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竹见到方斗,将一封玉书,递给他看。
“真人联手下达!”
“面向全体道家派别?”
“这是要,灭亡麻教?”
第六百一十章 麻教立教
方斗接过信函一看,瞪大双眼。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麻教宣誓立教,通过朝廷昭告天下,消息瞬间传遍四方。
方斗早已预见到,麻教终有这一天,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广林真人是一方枭雄,心机谋算远胜师弟丹余,空手打造出偌大的麻教,并拉拢许多散修真人为助力。
而且,此人擅长把握机会,趁着佛诞节后朝廷虚弱,让麻教依托于朝廷,获得了天下大势。
方斗曾亲眼见到,麻教在民间发展的势头,一阵高过一阵,局部地区,连根深蒂固的三家也敌不过。
归根结底,三家的发展,始终要依托世俗,而朝廷才是世俗最强大的势力。
佛诞节之变,道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释门立场暧昧,唯独是名教牺牲一名大儒,总算站稳立场。
但是,隆光帝历经大变,再也不信任方外之人,不惜借助祁连太师,暗中扶持麻教,企图制约三家。
方斗亲身经历过,所以深知内情。
广林真人,就算想低调行事,隆光帝也不肯,因为他扶持麻教,就是为了对付三家。
隆光帝不是修行者,寿元有限,加上年事已高,已经活不了多久,若不趁着有生之年,给予三家重创,只怕心缘难了。
“师弟,你看看!”
“这麻教,也太过嚣张了!”
原来,麻教教主广林真人,光明正大宣告天下,将于今年八月十五,在京城正式立教。
到时候,欢迎天下修行者前去观摩。
这是官方的说法,根据道家的打探,麻教明面上,至少有三四位招揽的散修真人,真人之下的修行者不计其数。
这些年来,各地麻教蜂起,数不清的‘教储’、‘使者’出没,不仅是法师境界的强者,而且兼具手腕和能力。
道家的信函中,讲出一件重大的消息。
麻教在京城四周,布下五座大阵,分别由一位真人坐镇。
可想而知,这五座大阵,就是用来抵挡从四周赶来的修行者。
麻教立教,无疑是对三家的挑衅,尤其是道家,根本不可能允许广林真人公然立教。
不少人都知晓,广林真人出身罡煞门,乃是道家分支之一。
麻教的性质,最接近道家,而且私底下拉拢不少散修,一旦能自立门户,威胁最大的就是道家。
反倒是释门和名教,对这件事情态度暧昧。
名教秉承大义,效忠朝廷,这一点和麻教立场相近。
至于释门,这些光头一向人畜无害,看似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上次佛诞节之变,也只是跟着道家身后摇旗呐喊,入局不深。
所以,这次麻教立教,真正的主角,应该是道家和麻教双方。
“师兄,看来这次,咱们黄山道脉,避不过去了!”
方斗叹了口气,这次麻教立教,道家雷霆震怒,决议要发动道家的全力将其覆灭。
这封征召令上,至少附上了四位道家真人的气息,足见对此事的看重。
“这麻教,真是不知死活!”
松竹接受黄山道脉后,身为一方掌教,和道家各分支也有来往,对道家的实力有着清晰的认识。
不管麻教怎么发展,对道家来说,都是掌中之物,超不出掌控。
别看前些时间,麻教在各地的发展,大有如火如荼的态势,那是道家没有真正重视,懒得理会。
保守估计,以麻教当前发展的速度,再过三百年,都比不上道家的一根脚指头。
但是,这次麻教立教,真正触痛了道家的鱼鳞。
普天之下,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麻教小打小闹,道家都不屑于理会,但真要踏上舞台,与道家争天下大势,那就是自寻死路。
这次,麻教必灭!
松竹和方斗的脸色,渐渐严肃起来。
这是大义之争,也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容不得半点犹豫。
“师兄,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了!”
麻教发展至今,已然是一具庞然大物,根基在京城,枝叶遍布天下,教众何止百万人。
要灭绝麻教,可不是一两场斗法就能解决。
道家发征召令,就是要出动全力,毕其功于一役,将麻教彻底灭绝。
大义之下,所有道家分支都没有拒绝的权力。
所以,这封信函是征召令,不给你拒绝或推让的机会。
“师兄,这次机会,你让给我!”
化身丹融的方斗,拍拍胸口,表示自己愿意千万。
纵然道家占据压倒性优势,麻教也不是一推就倒的纸糊架子,广林真人手下,少说也有四五位真人。
哪怕最后道家赢了,也要伤亡不少修行者。
麻教立教,对道家来说,乃是一场大劫。
松竹想到这里,也是明了,方斗此举,是要替他挡下这一灾劫。
“师弟,确切来说,你并非我道家中人!”
松竹可没忘了,眼前这位丹融,只是方斗一具分身。
丹融威名赫赫,为黄山道脉立下汗马功劳,但他却不是道家之人,无需为了道家而牺牲。
“我身为掌教,正该出场了!”
松竹站起身,“师兄,你替我守住黄山!”
方斗却笑了,“师兄,别和我争了,你这是本体,我却是分身,遇到危险,你掏不出来,我还能逃得一线生机!”
“再者说了,我丹融小有名气,乃是黄山道脉第一强者,人家指明要去的!”
说到这里,松竹默然不语,还真是这般。
丹融道士的名头,和挂印观的明忝一时瑜亮,都是远近闻名的强者。
甚至于,他松竹的掌教名头,都比不过丹融。
要说出战之人,丹融无疑比松竹更恰当许多。
“如此的话?”松竹沉思。
方斗却道,“不用犹豫我,我亲自出阵,带上几个弟子,就能交差了!”
这一点毋庸置疑,方斗只要以丹融身份出马,道家必定无所异议。
至于带几个弟子出战,无疑是趁机增长历练,好锻炼晚辈。
“把百丈带上!”
松竹最终下定决心,对方斗说道。
“嗯?”
方斗有些惊讶,百丈可是松竹的传人,没想到也要参加危险的征战。
“这是他的职责,若不能有担当,如何能传承黄山道脉?”
松竹心知,以方斗的志向,绝不可能甘心永远留在黄山,必须要培养能继承黄山的后辈。
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家百态
西南边缘,一处山脚道观。
“快搬,快搬!”
五短身材的五旬道人,手指抹着八字胡,双手背在身后,正仰头看天,估算明日的天气。
在他的指挥下,道观中仅有的七八个道士,忙得团团转。
他们将墙上的图画卷起,供奉的神像撞入木箱,填充稻草压实,然后将灯盏、餐具等杂物,一股脑撞入竹笼内。
这件不大不小的道官,正蚂蚁搬家般,将大小杂物打包。
“昂昂昂!”
道官门口,两头健壮的叫驴,正一口干草、一口长嘶,不亦乐乎。
“师父,咱们只是外出一趟,何必带这么多东西?”
一个中年道士,生的黝黑粗壮,山里汉子的长相。
“就是,又不是不回来?”
一个十岁的孩童道士,背着比人还高的布包,满脸不情愿。
五旬道士呵斥道,“胡说,这次外出,咱们就不回来了!”
“怎么可能,那两位师叔,明明不是这么说的?”
道观里的弟子们,还记得数月前,曾经后一老一少两位道士,从北方去蜀中,路过道观时,停留了几日。
“麻教妄图立教,必须加以铲除,师兄责无旁贷!”
“我辈道人,决不允许邪麻猖獗,坏我大道!”
弟子们曾偷听,知道师父答应邀请,要离开道观,前去斩杀名为‘麻教’的邪教。
在他们想来,这次外出,就是出门一趟,然后回来继续修行。
但是,师父竟搬家一般,将道观中的东西,统统打包收好。
“傻孩子,咱们这家道观,已经开不下去了!”
五旬道士摇摇头,“西南之地,已经成了大火炉,咱们情景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
他可是清楚知道,西南之地,最近变得风起云涌。
蜀中剑修打破誓言,开始陆续出蜀,已经有不少剑修在西南各地挑选弟子,传承剑术,培养剑修势力。
与此同时,西南地区早已覆灭的巫师,开始死灰复燃,而且自发成立一个名为‘米教’的势力。
说实在,五旬道士认为,这米教的危害,一点不比麻教小,但道家对此另有想法。
米教地处西南边陲,影响较小,而且正堵在蜀地之外,可以作为抗衡剑修的势力进行扶持。
所以,道家内部的应对,就是不管米教,任其自由发展,找准机会暗中挑拨,好让米教和剑修相互征战。
是的,新生的米教,已经被道家制定,作为制衡剑修的一颗重要棋子。
五旬修士,并非没有跟脚的小流派,相反,他出身北方道宗大派,至高奋勇来到西南传道。
但如今,西南之地,已经再无半点机会。
所以,他起了急流勇退的心思。
“快搬,日落前咱们启程!”
五旬道士话音刚落,弟子们越发忙碌了!
……
北方道宗,太乙山洞天。
黄冠真人目视前方,平整广场呈八角形状,众多晚辈们申请肃穆,如同等待检阅的军队,笔直站在面前。
今天,他们选拔年轻一辈的修行者,参与剿灭麻教的征战。
对所有苦修多年的晚辈来说,这是大好机会,为门派征战,灭杀邪教妖人,这是无上荣光。
红鸾站在人群中,内心忐忑,小手攥紧手上白玉箫,心中不断祈祷,“选我,选我!”
在场年轻一辈的弟子,多达上千,乃是汇聚北方道宗的精华所在。
红鸾身处其中,看上去很不起眼,在她身边,有更过资历更老、修为更高的同门。
“紫微道脉,成礼爵!”
人群中,一位长身玉立的青年,风度翩翩走出人群,走到黄冠面前行礼,“弟子在!”
红鸾看了眼,心想这是星辰道宗的师兄,拜斗姆元君。
“太微道脉,名优道人!”
“弟子在!”
“……”
一个个法师境界的道家弟子,闻言走出人群。
红鸾手指捏得发白,紧张无比,身边人群越发稀疏,凡是出类拔萃的同门,已经被黄冠真人点名。
这些同门,即将跟着真人身后,前往京城征战。
落选之人,将承受耻辱,无缘这次为道家争光的机会。
“道乐宗……”
红鸾一颗心猛地提起,莫非轮到她了,听到后半句,“……金服!”
金服是他一位师兄,闻言喜不自胜,急忙走出人群,“弟子在!”
红鸾一颗心沉下去,没机会了。
她双耳变得嗡鸣,脸庞火辣辣的,虽然没人再看她,但却感觉无比羞赧,恨不得钻到地底下。
“红鸾,愣着干啥?”
突然,她身边的一位小道姑,盯着她催促,“还不快去!”
红鸾一愣,怎么回事?
仔细回想,刚才耳边掠过一个声音,“道乐司,红鸾!”
她猛地一个激灵,走出人群,“弟子在!”
幸运的是,黄冠真人没有多看她,而是继续报出下一个名字。
“总算被选中了!”
红鸾喜滋滋,已经在幻想未来,她是如何灭杀妖人,为道家争光。
……
会稽郡,挂印观!
“师兄,挂印观已经发来消息,松竹不去,丹融带队前往!”
明忝快步冲入大堂,还没见到明皋,就大声说道。
“你看,黄山道脉都这么做了,咱们挂印观为何不能?”
大堂内,明皋端坐在中央,手中把玩拳头大的玉貔貅,闻言将其放在光滑桌面上。
“黄山是黄山,我挂印观偏不能如此!”
对这件事情,明皋和明忝这对师兄弟,已经争论了许久。
明皋坚持要带回前往,但明忝偏偏不允,说自己去就可以,师兄身为掌教,应该坐镇本门,防备麻教趁虚而入。
明忝虽然强大,但明皋才是掌教,所以一锤定音,不容他辩驳。
这次,明忝得了黄山道脉的消