼前这位明忝。
他这边吃瓜子吃得痛快,旁边扫地的道童? 拿着扫帚急得不行。
“师叔,这块地我刚扫过? 你又吐了这么多瓜子壳?”
中年道士缩了缩脖子? “抱歉? 这南瓜籽终究没葵花籽香,我不吃了!”
他接着摆摆手,“走吧!地上我稍后收拾!”
道童感觉受到极大侮辱,“那怎么行,师父叫我来清扫祠堂,我就要把地上扫的干干净净!”
“要不,我去和你师父解释?”
道童心想免了,又不是没见过,你如何欺负我师父?
一番安慰下,道童抱着扫帚离开了。
中年道士明忝,转身走入祠堂,见到一位头发灰白的道士,正坐在蒲团上。
此人虽然打坐,显然思绪极乱,双肩不断颤抖。
“师兄,你的心乱了,千万不能放任自由,否则误了修行!”
眼前的道士,正是上月风波的主角,道士明觉,也是明皋的师弟。
明觉抬起眼皮子,“怎么,你这挂印观第一高手看着都不放心,生怕我跑了?”
明忝叹了口气,“师兄,你难道仍执迷不悟吗?”
“实话告诉你,天池山传来消息,凤德没了!”
凤德是明皋的爱徒之一,这次跟着钢鞭道人外出长见识,谁也没想到他就此丧命。
明觉身躯微微一颤,反问道,“是谁?”
“天池山,区青鹤!”
“不可能,他没这么大本事!”
明觉暴跳如雷,怒道,“明珢干什么吃的,连一个晚辈都护不住?”
钢鞭道人只是掩人耳目的外号,此人实则是挂印观明字辈的道士。
“观主师兄,心情不大好,你去向他认个错,大家师兄弟一场,就此和解,可好?”
明觉微微叹了口气,“师弟啊,要我说,咱们师父,可真不会替我取道号!”
“我道号明觉,却始终执迷不悟,怎么也无法明觉?”
“明皋他囚禁我在此,又派出明珢去剿灭千秋社,这是双管齐下,要彻底断我的根?”
明忝叹道,“师兄也是为了道观好,若让外人知道,千秋社的大头领,竟是咱们挂印观的有道高士,那成什么样子?”
眼前的道士明觉,竟是千秋社的坛主!
此事若是传扬出去,恐怕会引发一场地震。
“观主这是为了保全你,不惜助你和千秋社切割,咱们挂印观的清誉不能有丝毫玷污!”
明觉怒了,“那就杀了我,事情都在我身上,牵连不到挂印观!”
“哪有这么简单?”
明忝摇摇头,“别说释门、名教虎视眈眈,就是咱们道家内部,又何曾是一团和气?”
“挂印观占据会稽郡,已有数百年,多少人为之眼红,巴不得取而代之!”
“别怪观主师兄心狠,他在这个位置上,撑得太辛苦了!”
“这次,他能罚你禁足,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明觉沉默许久,盯着祠堂之上,一排排灵位,堆积得如同木山。
“师弟,你说我追求长生,有错么?”
“目的没错,手段却大错特错!”
明忝说道,“咱们是道家正宗,想要长生,自当堂堂正正,飞升成仙,何必去钻研旁门左道的邪门伎俩?”
广个告, !
“那好,我问你,自从祖师创建道观,千百年以降,究竟多少人能飞升成仙?”
听到明觉质问,明忝默然,然后说道,“修仙长生,贵在坚持,岂有如过江之鲫、车载斗量?”
“哈哈,这辈子,我是没法明觉了。”
明觉笑了笑,然后反问道,“师弟,你可知道,为何我取名千秋社?”
明忝想了想,“可是师兄的小名,是长生二字?”
“不是,你把千秋二字反过来!”
明忝琢磨两下,神情一下子痴了。
数十年前,明皋、明忝和明觉三人,还是刚入道观的小道童。
每日沉重的功课、洒扫、劳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后山的歪脖子树下,用两根草绳、一块木板,草草制作的秋千。
三人轮流踩着秋千,迎着山风大呼小叫,那时候,堪称此生最欢乐的时光。
可是,谁也回不去了!
第两百三十一章 路经怪事
饮火老人这一路,下了天池山,便朝着千秋社总坛赶去。
千秋社总坛的位置,隐藏在太湖深处,也被钢鞭道人查出踪迹。
方斗也禁不住叹息,这会稽郡中,挂印观果然势力最大,想必千秋社内部,都被他们潜入不少内鬼。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