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相对比,就像是汽车行驶在乡间土路,和高速公路的区别。
方斗的法力,在道袍中运转,开始打探到内部的冰山一角。
“原来如此!”
法宝和法器的炼制,都以‘符器诀’、‘咒器诀’、‘阵器诀’为基础。
水火道袍当中,大大小小的阵法,盘踞在前襟、后摆、两袖等部位,再以咒、符相互连接。
其内容之繁复,方斗一看就头晕眼花,心想若要吃透此宝,非得法师巅峰不可。
如今,方斗所能做的,就是以法力缓缓温养,开启道袍的基本功能。
根据他粗略探查,水火道袍,不仅能抵挡攻击,可耐烈火燃烧,寒冰冻结,抵挡摄魂、音攻等各种法术。
前提是,方斗能以自身法力,将水火道袍祭炼完成。
“呼,先祭炼道袍的防御体系!”
方斗如今遇到的敌人,还是以物理打击为主,所以先祭炼这一点。
这是一座‘正反磨盘卸劫大阵’,外力侵入时,如同自身磨盘,被消磨殆尽。
方斗的法力尚未祭炼时,这座大阵只能被动反击,以保护道袍完好为主。
但是近日,方斗的法力,开始进入大阵中央,一寸寸炼化根基阵脚。
“呼呼!”
方斗满眼都是震惊,世上竟有这般神奇的阵法?
根据他估计,眼下只能炼化法阵,可是要吃透阵法,非得法师境界不可。
一日日,方斗进步神速,除了应付佛诞节的前期筹备完,就是在小馆中祭炼道袍。
攻关小吃街的计划,暂且搁置一边。
时间飞逝,很快到了佛诞节当日。
凌晨时分,天刚蒙蒙亮,大街小巷一片寂静。
方斗裹着道袍,穿上佛诞节的袈裟,离开小馆,前往祭天坛汇合。
佛诞节当日,从凌晨开始,三千僧众诵经祈福,到了下午,又有道家真人念青词、名教大儒读贺章。
当晚,又有道乐司献上宏大的乐章,锦妃献舞,祝愿太后长生千岁。
第两百八十三章 佛诞节当日
祭天坛前,三千多个蒲团,整齐排在广场上。
四大圣僧、三千僧众,均坐在广场蒲团上,个个神态庄严。
如此浩大阵势,可谓集齐了天下的释门精华,在这个环境下,福元寺的方丈主持在此,也是泯然众人。
方斗身处其中,不仅感叹,释门的势力,果真到了令朝廷忌惮的地步。
无怪乎,隆光帝崇信道家,重用名教,为的就是制衡释门。
但是,天子多疑,不可能完全信任哪一家,所以有了太后信佛,连同今日的佛诞节。
“京城多事,不是久留之地!”
方斗甚至有些后悔来一趟,如今的他,只是小池塘兴风作浪的鱼儿,贸然闯入江海中,触眼可及都是大鳄巨鲨。
光是在京城这些日子,方斗就怀疑,自己起码见到三四个真人级别的强者。
“这次佛诞节,若能安稳过了,一定立马回晋陵郡。”
“不到法师境界,千万不能再出来了!”
天下之大,远超方斗想象,强者高人层出不穷。
境界越高,实力越强,方斗反倒开始慎重起来,生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四位圣僧,看似眼观鼻、鼻观心,实则以释门‘他心通’的神通,暗自交流。
等同于在公共频道外,开辟一个私有聊天室,内部交流,外界察觉不到。
“看到了吗?”
“户部农家、刑部法家、工部墨家、兵部兵家,隆光帝的心腹重臣,都缺场了!”
“嘿嘿,名教执掌的礼部,仍旧在场,看来他们也不受信任。”
“天子多疑?反倒是好事儿!”
祭天坛前?除了三千僧众外,还有搭起的巨大彩棚?隆光帝、太后?连同锦妃、丽妃,一众后宫眷属?都坐在其中。
人数众多,却是泾渭分明。
隆光帝身旁?坐着锦妃?怀中抱着太子。
太后和丽妃比邻而坐,距离他们二人深远,相互说话都听不见。
丽妃一脸哀怨,看着隆光帝和锦妃?忍不住抱怨?“母后,你看……”
太后满脸慈和,闻言瞪眼,“大庭广众,你想抱怨什么?”
“可是?这也太不像话了,我也身为后宫六妃之一?为何陛下如此偏颇?”
隆光帝的皇后早逝,后位悬而未决?后宫六妃中,其他四妃韬光养晦?只有锦妃、丽妃二人备受荣宠。
原本?丽妃的娘家有祁连太师?又备受太后恩宠,地位崇高,是替补皇后的不二人选。
自从锦妃出现后,成为六宫独宠一身的宠妃,夺走丽妃的光彩。
尤其是,隆光帝册封锦妃的皇子为太子,更是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锦妃风头,一举压过丽妃,成为皇后的热门人选。
宫中人捧红踩黑,见风转舵,丽妃这边的门槛,顿时冷清许多,一直哀怨的很。
若非太后经常开解,以丽妃的性子,早就在宫中闹开了。
饶是如此,大庭广众下,隆光帝如此荣宠锦妃,更是让丽妃吃味。
太后叹了口气,“丽妃,你也是官宦家的女儿,如何不晓事?”
“后宫和朝堂,何曾分隔开?若非你的父亲,在朝廷上太过势大,陛下为何要崇信锦妃?”
“她一个乡间村妇,还是已嫁之身,纵然有些姿色,真能令君王痴迷?”
太后说到这里,有些疲倦,说道,“今日哀家过寿,你醒目些,不要闹出什么事情!”
“刚才的话,你自己琢磨琢磨。”
说罢,太后恢复慈祥的微笑,眯眼望着祭天坛前三千僧众,侧耳倾听风中传来的诵经声。
“若天上真有神佛,请保佑我国朝绵延万年。”
“保佑我儿长命百岁!”
“保佑我老妇人,能安享晚年、无疾而终!”
心中默念到这里,太后双手合十,神态极其虔诚。
丽妃连同其他妃子见状,也都起身双手合十,有的手上捧着念珠,口中念叨‘阿弥陀佛’。
隆光帝目视僧众们念经,神态淡然,过了片刻,转身看向锦妃。
锦妃一双细长凤目,如同画中人,从刚才开始,就未曾有半点动弹,只是怀中的太子,颇有些不耐烦,扭动起来。
“锦妃,听闻你缝好羽衣,今晚必将献上一曲天籁之舞!”
锦妃起身下拜,“请陛下拭目以待!”
“好,好,好!”
隆光帝眯眼,望着头顶云霄,悠然叹道,“听闻上古人皇,有教化百姓的恩德,得道后长生不老,飞升而去!”
“飞升前,禅让皇位!”
“到了后世,天子福薄,无缘飞升,只能父死子继。”
“若朕有上古人皇的机缘,与锦妃飞升成仙,这皇位禅让给太子又如何?”
锦妃听了,淡然说道,“陛下此愿,天地共鉴!”
隆光帝感觉,如同一拳打中棉花,没有半点回应。
“罢了,朕一腔热血,终有一日能感动爱妃!”
太子眼珠子转动,急于在三千僧众中,寻找方斗的踪迹。
“小和尚,多亏你的故事,母妃也为我缝了一件羽衣,非常漂亮!”
他在心里默念着,想要当面对方斗答谢。
……
祭天坛广场,另一角落,枯木、黄冠两位真人,望着三千僧众,连同皇室众人。
“人道气运正隆,我修行之人,还要小心翼翼,屈服权势!”
“没法子,朝廷势大,人道气运压制,神仙难以显圣,凡夫俗子怎知敬畏?”
枯木真人轻叹口气,“这场变故,固然能兴盛修行界,只是民间百姓,不知伤亡多少?”
“枯木,天道不仁,你又何必多想?”
天道不仁,不是说天道残忍,而是以天道的立场,无所谓仁德残忍,飘渺高远、太上无情。
站在道家立场,若能推翻朝廷的镇压,修行者超脱凡俗,牺牲多少都值得。
哪像现在,修行者若是犯法,朝廷一条铁链锁了,杀鸡宰狗般斩首示众。
黄冠从怀中,掏出一张黄表纸,“枯木,你嗓音洪亮,这封青词,你来读!”
枯木真人扫视一眼,不禁赞叹,“文笔雅量、均为上乘。”
“挂印观明皋法师手笔,岂是等闲?”
挂印观的祖师,就是从名教转道家,历代观主,都要兼修名教学问,一手青词造诣,名冠天下,深得隆光帝喜爱。
“难怪,明皋法师,也是我道家的栋梁之一!”
第两百八十四章 天子盼长生
从清晨,一直诵经到下午,方斗虽然滥竽充数,还是累得不行。
不得不佩服,三千僧众内,虽然不乏关系户,但大德高僧也不少,坐功精湛,纹丝不动。
方斗正前方,就有一个枯瘦的老和尚,看似弱不禁风,实则岳立渊峙。
起初,方斗还没注意到,但随着时间流逝,老和尚的诵经声,越发洪亮,坐姿沉稳。
“咦!”
方斗忍不住,盯着老和尚,越看越是稀奇。
这老和尚,对肉身的控制,已经到了巅峰状态。
远远看去,如同悬崖边生长的一颗岩松,扎根极深,历经风吹也纹丝不动。
“奇了!”
方斗想起‘三尸守神法’,里面就介绍,降服肉身诸尸,能做到眼前这一点。
释门、道家,走的也是殊途共归的路子。
方斗深吸口气,开始尝试起来,看能不能够到老和尚的姿态。
知易行难,方斗稍微尝试,就发现周身是问题。
酸、痒、麻、涨,各种手段,一股脑涌上来,浮上皮肤、钻入骨髓。
一时间,诸般幻觉用上心头,令方斗眼前恍惚不断。
“诸尸作乱!”
方斗心头,浮现这个念头?这是功力不到家?强行修炼遭受的反噬。
大意了,老和尚的境界?竟然高深到这个地步。
方斗心下骇然?这老和尚虽然不是圣僧,却也相差不远了。
“心猿意马?肉身皮囊,岂可轻视?”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方斗耳边响起?正是海渊法师。
方斗一个激灵,猛地惊醒过来,“是!”
“枉费琉璃心境,怎么这点虚妄都看不破?”
海渊法师说完这句话?便再无声音传来。
方斗深吸口气?心火燃烧,朱雀长鸣,心府打开,照遍周身四肢百骸。
刹那间,蠢蠢欲动的诸尸遭受压制?各种感觉潮水般褪去。
“呼呼!”
方斗后背,猛然间出了身冷汗?那里还不知道,自己在走火入魔的关头?走了一圈。
海渊法师,虽然没有施加援手?但以当头棒喝?救了他一命。
“诸尸?”
方斗内视全身?见到皮肉之下、骨骼之间,都盘踞若隐若现的黑气,正是众多恶尸。
五脏六腑,由于有六神盘踞,紫府神雷洗礼,反而灭绝恶尸,清净一片。
“果然如此!”
道家修行,斩灭恶尸,各般法术功法,均有殊途同归的法子。
紫府神雷修内在,方斗想要掌控自身,还要落在金鸡诀上。
回过神来,方斗惊喜发现,肉身的境界,猛地拔升一大截,距离金鸡诀大成已不远了。
“诵经毕!”
祭天坛前,礼部之主,当代名教大儒,鱼羊公代天子宣布。
三千僧众们,开始离开广场,只剩下四大圣僧留下。
方斗离开时,不知为何,心头轻快,总觉得像是坐牢结束般。
没走几步,就听到戒严的声音,“方斗,看这里!”
只见戒严和戒行二人,身穿袈裟,缓缓走来。
见到方斗着急忙慌脱下袈裟,戒严笑道,“这东西太累赘,我也不想穿了!”
说罢,戒严也脱下袈裟,露出内部灰色僧袍!
“走,这些日子,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咱们取出找个馆子,大吃一顿!”
戒严早已忍耐不住,大大咧咧,搂着方斗肩膀。
戒行摇摇头,“怕是不行,今日佛诞节,咱们还要留在宫中,等陛下赐宴。”
顿了顿,戒行说道,“今晚,锦妃登台献舞,大家可有眼福了。”
提及锦妃的名字,戒行和戒严二人,眼神露出崇敬之色。
此女二嫁之身,仍能独宠六宫,容颜绝色、歌喉曼妙,更兼一身绝世舞姿。
隆光帝独宠他一人,养在深宫,天下倾慕之人无不扼腕叹息。
如今,佛诞节,更兼太后诞辰,锦妃自请领舞。
“听闻,锦妃的舞曲,是世间早已失传的《霓裳羽衣仙曲》!”
“锦妃为了筹谋此舞,花了七年世间,缝制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